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开课为镜 不断成长自己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一节公开课出发,从四个方面对本节公开课进行反思,分别是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技法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建立课堂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用灵活的教学机智,推动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提升课的质量及自己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兴趣;技法;创新;评价;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11-002
  在一次初中劳技优质课比赛中,我上课的课题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工艺制作》中的《陶器的制作》。选用的具体项目教学内容是“陶泥漏窗模型的制作”。一课下来,心里颇有感慨.想起唐太宗李世民说的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认为,教师若能以课为镜,则可以促成长。下面是我对本次优质课的一些解读与思考。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基于此劳技教育基本概念,结合实际,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师生互动的项目活动,促进学生了解有关漏窗的知识(如含义、材质、应用和工艺原理);掌握陶泥漏窗模型的图稿设计基本原理和陶泥漏窗模型制作技能,并探究漏窗中包含的数学(几何图形)、美学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形成相关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引导学生对制陶工艺形成积极持久的兴趣,并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一课下来,我个人认为基本实现了上述教学目标,达到了有效教学的要求。反思后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也是有效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劳动与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和进行技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态度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及家庭生活的需要。由此可见,在整个劳技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所有劳技任课老师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知识,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学生点燃了兴趣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愿望,就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陶泥来制作漏窗。漏窗是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此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提升对劳技课的兴趣。我是这样设计的:向学生出示生活中各种漏窗图片,讨论的问题是:“面对这些漏窗的图片,你有何感想?”鼓励学生围绕漏窗的主题进行自由思考,畅所欲言,并提出观点,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知漏窗的魅力。由此学生谈论了漏窗的含义、材质、特点、用途等很多方面,在总结学生的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陶泥漏窗模型的制作”。同时我又出示陶泥漏窗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谈谈想法,当学生说到这个漏窗应当如何制作时,我就引导学生进入操作部分的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欲望。
  二、注重技法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1.注重技法的训练
  劳技课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劳动技术的基本技能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
  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陶泥漏窗模型在KT板上的设计与制作。首先,注意对在KT板上进行设计漏窗图案的讲解和练习,来掌握图稿设计基本原理及一些相关知识的应用。其次,在操作时我先用课件演示分步操作图,再作操作演示,一边解说一边设问。在讲解时,言简意赅,说清了(制作步骤中和泥、搓泥条、走线、修整)几个操作要领和注意点,并采用“示错法”强调了“搓泥条和走线”的重要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学生的操作失误。在整个过程中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关键的制作节点都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应该说学生在制作前对有关制作的要点已了然于胸,这对其运用正确的方法制作,形成熟练的制作技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
  2.鼓励学生的创新
  在教学课堂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让他们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使学生体会到在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在这其中,一些学生设计的漏窗图案还是十分有创意的,他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其教师所发放的参考资料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还十分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在制作前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作品,让学生欣赏作品,得到启发。当然这些图片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学生不知道怎样搓泥条才能均匀;在走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泥条连接才能平整,整个作品做工才能精细,我就利用实物展台再次对具体要点进行演示,并耐心的引导其如何制作,并提出“如果有同学觉得有另外合适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尝试,我们可以到时候进行比较。”这样能帮助学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整个课堂气氛良好,实现了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的。
  劳技课对技法是有一定的要求,但对技法的具体运用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鼓励学生灵活加以运用;劳技课需要鼓励学生自己用心设计创作作品;劳技课更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想象力……这些都是激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做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关注和鼓励,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个性更张扬,技能更熟练。
  三、建立课堂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每一个同学的“问题意识”即创新意识,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又有较强的自尊心,生怕在提问或作答时出现差错,被同学取笑。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支持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即使有些想法、回答不正确,教师也要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有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教师的热情鼓励,可以激励学生,活跃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在本课的作品评展中:当作品完成后,教师先由学生自评和小组内互评,促进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并写下自己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既陶冶学生情操,增长见识,又提高审美能力。然后教师总评,看作品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谁做得最好,哪些同学哪些方面值得表扬。对学生作品分层次进行展示和肯定,再次引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新的制作尝试。因为作品上凝聚着他们的心血,经过宣传、表扬,学生们会受到鼓励,感到自豪,享受成功感,认识自我价值,从而更好地热爱劳技课,更加勤奋地钻研各科知识,促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发展和提高。
