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让音乐真正起到它的社会性、人文性效应,扭转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和时代发展的不协调性,用“美“的表现形式,唤醒学生的音乐艺术天赋。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素质教育;陶冶情操;创造力;身心健康;观念;改革;兴趣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艺术,对提高人们的素质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是活跃大脑思维,提高智力,促进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根据本人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1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多维的教学内容及艺术本身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音乐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情感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情操,移风易俗。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美好的表象,而且充满生机,可以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我们中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去多听、多接触那些健康向上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那些催人上进的作品,让他们去认识美、感受美。在音乐的田地中播下健康纯洁的种子,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来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使学生在愉悦中自我感悟。
1.2 音乐可以启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与智育相辅相成,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音乐用极富有想象力的旋律进行,优秀的和声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的,敏捷的,活跃的,因此说,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1.3 音乐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研究结果表明,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机体内产生对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有害的物质,能引起各种溃疡、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而愉快的情绪则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增加。许多音乐家都长寿,无不与愉快欢乐的情绪有关。
2 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 中所谓”主科和副科”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地位并未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尽快改变这种“过时”的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认为要真正在音乐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让音乐真正起到它应有的社会的、人文的效应,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学不受重视,不属于教学中“抓纲务本”范畴,恐怕是“应试教育”以来,中学教育阶段的通病,尤其是农村中学更是如此。即便是一些学生有音乐的天赋,也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很多时候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实际音乐课是名存实亡的。但是,这种音乐教育教学的迂腐观念并不能取代音乐的功能性、人文性和天赋性效应。于是,校园里便流行“老鼠爱大米” 、“两只蝴蝶”等。某校在接受上级检查时,领导问校园里为什么没有歌声,于是教导主任“下令”全校起歌唱,结果校园里一片“老鼠爱大米”声。记得某伟人说过:教育阵地,如果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那么错误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不是原话)。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缺乏正规学校毕业的音乐教师,多数学校没有音乐专职教师,音乐课往往是为了教师间的工作量平衡而作为搭头课安排的。所以,音乐课上,老师多是提着收录机播放着“看我七十二边” 、“十面埋伏”一类的流行成人歌儿。偶尔有一位教“1、2、3、4、5、6、7”简谱的或让学生欣赏一段“二泉映月”的,被认为是“老古董”。综上所述,这种不正常的音乐教学现象实际上是音乐教育教学观念问题,观念的转变,重视的程度,自然就会出师资、出方案、出成果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招聘专业音乐教师,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过度时期音乐教师缺乏的现状,可采取“招贤转岗” “培训提高”等方法来解决师资问题。如对有音乐爱好的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进行专业化转岗并有计划地进行简谱、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等多渠道地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艺术实践等,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如果教育的观念转变不了,甭说音乐教学了,就连电视电影中的“音乐”也会被人们认为仅仅“听听响儿”而已,那可真的成了“老古董”了,一代人的音乐世界观被扼杀掉了。
2.2 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课就是教唱课,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学音乐课堂的单调性和乏味性。久而久之,上不上音乐课学生也无所谓了,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天赋或仅有的一点兴趣也逐渐淡化了。现在中学生中流行mp3,mp4,mp5等,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拥有这些mp系列产品并不是欣赏音乐的,而是赶时髦、卖富,更多的是听爱情歌曲或看图片、电影。很少真正在欣赏音乐的。某班在举行文艺活动时,一名男生唱了一首歌,大家给他使劲鼓掌,我问:他的歌唱的好吗?学生们答“好,他吼得声音真大。” 这说明学生连最起码的审美都没有。可以说这是“音乐课”的罪过。这说明音乐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音乐课的最基本结构是:识简谱、跟唱、视唱、音乐欣赏、乐理知识、舞蹈设计、艺术审美、艺术造型、音乐语言的感情传递、不同类型的音乐作用于人体的共振效应、音乐的人体生理效应、音乐的实践及课外活动等等,所以它不仅仅就是教歌儿。其实,现代的音乐课堂教改较之以前要容易的多,电脑、多媒体等音视设备早已走进学校,加之学生手中的mp系列音视工具方便实惠。网上学习、下载、整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生动活泼的、仿练结合的、视听交融的、欣赏与学习互惠和课堂内外互补的音乐课堂设计难道还难吗?只要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跟了上来,实现音乐课堂的教改便指日可待。同时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又较之其它学科要容易的多,这是音乐的人类本能属性所决定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巩固好课堂教学的成果,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要成立不同的音乐兴趣小组,如歌咏组、舞蹈组、乐理组、曲艺表演组、形象艺术设计组、审美评论组和文艺创作组等,每学期定期组织竞赛、作品展览、文艺节目展演和汇演及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与其他学科一样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素质报告册等。