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认知本质,优化儿童经验获得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eh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关注学习过程、重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强调过程性目标达成的课程理念,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研究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是怎样的一个认知过程。在把握认知本质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不断丰富、修正已有经验,在尝试、创新中获取新的活动经验,从而更好地实现过程性目标,并在对活动经验的反思与深化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学科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经验获得;学习过程;认识厘米
  【基金项目】江苏省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研究中心首批立项课题“基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前不久,在一次题为“聚焦过程目标,落实核心素养”的专项研讨活动中,大家结合两节研讨课重点讨论了如何在把握认知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对过程性目标的关注,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以促进其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并在活动中增强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对于“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建立“厘米”的概念应该包括“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和“物体的长度中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的认识”两个方面。那么,我们应该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中准确建立1厘米的表象;如何让学生逐步体验、理解什么是物体的长度及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又怎样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大家思考的热点问题。
  一、经验获得是一个不断丰富、修正的过程
  可以说在课前,不少学生对于“厘米”是已经具有一些生活经验了的。如有的学生早已听说过“厘米”这个词语,也有的学生可能知道厘米是用来量长短的,还有学生曾经接触过“1厘米”这样的单位长度……但一方面,由于经验是属于个体的知识,不同的学生因为生活学习经历的不同,他们所存储的经验差異也会很大;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课前所积累的相关经验是贫乏的、粗略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让学生经历课堂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对已有经验进行补充和验证,在活动中实现经验的丰富和修正。
  首先是丰富经验,建立1厘米的表象。或许有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刻度尺时就被告知过上面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但这样的经验不足以支撑学生建立起一个丰满的单位表象。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刻度尺上1厘米有多长,我们还要给学生长度正好是1厘米的一段小棒、高度正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宽度正好是1厘米的纸条……通过对这些丰富素材的观察、比较,学生不仅能清楚1厘米究竟有多长,也能在头脑中通过各种形象再现出1厘米的直观表象进而抽象出1厘米这一单位长度,还能在观察、判断生活中其他物体的长度是否为1厘米时,能有多种对比参照物,更容易发现其他长度大约为1厘米的物体。
  其次是修正经验,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直接给出一条线段要求估计它的长度大约为几厘米,或者只是简单地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哪怕是成人,不同的人给出的结果也常常会不一样。可见各每个人在1厘米有多长这一空间观念的精确程度上是不一样的。虽然误差是被允许的,而且这些差别可能暂时并不影响他们对厘米概念中其他知识的理解,也不影响他们运用厘米去测量画图等,但他们对厘米概念建构的缺陷却是真实存在的,特别是在突破一定量的范围,造成质变时,这样的缺陷最终会在他们后面的学习与运用中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具有创造性的直觉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尽可能清晰的表象的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不断修正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经验,完善概念的建构。如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用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再将1厘米长的一段小棒放进去比一比。事实上,这样的活动,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修正自己建立的1厘米表象,所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用1厘米的小棒去比,更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比较的结果,自己比划的1厘米比实际长还是短,调整后再次比划,如此反复几次以至比划得越来越准确。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在纸条上折出1厘米长的一段、判断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比1厘米长还是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经验,促进良好空间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经验获得是一个不断尝试、创新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多次提出要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事实上,数学经验本身就是学习者自己对数学认识和数学情感的创造,是一个动态形成的创新过程。而这些具有创造性的经验获得也必然为学生将来更多的发明、发现奠定基础。因此,在学习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不断地创新,由此来积累更具价值的活动经验。
  一把直尺,看上去平凡无奇,但其间却蕴藏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度量衡的统一到重合思想,再到数形结合……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空里该如何让学生去再经历、体验这些伟大的创造过程,并以此培养学生自身发现与创新的能力?
  首先是产生统一测量单位的需要。教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来测量课桌的长,发现使用不同长度的物品测量出的结果不同。这时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或许会有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物品测量,也或许会有学生直接提出要用尺子测量……当学生提出用同样的物品测量时,我们要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亲自试试用同样的物品测量出的结果是否真的一样;而对于直接提出用尺子测量的同学,则要问问他们尺子各种各样,为什么用尺子测量出的结果却会一样?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造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感悟统一度量衡这一伟大创举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知道尺子是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这一事实。
  其次,在学生认识1厘米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想办法创造出2厘米、3厘米,甚至更多。而后再让学生尝试用各种1厘米的物品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让他们想出把1厘米再接上1厘米就是2厘米,当3个1厘米接在一起时就是3厘米;而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时,只要看这个物体的长度里面包含几个1厘米……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测量中最本质的思想“重合”,即图形中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也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在后面的测量中为什么可以不必从0开始,而只是看测量的对象与多少个测量单位重合。   最后,我们还要让学生在用长度单位测量的同时,感受到:如果我们总是这样1厘米1厘米地测量将是多么的麻烦,如果我们用尺子去测量就会方便得多!并且在使用尺子测量的过程中思考尺子是怎么让测量变得方便的。让学生发现用尺子测量时我们常常只是在读数,当线段的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有几个1厘米。尺子帮助我们把测量长度转化成了计量长度单位的个数,完美地实现了数形转换!
