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毛泽东时代,我们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插队。我所到的生产队是个长满翠竹、绿树环绕的壮乡小村,当时生产队长很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村子。村里有两棵几百年的老树,浓郁茂密的枝叶把树下的地盘变成了绝妙的乘凉处;村子里到处是一簇簇的绿竹,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有几棵木菠萝树,一条水渠盛满潺潺流水绕村而过。我们8位插青参加队里的劳动不久,就和队上的青年共十多人去参加公社(如今称为乡)组织的修水渠劳动。
领导安排我们在水渠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居住,所有参加者都是住在那儿的。我记得那村子种有很多的甘蔗,和风吹过蔗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还有一个大水塘,方便人们的洗漱,而且离工地也近。我们知青住在一户人家腾空了房子的楼下,同队的青年就住在我们的楼上。
月光下的恋曲
白天修完水渠回来,在临时搭建的饭堂吃完饭,再去水塘洗个澡,就可以休息了。当然,我们知青干了一天的活,个个都觉得很累了,躺在简易的床上谁都不想动,有的不一会儿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大概是晚上8:30-9:00左右,我正迷糊着,忽然看见有很多手电筒朝我们的方向照了过来(当时农村还没有电灯,是用煤油灯作照明),接着又移到了楼上,我推了推身边的同学说:“外面是干什么呀?”同学“嗯”了一声翻身又睡着了。一会儿,我隐约看见离我们房子较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似乎在说些什么,又不断地往楼上照射电筒,还发出了请求的声音。楼上的人呢,也都听见塞率的动作声,有一位女青年还发出了询问声,当时由于我们还不太听得懂壮话,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楼上的女青年们就下楼出去了,而我们也就到梦里去见周公了。第二天早上,我问了我们队的女青年昨晚的事,她告诉我是去和别个生产队的男青年对山歌去了。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态度的,有山歌唱道:“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通过对山歌来了解双方的情况和家庭状况。而我真正看见对歌的,是在我们村晒谷场旁边的那次对歌。
那时正值刚收割完稻谷,秸杆已经垛成高高的小山,晒谷场上很干净。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清风送爽,天空繁星点点,月光柔柔地洒在晒谷场上。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听歌。我们到达地点时,已经是晚上9时了,我队的女青年加上邻村的女子约二十多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不多时,就听见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因为黑暗也不知来了多少人,只知道是来了一群人,他们也是用电筒照过来照过去,男青年距离得还是蛮远的,听得到声音,看不见面孔。首先男方先发话,唱道:“你是哪家的妹子,能报上姓名来吗?”有个女青年答道:“你是明知故问,难道你不知道这个地方吗?”继而又有另一个女子报上了自家的名字,对方有意者就和她用山歌对起了话。当时我们邻队有个男青年已经成婚,也参加了那帮男子的对歌,可能是被本队的女青年听出了声音,用山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我们知青听不太懂他们唱的内容,最多约1小时我们就回去睡觉了,而她们的对歌一直延续到晚上12时才收场。第二天我问了个女青年,找到合适的人没有?她笑笑不作答。
如果对歌成功、双方有意、又单独约会几次,就可以派老人上门提亲和送上聘礼了。壮族青年人结婚用的聘礼,在当时是用蓝啶染成的8套唐装外衣(壮族服饰)、80斤酒、80斤猪肉、80斤大米。结婚那天由女方的姐妹们相拥送到男方家,然后在男方家摆上宴桌,多数是宴请村内的长老和年龄相仿的男青年,还有双方的亲戚等。酒席的菜虽然不多,但那熙熙攘攘的埸面、浓浓的亲情也足以令人羡慕的了。
架蚊帐仪式
壮族男女青年新婚的那一天的白天,洞房里的新床架上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明白,原来他们晚上还要举行一场热闹的架蚊帐仪式呢。
新娘要出嫁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或嫂子就炒好几筒糯米花和花生,染红五个熟鸡蛋。第一天由伴娘(婚者的妹妹或房族妹)提着,随送嫁的人群送到男家亲手交给新郎的妈妈,如没有妈就交给嫂子或其他女长辈。新郎的妈妈就在本族的妇女中挑选一位父母双亲健在,且养有男女孩子的人负责撑蚊帐,以示祝福新婚夫妇像这位撑蚊帐的妇女一样生男育女。被挑选的妇女是感到很光荣的,所以,不必担忧这个义务角色没人担当。