农村中学还可以结合每年一度的“三下乡”活动和社会组织活动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加社会文艺实践活动,用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去说唱和才艺展示,这对学生的胆略、应变能力和自我价值观地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音乐教育教学,将会给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勃勃生机,极大地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陶冶情操;创造力;身心健康;观念;改革;兴趣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艺术,对提高人们的素质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是活跃大脑思维,提高智力,促进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根据本人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1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教学方式和多维的教学内容及艺术本身得天独厚的教育功能,对学生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音乐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情感教育,它深切真挚,陶冶情操,移风易俗。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美好的表象,而且充满生机,可以振奋精神,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我们中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去多听、多接触那些健康向上的作品,让学生去感受那些催人上进的作品,让他们去认识美、感受美。在音乐的田地中播下健康纯洁的种子,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吸收更多的营养,来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使学生在愉悦中自我感悟。
1.2 音乐可以启发智力,激发创造力。与智育相辅相成,我们知道智力是人类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能力,它包括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音乐用极富有想象力的旋律进行,优秀的和声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使欣赏者的思维随着音乐一起奔放,在这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是愉快的,敏捷的,活跃的,因此说,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是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1.3 音乐可以使人保持身心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音乐可以使人愉悦的心情得以升华,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感,也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研究结果表明,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机体内产生对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有害的物质,能引起各种溃疡、癌症、心血管等疾病;而愉快的情绪则能使血液中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增加。许多音乐家都长寿,无不与愉快欢乐的情绪有关。
2 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 中所谓”主科和副科”的影响,音乐教育的地位并未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尽快改变这种“过时”的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认为要真正在音乐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让音乐真正起到它应有的社会的、人文的效应,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学不受重视,不属于教学中“抓纲务本”范畴,恐怕是“应试教育”以来,中学教育阶段的通病,尤其是农村中学更是如此。即便是一些学生有音乐的天赋,也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很多时候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实际音乐课是名存实亡的。但是,这种音乐教育教学的迂腐观念并不能取代音乐的功能性、人文性和天赋性效应。于是,校园里便流行“老鼠爱大米” 、“两只蝴蝶”等。某校在接受上级检查时,领导问校园里为什么没有歌声,于是教导主任“下令”全校起歌唱,结果校园里一片“老鼠爱大米”声。记得某伟人说过:教育阵地,如果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那么错误的东西就一定会去占领(不是原话)。另一方面,农村中学缺乏正规学校毕业的音乐教师,多数学校没有音乐专职教师,音乐课往往是为了教师间的工作量平衡而作为搭头课安排的。所以,音乐课上,老师多是提着收录机播放着“看我七十二边” 、“十面埋伏”一类的流行成人歌儿。偶尔有一位教“1、2、3、4、5、6、7”简谱的或让学生欣赏一段“二泉映月”的,被认为是“老古董”。综上所述,这种不正常的音乐教学现象实际上是音乐教育教学观念问题,观念的转变,重视的程度,自然就会出师资、出方案、出成果的。因此,学校要有计划招聘专业音乐教师,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针对过度时期音乐教师缺乏的现状,可采取“招贤转岗” “培训提高”等方法来解决师资问题。如对有音乐爱好的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进行专业化转岗并有计划地进行简谱、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还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等多渠道地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艺术实践等,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如果教育的观念转变不了,甭说音乐教学了,就连电视电影中的“音乐”也会被人们认为仅仅“听听响儿”而已,那可真的成了“老古董”了,一代人的音乐世界观被扼杀掉了。
2.2 重视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
学生心目中的音乐课就是教唱课,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中学音乐课堂的单调性和乏味性。久而久之,上不上音乐课学生也无所谓了,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天赋或仅有的一点兴趣也逐渐淡化了。现在中学生中流行mp3,mp4,mp5等,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拥有这些mp系列产品并不是欣赏音乐的,而是赶时髦、卖富,更多的是听爱情歌曲或看图片、电影。很少真正在欣赏音乐的。某班在举行文艺活动时,一名男生唱了一首歌,大家给他使劲鼓掌,我问:他的歌唱的好吗?学生们答“好,他吼得声音真大。” 这说明学生连最起码的审美都没有。可以说这是“音乐课”的罪过。这说明音乐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音乐课的最基本结构是:识简谱、跟唱、视唱、音乐欣赏、乐理知识、舞蹈设计、艺术审美、艺术造型、音乐语言的感情传递、不同类型的音乐作用于人体的共振效应、音乐的人体生理效应、音乐的实践及课外活动等等,所以它不仅仅就是教歌儿。其实,现代的音乐课堂教改较之以前要容易的多,电脑、多媒体等音视设备早已走进学校,加之学生手中的mp系列音视工具方便实惠。网上学习、下载、整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生动活泼的、仿练结合的、视听交融的、欣赏与学习互惠和课堂内外互补的音乐课堂设计难道还难吗?只要教育观念的转变,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跟了上来,实现音乐课堂的教改便指日可待。同时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又较之其它学科要容易的多,这是音乐的人类本能属性所决定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巩固好课堂教学的成果,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要成立不同的音乐兴趣小组,如歌咏组、舞蹈组、乐理组、曲艺表演组、形象艺术设计组、审美评论组和文艺创作组等,每学期定期组织竞赛、作品展览、文艺节目展演和汇演及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与其他学科一样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素质报告册等。农村中学还可以结合每年一度的“三下乡”活动和社会组织活动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加社会文艺实践活动,用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去说唱和才艺展示,这对学生的胆略、应变能力和自我价值观地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说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音乐教育教学,将会给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勃勃生机,极大地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