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归生活”理念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理念。尤其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而言,“回归生活”理念的指导意义重大。由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是立足小学生日常生活的课程,体验、感知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升道德素质。因此,我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两方面研究了回归生活的品德与社会课堂。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生活内容,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窥见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影子,能够以生活为桥梁挖掘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内涵和本质。那么,如何打造这样的课堂呢?教师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入手。众所周知,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方法模式以及技术手段的简单合成。因而,教学策略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学过程生活化。而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具有診断、激励、调节以及教学等作用。如果教学评价回归生活,可以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保驾护航。因此,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纷纷回归生活能够确保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取信息、理解知识,提高品德素质。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呢?具体来说,
一、教学策略回归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因而,教学策略回归生活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组织生活情境、实施生活实践,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生活趣味,促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品德与社会知识。
(一)构建生活情境
情境是学生与知识“沟通”的媒介。因为情境的出现,学生读懂了教材中抽象、晦涩的语言,掌握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主张渗透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原始知识面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鉴于情境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让情境变成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让学生来往穿梭于知识与生活当中,借助生活理解知识存在的意义,借助知识强化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呵护我们的身体”时,我设计了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保护公共卫生意识。生活情境如下:
一天,小A与小伙伴相约去楼下的公园玩儿。在公园里,他们滑滑梯、荡秋千。玩累之后,大家开始分食零食,你一口、我一口,吃完随手就扔了。不一会儿,小公园里刮起了风,垃圾混着沙子飞扬了起来。小朋友们毫不在意,依然吃着、玩着、闹着。到了中午,小A回家吃饭,吃完饭没多久就开始肚子疼。因为生病,第二天他没有去上学,也不能出去玩,一个人孤零零地打吊瓶。
结合情境,学生的已知经验得到触发,自然理解了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知识,建立了珍惜生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可见,建立生活情境,使得教学内容也被赋予了生活的色彩,有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理解、形成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二)实施生活实践
与其它群体不同,小学生一般通过实践体验积累生活经验,提高认知水平。如果脱离实践,学生很难理解课本知识,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实践活动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教师应该将生活融入实践,让实践活动充满生活气息,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掌握、理解知识,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我组织生活实践活动。首先,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实践任务;其次,布置任务。如,“当发生拥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小任务,同学们回家之后与家长配合行动,模拟演绎,同时录制视频带回学校;之后,学生回家落实行动。如学生A,父母与其配合模拟了发生火灾后拥堵的现场。在“现场”,学生A先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告知大家不要拥挤,排队按顺序缓慢前进,顺着楼梯的右侧依次下行。而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掌握了“当拥挤发生时”的行动举措,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因而,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到生活当中,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理解知识,提高实践生活水平。
二、教学评价回归生活
教学评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最重要但是最薄弱的环节。由于教学评价的缺失,品德与社会课堂失去了有效教学的保障,学生无法切实提高品德修养。因而,教师要让教学评价回归生活,强化教学评价的调整、教学、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态审美观,全面发展道德素质。为此,教师需要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入手:
(一)丰富评价主体
现如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在“穿新鞋走老路”。虽然课堂确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身份,但是,仍然实施结果性评价,根据量化指标评价学生和教师,阻碍了品德与社会的素质化发展。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在教学评价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即家庭、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让学生认清自我,在生活中规范道德品行。
例如,在教学“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时,我组织了多元化的评价,通过教师、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了解社会由大家构成、建立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的自信心。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评价。我从课堂表现、日常道德行为表现以及课外生活表现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为人民服务,建立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的意识;其次,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就个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在自评的过程中,学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缺乏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意识,从而进行了纠正;最后,家长配合评价。父母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生活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引导孩子愿意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元主体的评价,既实现了教学向生活的延伸,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丰富评价主体可以实现有效的生活化教学。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
真实评价才有助于教学走向生活,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实践素质。因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评价方式应该从结果性评价过渡到形成性评价。何为形成性评价?它是指观察、记录学生日常生活表现,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资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渗透评价。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自身道德素质伴随着个人成长而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钱该怎么花”时,我实施了过程性评价。具体来说,首先,与家长配合,让家长记录两周时间内学生的消费情况;其次,制作一个评价表,内容包括:我想要、我需要和我能要三项;然后,根据家长的反馈,填写评价表;之后,真实评价近两个星期内学生的消费情况,让学生认知到自身在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最后,再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观察以及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品质。因而,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脱离生活谈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就犯了本本主义错误,必然耽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锤炼与提升。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必须回归生活,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中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 李世才.生活让课堂更精彩--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8):113-113.
[2] 郭含冰.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42.
