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人制作是传统,但要突破传统。糖人师傅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糖人技法需要创新,糖人产品需要更新,以满足民众对物质饮食文化的越来越高的需求,以改变现今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漠视、冷落甚至是无视的现状。笔者希望借以此文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参考,唤起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要让我们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关键词:糖人;制作过程;火候;手艺;传承;创新
一、什么是糖人
很多人认为糖人是“用糖液做成的小玩偶”。 实际上,糖人是由糖瓜、糖人以及糖画三个分支所构成的大体系。比一只拳头要大的叫做“糖瓜”,小一些的称为“糖人”,用糖液直接画成的硬板画则叫做“糖画”。比如糖画画出来就像这样:
糖人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节俗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去庙会不可缺少的风景。其制作工序复杂,在历史传承中制作手法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二、糖人制作工艺
(一)糖人制作材料
一般所用的糖料为蔗糖、麦芽糖以及利用红薯熬制出的红薯糖三种,加上一些辅助工具,如麦桔杆、竹签、石板(铁板)等。
(二)糖人制作过程
糖人制作首先要熬糖。按照糖人制作工艺的不同,糖人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无论哪种工艺,制作前都要将糖料放入铜锅熬制成半透明的糖稀,即可捞出进行下一步。根据工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糖料。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熬糖最好用铜锅,铜锅使糖稀色纯,铁锅易使糖稀变黑且色泽不鲜亮。
不论是糖人还是糖画,都极其讲究熬糖的火候。熬得太久容易粘锅、粘板,甚至导致糖稀焦糊;时间太短易致糖液黏稠度不够,造型不饱满。
下面根据工艺的不同介绍其具体工艺过程。
(1)吹糖人
“吹糖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珍贵。
民间“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
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再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受人们喜爱。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
(2)画糖人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糖画的制作过程与糖人略有不同。画糖人多选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当石板,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将糖汁作为颜料,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浇出线条,组成图案。画糖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一气呵成。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这对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很是考验。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3)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塑糖人用小勺舀起糖稀,将其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当中进行大致的塑形,在糖胚子还没有彻底硬化时将其取出,用手进行捏制(当然要戴好隔热的用具)进行手工塑形。甚至可以涂上喜欢的色料,让糖人不仅是可以品尝的美食,而且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现在,糖人形象不限于动物,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自行定制,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猴吃桃、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钓鱼等。画糖人有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鸟兽等;塑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三、体验糖人制作
为了真实了解糖人制作过程及,笔者于2018年7月7日来到北京市大栅栏附近的糖人师傅摊边,向他取经。下面是对话实录:
笔者:“师傅,您好,我们是广州来的,想知道糖画究竟是如何制作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糖画李师傅:“好的。看,用勺子做画笔,趁着糖还没凝固的时候开始画,注意不要太慢,不然糖凝固了画不动了。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被泼出来的热糖烫到了。”
糖人王师傅一边画一边继续介绍:“这糖必须要提前化好了才能用来捏,不然太慢。化的程度也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凝不起来。”
笔者:“好的师傅,那么吹糖人的方面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王师傅:“不能太轻,不然吹不起来,也不能太用力,不然吹得太鼓了容易变形。”
笔者:“看来这还是个技术活。”
王师傅:“那当然。”
我在学吹糖人时,王师傅说:“慢点吹,孩子,这糖变形了诶……”
以下是学习过程照片及成品照:
实践表明,糖人的吹制对于力度与气息的把握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对自身气息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否则,吹出来的糖人不仅不好看,还没办法用竹签串起来。
同时,由于工具的沉重,糖画对于画家手腕的稳定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否则,糖液容易飞溅,导致糖画的美观和口感受到影响,也可能因此伤到制作者。
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法,这些都足以说明吹糖人体现了中国民间匠人的艺术造诣。
四、糖人经营现状
由于糖人制作技法和程序比现代制作手段要繁杂、落后,糖人制作艺人收入日趋微薄,年轻人对这一传统手艺兴趣大减,以致现在大街小巷糖人师傅日益少见。尽管糖人师傅大多表示自己的手艺是祖传的,也会将糖人制作技艺传承给后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糖人艺术正在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五、如何传承糖人制作手艺
(1)政府予以重视
可以考虑将糖人制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投入相应资金,保護和宣传糖人文化,让更多民众知晓糖人文化,尊重和珍视糖人文化,尽力保护并传承五百余年的传统饮食文化。
(2)加大培训力度
学校(特别是中专技术学校)可尝试开设糖人制作选修课,鼓励学生建立糖人兴趣社团,从而使学生对糖人有基本认识和更多了解,激发人们对糖人文化的兴趣。
(3)改进制作工艺
吹糖人一般使用吹制法,这就难免人们对其卫生程度感到不太认可甚至是怀疑。针对这一点,糖人制作可尝试改用鼓风机器吹制或是由顾客自行吹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其趣味性,也可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于卫生问题的不安。
六、总结
总的来说,糖人制作是传统,但要突破传统。糖人师傅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糖人技法需要创新,糖人产品需要更新,以满足民众对物质饮食文化的越来越高的需求,以改变现今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漠视、冷落甚至是无视的现状。笔者希望借以此文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参考,唤起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要让我们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关键词:糖人;制作过程;火候;手艺;传承;创新
