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ikuaile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这样一个崭新的理念,课标提出的情感教学观表明在语文教学中应关注情感因素的运用。情感教育,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充分重视情感的作用,积极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以情育情。
  
  关键词:情感教学;激情;动情;育情
  中国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4 -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语文教师,更应重视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设情感交流的氛围,激活情感;挖掘情感内涵,以情动情;联系生活实际,以情育情。最终让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心灵,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耳顺其音”、“心醉其情”、“脑入其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一、创设氛围,激活情感,以情激情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渴求和喜爱的情感下进入课堂,进而融入课堂,最后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体验,使之最终达成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激活学生情感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情激情,那么怎样以情激情呢?
  1.精设开端,营造良好的开端氛围,以激起求知的情趣。
  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每一节课的开端,我们可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激情朗读、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如教授庄子《逍遥游》时,采用抒情性和悬念性的导入: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一个时代,同时又是中国文化最为有幸的时代。百家争鸣,各种各流派纷纷登场,给我们带来了光彩炫目的文化第一次大繁荣。其中有一个独立特行的人,他的散文以汪洋恣肆著称,他其貌不扬,长脖子,脖子还长有一个瘤子,脸色蜡黄,他曾经去见过几位国君,后者被他的长相吓跑了。但是他的文章是那么激动人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逍遥游》吧!
  像这样的开端和开场,就一下子设置了悬念,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到底有何能耐,能名扬千古,这就激起了学生想探寻庄子的愿望,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此,还何愁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已被吊足了胃口。
  2.利用多种手段,营造逼真的情境氛围,以激起学生的情感。
  语文学科是门艺术性极强的学科,为此我们大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生动的动画,唯美的背景音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课本剧表演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且行之有效的营造情境氛围的手段。
  如在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我就分别利用了课本剧表演、唯美的背景音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三种手段来营造情境氛围,以让学生走进那段感伤唯美的爱情故事中。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了直观的感受,视频段落的播放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男女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理解,最后歌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响起更是将课堂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试想,学生的情感都被激起了,学生的情感都投入到了课文中的主人公身上了,又何担心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
  二、深挖内涵,发掘情感,以情动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一处景物、一份心情、一种情感都洋溢在字里行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最终以真挚的情打动学生的心情。
  1.抓住自身魅力,恰到好处展示情感,以个人魅力打动学生。
  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深挖自身的魅力,将其美好的和极具才华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以其个人的魅力和恰到好处的情感展示打动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情忘我地投入,教师只有自己进入了角色,才能带领学生进入角色。教师的情感一旦打动了学生,师生的情感就会交融、共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演讲较好的老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和动情作用,可利用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轻重缓急的语调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以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再如善于表演的老师,可运用适当的体态语言,自然的表演或逼真的模仿,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一体,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扣击心弦,引起共鸣。学生被打动后,自然会“亲其师”、“信其道”。
  2.挖掘教材内涵,把握情感因素,以情感熏陶、感染学生。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蕴藏着深沉而纯真的感情,有亲情、爱情、友情、民族情,有伟大而崇高的爱国之情,有对自然的爱恋和对生命的礼赞之情,有对未来的向往之情,有对英雄的讴歌之情等等,这些都表达了作者一定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深挖教材内涵,把握情感因素,让这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情真正留过学生的心灵,就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最终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如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应深挖文本,可通过一遍遍的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读,让学生去感受母亲对儿子的那份沉痛而深沉的爱,去感受儿子对母亲的那份感激与悔恨,去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还可借用一些亲情故事,让学生沉浸于史铁生对母亲的回忆中,感动于亲情故事里,不失时机的播放满文军的那首抒情动人的《懂你》再加渲染。这样在挖掘了文章的内涵和把握情感因素的基础上,学生可谓“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以情动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与此同时也把教学推向了高潮,教学效果自然可见一斑。
  三、联系生活,体验情感,以情育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为此,我们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在课堂内分析鉴赏作品的形象和把握作品的情感,还应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感悟生活、体验情感,最终在心灵深处深化和培育出高尚的情感。
  1.积极思考感悟,勤奋动笔写下感受,以深化情感认识。
  古人云:“言为心声”,说的就是情感在人们心头的分量。为此,我们平时的教学,要侧重学生“心声”的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多给学生思考与写作的时间,课后更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作。唯有给学生空间与时间,让其思考感悟,让其创作表达,才能深化情感认识,完成语文课堂向生活课堂的转变。
  如张洁的《我的四季》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以人生如四季为开头,四季能周而复始,春夏秋冬轮回不止,但人生的四季却只有一次。我们就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度过人生的问题,最好能让学生联系自己经历的春天实际情况去感悟作者的春天,然后再去思考,自己未来的三季将会和作者有何不同,并要求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我想学生在思考感悟中会懂得责任感的重要、青春的珍贵,在其创作的过程中更会清楚未来人生之路的选择,这无疑就是给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而带来的对课文全新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情感认识。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请多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多要求学生勤奋练笔,也多给学生思考感悟的时间和自由创作的空间,这样才会有更深的情感认识。这样的教学既注重课本又注重从课本向深处延伸,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得到新的培育,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又有什么理由拒绝?