  三、经验获得是一个不断反思、深化的过程
  王新民老师在《论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条件》一文中提出“思维性”是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数学活动的内在机制,思维方式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观性内容,它与数学活动的对象、数学活动经验的客观性内容量化模式交互作用,成为数学活动经验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方式。也就是说,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自始至终都有思维贯穿其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关注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這么做、做得怎么样、还可以怎么做……不断在反思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学习。
  如在最初教学测量时,教师常常会出示教材“想想做做”中第1题的图并让学生说说哪种量法是对的,学生会指出第一种量法没有从0刻度开始,第三种量法没有把尺子摆正。但对于为什么这样量不对的讨论常常停留在问题的表面,缺乏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如对于第一种量法,其错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从0刻度量起,当我们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思考“是不是非要从0刻度开始测量?”时,学生会发现从刻度1、刻度2……测量都可以,第一种量法之所以错误的真正原因是:0刻度前面有一段没有刻度的部分,当这部分也用来测量时,我们就无法知道测量的结果里究竟有几个1厘米了。所以测量时我们可以从0刻度开始,也可以从其他整厘米数刻度开始,这样都可以知道测量对象中包含几个长度单位。而对于第三种量法,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体验这样测量的结果会怎样,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在于:当尺子和边对齐时测量的是最短的那条线段,结果也是唯一的,而当尺子斜着时可以量出很多条斜线的长度,结果就无法确定了。
  又如学习中我们发现测量时可以不必从0刻度开始,并进行了相关的测量和读数练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只要物体的长度中包括几个单位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但我们是否又应该反过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实际在测量和画图时,人们通常都从0刻度开始呢?而当我们在测量时,如果尺子的长度不够,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当有了思维的加入,数学活动将更具探究性,而学生活动经验的获得也将更具主动性和多样性,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会更加全面、深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新民. 论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条件[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
  [3]郭玉峰,史宁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出、理解与实践[J]. 中国教育学刊,2012(4).
  [4]卞庆龙. 把握测量本质渗透核心思想[J]. 新课程研究,2016(8).
  [5]王新民,王富英,王亚雄. 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与思考[J]. 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各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让学生将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写下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校教育的最终日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课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指要给学生创设学习的环境,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拓展到生活,形成经验,真正掌握“捕鱼”方法,甚至开拓创新出更好的方法,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
感谢上苍,把我们安排在这阳光地带,生活在这温暖的社会中,体验着亲情的深度,领略着友情的广度。活着的生命才是最美丽的,人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可能。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把握好人生中最美的、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就成了我们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我们都是生命的使者,也是生命的过客。生命是一个流程,生命是岁月的一段华章。生命在给予我们幸福时刻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悲哀的时刻。生命如此短促,生命又如此
编者按: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甚至是苛刻的。殊不知,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以及自己的过高要求……面对各种压力,是否有让你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呢?看看本期的作者们是怎么宣泄困惑与烦恼,怎样有效地给自己解压,进而从容地面对压力,获得心灵放松的。广大教师们,如果你们能从中受益,那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正视完美 追求适度  文/马永山 邓文圣 
苏教版小学数学修订版教材删除了实验版教材中表内乘法单元里乘法竖式与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将除法竖式教学置于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进行教学,而乘法竖式教学后移到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有教师提出二年级上册不该删除乘法竖式教学,觉得乘法竖式滞后于除法竖式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除法竖式书写格式,将学生对除法竖式掌握的难度归咎于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教学内容被删除,笔者对此意见不敢苟同,借此
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用词的精当和熨帖,其中动词的运用更是“炼字”的主要对象,用好了动词,情感、形象和韵味尽出。汉语言丰富多彩,表示动作的词语也是灿若繁星,而且同义、近义的现象也极为普遍,作者在运用动词之时,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些动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正是作者的匠心之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换词赏析,不失为品呷语言的有效途径,这在不少名师课堂上都有所体现,王崧舟老师教学《荷花》一课中的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及其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科学的判定,也是对学生通过教育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的过程,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涉及到教学的各个领域,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能发展。中小学常见的教学评价主要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为主要对象。”在此我们侧重于探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质量及学习结果的评价。    旧美术课程
我,七十年代出生,属狗,偏居浙南一隅,才疏学浅,但极其向往新教育的“阳光”;虽然有几根刺,但不扎人,故名狗尾巴草。  ——题解    各位新教育人,大家好!  我是来自浙江苍南新教育实验区的教师赖联群。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我的家在山西,过河还有300里。”昨天我和实验区的老师们渡过黄河,踏上山西的土地时,我想起了这琅琅上口的歌词,心里很激动。这种激动,来自即将真实地面对许许多多网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否真正为教师所理解和接纳,切实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现实状况如何?怎样才能将评价科学的、恰当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走进一所小学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下是三个课堂实录片段,据此对课堂教学中评价存在的现状加以剖析。  片段1:(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  师:通过学习6、7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
Project是译林版《英语》(三年级起点)教材在每四个新授单元后安排的一个综合语言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其书本上的内容共2页,篇幅较短,如以完成练习的形式来教学,一节课足矣。很显然,这与教材编者的意图相悖。如何将Project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值得一线教师深思。近日,笔者观摩了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为五年级上册Projec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