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馆是我最好的书房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穿梭于不同的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我都要找到那个城市的图书馆。那是可以让我驻足的地方,在那里,我的心绪得以平静。每到一个图书馆,都有不菲的收获。
以我的经验,到图书馆不要办借书证,不要想着把书借回去慢慢看,那效果肯定不好。因为家里没那氛围,没那环境,书拿回家往往就睡大觉了。你就在那好好看,每个人都很安静,安静地找书看书,动作都很轻,没有谁会影响你。
图书馆里的书琳琅满目,摆放整齐有序。我喜欢先上下左右打量几番,把那些书分门别类弄清楚,便开始走动式阅读,本着开卷有益的原则随便翻翻。看杂志的时候我会坐下来,放慢阅读速度。能进图书馆的杂志档次都不一般,能阅读到是福气。我最喜欢看文学杂志,逐字逐句细嚼慢咽,读到比我写得好的,我会羡慕嫉妒恨,好在对我的创作会有提升。值得庆幸的是,每次我都能找出几篇比我写得差的,这样我不仅可以自我安慰,还能增强我的创作和投稿信心。
看过这么多图书馆,特别满意的几乎没有。主要是对图书馆的规模和开放时间不满意,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图书馆,不能小模小样,不是赶时髦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是对人类智慧应有的尊重。开放时间不能朝九晚五,应该延长到晚上,这样可以惠及更多人。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图书馆就是一个大的书房,是免费大餐。“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 读书是“生命的美容”。也许读书并不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可以让你摆脱精神上的贫瘠。当我们走进书山,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让我们思接千年、视通万里。
学贯中西、识透古今,并不是读书的初衷。让生命变得厚重,不随波逐流,才是我们的追求。当我身置图书馆,那一本本书仿佛一扇扇面对苍穹的窗口,顿感生命连天宇接地气。
多到图书馆走走,那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最好的书房。那里恢宏大气,包容一切。(南方寺)
在图书馆一干就是35年
我从14岁开始当图书管理员,现在是副馆长,在这家图书馆一干就是35年。
当时2000多平方米的4层小楼,现在看它觉得小,但1986年搬到这儿的时候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图书馆。计划经济时代,办张借书证需要领导签字审批,整个图书馆一年办理50—80张借书证,那时候在图书馆算是一份清闲工作。
借书证少,自然去图书馆的人就不多。我还记得工作的第一年,零零散散到图书馆来借书的,多是借单田芳讲杨家将之类的章回体小说。1983年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热播时,图书馆里的人“唰”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图书借阅量有300来册。
为了满足市民多元化阅读需求,我们图书馆不但坚持每晚八点闭馆,周末、节假日也不休息,通过错时、延时开放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而且主动到学校、企业、机关等为市民办理借书证,让图书馆“走出去”“送上门”,让市民知晓自己能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读者又回来了,图书馆又“活”了。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热情了。年近半百,踮一下脚,就能望见退休的期限,可我却觉得身上好似有用不完的劲。我丈夫经常跟我开玩笑,说你干脆买张床放馆里吧。
走进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设备、电子书喷薄而出,传统图书馆的信息、知识优势消失殆尽。但一份坚守了半辈子的工作,任谁都会心生依恋,更何况最近几年图书馆绽放新颜,新的馆舍、新的藏书、新的职能、新的阅读方式都令图书馆生活越来越有味道。(曹明芳)
家门口的图书馆
我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图书馆的老读者,现在每隔几天就要到图书馆看看最近的报纸杂志。但是,能在家门口借书看书,却是我2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玉泉区图书馆虽然在1977年就已建馆,但是1992年老馆拆除后,一直“居无定所”。图书馆搬了三次家,先后和教育局、文化馆、健身房等共用场馆。受场地限制,图书馆只保留了书库,没有阅览室,读者只能把书借回家看。
2016年,玉泉区图书馆终于有了固定场馆,3000平方米的场馆被细分为普通书库、蒙文书库、历史书库、视障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馆、家风家训馆等阅读功能区,馆藏图书达10.6万册,是建馆之初的5倍。
我从此就成了图书馆的忠实读者。像我这样的老读者还有很多,我认识的就有大学生汪洋,正在准备考研的他每天在图书馆自习到深夜。玉泉区图书馆对面就是内蒙古大学南校区,每天有许多像汪洋一样的大学生到馆内自习。到闭馆时间,还有许多自习的大学生没有离开,图书馆会专门留下工作人员值班。什么时候上自习的同学都离开了,图书馆什么时候关门。考试周期,学生上自习到晚上10点多,工作人员也陪到10点多。
邻居家的小学生程浩童是个天文迷,一到周末,就要到图书馆的太空探索体验馆中看他最喜欢的天文类图书。图书馆的少儿馆分为海洋体验馆、草原文化体验馆、太空探索体验馆、国学馆等特色主题馆,或装饰成汪洋大海,或布置成苍茫草原,不同风格的场馆帮助少年儿童身临其境地阅读学习。太空馆的书架是太阳系形状的,每周都要来看书的浩童,已经将太阳系书架上的书都看完一半了。吸引这小家伙的,除了书,还有图书馆里的“小胖”。“小胖”是一个智能机器人,作为玉泉区文化志愿者,会在每周的图书馆活动日上和小朋友们互动。(赵喜乐)
图书馆,不要再甘于寂寞了
母亲曾在老家的图书馆工作。记得年少时,每天放学后,我就會跟小伙伴跑到阅览室,把当天的新报纸、新期刊都翻上一遍。当时,人们的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去图书馆是很自然的选择。有时候去得晚了,找不到座位,就蹲在角落里,捧着书看到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