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使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发现问题、发展新思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积极自觉的态度参与活动中;而阅读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可通过阅读获得比较全面、系统的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的科学语言;同时较强的阅读能力对同学们将来工作中的创新、开拓进取大有裨益。如何进行物理阅读,我认为可注意以下方面:
一、基本知识,着重读
物理阅读时应重视基础,狠抓关键。对于基本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读,对其中的重点字句要深入体会、准确理解。因为重点字句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或指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范围和条件,或反映了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只有把这些字句弄清楚、搞准确,才能把握概念和规律。如对“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只要理解了其中的关键词“同一种”、“均匀”、“一切”、“固有”,就不会出现“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线的”、“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这类错误了。物理中,用词严密、贴切,像“这段”、“该点”、“某时”、“任意”等关键的字眼很多。我们不仅要注意它们的语言作用,更要注意它们的特定物理意义。
二、难点内容,反复读
对物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人们都有“插在水碗中的筷子变弯了”、“隔着玻璃看书本上的字,字抬高了”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但是若在平行光照射下,垂直俯视玻璃下的字,这种感觉不太明显,所以“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中的“进入”指的是斜射而不是直射。又如,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右手螺旋定则表述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反复阅读应明确:“右手”、“握住”、“弯曲”是其中的关键词。 反复阅读一方面能使同学们得到规范物理语言的训练,另一方面在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不至于顾此失彼、断章取义。
三、易混淆概念,对比读
物理学中有许多形式相似但本质不同的概念。如同学们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常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误认为平衡力,阅读中就要反复对比,了解它们虽然具有等值、反向、共线的共同特征,但同时具有三个不同点: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不一定属于同性质的力,它与物体平衡状态相联系;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却是分别作用于两个物體上,必定属于同性质的力,是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可能出现的力。另外,如“重力与压力”、“弹力与摩擦力”、“质量与密度”、“内能与机械能”等都是易混概念。为正确区分这些概念,一定要对照课本对比读,若能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加以比较,则更显清晰、直观。 通过对比阅读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四、物理图像,认真读
物理图像以简洁、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特定的物理情景,描述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物理学习时切不可轻易放过。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极易混淆,阅读时应加以区别,弄清“同一条倾斜直线”、“相似的几段折线”在位移图像、速度图像中分别表示什么,切不可将它们视为运动轨迹。认真读图,有助于对物理问题深入思考,碰到具体问题还能借助图像方便地处理。
五、解题条件,仔细读
同学们在解物理题时经常反映:“听讲清澈入耳,解题寸步难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读题,没有把题读懂,做作业的时间花得多,收效甚微。读题过程中要达到:第一,弄清题意,分析清楚题目涉及的范围、条件、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并结合题意看图或画图。其中要特别注意关键字眼,如“即时”、“匀速”、“斥力还是引力”、“有无摩擦力”、“状态是否变化”等;第二,要弄清隐含条件,并确定应用哪部分知识解题。在遇到较困难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五个环节:①审:读题时审清题意。②图:读图、画图。③思:思考思路及方法。④解:解题周密。⑤验:检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解题能力。
六、相关知识,经常读
物理学习中固然要掌握经典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但课外经常阅读一些与现代生活、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现代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不但可能,也非常必要。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类知识的阅读,能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物理科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知道我们身边充满物理现象;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知识的阅读,能使我们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益于拓展我们的知识面;通过物理学史类知识的阅读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思想方法及科学家为之付出的心血,对优化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思维品质有积极意义。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一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基本知识,着重读
物理阅读时应重视基础,狠抓关键。对于基本概念、规律要逐字逐句地读,对其中的重点字句要深入体会、准确理解。因为重点字句揭露了事物的本质,或指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范围和条件,或反映了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只有把这些字句弄清楚、搞准确,才能把握概念和规律。如对“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只要理解了其中的关键词“同一种”、“均匀”、“一切”、“固有”,就不会出现“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线的”、“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速度越大,惯性越大”这类错误了。物理中,用词严密、贴切,像“这段”、“该点”、“某时”、“任意”等关键的字眼很多。我们不仅要注意它们的语言作用,更要注意它们的特定物理意义。
二、难点内容,反复读
对物理教材中的重点知识、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其内涵和外延。人们都有“插在水碗中的筷子变弯了”、“隔着玻璃看书本上的字,字抬高了”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但是若在平行光照射下,垂直俯视玻璃下的字,这种感觉不太明显,所以“光由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中的“进入”指的是斜射而不是直射。又如,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右手螺旋定则表述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且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反复阅读应明确:“右手”、“握住”、“弯曲”是其中的关键词。 反复阅读一方面能使同学们得到规范物理语言的训练,另一方面在概念规律的理解上不至于顾此失彼、断章取义。
三、易混淆概念,对比读
物理学中有许多形式相似但本质不同的概念。如同学们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常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误认为平衡力,阅读中就要反复对比,了解它们虽然具有等值、反向、共线的共同特征,但同时具有三个不同点: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一对力,不一定属于同性质的力,它与物体平衡状态相联系;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却是分别作用于两个物體上,必定属于同性质的力,是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可能出现的力。另外,如“重力与压力”、“弹力与摩擦力”、“质量与密度”、“内能与机械能”等都是易混概念。为正确区分这些概念,一定要对照课本对比读,若能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列表格的形式加以比较,则更显清晰、直观。 通过对比阅读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四、物理图像,认真读
物理图像以简洁、直观的语言,创设了特定的物理情景,描述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物理学习时切不可轻易放过。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极易混淆,阅读时应加以区别,弄清“同一条倾斜直线”、“相似的几段折线”在位移图像、速度图像中分别表示什么,切不可将它们视为运动轨迹。认真读图,有助于对物理问题深入思考,碰到具体问题还能借助图像方便地处理。
五、解题条件,仔细读
同学们在解物理题时经常反映:“听讲清澈入耳,解题寸步难行”。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会读题,没有把题读懂,做作业的时间花得多,收效甚微。读题过程中要达到:第一,弄清题意,分析清楚题目涉及的范围、条件、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并结合题意看图或画图。其中要特别注意关键字眼,如“即时”、“匀速”、“斥力还是引力”、“有无摩擦力”、“状态是否变化”等;第二,要弄清隐含条件,并确定应用哪部分知识解题。在遇到较困难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五个环节:①审:读题时审清题意。②图:读图、画图。③思:思考思路及方法。④解:解题周密。⑤验:检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解题能力。
六、相关知识,经常读
物理学习中固然要掌握经典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但课外经常阅读一些与现代生活、经济建设息息相关的现代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不但可能,也非常必要。通过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类知识的阅读,能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了解物理科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知道我们身边充满物理现象;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延伸和补充知识的阅读,能使我们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益于拓展我们的知识面;通过物理学史类知识的阅读有助于我们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思想方法及科学家为之付出的心血,对优化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思维品质有积极意义。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一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