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引领型教学就是要将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将通过思考、讨论、辨析后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通过呈现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效果,取代了以往将考试以及测验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依据。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通过将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引入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岗位工作体系。
  [关    键   词]  任务引领;工业机器人;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18-02
  工业机器人是一项新兴的,将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综合电子工程技术以及信息传感技术等多种学科融合于一体的高精尖的技术。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的时代大背景下,工业机器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广泛地应用。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全社会,职业院校,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现如今,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而言,进入中职院校成了许多人的首选,尤其是中高职贯通以及中本贯通模式的开展,这使得越来越多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且希望习得一技之长的学生放弃传统观念中必须上的高中,转而选择进入中职学校。但是这些学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习惯、上课专注程度、新知识接受消化能力、知识灵活运用程度。
  如何才能够使这些因学习习惯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成绩差距相对较大的学生共同学习好本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现如今,只有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选取适合中职生的教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一系列的“三教”改革,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在学校里学有所成、在实践中取得进步。
  一、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概述
  任务引领型教学法通过呈现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效果,取代了以往的将考试以及测验成绩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依据。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有别于传统固有的教学方法,它能够真正地使学习由原先学生被動地接受,转变成为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主体,面向受众面更广的全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多维互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际运用能力,这样能更多地注重每个自然人全面而又终身的发展。
  如果仅仅是从任务引领型这几个字来看,似乎是老师先发布本节课的具体任务,学生再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如果这样理解的话,那么整个学习过程就不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了,反而是一种被动消极,甚至说是被迫的学习了,所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特质没有体现出来,仍然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去学习知识。为此,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任务引领型则是真正通过实际岗位任务作为引领,并且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载体。作为一个项目,可以是一项调查、进行一项决策、提出一个策划等。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教师所引导出的任务进行分析、判断、讨论、决策,以此来明确它大致会涉及哪些知识点、应用到哪些操作指令以及操作语句,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资源包或者网络平台等找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讨论,最终通过某个或某些任务的完成,构建所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闭环。
  二、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在工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同时也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本门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形成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授课特色,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加深了各个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对于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创设贴合当前社会热点以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要尽可能地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一定要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比如在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教学中,一改课本的内容、将情境设为特殊时期企业的真实案例,某企业传统手动装箱搬运流水线将升级为利用工业机器人进行消毒液搬运装箱、堆叠打包的业务,让学生按照实际企业的岗位,转变为装调员、工艺员和程序员,以此来实施项目,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结合特殊时期紧缺物资的搬运装箱、码垛,使学生能更深入地领悟学习内容,并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使命感,思政教育并非突兀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这样也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实效。
  (二)提出任务
  在任务引领型的教学过程中,“项目”以及“任务”的提出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这堂课到底是学生主动去学还是被迫去学,而且对于任务的提出,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可实践性,同时可以的话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这堂课我布置的任务是要求工业机器人安装人员编写物料码垛任务的程序并完成现场调试,使智能化流水线开始工作。
  首先,这样的设置有意识地将学生过去学过的一些知识和即将要学的新知识、新技能综合地融入任务当中去,学生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复习了旧知识,并且还学会了灵活而又综合地应用新旧知识,充分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其次,这样的任务,学生后续能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和实际上机操作工业机器人来进行实践验证,因此,避免了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情况发生。
  最后,我们设计的这个任务留给了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学生除了可以用老师规定的码垛方式外,还可以发挥想象,通过不同姿态、不同的搬运路径、不同的垛型来搬运以及码放物料,进一步给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铺平道路。
  综上所述,课堂中所提出的項目以及任务,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三)自主学习
  学生在整个80分钟(40分钟+40分钟)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不是教师直接给出关键性回答或者说正确答案,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让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工合作自行去探索,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而是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难点并不是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而最难的恰恰是思考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经老师提示,学生从最基本的普通示教点的方式,联想到曾经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上学习过的偏移和阵列命令,尝试将其迁移至工业机器人编程中去,独立思考并计算在工业机器人中偏移函数所需用到的偏移量,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协作学习
