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仍然处于初中九门功课中的边缘位置,是众多的老师、家长与学生眼中的“次科”,但它又是中考必考的科目,如何让历史科目在夹缝中生存,如何更好的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至关重要,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教学;多样化;课堂效率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肩负着如此重任,但是,很多初中学生与家长却认为历史是次科,他们认为历史并不重要,自然也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争取在课堂中让学生多学一点。然孔子也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认为应让历史课堂变得既多样化有趣而富有智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以下本人就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趣味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趣味导入法
精彩趣味导入,诱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引子、做铺垫。例如:在讲《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课时,我首先找同学讲述了“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的故事传说,然后设问:“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真是女娲或者上帝造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进入了课堂,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如:曾听过其他学校老师有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公开课,其导入让我印象深刻。该老师在导入时,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第四套人民币图片,于是学生就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表现出对第四套人民币的极大兴趣。老师也在此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从中看到了什么?而从历史角度,学生见仁见智,几轮回答下来他们发现在第四套人民币上的人物属于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老师目的达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引入了新课。
二、趣味故事法
通过历史典故,激发兴趣。故事多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照本宣科,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典故融入到历史知识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加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典故,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比如《秦帝国的兴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讲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此时插入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传说,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又例如在讲授《楚汉之争》时,我插入了“鸿门宴”、“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的运用,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趣味记忆法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历史学科的记忆量特别大,理解记忆是主要方法,但有不少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运用联想、谐音、口诀、歌谣、找特征等趣味记忆法来巧记。在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中运用趣味记忆法,能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无比,使学生倍感兴趣,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还会使课堂魅力大增,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联想记忆法——1922年苏联成立时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可先化简再联想成“屋(乌)外有白鹅(俄)”进行记忆。“屋”即乌克兰,“外”即外高加索联邦,“白”即白俄罗斯,“鹅”即俄罗斯联邦;记忆五个经济特区,可用“一头猪下深海”来记,分别指: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口诀记忆法——记忆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可用"齐秦楚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两句口诀,既记住了七个诸侯国的名称,又记住了它们各自的方位。 数学记忆法——如对世界性三大宗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其创立的时间,可这样记:关于三种宗教书写的字数,佛教2个字,基督教3个字,伊斯兰教4个字,二三四就可记住其先后顺序;而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 6+1=7学生就能很快记住其创立的时间了。
结语:历史课堂与时俱进,学法是多样的,教法也是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该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是灵活多样,有趣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多投入、多探索、多創新,以有趣的教学来带动学生,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就会迎来历史教学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张小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5(1):150-150.
[2] 高万生. 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略谈[J]. 中华少年, 2016(1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趣味教学;多样化;课堂效率
清代诗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历史肩负着如此重任,但是,很多初中学生与家长却认为历史是次科,他们认为历史并不重要,自然也就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因此,作为历史教师,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争取在课堂中让学生多学一点。然孔子也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认为应让历史课堂变得既多样化有趣而富有智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以下本人就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趣味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趣味导入法
精彩趣味导入,诱发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引子、做铺垫。例如:在讲《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一课时,我首先找同学讲述了“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的故事传说,然后设问:“那么人类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真是女娲或者上帝造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们都积极主动的进入了课堂,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又如:曾听过其他学校老师有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公开课,其导入让我印象深刻。该老师在导入时,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第四套人民币图片,于是学生就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表现出对第四套人民币的极大兴趣。老师也在此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出从中看到了什么?而从历史角度,学生见仁见智,几轮回答下来他们发现在第四套人民币上的人物属于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老师目的达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引入了新课。
二、趣味故事法
通过历史典故,激发兴趣。故事多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照本宣科,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典故融入到历史知识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加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典故,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历史课的课堂效率。比如《秦帝国的兴亡》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讲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封建帝国,然后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秦朝都城的市场上却出现了如此的奇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成为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此时插入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传说,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秦朝的统治残暴无情;又例如在讲授《楚汉之争》时,我插入了“鸿门宴”、“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等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的运用,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趣味记忆法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历史学科的记忆量特别大,理解记忆是主要方法,但有不少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运用联想、谐音、口诀、歌谣、找特征等趣味记忆法来巧记。在课堂教学中,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中运用趣味记忆法,能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无比,使学生倍感兴趣,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还会使课堂魅力大增,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联想记忆法——1922年苏联成立时最早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可先化简再联想成“屋(乌)外有白鹅(俄)”进行记忆。“屋”即乌克兰,“外”即外高加索联邦,“白”即白俄罗斯,“鹅”即俄罗斯联邦;记忆五个经济特区,可用“一头猪下深海”来记,分别指:珠海、汕头、厦门、深圳、海南。口诀记忆法——记忆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可用"齐秦楚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两句口诀,既记住了七个诸侯国的名称,又记住了它们各自的方位。 数学记忆法——如对世界性三大宗教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其创立的时间,可这样记:关于三种宗教书写的字数,佛教2个字,基督教3个字,伊斯兰教4个字,二三四就可记住其先后顺序;而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 6+1=7学生就能很快记住其创立的时间了。
结语:历史课堂与时俱进,学法是多样的,教法也是多样的。教学模式不该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应是灵活多样,有趣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一个功在千秋的理想,多投入、多探索、多創新,以有趣的教学来带动学生,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就会迎来历史教学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张小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 新课程学习(中), 2015(1):150-150.
[2] 高万生. 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教学方法略谈[J]. 中华少年,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