一、什么是糖人
很多人认为糖人是“用糖液做成的小玩偶”。 实际上,糖人是由糖瓜、糖人以及糖画三个分支所构成的大体系。比一只拳头要大的叫做“糖瓜”,小一些的称为“糖人”,用糖液直接画成的硬板画则叫做“糖画”。比如糖画画出来就像这样:
糖人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节俗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去庙会不可缺少的风景。其制作工序复杂,在历史传承中制作手法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二、糖人制作工艺
(一)糖人制作材料
一般所用的糖料为蔗糖、麦芽糖以及利用红薯熬制出的红薯糖三种,加上一些辅助工具,如麦桔杆、竹签、石板(铁板)等。
(二)糖人制作过程
糖人制作首先要熬糖。按照糖人制作工艺的不同,糖人可分为三种:吹糖人、画糖人和塑糖人。无论哪种工艺,制作前都要将糖料放入铜锅熬制成半透明的糖稀,即可捞出进行下一步。根据工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糖料。使用时火候的控制是关键,过热则太稀易变形,冷了又会太硬无法塑形。熬糖最好用铜锅,铜锅使糖稀色纯,铁锅易使糖稀变黑且色泽不鲜亮。
不论是糖人还是糖画,都极其讲究熬糖的火候。熬得太久容易粘锅、粘板,甚至导致糖稀焦糊;时间太短易致糖液黏稠度不够,造型不饱满。
下面根据工艺的不同介绍其具体工艺过程。
(1)吹糖人
“吹糖人”据说宋代时就有,时称“戏剧糖果”。“吹糖人”所用的原料主要是艺人自己熬制的饴糖(也称转化糖)。糖体为咖啡色。熬制饴糖的主要原料是淀粉。艺师们都有自己独到的配方和熬制方法,整个过程全凭经验来判断,所以积累的操作经验显得十分珍贵。
民间“吹糖人”的艺人,他们将饴糖加热到适温时,揪下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细管,立即用嘴吹气造型。整个操作过程必须经过苦练,手法要准确、造型要简洁生动。
吹糖人的关键技术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再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花鸟鱼虫、人物百态等,有的还涂上花花绿绿的颜色,深受人们喜爱。吹出的糖人质地很薄,易碎。
(2)画糖人
画糖人,顾名思义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而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
糖画的制作过程与糖人略有不同。画糖人多选用光滑冰凉的大理石当石板,用时在上面涂一层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后,用小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将糖汁作为颜料,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浇出线条,组成图案。画糖人要眼明手快、眼到手亦到地一气呵成。因为在浇铸时,糖料是经火加温后融化开的,一旦冷却后糖即凝固了。这对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很是考验。糖人的制作过程很是精彩。待造型完成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候凝结即成。
画糖人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的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3)塑糖人
塑糖人,即用模具塑造者。塑糖人用小勺舀起糖稀,将其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当中进行大致的塑形,在糖胚子还没有彻底硬化时将其取出,用手进行捏制(当然要戴好隔热的用具)进行手工塑形。甚至可以涂上喜欢的色料,让糖人不仅是可以品尝的美食,而且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体态丰满,常见的是以十二生肖为内容。现在,糖人形象不限于动物,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自行定制,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猴吃桃、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钓鱼等。画糖人有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鸟兽等;塑糖人有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
三、体验糖人制作
为了真实了解糖人制作过程及,笔者于2018年7月7日来到北京市大栅栏附近的糖人师傅摊边,向他取经。下面是对话实录:
笔者:“师傅,您好,我们是广州来的,想知道糖画究竟是如何制作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糖画李师傅:“好的。看,用勺子做画笔,趁着糖还没凝固的时候开始画,注意不要太慢,不然糖凝固了画不动了。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被泼出来的热糖烫到了。”
糖人王师傅一边画一边继续介绍:“这糖必须要提前化好了才能用来捏,不然太慢。化的程度也要注意,不然很容易凝不起来。”
笔者:“好的师傅,那么吹糖人的方面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
王师傅:“不能太轻,不然吹不起来,也不能太用力,不然吹得太鼓了容易变形。”
笔者:“看来这还是个技术活。”
王师傅:“那当然。”
我在学吹糖人时,王师傅说:“慢点吹,孩子,这糖变形了诶……”
以下是学习过程照片及成品照:
实践表明,糖人的吹制对于力度与气息的把握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对自身气息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否则,吹出来的糖人不仅不好看,还没办法用竹签串起来。
同时,由于工具的沉重,糖画对于画家手腕的稳定度有相当高的要求。否则,糖液容易飞溅,导致糖画的美观和口感受到影响,也可能因此伤到制作者。
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法,这些都足以说明吹糖人体现了中国民间匠人的艺术造诣。
四、糖人经营现状
由于糖人制作技法和程序比现代制作手段要繁杂、落后,糖人制作艺人收入日趋微薄,年轻人对这一传统手艺兴趣大减,以致现在大街小巷糖人师傅日益少见。尽管糖人师傅大多表示自己的手艺是祖传的,也会将糖人制作技艺传承给后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糖人艺术正在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五、如何传承糖人制作手艺
(1)政府予以重视
可以考虑将糖人制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投入相应资金,保護和宣传糖人文化,让更多民众知晓糖人文化,尊重和珍视糖人文化,尽力保护并传承五百余年的传统饮食文化。
(2)加大培训力度
学校(特别是中专技术学校)可尝试开设糖人制作选修课,鼓励学生建立糖人兴趣社团,从而使学生对糖人有基本认识和更多了解,激发人们对糖人文化的兴趣。
(3)改进制作工艺
吹糖人一般使用吹制法,这就难免人们对其卫生程度感到不太认可甚至是怀疑。针对这一点,糖人制作可尝试改用鼓风机器吹制或是由顾客自行吹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其趣味性,也可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于卫生问题的不安。
六、总结
总的来说,糖人制作是传统,但要突破传统。糖人师傅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糖人技法需要创新,糖人产品需要更新,以满足民众对物质饮食文化的越来越高的需求,以改变现今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漠视、冷落甚至是无视的现状。笔者希望借以此文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参考,唤起社会各界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要让我们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