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具有一定能力、情感和需要的个体。由于其生理条件、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性格能力及家庭环境、成长过程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学生的情况也就“千佛千面”,各有特色。正如有人所说“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学生便是一本活书”。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就需要为师者对其了解、阅读、琢磨、研究、改造……
为此,在目标教学过程中,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分层实施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达到此目的,一直以来,我在自己所教班级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多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所带的班级,无论在统考、中考还是高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些年新疆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中,我所辅导的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本人也多次荣获自治区级优秀辅导教师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分层教学的实施。我想就这些年来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个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不同
1.对成绩优良、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提供更多的“食粮”
平时学习成绩优良、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老师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问、练习,往往轻而易举的就能解答,并常会“吃不饱”。要满足这些学生的要求,教师就应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如课堂提问,一般的问题面向中、下学生,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请这部分学生回答;布置作业、练习,对这部分学生可适当加一、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其“跳一跳摘个桃”,以增加其学习兴趣。比如,去年高一(4)班有几名学生,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明显要比班里其他学生要好,并且进高一没多久就立志将来学文科,对此,我除了要求他们完成平时布置的练习外,还单独给他们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题目已接近高考难度。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更早地接触到高考题目,为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所带的2011届的一个学生,该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均高于一般学生,于是,平时我对该生除了要求其完成一般作业外,还根据其兴趣推荐他多读一些历史书籍,扩大其知识面,在后来全疆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中,该生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这也极大地增强了该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对他也会有很大帮助。
2.对成绩落后、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细嚼慢给”,耐心教授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教师而言,爱基础差、成绩落后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对班级中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特别需要加以照顾。这部分学生有些基础和技能差,有些是智力发育迟缓,有些则是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如在提问、布置作业时,只要求他们完成一般性的基础题,主要是他们能够回答、会做题,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在课堂讲授时,要全面分析,反复讲解,对重、难点问题,要详细叙述,必要时,课后再专门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还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希望,老师对他们也很重视。如原来我带的初二(1)班有一学生,该生各门功课在班里都比较落后,上课时也经常不太注意听讲,于是,我就在课后将该生叫到办公室,认真询问原因,之后根据他自身的情况为其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并且告诉他,只要他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参加当年全疆的历史知识竞赛。虽然在后来的竞赛中该生并没有获得名次,但却极大地提高了他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群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了解、研究、关心个别学生,发现个别学生的能力,更要面向大多数,使教学的进度、深度适合大多数学生,使学生群体水平都有提高。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对于心理品德较好、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可采取自学为主、精讲多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对于心理品德一般、认识水平不高的群体,则需详讲多讲,并采取从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我校,大部分老师所进行的都是“一科多班”,有的班级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风气较好,上课时学生思维活跃,有的班级情况则相反。这样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一科多备,即同一节课要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班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而充分的发展。
为此,在目标教学过程中,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分层实施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为达到此目的,一直以来,我在自己所教班级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通过多年的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所带的班级,无论在统考、中考还是高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这些年新疆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中,我所辅导的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本人也多次荣获自治区级优秀辅导教师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来分层教学的实施。我想就这些年来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个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不同
1.对成绩优良、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提供更多的“食粮”
平时学习成绩优良、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对于老师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问、练习,往往轻而易举的就能解答,并常会“吃不饱”。要满足这些学生的要求,教师就应把他们和其他学生区别对待。如课堂提问,一般的问题面向中、下学生,难度较大的问题则请这部分学生回答;布置作业、练习,对这部分学生可适当加一、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目,让其“跳一跳摘个桃”,以增加其学习兴趣。比如,去年高一(4)班有几名学生,他们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明显要比班里其他学生要好,并且进高一没多久就立志将来学文科,对此,我除了要求他们完成平时布置的练习外,还单独给他们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题目已接近高考难度。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更早地接触到高考题目,为他们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另外,我所带的2011届的一个学生,该生的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均高于一般学生,于是,平时我对该生除了要求其完成一般作业外,还根据其兴趣推荐他多读一些历史书籍,扩大其知识面,在后来全疆中学生历史知识竞赛中,该生获得了自治区一等奖,这也极大地增强了该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对他也会有很大帮助。
2.对成绩落后、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细嚼慢给”,耐心教授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对教师而言,爱基础差、成绩落后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学生。对班级中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特别需要加以照顾。这部分学生有些基础和技能差,有些是智力发育迟缓,有些则是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对他们不能要求过高。如在提问、布置作业时,只要求他们完成一般性的基础题,主要是他们能够回答、会做题,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在课堂讲授时,要全面分析,反复讲解,对重、难点问题,要详细叙述,必要时,课后再专门给这部分学生“开小灶”。同时,对这部分学生还要多加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希望,老师对他们也很重视。如原来我带的初二(1)班有一学生,该生各门功课在班里都比较落后,上课时也经常不太注意听讲,于是,我就在课后将该生叫到办公室,认真询问原因,之后根据他自身的情况为其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并且告诉他,只要他能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就让他参加当年全疆的历史知识竞赛。虽然在后来的竞赛中该生并没有获得名次,但却极大地提高了他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群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了解、研究、关心个别学生,发现个别学生的能力,更要面向大多数,使教学的进度、深度适合大多数学生,使学生群体水平都有提高。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对于心理品德较好、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群体,可采取自学为主、精讲多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而对于心理品德一般、认识水平不高的群体,则需详讲多讲,并采取从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我校,大部分老师所进行的都是“一科多班”,有的班级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风气较好,上课时学生思维活跃,有的班级情况则相反。这样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一科多备,即同一节课要备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各班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而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