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具有丰富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因此,语文课不能只是教授给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完美人格的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远理想、坚强意志、高度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语文课堂还承载着德育的教化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绝好阵地。如何利用好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
  笔者在湖北省示范高中任教近二十年,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如何挖掘素材、如何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做了一些有益尝试,现总结如下:
  一、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热爱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情怀。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若只是把课文翻译一遍,教授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知识,语文课堂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主人公烛之武的爱国情怀上大做文章,在郑国危难之际,烛之武不计前嫌,孤身深入虎狼之国,生死未卜,此时的烛之武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把生死置之度外,最终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兵,同时也成功瓦解秦晋联盟,使郑国转危为安。烛之武身上闪耀着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一定会使学生印象深刻。
  再如《苏武传》,苏武留胡十九年,牧羊北海边,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他对国家对民族有着满腔赤诚的热爱,九死不悔,万死不辞,面对卫律的屠刀,威武不屈;面对苍凉的北海,贫贱不移;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心如磐石,富贵不淫。苏武这种忠君爱国的伟大精神,能穿越时空,直抵学生的内心深处,给予学生无尽的感动与震撼。
  二、渗透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文化
  《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陈述不能应诏赴任、请求终养祖母的奏表,保存在《昭明文选》中,是李密流传至今的唯一作品。
  如文中“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都說久病床前无孝子,李密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子的内涵。侍奉祖母为什么能做到“未曾废离”呢?因为文中讲到,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祖母在李密孤弱之时未曾相弃,李密自然在祖母病痛之日“未曾废离”。所以,回报祖母的养育与再生之恩,是李密“未曾废离”的原因。情到浓时理自明,李密的孝心最终也使晋武帝大动恻隐之心,“嘉其诚款,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其祖母俸膳”。
  教授此文,就可以从“感恩”“行孝”这个角度出发,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体味祖孙相依为命、血浓于水的亲情,明白“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孝道文化。
  三、渗透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面对人生挫折时,应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在这方面,北宋大文豪苏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苏轼在一次次的人生打击之后,他诗文词赋的才情却得到了一次次的蒸馏和升华。例如《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沉沦颓废,他选择了适应,选择了坚强,他认为大自然孕育万物就给了每个人舞动生命的平台,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的安排,去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到大自然中去找寻永恒的精神寄托!苏轼遭受人生之不幸,却把人生的灾难变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这种精神应该可以深深感染学生,使其学会乐观面对生活。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在苏轼《定风波》中也有体现,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的正是一种历经风雨,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乐观旷达的人生境界。
  此外,再如课文《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告诉我们成功在于坚持。《游褒禅山记》中“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告诉我们治学要深思慎取,做事不可浅尝辄止,否则,将一事无成。这些篇目都是我们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绝佳材料。
  语文教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教学任务相对单一。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情感丰富,所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思想内容单纯进行文字的教育,而要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
其他文献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答题技巧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探索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尝试把学生放在一个主导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出智慧之花。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意义  1.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庞大、结构复杂,从根本上冲击并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方式。本课设计定位以类促读,以读促写,以学定教,以发现同类(主题)范文的创作亮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创造文章亮点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将写作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外化文本或视频的意蕴与内涵,为学生创设多维的习作环境;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互评互改互赏的鉴赏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发学生的写作文思,发挥
[摘 要:为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新思路,弥补传统治理模式的缺陷。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绿色治理”的思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绿色治理的概念及内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绿色治理不仅要治理事件本身,还要实现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绿色治理;内涵]  一、引言  我国学者在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强调了政府的核心作用、导向作用,提出了许多的治理模式。随着治
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形形色色的创意课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课堂,更是被业内诸多有识之士演绎得多姿多彩、奇葩纷呈。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形式轻实效、重朗读轻探究、重结论轻思维等不良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实际上学生却云里雾里,收效甚微。语文教学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另一个误区。基于此
随着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步入了素养导向的新时代。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岗位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设计多样的课型,增强专业服务性  中职生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服务性的窗口行业,与人沟通交流是必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由此可见,诗歌教学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对诗歌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  反观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淡化确已有些时日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1)老教材自身容量过小,窄小的篇幅,点缀一些古诗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改革,全日制初中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要求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教材中的文章,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多方面运用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叙述内容,领悟描写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坚持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只有学校和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对阅读加以重视,科学化构建和完善阅读培养体系,才可以从本质上提升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文本解读无疑是重中之重,它将阅读、表达和理解能力综合起来,通过文本解读,可以训练和提高學生的思维能力。  一、厘清语文学科的本质,抓住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语文学习从语言学习开始,进而学习文章和文学,上升到学习文化和哲学等。而进入课程视野的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初中语文课堂实践为初中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训练”氛围中获得知识。可究竟什么是语文课堂上应有的“训”“练”呢?我认同这样的说法:“训”是教师的指导,“练”是学生在教师指下的实践。  那么,理想的“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达到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俯身倾听学生的学习需要,方能从容不迫,师生共情。而要想让语文课堂“生”意盎然,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应
引导学生开展合适的语文项目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的项目,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一、基于标准开展项目学习  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展“基于标准的学习”,确定学习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如下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