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带给世界的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不屈民族精神的奋斗史,形成了特有的民族精神。虽中华民族一直历经磨难但不断崛起的关键就是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铸造国家软实力的关键。
关键词:爱国精神的内涵;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74-02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民族自尊,拼搏图强,勇于创新的敢为人先的锐意进取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爱国精神,激励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用热血生命,用数代人的努力,摆脱了西方列强的蹂躏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面对着西方对新中国的扼杀、封锁,中国人坦然面对,大胆探索,摒弃了西方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无法前行的预言。中国人以不屈的民族精神开创了“铁人精神”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打下了现代工业的基础;用“两弹一星“精神,铸造了新中国坚固的国防;“雷锋精神”则凝结了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不论是98抗洪、汶川地震还是舟曲泥石流一个个大灾,都在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国救助中,向世人展现了百折不摧、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和谐、包容、友好的民族特性,展示了中国在世界的崭新形象;航天精神则展示了中国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魂。特别是自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低迷。但中国以隐忍进取开拓的精神,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国家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上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成果。纵观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屈的民族奋进史。中华民族以爱国团结、拼搏进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同胞情、锐意创新精神,构建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复兴的爱国精神,它成为了建设国家软实力的关键。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一)爱和国的字面意义:爱的字根“爫”是“爪”的变体,有“扶助”弱者的意思;“冖(mì)”的意思是“覆盖”,有雌鸟保护和亲近小鸟的意思;“友”有对“朋友”关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近,对朋友的关切,都属于爱的范畴。
国:guó本义1、字形一:会意。字从囗从玉。“囗”(wéi)表示“四境”。“玉”指“玉器珍宝”,转指“宫廷”、“大内”。“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本义:王都。首都;2、字形二:形声。字从囗从或,或亦声。“囗”指“四境”、“范围”。“或”义为“边境巡逻”。“囗”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防军守卫的范围”。本义:领土。领域。封土。封域。
从最初造字字面上看:爱就是扶助弱小,保护佑护朋友亲人。国,就是联合守护王城。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则是爱国字面意义引申后的政治概念。
(二)爱国主义概念:指的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对国土、历史、文化的一种热爱感、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的统一。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手足之情的认同感。
(三)爱国主义基本要求:要爱祖国的大好江山。爱悠久的历史。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舍生取义,还我河山”抵御外侮的民族气魄;就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责任;还有“排除万难”的长征开拓;更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观向上;“两个务必,戒骄戒躁”的居安思危;中国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民族自尊;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对国家的担当。正是这些精神凝聚成无坚不摧的中华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即爱国主义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建设的关键。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要做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任务艰巨。这就需要中华民族秉承爱国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奋进,要遵循爱国明礼,诚实守信的国家意识,加强公民责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优秀文化,加强人与人和谐相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学创新。通过民族的创新精神,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与世界发展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保持独立的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胆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这就是时代的爱国精神。
三、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措施
(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情、国情、党情随着时代变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推动社会前行的核心仍是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人与人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了解过去落后挨打的历史,知晓当代拼搏崛起的国情,明确未来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责任,就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建设者所必须秉承的爱国精神。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著名的爱国人士、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对革命成功的意义以及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以及新中国的建设成就,都是生动的爱国教材。来让后人了解前人的历史功绩,要继承中华民族的自强不屈、百折不挠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培养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后人接受中华精神的洗礼。养成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 (二)在现阶段,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艰巨的历史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让每个建设者都为共同社会理想而努力。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当代爱国,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为人类历史进程,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宽厚仁慈,和谐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宝贵资源。
(四)加强道德教育,建立传播社会新风的新平台
加大道德建设的力度,树立时代楷模和道德楷模,在道德讲堂建设上率先垂范,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爱国歌曲大家唱”。为好人立传,为道德模范画像,带动了更多人学习模范、弘扬道德,倡导了文明的社会新风,激发了社会的正能量。
(五)推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热潮,掌握舆论话语权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世界统领着世界格局。世界话语权也一直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针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总是掀起“中国威胁论”的宣传,借此来诋毁中国国际形象。为了打破西方对世界的垄断,中国在对外宣传中需加大“中国贡献论”和“中国机会论”的宣传。用中国的发展成就证明中国给世界的贡献。用事实证明:中国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中国用科学发展提供给世界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这都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借助外媒强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看到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这样的机会,它就会落后于千变万化的世界形势。”而孔子学院正在各国落地生根,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六)树立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点。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还要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因为,文化是国之魂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理论建设,文化自觉、自信是理论自觉、自信的基础,理论自觉、自信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升华。就是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这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深度提出的一项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提炼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从而使我们党和人民在世界形势波谲云诡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理性自觉和清醒,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航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具有坚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与理论支撑。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鼓励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遵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等道德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用理性、智慧、正义、和谐、创新的民族精神,用中国公正无私的浩然正气凝聚的爱国精神铸造国家软实力。打造中国新形象,开创民族复兴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1993:109.
[2]顾作义.广东省文明办.2012-10-19.
[3]李宗泽.加强中国贡献论[N].环球日报,2012-11-03.
[4]王芳,傅丁根.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探访四国孔子学院[N].人民观察,2012-03-01.
[5]李琪.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6.