晚上,贺新婚的亲朋都退席了。大约晚上八九点钟,洞房的撑蚊帐仪式就开始举行。这时,村里的妇女和女孩子们挤满了洞房。那个被挑选的妇女就开始撑架新蚊帐了,围观者像第一次见到撑蚊帐一样,静静地看着,谁也不敢动手。蚊帐架好了,铺上垫被再把五个红蛋分别放在蚊帐垂下的四个角和床铺的正中心,然后抖开盖被盖上。这一切都做好了,这个撑蚊帐的妇女就窜到被子下面去睡。这时洞房里更是鸦雀无声。突然,被子下的妇女学了几声孩子的啼哭声,洞房里就爆发一阵经久不息的朗朗笑声。不管孩子的啼哭声学得像不像,大家都说,新婚夫妇养了一个胖娃娃,让刚出世的孩子好好休息吧,洞房里又肃静下来了。那个撑蚊帐的妇女又继续履行她的职责:被子下传出第一遍鸡叫声,稍停一下,又传出第二遍鸡叫声,这时,围观者都跃跃欲试,各人都要占据有利位置。第三遍鸡叫声传出来了,被子下的那个妇女一跃而起,同时高喊一声“天亮了!”就把米花、花生洒遍整个洞房。一场混战开始了,大家喊呀抢呀,抢呀喊呀,你得一把米花,我得一把花生。目标最集中的要算床上那几个红鸡蛋了。当然床中心的那几个红蛋,大家都并不抱着多大幻想,因为撑蚊帐的妇女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抢到鸡蛋的人也还要当心别人从手中抢去。壮族传统习俗鼓励在这样的场合抢得越多越光荣嘛。撑蚊帐的妇女宣布仪式结束了,人们才纷纷退场。这时,这洞房就交给新郎新娘使用了。
不落夫家
结婚仪式结束后第二天,新娘就返回娘家居住了。以后,只有到农忙时或节日期间才到夫家参加劳动或居住几天。这样要过两三年直到怀孕后,才可以长期到夫家居住下来。在回娘家长住期间,当地俗称“不坐家”或“不落夫家”。我曾问一位在娘家“坐家”的妇女,会不会担心丈夫趁她不在家,又出去和别的姑娘对歌。她笑了笑,说不担心,因为她也有着极大的自由,甚至还可以像未婚一样和异性交往。据说,广西军阀陆荣廷的妻子谭氏就是一个“不落夫家”的妇女,是和陆荣廷情投意合后改嫁的。一个名人竟然娶个二婚为正妻,即使后来荣华富贵也不离不弃,这在汉族简直不可想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如今已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异化”。壮族社会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听说已经越来越少,几乎消失了。毛泽东时代在壮族农村地区插队的知青生活,成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风)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襄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
领导安排我们在水渠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居住,所有参加者都是住在那儿的。我记得那村子种有很多的甘蔗,和风吹过蔗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还有一个大水塘,方便人们的洗漱,而且离工地也近。我们知青住在一户人家腾空了房子的楼下,同队的青年就住在我们的楼上。
月光下的恋曲
白天修完水渠回来,在临时搭建的饭堂吃完饭,再去水塘洗个澡,就可以休息了。当然,我们知青干了一天的活,个个都觉得很累了,躺在简易的床上谁都不想动,有的不一会儿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大概是晚上8:30-9:00左右,我正迷糊着,忽然看见有很多手电筒朝我们的方向照了过来(当时农村还没有电灯,是用煤油灯作照明),接着又移到了楼上,我推了推身边的同学说:“外面是干什么呀?”同学“嗯”了一声翻身又睡着了。一会儿,我隐约看见离我们房子较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似乎在说些什么,又不断地往楼上照射电筒,还发出了请求的声音。楼上的人呢,也都听见塞率的动作声,有一位女青年还发出了询问声,当时由于我们还不太听得懂壮话,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楼上的女青年们就下楼出去了,而我们也就到梦里去见周公了。第二天早上,我问了我们队的女青年昨晚的事,她告诉我是去和别个生产队的男青年对山歌去了。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态度的,有山歌唱道:“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通过对山歌来了解双方的情况和家庭状况。而我真正看见对歌的,是在我们村晒谷场旁边的那次对歌。
