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性使用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前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市初中全部使用新课标教材以来,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就一直不懈地探索与钻研着,并终于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达成了一些共识。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要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结果,而且还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现;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已被教师所接受;关心尊重学生,采用多元化目标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另外,在课堂上,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问题情境的创设、数学知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等方面均有了较强的意识。
  但是,在部分教师的具体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①完全照搬照用教材的情境和知识的呈现方式和顺序,没有做任何的加工和处理;②完全舍弃现实的问题情境,从数学知识到数学知识;③完全沿用大纲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实施教学;④过分注重情境化,而忽视了数学的内涵等。
  所有这些问题,对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反思自我,找准自己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成绩再上台阶,再创辉煌。
  要能够创新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材,对于教师来说,我认为需要准确把握好以下几个前提条件。
  一、正确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育人的媒体和手段,教材是为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而提供的范例,是一个载体,教师不仅要解释教材,而且还要用教材做“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以教材为中心,适应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教材,在这里只是一条知识之“舟”,是一座能力之“桥”,是一个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和挖掘,并把新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用出个性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简单地“教教材”。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发现初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初中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1.在素材的选取上,突出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所谓现实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尽可能是符合实际的、真实的;另一方面,必须是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所谓趣味性,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尽可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努力后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所谓挑战性,是指探究的问题和知识的获得过程,对学生应有一定难度,需经努力才能达到成功,迎接挑战和战胜挑战,一是可以更好地树立起自信心,二是可以提高学习本领。因此,教材把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材中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一些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
  2.在内容的组织上,突出了对知识的重新整合
  初中教材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分析中的显性目标(知识、技能)和过程性目标(隐性目标),把数感、符号感、模型化思想、空间观念等这些内容要求切实地贯穿在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并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这样就使得“标准”的隐性目标能够得以更好地体现和落实。
  3.在内容的呈现上,以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为基本模式
  初中教材大都以“观察与思考”“一起探究”“试着做做”等栏目,展开从实际问题情境到思考、探索,再到形成概括性或规律性认识(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活动。其间,又适当配以“大家谈谈”促进合作与交流,配以“做一做”促进应用。教材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对所有新知识的学习都设立了相应的情境,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以使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总之,教材的编写是以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线的。
  4.在内容的选取上,尽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初中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读一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目的在于给这些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
  5.在章末复习上,突出回顾,强化反思
  在教材的每章之后,安排了一些回顾反思的教学内容,并安排了相应的课时,是学习和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和过程,反思能力的提高,是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6.在体现思想方法上,采取逐步渗透、螺旋上升的方式
  教材采用由浅入深、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符号感、函数思想、统计意识、推理和证明意识、空间观念等。为此,在每一册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学习领域中,学生们都将有机会感受、应用与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7.在教师用书的编写上,体现便捷和实用
  教师用书,在教科书课文旁写明了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课文栏目和有关问题的设计意图及一些说明,并给出了练习和习题的答案。在课文的下方,给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并不要求教师必须遵照去做,仅是给教师以启发,希望教师在此基础上将教学活动安排和组织得更好,在每章之前,还围绕着本章内容及教学作了一些说明,力求对教师的教学稍有裨益。
  二、吃透数学课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直接组织和领导下,各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在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最终形成了国家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标准”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
  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
  三、掌握教材整体结构
  初中教材的内容丰富,目标不尽相同,在各个教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2.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
  3.统计与概率
  “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4.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初中教材从内容结构上突出三个联系:(1)突出数学与现实的联系;(2)突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突出知识学习和形成数学观念、发展数学思考之间的联系。而初中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注重了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2)注重探究过程和陈述过程相结合;(3)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和对他们的理性指导相结合。
  所以要从教材的结构上把握其整体性,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教材内容的具体安排意图进行深刻地理解。
  四、灵活运用数学教学原则
  在数学教育学类著作中,提出了一些数学教学原则,但大都是一般原则的复制品,均采用“一般教育学+数学例子”的模式。在由数学教育界泰斗张奠宙先生参与的“数学教学原则研究”一文(《数学教育学报》2007.2)中,将数学教学原则概括为4条,即:学习数学化原则,适度形式化原则,问题驱动的原则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这4项数学教学原则是彼此联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我们的总目标是数学化,但数学化的过程是用形式化的数学进行表述和推进的。“人们掌握符号化、逻辑化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解决一个个的问题,于是用系列化的问题驱动,通过数学问题的变式,以问题解决的过程展开教学,当人们在这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智力的提升,用数学思想方法加以统帅的时候,数学教学的图景就会变得清晰而美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理解掌握这些原则,才能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也才能更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地体现“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
其他文献
多媒体教学有直观、鲜明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也将多媒体引入课堂中,教学课件给初中数学课堂带来一些新的气息,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它也带来传统课堂教学不曾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觉得概念多,公式难,又抽象,不容易理解,学生将书读来读去后读不懂,索性就不愿意去理解,而多媒体教学能有把抽象的概念变
基于对总复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被重视的原因是相同的,就是教师对总复习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教版对总复习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概念、统计概念,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说总复习要做两件事:“理”和“练”。  “理”是指帮助学生把握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纵横交错的知识网。数学知识就像一个一个链环,学习时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复习时却可以一个一个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虽然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充分重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越强,主要学科的成绩也就越优秀。此外,阅读更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此提出来与广大同行探讨。  一、当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复习的重要性,孔子就用“温故而知新”来教育他的学生,艾宾浩斯也研究了人类的记忆规律,可见复习的重要性。初中数学的总复习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更显重要,因为学生们面临第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同学们中考的成败。既然初中总复习如此重要,那么教师掌握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的方法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谓有效性是指:1.有效果,指对教学过程达到预
怎样提高九年级复习课的效率,进行有效地复习,如何让学生从繁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笔者在2012年3月份在某地农村中学听了一堂九年级复习课,体会颇深。  一、课堂教学片段  一开始,教师出示小黑板两道题:  例1 计算+.  例2 解方程:=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做(代表共性错误)。  共性错误(1):例1学生去掉分母。  共性错误(2):例2学
课改以推动学生综合而科学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这也是新课程的根本理念,能突出其在基础性与实践性、发展性上的优势,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培养目标。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之一,是直接影响学生实现数学思维跨越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为组织形式,学生通过听课、做题、回答等环节来汲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储备。因此,数学教师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怎么样上一堂高效而优质的数学课。  一、转
在新课标中已经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为“四个基本”,也就是基本的活动经验、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的思想方法。这已经说明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现阶段高中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忽视了思想方法的培养,这使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使教学改革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受到影响。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教学,这对提高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7页中先给出了建立数学模型思想的地位: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接着又给出了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最后指出上述过程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
分层教学,是教学中的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所遵循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是有个性差异和智能差异的。特别是进入初中后,这种差异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在课改实验中,我县课题组提出的“分层教学法”正是顺应了改革的热潮,遵循了教育发展的原则。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按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目标和授课内容进行教学。所以分层教学不仅对学生分层,还要对目标分
有人说:“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无数的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们眼中的所谓后进生绝大部分智力并不差,决定后进生的因素并不是智力因素,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思维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习惯、兴趣、动机、自信心、意志、情感、需要、性格等。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