  四、采用灵活的教学机智,推动教学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灵动的,教师教学模式绝不能是单一、固定、僵化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随时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适当调控的余地。在本课中,我的一些教学机智,保障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本课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常常会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如在提问学生对漏窗的想法时,一位学生问:“什么叫漏窗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点到了漏窗的含义。我对此播放一段园林漏窗视频,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漏窗认识。再如当我提问“陶泥漏窗有什么特征”的时候,一学生说到了“它的图案是左右对称的”,由此我立即点出漏窗图案设计可以是上下左右对称、中心对称、及有规律的非对称图形等,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库存。另外当我介绍可以将吉祥的图案或文字设计在漏窗图形中时,同学们说出了一些富有吉祥的寓意。我又顺便祝愿同学们吉祥如意,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此外,在结束课程,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后,我说:“希望同学们把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带回家,来装扮自己的生活空间,或者赠送给自己的亲人。”适时对学生进行了亲情教育。
  在这节课上不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课后的小结不够全面具体,应该多提问学生,共同探讨更多的制作方法;个别学生存在的制作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知识拓展的时候介绍不够详细,应该多讲解详细,让学生能够理解;师生间的互动也有所欠缺。
  总之,这堂课带给我颇多感悟,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以上几点。以后我会在教学中逐步改正上述存在的问题,多思考,多钻研,努力学习课改理念,认真撰写教学思辩,积极改进课堂教学,为劳技学科的有效教学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初中劳动与技术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一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3]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二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当城市里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几乎都被“放养”着,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外来工子女。目前,我国外来工子女的人数也呈日趋上升的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校园群体。关注外来工子女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词:外来工子女; 教育; 关爱; 帮助; 沟通中图分类号:C91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和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争取每堂课都成为常态下的高效课堂。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过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关键词:课堂教学; 转变角色; 激发兴趣; 发挥主体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面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更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77-001在教学实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入学校课改新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致力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文本教学间的整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历,加深小学生文本的全面理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 寓言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民间艺术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并不陌生,全国各地呈现了各式的民间艺术课程,而目前以河西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的美术活动并不多见,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很少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而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民族意识以及智慧潜能进行开发。关键词:皮影戏; 艺术活动; 民间艺术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
摘 要: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使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关键词:奥尔夫; 打击乐; 传统; 创新中图分类号:G6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身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游戏是幼儿最好的玩伴,最后还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个别对待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幼儿; 数学; 兴趣; 培养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0-00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
摘 要:席卡价廉物美,作用妙不可言,借助席卡这个工具,唤起了同学们的自我尊重,对自己名字的重视,就是对自己的重视,对自己形象的重视。关键词:席卡制作(台签、桌牌); 席卡妙用; 学生管理; 班级管理; 班主任经验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29-001席卡的作用妙不可言,作为计算机老师,我利用计算机课让学生利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席卡,
摘要:美国哲学家杜威说:“失败是一种教育,知道什么是思索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败,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在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书本的设计是他人成功的经验之谈,而对于他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失败的体验或许能收获更多的能力和技能。关键词:实验教学;探究性活动;失败的体验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03-001一、案例背景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2004年诞生于“中国经济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作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唯一一所高中,寄托着开发区政府和老百姓的殷切希望。在这片日新月异、开放交融的热土上,学校致力于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寻找学生、老师、家长都认同的文化定位。新学期开学伊始,邬金福校长接受本刊专访,就相关话题与笔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笔者:首先感谢邬校长百忙之中与我们进行交流。先请您介绍一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