那时正值刚收割完稻谷,秸杆已经垛成高高的小山,晒谷场上很干净。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清风送爽,天空繁星点点,月光柔柔地洒在晒谷场上。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听歌。我们到达地点时,已经是晚上9时了,我队的女青年加上邻村的女子约二十多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不多时,就听见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因为黑暗也不知来了多少人,只知道是来了一群人,他们也是用电筒照过来照过去,男青年距离得还是蛮远的,听得到声音,看不见面孔。首先男方先发话,唱道:“你是哪家的妹子,能报上姓名来吗?”有个女青年答道:“你是明知故问,难道你不知道这个地方吗?”继而又有另一个女子报上了自家的名字,对方有意者就和她用山歌对起了话。当时我们邻队有个男青年已经成婚,也参加了那帮男子的对歌,可能是被本队的女青年听出了声音,用山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我们知青听不太懂他们唱的内容,最多约1小时我们就回去睡觉了,而她们的对歌一直延续到晚上12时才收场。第二天我问了个女青年,找到合适的人没有?她笑笑不作答。
如果对歌成功、双方有意、又单独约会几次,就可以派老人上门提亲和送上聘礼了。壮族青年人结婚用的聘礼,在当时是用蓝啶染成的8套唐装外衣(壮族服饰)、80斤酒、80斤猪肉、80斤大米。结婚那天由女方的姐妹们相拥送到男方家,然后在男方家摆上宴桌,多数是宴请村内的长老和年龄相仿的男青年,还有双方的亲戚等。酒席的菜虽然不多,但那熙熙攘攘的埸面、浓浓的亲情也足以令人羡慕的了。
架蚊帐仪式
壮族男女青年新婚的那一天的白天,洞房里的新床架上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明白,原来他们晚上还要举行一场热闹的架蚊帐仪式呢。
新娘要出嫁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或嫂子就炒好几筒糯米花和花生,染红五个熟鸡蛋。第一天由伴娘(婚者的妹妹或房族妹)提着,随送嫁的人群送到男家亲手交给新郎的妈妈,如没有妈就交给嫂子或其他女长辈。新郎的妈妈就在本族的妇女中挑选一位父母双亲健在,且养有男女孩子的人负责撑蚊帐,以示祝福新婚夫妇像这位撑蚊帐的妇女一样生男育女。被挑选的妇女是感到很光荣的,所以,不必担忧这个义务角色没人担当。
晚上,贺新婚的亲朋都退席了。大约晚上八九点钟,洞房的撑蚊帐仪式就开始举行。这时,村里的妇女和女孩子们挤满了洞房。那个被挑选的妇女就开始撑架新蚊帐了,围观者像第一次见到撑蚊帐一样,静静地看着,谁也不敢动手。蚊帐架好了,铺上垫被再把五个红蛋分别放在蚊帐垂下的四个角和床铺的正中心,然后抖开盖被盖上。这一切都做好了,这个撑蚊帐的妇女就窜到被子下面去睡。这时洞房里更是鸦雀无声。突然,被子下的妇女学了几声孩子的啼哭声,洞房里就爆发一阵经久不息的朗朗笑声。不管孩子的啼哭声学得像不像,大家都说,新婚夫妇养了一个胖娃娃,让刚出世的孩子好好休息吧,洞房里又肃静下来了。那个撑蚊帐的妇女又继续履行她的职责:被子下传出第一遍鸡叫声,稍停一下,又传出第二遍鸡叫声,这时,围观者都跃跃欲试,各人都要占据有利位置。第三遍鸡叫声传出来了,被子下的那个妇女一跃而起,同时高喊一声“天亮了!”就把米花、花生洒遍整个洞房。一场混战开始了,大家喊呀抢呀,抢呀喊呀,你得一把米花,我得一把花生。目标最集中的要算床上那几个红鸡蛋了。当然床中心的那几个红蛋,大家都并不抱着多大幻想,因为撑蚊帐的妇女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抢到鸡蛋的人也还要当心别人从手中抢去。壮族传统习俗鼓励在这样的场合抢得越多越光荣嘛。撑蚊帐的妇女宣布仪式结束了,人们才纷纷退场。这时,这洞房就交给新郎新娘使用了。
不落夫家
结婚仪式结束后第二天,新娘就返回娘家居住了。以后,只有到农忙时或节日期间才到夫家参加劳动或居住几天。这样要过两三年直到怀孕后,才可以长期到夫家居住下来。在回娘家长住期间,当地俗称“不坐家”或“不落夫家”。我曾问一位在娘家“坐家”的妇女,会不会担心丈夫趁她不在家,又出去和别的姑娘对歌。她笑了笑,说不担心,因为她也有着极大的自由,甚至还可以像未婚一样和异性交往。据说,广西军阀陆荣廷的妻子谭氏就是一个“不落夫家”的妇女,是和陆荣廷情投意合后改嫁的。一个名人竟然娶个二婚为正妻,即使后来荣华富贵也不离不弃,这在汉族简直不可想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如今已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异化”。壮族社会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听说已经越来越少,几乎消失了。毛泽东时代在壮族农村地区插队的知青生活,成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风)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襄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