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逐步完善,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也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单元框架的教学理念,因聚焦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逻辑思维,对于促进初中数学深度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各中小学的应用,加之网络信息教学方法与之不断融合,“互联网+”教学模式也为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了更多的互动性与娱乐感。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模式的变化,探讨了单元教学有效推行的措施,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渗透,“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在基础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不可否认,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确实能扩宽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将其正确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单元整体教学是一大趋势,对比过往的教学方式,单元教学更强调知识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是从宏观层面对各知识点的系统梳理[1]。在强调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单元教学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将教学重点落脚于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塑造上。而借助“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比如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等,能使得单元教学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内容具象化,突破单元重难点
进入初中阶段,数学的知识体量与学科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单从教材内容分析,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更为抽象晦涩,需要理解与掌握的公式、定理等也比较多。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有所增强,而这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必须克服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多元化教学手段,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解读,进而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为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举措提供了客观条件。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从传统的照本宣科和口舌说教,转变为可以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元渠道中进行组合,其转变的意义在于加强对学生多元感知的调动,以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2]。而体验感建立在数学理论具象化的过程中,更多的趣味与互动性因素得以被引进,那么知识理解的难度就会得到有效降低。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相对的重难点,这是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掌握时所要突破的关键。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集中攻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
以沪科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材中第25章《投影与视图》为例,这一章主要涉及如何借助投影原理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关系的相关知识。这一章的内容对学生的构图能力与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刚接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未得到有效调动,可能无法准确地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构建联系,比如无法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等。只靠教师的描述或板书难以形象化呈现出从立体到平面的演示过程,这时就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演示视频,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教师选择。或者教师可以自行根据相关软件,借助3D动画模拟来在课堂上演示投影原理在立体图形三视图中的作用原理,让学生直观地形成认知,并强化自身的空间想象力,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此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构建网络平台,加速单元教学信息化
“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就是信息化,这一优势应用于教学领域,就表现为集中利用过往积累的教学信息资源和技能,增强数学课堂的创新力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网络渠道。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师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进而在此基础上增强对学生知识学习、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下一步教学安排和决策的针对方向[3]。可以明顯看出,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而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在数学的单元化教学中,信息化能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在单元知识结构方面的弱项,然后予以针对性的强化,进而保证学生对结构化知识水平的提升。
四、拓展学习空间,延伸单元教学
互联网的另一优势是对时空限制的打破,这一点在教学领域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常常会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往往执行不到位,学生在未做足准备的情况下,听课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更突出结构性与系统性,如果此前未对教材的单元知识结构形成初步认知,那么单元教学的目的便难以达到。“互联网+”使得课前预习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而且预习的方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微课的应用,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将与新知识相关的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形成对课堂知识的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要注意辅以课前自我检测环节,目的是督促学生的微课观看情况。而且学生自我检测的数据也可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此外,“互联网+”使得数学学习不再囿于课堂的限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借助微课等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够结合课堂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也能基于兴趣或自我提升的目的自主延伸学习,实现对单元教学的拓展。
在“方程”问题上,沪科版初中数学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众多类别,这些板块共同构成初中阶段“方程”的整体单元框架。为便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关于方程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也可以借助相关的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梳理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明确不同类型方程问题的区别所在,以及分布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具体问题,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方程单元知识的掌握。
五、结束语
初中数学的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内在逻辑性与结构化的强调是其突出特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善于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势与特点,拓展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单元结构层面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1]张峰.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设计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9):73.
[2]周巧艳.合理运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1(25):157.
[3]张正峰.“互联网+”时代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7):37-38.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渗透,“互联网+”已然成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在基础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不可否认,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工具的应用确实能扩宽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将其正确融合于课堂教学中。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单元整体教学是一大趋势,对比过往的教学方式,单元教学更强调知识的结构性与逻辑性,是从宏观层面对各知识点的系统梳理[1]。在强调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单元教学利于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将教学重点落脚于学生数学思维与能力的塑造上。而借助“互联网+”所带来的优势,比如实现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学习资源的高度共享等,能使得单元教学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二、教学内容具象化,突破单元重难点
进入初中阶段,数学的知识体量与学科难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单从教材内容分析,初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更为抽象晦涩,需要理解与掌握的公式、定理等也比较多。所以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有所增强,而这也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所必须克服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多元化教学手段,采取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解读,进而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为教师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举措提供了客观条件。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师的授课方式从传统的照本宣科和口舌说教,转变为可以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元渠道中进行组合,其转变的意义在于加强对学生多元感知的调动,以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体验感[2]。而体验感建立在数学理论具象化的过程中,更多的趣味与互动性因素得以被引进,那么知识理解的难度就会得到有效降低。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相对的重难点,这是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掌握时所要突破的关键。借助多媒体与互联网来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集中攻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
以沪科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材中第25章《投影与视图》为例,这一章主要涉及如何借助投影原理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关系的相关知识。这一章的内容对学生的构图能力与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刚接触这部分知识时,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未得到有效调动,可能无法准确地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构建联系,比如无法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等。只靠教师的描述或板书难以形象化呈现出从立体到平面的演示过程,这时就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来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演示视频,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教师选择。或者教师可以自行根据相关软件,借助3D动画模拟来在课堂上演示投影原理在立体图形三视图中的作用原理,让学生直观地形成认知,并强化自身的空间想象力,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此单元知识的整体把握。
三、构建网络平台,加速单元教学信息化
“互联网+”的突出优势就是信息化,这一优势应用于教学领域,就表现为集中利用过往积累的教学信息资源和技能,增强数学课堂的创新力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网络渠道。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师能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进而在此基础上增强对学生知识学习、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明确下一步教学安排和决策的针对方向[3]。可以明顯看出,信息化手段的介入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而且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在数学的单元化教学中,信息化能帮助教师明确学生在单元知识结构方面的弱项,然后予以针对性的强化,进而保证学生对结构化知识水平的提升。
四、拓展学习空间,延伸单元教学
互联网的另一优势是对时空限制的打破,这一点在教学领域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常常会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是许多学生往往执行不到位,学生在未做足准备的情况下,听课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更突出结构性与系统性,如果此前未对教材的单元知识结构形成初步认知,那么单元教学的目的便难以达到。“互联网+”使得课前预习环节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而且预习的方式更加多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微课的应用,在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将与新知识相关的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形成对课堂知识的初步了解。同时,教师要注意辅以课前自我检测环节,目的是督促学生的微课观看情况。而且学生自我检测的数据也可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此外,“互联网+”使得数学学习不再囿于课堂的限制,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借助微课等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能够结合课堂学习情况查漏补缺,也能基于兴趣或自我提升的目的自主延伸学习,实现对单元教学的拓展。
在“方程”问题上,沪科版初中数学涉及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众多类别,这些板块共同构成初中阶段“方程”的整体单元框架。为便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关于方程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也可以借助相关的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梳理知识结构,绘制思维导图,明确不同类型方程问题的区别所在,以及分布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具体问题,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方程单元知识的掌握。
五、结束语
初中数学的单元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内在逻辑性与结构化的强调是其突出特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要善于借助“互联网+”背景下的优势与特点,拓展教学手段,改善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单元结构层面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1]张峰.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设计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9):73.
[2]周巧艳.合理运用互联网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2021(25):157.
[3]张正峰.“互联网+”时代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1(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