[3] 聂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牧业寄宿学校)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生活内容,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窥见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影子,能够以生活为桥梁挖掘品德与社会知识的内涵和本质。那么,如何打造这样的课堂呢?教师要从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入手。众所周知,教学策略是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方法模式以及技术手段的简单合成。因而,教学策略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学过程生活化。而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具有診断、激励、调节以及教学等作用。如果教学评价回归生活,可以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保驾护航。因此,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纷纷回归生活能够确保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取信息、理解知识,提高品德素质。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呢?具体来说,
一、教学策略回归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真实情境和实践活动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因而,教学策略回归生活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积极组织生活情境、实施生活实践,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充满生活趣味,促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品德与社会知识。
(一)构建生活情境
情境是学生与知识“沟通”的媒介。因为情境的出现,学生读懂了教材中抽象、晦涩的语言,掌握了学习知识的途径。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主张渗透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原始知识面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鉴于情境的重要作用,教师要让情境变成生活与知识的桥梁,让学生来往穿梭于知识与生活当中,借助生活理解知识存在的意义,借助知识强化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呵护我们的身体”时,我设计了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保护公共卫生意识。生活情境如下:
一天,小A与小伙伴相约去楼下的公园玩儿。在公园里,他们滑滑梯、荡秋千。玩累之后,大家开始分食零食,你一口、我一口,吃完随手就扔了。不一会儿,小公园里刮起了风,垃圾混着沙子飞扬了起来。小朋友们毫不在意,依然吃着、玩着、闹着。到了中午,小A回家吃饭,吃完饭没多久就开始肚子疼。因为生病,第二天他没有去上学,也不能出去玩,一个人孤零零地打吊瓶。
结合情境,学生的已知经验得到触发,自然理解了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知识,建立了珍惜生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意识。可见,建立生活情境,使得教学内容也被赋予了生活的色彩,有助于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理解、形成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二)实施生活实践
与其它群体不同,小学生一般通过实践体验积累生活经验,提高认知水平。如果脱离实践,学生很难理解课本知识,获得自身的发展。因此,实践活动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教师应该将生活融入实践,让实践活动充满生活气息,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建构生活意义的方式掌握、理解知识,最终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我组织生活实践活动。首先,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实践任务;其次,布置任务。如,“当发生拥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小任务,同学们回家之后与家长配合行动,模拟演绎,同时录制视频带回学校;之后,学生回家落实行动。如学生A,父母与其配合模拟了发生火灾后拥堵的现场。在“现场”,学生A先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告知大家不要拥挤,排队按顺序缓慢前进,顺着楼梯的右侧依次下行。而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掌握了“当拥挤发生时”的行动举措,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因而,教师要积极组织生活实践活动,帮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到生活当中,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理解知识,提高实践生活水平。
二、教学评价回归生活
教学评价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最重要但是最薄弱的环节。由于教学评价的缺失,品德与社会课堂失去了有效教学的保障,学生无法切实提高品德修养。因而,教师要让教学评价回归生活,强化教学评价的调整、教学、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态审美观,全面发展道德素质。为此,教师需要从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入手:
(一)丰富评价主体
现如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评价还在“穿新鞋走老路”。虽然课堂确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身份,但是,仍然实施结果性评价,根据量化指标评价学生和教师,阻碍了品德与社会的素质化发展。为了结束这种状态,在教学评价回归生活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全新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即家庭、教师和学生三方面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让学生认清自我,在生活中规范道德品行。
例如,在教学“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时,我组织了多元化的评价,通过教师、家长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了解社会由大家构成、建立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的自信心。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评价。我从课堂表现、日常道德行为表现以及课外生活表现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评价,鼓励学生积极为人民服务,建立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的意识;其次,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就个人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在自评的过程中,学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缺乏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意识,从而进行了纠正;最后,家长配合评价。父母需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生活表现对其进行打分,引导孩子愿意为他人、社会提供服务。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多元主体的评价,既实现了教学向生活的延伸,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丰富评价主体可以实现有效的生活化教学。
(二)实施形成性评价
真实评价才有助于教学走向生活,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实践素质。因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评价方式应该从结果性评价过渡到形成性评价。何为形成性评价?它是指观察、记录学生日常生活表现,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资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渗透评价。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让学生自身道德素质伴随着个人成长而成长,真正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钱该怎么花”时,我实施了过程性评价。具体来说,首先,与家长配合,让家长记录两周时间内学生的消费情况;其次,制作一个评价表,内容包括:我想要、我需要和我能要三项;然后,根据家长的反馈,填写评价表;之后,真实评价近两个星期内学生的消费情况,让学生认知到自身在消费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最后,再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观察以及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形成性评价,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品质。因而,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脱离生活谈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就犯了本本主义错误,必然耽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锤炼与提升。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必须回归生活,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在生活中成长、壮大。
参考文献:
[1] 李世才.生活让课堂更精彩--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8):113-113.
[2] 郭含冰.浅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1):42.
[3] 聂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牧业寄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