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综合素养教育体系中,学科教学应首先是着力落实本学科所应具有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即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征、化学知识特质以及素养构建规律,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学为中心、重视体验实践。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对各学科来说,除了都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学习力等通用素养培养外,应着力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初中化学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这几个素养。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关注两个要点:一是系统的素养培养目标、二是学科特征及具体素养的构建规律。
一、夯实基础知识
有些教师认为,素养是一种能力教育,知识的掌握应在其次。因而,不少教师在素养教育理念下有意无意弱化了对知识的教学。而其实,在某些学科来说,也确实有一定道理——比如美术、音乐,由原来的专注于绘画、演唱技能教学,改为重点培养审美和品质。但化学不同,因为有些素养本身就是核心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概念。比如变化守恒、符号表征、宏微结合,这些素养的形成就是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要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依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而且一定要夯实。
比如,学习“酸及其性质”。教师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酸的性质上,如有强烈的磨蚀性、气味,与什么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等。但我们发现,当学生生活中在没有试验材料对物质进行酸碱性判断的时候,常常简单地认为“闻起来有酸味”就是酸性的。而其实,我们知道,有些物质并不一定有明显的酸性气味特征。比如一些水果、蔬菜,闻起来有酸味,但并不一定是酸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问题呢?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章节第一句话的强调,“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这才是判断酸性的核心依据。
可以看出,教师没有带学生夯实这个简单的基础,学生的科学精神、变化守恒等素养就无法正确建立。
二、鼓励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环境、条件,不直接向他们灌输化学知识理念,而是让他们对知识进行相对独立的思考和归纳,以至于拓展、创新。这种以学生探究为形式的过程性学习,可以落实对其探究素养、科学精神、宏微结合,以及交流协作、创新思维等素养的培养。如果教师直接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虽然节省了过程上的时间,看似效率高,但其实因为没有使学生的学习力得到建设,而使其发展的后劲不足。
比如,在讲“溶解”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感知,是有条件和能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这部分知识学习的主要难点是,怎么将生活经验提炼为化学知识的理性理解和把握。我给学生提供了观察食盐溶解所需要的试验材料,然后将他们分成小组,让其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向学生抛出一组问题,“经过搅拌,食盐在水里不见了,为什么?是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还是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停止搅拌,食盐会重新从水里析出吗?如果我们不停地向烧杯中加食盐,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组问题,学生在试验中并不一定能完全解答出来,但经过他们的思考和体验之后,教师再去带领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主要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而且使其形成科学研究意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
化学是一个实践应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说,化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无处不用。因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可以使之更有效的把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从素养培养角度上看,实践素养也是化学学科必须要落实的一个目标,这个素养既包含在社会责任素养之内,又与其他素养息息相关——比如,学生只有具有了守恒理念、宏微结合思想和实验探究能力,并拥有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才能正确、有效地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因而,化学的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多组织学生用化学知识进行实践。
比如,在学了“乳化现象”之后,教师给学生们安排家庭实践任务,“我们已经懂得了乳化现象的实质,也大概了解了生活中一些清洗剂的作用原理。但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液等基本是一个原理——即,使油渍等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种类的洗涤剂?用洗洁精洗手、用洗衣粉刷碗,是不是也可以呢?请同学们回家后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这个生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其指向实践的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准确、系统把握素养培养的目标,并根据不同素养的构建规律来组织教学。就化学的几个核心素养及其他综合性素养的培养来说,夯实基础、鼓励自主探究以及组织实践活动是值得关注且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新兵.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80-81
[2] 陳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9(28):259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对各学科来说,除了都应关注对学生思想、品质、学习力等通用素养培养外,应着力落实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就初中化学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这几个素养。
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关注两个要点:一是系统的素养培养目标、二是学科特征及具体素养的构建规律。
一、夯实基础知识
有些教师认为,素养是一种能力教育,知识的掌握应在其次。因而,不少教师在素养教育理念下有意无意弱化了对知识的教学。而其实,在某些学科来说,也确实有一定道理——比如美术、音乐,由原来的专注于绘画、演唱技能教学,改为重点培养审美和品质。但化学不同,因为有些素养本身就是核心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概念。比如变化守恒、符号表征、宏微结合,这些素养的形成就是以化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所以,要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依然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而且一定要夯实。
比如,学习“酸及其性质”。教师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酸的性质上,如有强烈的磨蚀性、气味,与什么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等。但我们发现,当学生生活中在没有试验材料对物质进行酸碱性判断的时候,常常简单地认为“闻起来有酸味”就是酸性的。而其实,我们知道,有些物质并不一定有明显的酸性气味特征。比如一些水果、蔬菜,闻起来有酸味,但并不一定是酸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问题呢?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章节第一句话的强调,“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H+)”。这才是判断酸性的核心依据。
可以看出,教师没有带学生夯实这个简单的基础,学生的科学精神、变化守恒等素养就无法正确建立。
二、鼓励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环境、条件,不直接向他们灌输化学知识理念,而是让他们对知识进行相对独立的思考和归纳,以至于拓展、创新。这种以学生探究为形式的过程性学习,可以落实对其探究素养、科学精神、宏微结合,以及交流协作、创新思维等素养的培养。如果教师直接将知识理论传授给学生,虽然节省了过程上的时间,看似效率高,但其实因为没有使学生的学习力得到建设,而使其发展的后劲不足。
比如,在讲“溶解”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感知,是有条件和能力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这部分知识学习的主要难点是,怎么将生活经验提炼为化学知识的理性理解和把握。我给学生提供了观察食盐溶解所需要的试验材料,然后将他们分成小组,让其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同时,向学生抛出一组问题,“经过搅拌,食盐在水里不见了,为什么?是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还是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停止搅拌,食盐会重新从水里析出吗?如果我们不停地向烧杯中加食盐,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一组问题,学生在试验中并不一定能完全解答出来,但经过他们的思考和体验之后,教师再去带领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主要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而且使其形成科学研究意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
化学是一个实践应用学科,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说,化学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无处不用。因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可以使之更有效的把握化学知识。更重要的一点是,从素养培养角度上看,实践素养也是化学学科必须要落实的一个目标,这个素养既包含在社会责任素养之内,又与其他素养息息相关——比如,学生只有具有了守恒理念、宏微结合思想和实验探究能力,并拥有正确的社会责任观,才能正确、有效地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因而,化学的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多组织学生用化学知识进行实践。
比如,在学了“乳化现象”之后,教师给学生们安排家庭实践任务,“我们已经懂得了乳化现象的实质,也大概了解了生活中一些清洗剂的作用原理。但我有一个问题,既然洗洁精、洗衣粉、洗发液等基本是一个原理——即,使油渍等以细小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那么,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种类的洗涤剂?用洗洁精洗手、用洗衣粉刷碗,是不是也可以呢?请同学们回家后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研究。”这个生活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其指向实践的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准确、系统把握素养培养的目标,并根据不同素养的构建规律来组织教学。就化学的几个核心素养及其他综合性素养的培养来说,夯实基础、鼓励自主探究以及组织实践活动是值得关注且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新兵.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80-81
[2] 陳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9(2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