  在整个布置任务以及物料搬运和码垛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3人,每人安排不同的任务,需合作分工完成各项操作任务(闯关游戏、偏移量计算、仿真软件编写、现场示教器编程),小组成员通过实际企业岗位,分为工艺员、程序员和装调员,在整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各自以及互相之间可以讨论、交流,可以有不同观点进行碰撞、进行交锋,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及时补充、修正,从而加深每个“准职业人”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五)解决问题
  由于考虑到中职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个体差异性较大,因此,在安排任务时,特意将任务划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的阶段。
  任务一:整箱消毒液重叠式码垛;
  任务二:整箱消毒液交错式码垛;
  任务三:整箱消毒液旋转交错码垛。
  教师先按任务的难易不同说明评分标准,再由各组学生自行认领,按照所认领的工作任务单,完成各组选定任务的相应阶段,教师则会在每个小任务完成后,对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导以及阶段性小结,并在最后对整个任务或者项目进行汇总,并且对大部分学生的不足之处重点补充说明。学生根据各组完成情况,分析新知识相较于旧知识的优势,回归整堂课的难点,最终掌握新知识的应用。
  (六)课堂评价
  在整节课的评价环节,学生可以参照本任务的任务指导书中制订的评价标准,逐项给予自己以及其他小组成员评定,甚至可以在整个操作环节结束后,对自己本次课的表现附上简短的自我评语以及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悟,学生可以互相分享每个人的所学所获,最后由教师给予全方位、积极而又正面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评价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新知、是否能灵活应用新知、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点不可否认,教师如何通过合理设计的评价使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完成学习从而达成本任务、甚至是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就变得尤为重要。因此,课前对于评价标准的设计以及如何实施都需要教师认真考虑、慎重研究。
  由于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有课程清晰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更是适合采用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学习途径本就应该是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全方位开展的,因此,任务引领型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课程,从而更有助于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脉络、结构。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对比、讨论、竞争、决策的形式,不断收获习得新知的成就感,更好地激发他们每个人的求知欲,通过不断践行,逐步形成一个由心智、感知、情怀等方面所构成的综合性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开拓独立、自主、进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仙.浅析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及应用[J].语文课内外,2018(21).
  [2]张中景,田文君.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J].现代职业教育,2017(5).
  [3]程苏全,徐博凡.工业额机器人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卷宗,2016(7):747.
  [4]郝建豹.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的探索[J].卷宗,2017(1):28-31.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 21世纪是“精神疾病的世纪”,中职生群体是心理问题、精神问题的重灾区,而抑郁症或抑郁倾向近年来尤为凸显。本研究运用“意象对话和绘画技术相结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对中职生抑郁倾向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并由此探索出一套适合中职校心理辅导室在中职生抑郁倾向群体的行之有效、适宜推广的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意象对话和绘画技术相结合的团体辅导疗法适用于中职生抑郁倾向群体
[摘 要] 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法律、哲学与人生等,其中,通过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教育中,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其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人才培养工作的要求在不断提升。通过阐述中职德育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对目前中职教育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提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性方面的问
[摘 要] 我国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音乐是学前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幼儿情感、提升幼儿审美情趣和综合素养的关键学科,是贯穿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的媒介。中职幼儿保育专业音乐教师只有遵循幼儿音乐教学规律,树立新的育人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新时空,才能顺利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把音乐理论和基本技能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多
[摘 要]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类院校教学中使用较多,主要以“典型零部件的测绘”为案例探究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应用,总结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成效与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 键 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机械制图;中职;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6-0126-02  行动导向
[摘 要]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中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全新课题。教师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加强对网络文化的有效监控力度;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理性接受网络文化;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全新课程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全
[摘 要] 一轮复习是高三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有效的复习体系、夯实学科知识基础是教学理论研究的关键。分析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具体包括直观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学抽象、建模和运算等内容。随后,基于核心素养内涵,对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机制和有效对策进行重点研究,以期在整体上把握数学问题、启发思考,确保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一轮复习始终。  [关 键 词] 高三数学;学科
[摘 要] 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充分体现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对于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来说,就要以现代学徒制为基础,推进专兼结合、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支持政策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职业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就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开
[摘 要] 鉴于目前中职学校家校合作的困境,建议中职学校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编写帮助家长了解中职教育和学校、解决中职学生普遍性教育问题的读本《家长指南》。编写中职学校《家长指南》,对国家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生个人发展三个层面都具有积极意义,编写时应注意以家长需求为导向、以科学指导为基础、以合力育人为目标。《家长指南》内容体系构建的模式有多种,按三年学制可采用分阶段式进行内容的编写。  [关
[摘 要] 合理的情境创设对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兴趣的基础,更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如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为课堂添活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多媒体情境,为课堂添趣味;创设实践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