  2.从课堂走向课外,在感悟和体验中,进一步培育情感。
  平时的教学过程,如果只重视课堂,只注重学生的课内情感体验,而没有从课堂到课外的进一步情感体验,无疑课内的情感体验只是空中楼阁而已。课内的情感体验,靠的是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缺乏现实生活的体验,缺乏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悟,而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写生、实践等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还会在课内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培育出更深的或全新的情感体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这是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必然要求。
  如教《像山那样思考》,如果老师们仅侧重课内分析,那么学生得到的仅仅是老师分析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内容;而如果老师给学生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给学生一个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平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让学生实地观察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再适时地要求学生写下观察的感受,我想每个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会更深一层,甚至还会培育出全新的情感体验和认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所获取的不仅仅是人类对环境破坏的这样一个痛心的感受,在他的心底还会培育出一种发自肺腑的要去爱护维护环境的愿望,要像大山那样深沉思考和反省人类的行为。
  这样的教学将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将学生的情感一次一次升华和培育,恐怕想叫学生拒绝这样的教学都很难,学生会从心底爱上了这样的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认为在注意保护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将更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活化;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43 -02   新课标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摘 要:当前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在实践一线中仍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语文教学出发,对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刍议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59 -01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各地的教学方法研究和推广活动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明显提高,我认为教改效果
摘 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阐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学习兴趣;地理教学;生活   中国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2 -01    一、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兴趣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
红场的名字有什么来歷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美的景点,选择你喜爱的一处景点,把它介绍给大家。  对于家乡的景点,同学们一定特别熟悉,一般会多次游玩,也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这类作文时,只写一次游览的过程,就显得单薄且落入俗套,我们可以把多次游玩经历组合起来创新写。   1、选定时间组合写   写景作文一般可以按时间顺序来写,既可以用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也可以从白天写到夜晚,甚至可以是短短的一小段时间变化。经常游玩的景点
摘 要: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很多改革,本文指出了教师在课堂提问、交流讨论、课堂交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提问;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3 -01     目前在新课程教学的第一线,还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走极端”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违背了新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级 教育硕士 江苏 南京 210000)    首先,文章的阅读。阅读文章是答题的基础,只有理解了文章才能去正确的回答问题。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浏览全文,整体感悟    我们应该是带着问题去阅读。在第一遍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的时候,不妨带着这样三个问题去阅读:本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具体地说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应该注意:本文
俗话说:“早餐要吃饱,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每当我们吃过饭后,大约经过4个小时,食物通过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將全部排空。  因此,为了不断给人体补充能量,必须4~6小时安排一次用餐。  早晨,当我们经过8个小时的睡眠后,会感到特别的精神,自然上午的工作、学习效率要比下午的要高。  但是,许多人为了赶时间,就把早餐“省略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  不吃早餐,
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作使手在严冬也不破裂的药物,因为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所以祖上有秘传之方。  有个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这药方完全可以派上更大的用途,或許还可以成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本钱,因此他请求用高价买下药方。宋人一家商议了此事,认为他们世代漂洗丝绵,赚钱很少,如果卖掉药方,可以得到一大笔钱,于是将药方卖与客人。  客人得到药方后,便到吴王那里去游说。吴王听他说得有理,便令他为将率军与越国
交响乐是人类音乐史上最早成体系的音乐形式,起源于古希腊,发展于欧洲文艺复兴期间,繁荣兴盛于18世纪初。其英文词汇(Symphony)原初含义是“共同的和谐”,表明交响乐的声音在多重复杂的基础上,保持着高度和谐的特性。  通常,我们所提到的交响乐多指管弦交响乐,即音乐主体通过管乐器与弦乐器,以复杂的逻辑和线条协作发声的音乐。它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风格,例如以贝多芬、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以舒伯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