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秉承“求真、崇善、唯美”的办学理念,围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大写的人”的育人目标,整体规划建设与育人目标和教育理念相统一的“真善美”交融的小初高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实践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要特色的五大品牌特色课程群,在保证课程内容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满足了学生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的需求。
语文:打通阅读学段边界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学校语文教研组以“阅读名家经典,积累人文知识,开阔学科视野,滋养人文精神,丰富人生阅历,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大胆创新,打通阅读学段边界,设置包括文学经典、文史哲艺、时代论坛、青春侠义、绘本等内容的校本选修阅读课,构建了小初高一体化阅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整体架构“学段内衔接、学段间互通”的螺旋上升式布局
在阅读课的整体设计上,各学段依据自身特点,按自有计划做好内部衔接,此外,三个学段之间互通衔接,呈螺旋上升式布局。例如,小学部依据学校“正气、骨气”等“八气修身”的育人文化,编订“八气”绘本,开展“八气”经典诵读。初中部拟定“三年诗文背诵计划”:初一160,初二160,初三80,三年共完成400篇(首);另有“三年国学经典选读计划”“三年文学名著阅读计划”。高中部分,高一长篇名著阅读篇目有《论语》分专题解读、《红楼梦》重要章节及人物赏评等,中短篇名文赏析共个15专题,有毛泽东诗词拓展赏析、欧亨利小说中含泪的微笑主题探究等。
2.专用课时、教师示范、资源供给保障阅读课程深度实施
安排阅读课专用课时、发挥教师阅读示范引领作用、建立阅读资源开放供给制度是保障学校阅读课程深度开展实施的“三驾马车”。
安排阅读课专用课时。初中各个校区、各年级每周每班分别拿出一个课时作为专门的阅读课时;高中部实行高一“4 1”、高二“5 1”、高三“6 1”课时制,“1”为阅读课。
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每年教师读书总量不低于50万字,每天读书不低于1小时,并形成制度。定期开展教师读书竞赛、读书汇报、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把教师读书纳入年度考评。
建立阅读资源开放供给制度。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依据制定的阅读计划添置推荐书目。有效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延长开放时间,制定节假日开放制度。做好楼层书吧,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以书为媒,广交书友。
3.丰富课型、开展活动,建立开放性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指导思路,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
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举办与作家对话、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美文诵读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设置“读书节”,成立“书虫”俱乐部,创建课外阅读实验室等。
建立开放性评价体系。阅读竞赛、展示、交流、评比等活动结果计入各年级、班级考核评价;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袋,记录阅读经历,积累阅读体验。
英语:聚焦思维表达能力 营造多元文化空间
英语的教育性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英语学科教育聚焦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力求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并致力于给学生提供表达与展示的平台与空间。因为,如果生活在单一的文化和狭隘的自我中,没有思想的碰撞与冲突,没有多角度认识世界,就难以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批判性地思考;如果没有语言综合技能的训练,就难以达到有条理地阐述与表达。
1.丰富人文体验,点燃思维火炬
思维与表达的干涸,源于认知与体验的匮乏。因此,学校英语学科教学力求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认识多维世界。
首先,开设人文体验课。包括文学欣赏、英语戏剧、英文歌曲、英语微电影、英语微小说、美文欣赏、人文主题活动实践课等。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听说”部分涉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话题;“读写”部分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心理、科技及哲学等,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思维世界中,听到不同的观点和态度,看到一个不同棱角的世界,构建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意义,体验多元文化、认识多元世界,以此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最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
2.提供思想交流平台,赋予学生思考的权利
为学生创造思想火花碰撞的平台。首先,开发相应的特色校本课程。例如,聚焦思维与表达的辩论课、演讲与口才、学生论坛、批判性阅读与表达等。其次,创新课堂模式:课堂不再是三段式的阅读和单词检测,而是唇枪舌战的英语辩论周、纯正英音的英语戏剧周、展示激情的英文演讲周、英语读书报告课、文学欣赏课、角色朗读课等。
“花样”作业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学生每天的英语家庭作业不是ABCD的单项选择题,而是充满挑战的批判性阅读和自由评论写作;周末不是成套的试题,而是Ted的演讲课欣赏以及《风雨哈佛路》等英文电影;寒暑假作业不是练习册,而是哈佛的正义课、幸福课以及学生的精彩评论。
3.多元评价方式创设个性化思维展示新空间
评价不再是简单地给学生划分成绩等级,而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是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思维的表达与展示空间。
