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使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66例,根据所使用的临床术式随机分为URSL组与ESWL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URSL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其中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较高,而中下段结石治疗有效率URSL组较高,P<0.05。结论:URSL作为侵入性微创治疗方法,更适宜应用在中、下段输尿管結石中;ESWL作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6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19-02
尿路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尤其其中的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是主要的上尿路结石,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改变,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输尿管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内,在形成后随尿液向输尿管移动,而输尿管管腔具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当结石通过时可能因狭窄受阻而留在此处;同时部分导致输尿管狭窄、管口囊肿等症状的疾病也可合并出现结石。该病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大,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原理、操作具有较大区别。本文作者通过对比两种常用的输尿管结石临床术式URSL与ESWL,观察其临床效果之间的差异,以作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66例,根据所使用的临床术式随机分为URSL组与ESWL组。URSL组患者共计83例,其中51例男性与32例女性,其年龄在27岁~71岁之间;ESWL组患者共计83例,其中50例男性与33例女性,其年龄在28岁~69岁之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符合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均已证实确诊,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结石最小0.5×0.8cm2、最大1.3×1.7cm2,结石位置包括输尿管的上、中、下各段;排除合并有肾结石需要同时进行治疗患者,伴有阑尾炎等其他可导致下腹部剧痛的疾病患者,机体状况极差无法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或手术相关禁忌症患者等[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URSL组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其机体状况与各方面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者择期实施手术;常规消毒行硬膜外麻醉后呈截石位,使用输尿管镜沿其尿道进入,达到膀胱后沿输尿管口向患侧输尿管内伸入,同时将输尿管导管也一并送进输尿管中,通过对管内结石状况及其与周围关系使用输尿管镜进行直视观察,而后将结石通过气压弹道予以有效击碎,碎石直径低于0.3cm;碎石后常规处理、留置尿管。
ESWL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其机体状况与各方面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者择期实施手术;常规消毒行硬膜外麻醉,上段结石患者呈仰卧位、中下段结石患者呈俯卧位,体外冲击电压设置为5.0~8.0kV,冲击次数设定为2000~2500次;在术中对患者的头晕、恶心等不适状况进行询问、观察,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监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碎石效果,并对两组数据之间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2 结果
URSL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其中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较高,而中下段结石治疗有效率URSL组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碎石有效率对比(%)
注:#P<0.05,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上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也属于急危重症。该病在尿路结石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输尿管具有3个生理性狭窄,结石在肾内形成后沿输尿管向体外排出,常会受到管腔狭窄的影响而滞留在狭窄处,根据其所滞留狭窄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输尿管上段、中段及下段结石。
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具有不同的解剖构造,其治疗碎石难度与有效性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临床上多年的研究总结,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药物辅助排石、腹腔镜或开放性手术治疗、URSL、ESWL等[3]。URSL、ESWL则是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微创术式,其中ESWL仅对患者机体造成微小创伤,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受到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在结石被击碎后容易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出现聚集情况,影响了该术式的碎石效果。而作为微创理念在外科开展后,借助微创检查器械新形成的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URSL,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具有理想的碎石效果,尤其对于在进行肾盂、输尿管影像学检查无法显示清晰的具体影像或其检查结果指导价值较低时更为适用。
本文结果显示,URSL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其中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较高,而中下段结石治疗有效率URSL组较高,P<0.05。由此可见,两种结石治疗方法均有较理想临床疗效,但在不同位置结石的治疗效果上有一定差异。URSL作为侵入性微创治疗方法,更适宜应用在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ESWL作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盛普,谢永煌.体外冲击波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健康大视野,2013,21(9):76-76
[2] 王秀新,张少峰,贾洪涛等.输尿管镜和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75-176
[3] 李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和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2012,11(10):223-223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16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119-02
尿路结石是临床泌尿外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尤其其中的输尿管结石在泌尿系统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是主要的上尿路结石,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改变,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1]。输尿管结石多形成于肾盂或肾盏内,在形成后随尿液向输尿管移动,而输尿管管腔具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当结石通过时可能因狭窄受阻而留在此处;同时部分导致输尿管狭窄、管口囊肿等症状的疾病也可合并出现结石。该病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大,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原理、操作具有较大区别。本文作者通过对比两种常用的输尿管结石临床术式URSL与ESWL,观察其临床效果之间的差异,以作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收治入院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66例,根据所使用的临床术式随机分为URSL组与ESWL组。URSL组患者共计83例,其中51例男性与32例女性,其年龄在27岁~71岁之间;ESWL组患者共计83例,其中50例男性与33例女性,其年龄在28岁~69岁之间。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符合输尿管结石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均已证实确诊,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结石最小0.5×0.8cm2、最大1.3×1.7cm2,结石位置包括输尿管的上、中、下各段;排除合并有肾结石需要同时进行治疗患者,伴有阑尾炎等其他可导致下腹部剧痛的疾病患者,机体状况极差无法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或手术相关禁忌症患者等[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URSL组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其机体状况与各方面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者择期实施手术;常规消毒行硬膜外麻醉后呈截石位,使用输尿管镜沿其尿道进入,达到膀胱后沿输尿管口向患侧输尿管内伸入,同时将输尿管导管也一并送进输尿管中,通过对管内结石状况及其与周围关系使用输尿管镜进行直视观察,而后将结石通过气压弹道予以有效击碎,碎石直径低于0.3cm;碎石后常规处理、留置尿管。
ESWL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其机体状况与各方面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者择期实施手术;常规消毒行硬膜外麻醉,上段结石患者呈仰卧位、中下段结石患者呈俯卧位,体外冲击电压设置为5.0~8.0kV,冲击次数设定为2000~2500次;在术中对患者的头晕、恶心等不适状况进行询问、观察,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监测。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后碎石效果,并对两组数据之间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2 结果
URSL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其中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较高,而中下段结石治疗有效率URSL组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碎石有效率对比(%)
注:#P<0.05,样本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结石,是临床上泌尿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也属于急危重症。该病在尿路结石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因输尿管具有3个生理性狭窄,结石在肾内形成后沿输尿管向体外排出,常会受到管腔狭窄的影响而滞留在狭窄处,根据其所滞留狭窄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输尿管上段、中段及下段结石。
不同部位的输尿管结石具有不同的解剖构造,其治疗碎石难度与有效性也不尽相同,因此通过临床上多年的研究总结,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药物辅助排石、腹腔镜或开放性手术治疗、URSL、ESWL等[3]。URSL、ESWL则是外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微创术式,其中ESWL仅对患者机体造成微小创伤,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受到其周围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在结石被击碎后容易受周围组织挤压而出现聚集情况,影响了该术式的碎石效果。而作为微创理念在外科开展后,借助微创检查器械新形成的输尿管镜下手术治疗URSL,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具有理想的碎石效果,尤其对于在进行肾盂、输尿管影像学检查无法显示清晰的具体影像或其检查结果指导价值较低时更为适用。
本文结果显示,URSL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ESWL组患者,其中上段结石治疗有效率ESWL组较高,而中下段结石治疗有效率URSL组较高,P<0.05。由此可见,两种结石治疗方法均有较理想临床疗效,但在不同位置结石的治疗效果上有一定差异。URSL作为侵入性微创治疗方法,更适宜应用在中、下段输尿管结石中;ESWL作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陈盛普,谢永煌.体外冲击波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健康大视野,2013,21(9):76-76
[2] 王秀新,张少峰,贾洪涛等.输尿管镜和ESWL治疗小儿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3):175-176
[3] 李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和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J].健康必读,2012,11(10):2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