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教育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世纪。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国家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工作,就成为中学生物教师最为迫切的要求,我认为生物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生的情感与学习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活动,使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消沉,精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因此,创造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表扬和鼓励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成功,对课堂的提问,我力求言简意明,结合实际并富有启发性。如在讲解“细菌”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你们知道的细菌有哪些?从结构、营养、呼吸与生殖来看,细菌有哪些特点是适于在不良环境生活,腌制品为什么能较长时间放在罐里而不腐烂。提出的问题先易后难,难易适当,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回答,积极回答,并都回答上来。针对学生的答案,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错误的,教师要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其找到合乎情理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得到提高,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与学也才能达到双赢。
二、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不仅将实验指导合理地编排到了相关的章节中,而且增加了很多实验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并使实验指导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就地取材,保证学生手中的实验材料,不要让学生错过动手的机会。如讲“种子、根、茎、叶等实验”时,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组织学生制作各种教具模型标本等。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只重视理论教学,会考追求高分,达到AB学分段就万岁了。而对于实践教学能省就省,或者任课教师只在课堂上轻描淡写,几句话就带过,这种现象较为严重,对学生成长不利。为了加强直观教学,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农场,农村或是学校的植物园进行观察、探索,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使其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注意引导学生观看录像、幻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既是获取知识的心智活动,又是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自觉地在观察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才有成效。如在一节公开课中,陈老师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时,播放了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录像。录像是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有趣味性,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更是兴趣盎然,但是陈老师放录像时,没有提醒学生该做什么准备,该看哪些,抓住什么问题,并加以剖析,结果录像放完了,提问学生,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使得场面非常尴尬,也达不到教学效果。应该说,用放录像引入新课题,这种做法是比较新颖的,但在放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相关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患病?什么叫传染病?什么叫病原体?什么是传染原?传染源是怎样把病原体传给健康的人的?为什么有些人易感染该病?属于什么样的人群?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观察及思考,促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一系列的现象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五、利用教材中新栏目和插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几乎每节都有插图,每章都有“课外读”。引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想象力,课文叙述生动、有趣,并增加了许多新栏目和插图。我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加强对学生的自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根的结构》一课时,以一株水稻的幼苗作教学工具,对学生说道,你们知道书上的插图是根的哪一部分吗?请同学们看图。学生通过看图获得了一些初步知识,在我讲解时,学生都围绕着插图认真听讲,并结合观察实物,力求自己没看明白的地方弄明白。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其积极地动脑思考,养成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的习惯。
六、重视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热情,真诚热情,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厌恶,那么再好的课,他们也都听不进,反而会影响对学习的兴趣。情感和兴趣是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亲其师,才信其道”。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接触学生,常走到学生中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乐趣和烦恼,并与他们一起分享乐趣和分担烦恼,共同努力,一起加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七、把生物学知识的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生物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与生物有关的其它科学知识。如在工业、农业、化学、物理、气象、医学等方面知识,教师可把生物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充分地结合起来,以在对学生传授深刻的生物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使学生有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学习的顽强意气,从而把科学知识掌握好。
八、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中常见的反馈有:学生的神情反应、回答问题、课堂练习、检测,等等。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乐于合作,积极探究,获得研究成果,教师就要在以上几个因素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学生的情感与学习效率是相辅相成的。积极的情绪能使人精神焕发,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活动,使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消沉,精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因此,创造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表扬和鼓励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学生在学习方面获得成功,对课堂的提问,我力求言简意明,结合实际并富有启发性。如在讲解“细菌”一课时,我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你们知道的细菌有哪些?从结构、营养、呼吸与生殖来看,细菌有哪些特点是适于在不良环境生活,腌制品为什么能较长时间放在罐里而不腐烂。提出的问题先易后难,难易适当,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回答,积极回答,并都回答上来。针对学生的答案,正确的,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错误的,教师要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引导其找到合乎情理的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得到提高,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与学也才能达到双赢。
二、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对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发展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不仅将实验指导合理地编排到了相关的章节中,而且增加了很多实验操作过程的示意图,并使实验指导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就地取材,保证学生手中的实验材料,不要让学生错过动手的机会。如讲“种子、根、茎、叶等实验”时,发动学生自己收集材料,组织学生制作各种教具模型标本等。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当前中学生物教学只重视理论教学,会考追求高分,达到AB学分段就万岁了。而对于实践教学能省就省,或者任课教师只在课堂上轻描淡写,几句话就带过,这种现象较为严重,对学生成长不利。为了加强直观教学,学校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农场,农村或是学校的植物园进行观察、探索,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使其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注意引导学生观看录像、幻灯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既是获取知识的心智活动,又是运用知识的学习过程,自觉地在观察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观察才有成效。如在一节公开课中,陈老师讲“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时,播放了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录像。录像是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有趣味性,特别是农村的学生更是兴趣盎然,但是陈老师放录像时,没有提醒学生该做什么准备,该看哪些,抓住什么问题,并加以剖析,结果录像放完了,提问学生,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使得场面非常尴尬,也达不到教学效果。应该说,用放录像引入新课题,这种做法是比较新颖的,但在放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出相关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患病?什么叫传染病?什么叫病原体?什么是传染原?传染源是怎样把病原体传给健康的人的?为什么有些人易感染该病?属于什么样的人群?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观察及思考,促使其运用所学的知识,从一系列的现象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五、利用教材中新栏目和插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几乎每节都有插图,每章都有“课外读”。引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想象力,课文叙述生动、有趣,并增加了许多新栏目和插图。我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加强对学生的自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根的结构》一课时,以一株水稻的幼苗作教学工具,对学生说道,你们知道书上的插图是根的哪一部分吗?请同学们看图。学生通过看图获得了一些初步知识,在我讲解时,学生都围绕着插图认真听讲,并结合观察实物,力求自己没看明白的地方弄明白。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使其积极地动脑思考,养成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的习惯。
六、重视师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热情,真诚热情,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学生对教师毫无感情,甚至厌恶,那么再好的课,他们也都听不进,反而会影响对学习的兴趣。情感和兴趣是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亲其师,才信其道”。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接触学生,常走到学生中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乐趣和烦恼,并与他们一起分享乐趣和分担烦恼,共同努力,一起加油,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七、把生物学知识的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生物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与生物有关的其它科学知识。如在工业、农业、化学、物理、气象、医学等方面知识,教师可把生物知识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充分地结合起来,以在对学生传授深刻的生物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国情和爱国主义、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使学生有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学习的顽强意气,从而把科学知识掌握好。
八、重视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中常见的反馈有:学生的神情反应、回答问题、课堂练习、检测,等等。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乐于合作,积极探究,获得研究成果,教师就要在以上几个因素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