首先,形式上中外结合、口头与笔头的结合。外教与中方教师的口试相结合,外方主持话题演讲、日常对话等,中方口试包括美文背诵、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演唱等。其次,聚焦理解与表达。笔试部分没有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读方式获取主旨大意、对篇章结构、细节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等能力。再次,注重个体思维与体验的交流,阅读理解以回答问题和谈自我的感受为主。此外,强调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例如,作文题目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三选一给学生选择和充分发挥的空间;既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又与学生个人生活和个人意义相关:有展示学生个性的描写寒假生活、新学期计划或介绍寒假所读书籍,有展示社会性和思辨能力的谈自己对春节禁放鞭炮的看法,还有培养创新与想象力的编故事等。 体育:构建立体多层体教新模式
语文:打通阅读学段边界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学校语文教研组以“阅读名家经典,积累人文知识,开阔学科视野,滋养人文精神,丰富人生阅历,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大胆创新,打通阅读学段边界,设置包括文学经典、文史哲艺、时代论坛、青春侠义、绘本等内容的校本选修阅读课,构建了小初高一体化阅读课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整体架构“学段内衔接、学段间互通”的螺旋上升式布局
在阅读课的整体设计上,各学段依据自身特点,按自有计划做好内部衔接,此外,三个学段之间互通衔接,呈螺旋上升式布局。例如,小学部依据学校“正气、骨气”等“八气修身”的育人文化,编订“八气”绘本,开展“八气”经典诵读。初中部拟定“三年诗文背诵计划”:初一160,初二160,初三80,三年共完成400篇(首);另有“三年国学经典选读计划”“三年文学名著阅读计划”。高中部分,高一长篇名著阅读篇目有《论语》分专题解读、《红楼梦》重要章节及人物赏评等,中短篇名文赏析共个15专题,有毛泽东诗词拓展赏析、欧亨利小说中含泪的微笑主题探究等。
2.专用课时、教师示范、资源供给保障阅读课程深度实施
安排阅读课专用课时、发挥教师阅读示范引领作用、建立阅读资源开放供给制度是保障学校阅读课程深度开展实施的“三驾马车”。
安排阅读课专用课时。初中各个校区、各年级每周每班分别拿出一个课时作为专门的阅读课时;高中部实行高一“4 1”、高二“5 1”、高三“6 1”课时制,“1”为阅读课。
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发挥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每年教师读书总量不低于50万字,每天读书不低于1小时,并形成制度。定期开展教师读书竞赛、读书汇报、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把教师读书纳入年度考评。
建立阅读资源开放供给制度。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依据制定的阅读计划添置推荐书目。有效建立图书借阅制度,延长开放时间,制定节假日开放制度。做好楼层书吧,建立班级图书角,鼓励以书为媒,广交书友。
3.丰富课型、开展活动,建立开放性评价体系
积极探索课外阅读指导思路,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
定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举办与作家对话、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美文诵读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设置“读书节”,成立“书虫”俱乐部,创建课外阅读实验室等。
建立开放性评价体系。阅读竞赛、展示、交流、评比等活动结果计入各年级、班级考核评价;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档案袋,记录阅读经历,积累阅读体验。
英语:聚焦思维表达能力 营造多元文化空间
英语的教育性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英语学科教育聚焦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力求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并致力于给学生提供表达与展示的平台与空间。因为,如果生活在单一的文化和狭隘的自我中,没有思想的碰撞与冲突,没有多角度认识世界,就难以批判性地提出问题和批判性地思考;如果没有语言综合技能的训练,就难以达到有条理地阐述与表达。
1.丰富人文体验,点燃思维火炬
思维与表达的干涸,源于认知与体验的匮乏。因此,学校英语学科教学力求让学生体验多元文化、认识多维世界。
首先,开设人文体验课。包括文学欣赏、英语戏剧、英文歌曲、英语微电影、英语微小说、美文欣赏、人文主题活动实践课等。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听说”部分涉及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话题;“读写”部分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心理、科技及哲学等,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思维世界中,听到不同的观点和态度,看到一个不同棱角的世界,构建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意义,体验多元文化、认识多元世界,以此开阔视野、增加积累,最终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炬。
2.提供思想交流平台,赋予学生思考的权利
为学生创造思想火花碰撞的平台。首先,开发相应的特色校本课程。例如,聚焦思维与表达的辩论课、演讲与口才、学生论坛、批判性阅读与表达等。其次,创新课堂模式:课堂不再是三段式的阅读和单词检测,而是唇枪舌战的英语辩论周、纯正英音的英语戏剧周、展示激情的英文演讲周、英语读书报告课、文学欣赏课、角色朗读课等。
“花样”作业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学生每天的英语家庭作业不是ABCD的单项选择题,而是充满挑战的批判性阅读和自由评论写作;周末不是成套的试题,而是Ted的演讲课欣赏以及《风雨哈佛路》等英文电影;寒暑假作业不是练习册,而是哈佛的正义课、幸福课以及学生的精彩评论。
3.多元评价方式创设个性化思维展示新空间
评价不再是简单地给学生划分成绩等级,而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是学生独特体验、个性化思维的表达与展示空间。
首先,形式上中外结合、口头与笔头的结合。外教与中方教师的口试相结合,外方主持话题演讲、日常对话等,中方口试包括美文背诵、电影配音、英文歌曲演唱等。其次,聚焦理解与表达。笔试部分没有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听读方式获取主旨大意、对篇章结构、细节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等能力。再次,注重个体思维与体验的交流,阅读理解以回答问题和谈自我的感受为主。此外,强调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例如,作文题目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三选一给学生选择和充分发挥的空间;既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又与学生个人生活和个人意义相关:有展示学生个性的描写寒假生活、新学期计划或介绍寒假所读书籍,有展示社会性和思辨能力的谈自己对春节禁放鞭炮的看法,还有培养创新与想象力的编故事等。 体育:构建立体多层体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