关键词:爱国精神的内涵;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074-02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社会责任,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民族自尊,拼搏图强,勇于创新的敢为人先的锐意进取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这些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爱国精神,激励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用热血生命,用数代人的努力,摆脱了西方列强的蹂躏和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命运,建立了新中国。面对着西方对新中国的扼杀、封锁,中国人坦然面对,大胆探索,摒弃了西方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可循,在一穷二白的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无法前行的预言。中国人以不屈的民族精神开创了“铁人精神”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打下了现代工业的基础;用“两弹一星“精神,铸造了新中国坚固的国防;“雷锋精神”则凝结了新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不论是98抗洪、汶川地震还是舟曲泥石流一个个大灾,都在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国救助中,向世人展现了百折不摧、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和谐、包容、友好的民族特性,展示了中国在世界的崭新形象;航天精神则展示了中国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魂。特别是自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低迷。但中国以隐忍进取开拓的精神,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示了国家取得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上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向世人展示了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成果。纵观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屈的民族奋进史。中华民族以爱国团结、拼搏进取、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我们都是汶川人的同胞情、锐意创新精神,构建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复兴的爱国精神,它成为了建设国家软实力的关键。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一)爱和国的字面意义:爱的字根“爫”是“爪”的变体,有“扶助”弱者的意思;“冖(mì)”的意思是“覆盖”,有雌鸟保护和亲近小鸟的意思;“友”有对“朋友”关切的意思。对弱者的扶助,对家人的保护和亲近,对朋友的关切,都属于爱的范畴。
国:guó本义1、字形一:会意。字从囗从玉。“囗”(wéi)表示“四境”。“玉”指“玉器珍宝”,转指“宫廷”、“大内”。“囗”与“玉”联合起来表示“王城”、“宫城”。本义:王都。首都;2、字形二:形声。字从囗从或,或亦声。“囗”指“四境”、“范围”。“或”义为“边境巡逻”。“囗”与“或”联合起来表示“边防军守卫的范围”。本义:领土。领域。封土。封域。
从最初造字字面上看:爱就是扶助弱小,保护佑护朋友亲人。国,就是联合守护王城。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则是爱国字面意义引申后的政治概念。
(二)爱国主义概念:指的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对国土、历史、文化的一种热爱感、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的统一。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手足之情的认同感。
(三)爱国主义基本要求:要爱祖国的大好江山。爱悠久的历史。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民族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舍生取义,还我河山”抵御外侮的民族气魄;就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社会责任;还有“排除万难”的长征开拓;更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观向上;“两个务必,戒骄戒躁”的居安思危;中国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民族自尊;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对国家的担当。正是这些精神凝聚成无坚不摧的中华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质,即爱国主义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建设的关键。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要做到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任务艰巨。这就需要中华民族秉承爱国的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奋进,要遵循爱国明礼,诚实守信的国家意识,加强公民责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优秀文化,加强人与人和谐相处。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学创新。通过民族的创新精神,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与世界发展的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就更需要保持独立的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胆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这就是时代的爱国精神。
三、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措施
(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情、国情、党情随着时代变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国家间竞争更加激烈。但是,推动社会前行的核心仍是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人与人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了解过去落后挨打的历史,知晓当代拼搏崛起的国情,明确未来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责任,就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建设者所必须秉承的爱国精神。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著名的爱国人士、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对革命成功的意义以及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和以及新中国的建设成就,都是生动的爱国教材。来让后人了解前人的历史功绩,要继承中华民族的自强不屈、百折不挠对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培养对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后人接受中华精神的洗礼。养成保卫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 (二)在现阶段,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艰巨的历史工程。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让每个建设者都为共同社会理想而努力。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爱国主义最基本、最本质、最重要的表现,当代爱国,就在于不遗余力地巩固,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为人类历史进程,创造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形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宽厚仁慈,和谐包容都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宝贵资源。
(四)加强道德教育,建立传播社会新风的新平台
加大道德建设的力度,树立时代楷模和道德楷模,在道德讲堂建设上率先垂范,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爱国歌曲大家唱”。为好人立传,为道德模范画像,带动了更多人学习模范、弘扬道德,倡导了文明的社会新风,激发了社会的正能量。
(五)推动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热潮,掌握舆论话语权
近代以来,一直是西方世界统领着世界格局。世界话语权也一直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针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总是掀起“中国威胁论”的宣传,借此来诋毁中国国际形象。为了打破西方对世界的垄断,中国在对外宣传中需加大“中国贡献论”和“中国机会论”的宣传。用中国的发展成就证明中国给世界的贡献。用事实证明:中国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中国用科学发展提供给世界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这都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借助外媒强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看到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这样的机会,它就会落后于千变万化的世界形势。”而孔子学院正在各国落地生根,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六)树立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中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点。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还要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因为,文化是国之魂脉,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理论建设,文化自觉、自信是理论自觉、自信的基础,理论自觉、自信是文化自觉、自信的升华。就是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这是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深度提出的一项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重要任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提炼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从而使我们党和人民在世界形势波谲云诡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保持理性自觉和清醒,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航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具有坚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与理论支撑。
综上所述,爱国主义要求人们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自卑感和盲目的民族优越感。鼓励广大群众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道德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遵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义等道德观念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道德追求和行为规范,用理性、智慧、正义、和谐、创新的民族精神,用中国公正无私的浩然正气凝聚的爱国精神铸造国家软实力。打造中国新形象,开创民族复兴的美丽中国。
参考文献: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商务印书馆,1993:109.
[2]顾作义.广东省文明办.2012-10-19.
[3]李宗泽.加强中国贡献论[N].环球日报,2012-11-03.
[4]王芳,傅丁根.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探访四国孔子学院[N].人民观察,2012-03-01.
[5]李琪.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