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不落夫家”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un7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毛泽东时代,我们知青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插队。我所到的生产队是个长满翠竹、绿树环绕的壮乡小村,当时生产队长很热情地把我们迎进了村子。村里有两棵几百年的老树,浓郁茂密的枝叶把树下的地盘变成了绝妙的乘凉处;村子里到处是一簇簇的绿竹,每家每户门前屋后都有几棵木菠萝树,一条水渠盛满潺潺流水绕村而过。我们8位插青参加队里的劳动不久,就和队上的青年共十多人去参加公社(如今称为乡)组织的修水渠劳动。
  领导安排我们在水渠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居住,所有参加者都是住在那儿的。我记得那村子种有很多的甘蔗,和风吹过蔗叶发出沙沙的响声,还有一个大水塘,方便人们的洗漱,而且离工地也近。我们知青住在一户人家腾空了房子的楼下,同队的青年就住在我们的楼上。
  
  月光下的恋曲
  
  白天修完水渠回来,在临时搭建的饭堂吃完饭,再去水塘洗个澡,就可以休息了。当然,我们知青干了一天的活,个个都觉得很累了,躺在简易的床上谁都不想动,有的不一会儿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大概是晚上8:30-9:00左右,我正迷糊着,忽然看见有很多手电筒朝我们的方向照了过来(当时农村还没有电灯,是用煤油灯作照明),接着又移到了楼上,我推了推身边的同学说:“外面是干什么呀?”同学“嗯”了一声翻身又睡着了。一会儿,我隐约看见离我们房子较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似乎在说些什么,又不断地往楼上照射电筒,还发出了请求的声音。楼上的人呢,也都听见塞率的动作声,有一位女青年还发出了询问声,当时由于我们还不太听得懂壮话,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后来,楼上的女青年们就下楼出去了,而我们也就到梦里去见周公了。第二天早上,我问了我们队的女青年昨晚的事,她告诉我是去和别个生产队的男青年对山歌去了。
  壮族人对青年男女的交往是持开放态度的,有山歌唱道:“老人也有十七八,父母也有风流时。”成年的壮族青年男女外出赶墟,在田野、村头对唱山歌,通过对山歌来了解双方的情况和家庭状况。而我真正看见对歌的,是在我们村晒谷场旁边的那次对歌。
  


  那时正值刚收割完稻谷,秸杆已经垛成高高的小山,晒谷场上很干净。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清风送爽,天空繁星点点,月光柔柔地洒在晒谷场上。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听歌。我们到达地点时,已经是晚上9时了,我队的女青年加上邻村的女子约二十多人已经在那里等候。不多时,就听见远处有一群男青年的声音,因为黑暗也不知来了多少人,只知道是来了一群人,他们也是用电筒照过来照过去,男青年距离得还是蛮远的,听得到声音,看不见面孔。首先男方先发话,唱道:“你是哪家的妹子,能报上姓名来吗?”有个女青年答道:“你是明知故问,难道你不知道这个地方吗?”继而又有另一个女子报上了自家的名字,对方有意者就和她用山歌对起了话。当时我们邻队有个男青年已经成婚,也参加了那帮男子的对歌,可能是被本队的女青年听出了声音,用山歌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我们知青听不太懂他们唱的内容,最多约1小时我们就回去睡觉了,而她们的对歌一直延续到晚上12时才收场。第二天我问了个女青年,找到合适的人没有?她笑笑不作答。
  如果对歌成功、双方有意、又单独约会几次,就可以派老人上门提亲和送上聘礼了。壮族青年人结婚用的聘礼,在当时是用蓝啶染成的8套唐装外衣(壮族服饰)、80斤酒、80斤猪肉、80斤大米。结婚那天由女方的姐妹们相拥送到男方家,然后在男方家摆上宴桌,多数是宴请村内的长老和年龄相仿的男青年,还有双方的亲戚等。酒席的菜虽然不多,但那熙熙攘攘的埸面、浓浓的亲情也足以令人羡慕的了。
  
  架蚊帐仪式
  
  壮族男女青年新婚的那一天的白天,洞房里的新床架上空荡荡的,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象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明白,原来他们晚上还要举行一场热闹的架蚊帐仪式呢。
  新娘要出嫁的头一天晚上,母亲或嫂子就炒好几筒糯米花和花生,染红五个熟鸡蛋。第一天由伴娘(婚者的妹妹或房族妹)提着,随送嫁的人群送到男家亲手交给新郎的妈妈,如没有妈就交给嫂子或其他女长辈。新郎的妈妈就在本族的妇女中挑选一位父母双亲健在,且养有男女孩子的人负责撑蚊帐,以示祝福新婚夫妇像这位撑蚊帐的妇女一样生男育女。被挑选的妇女是感到很光荣的,所以,不必担忧这个义务角色没人担当。
  


  晚上,贺新婚的亲朋都退席了。大约晚上八九点钟,洞房的撑蚊帐仪式就开始举行。这时,村里的妇女和女孩子们挤满了洞房。那个被挑选的妇女就开始撑架新蚊帐了,围观者像第一次见到撑蚊帐一样,静静地看着,谁也不敢动手。蚊帐架好了,铺上垫被再把五个红蛋分别放在蚊帐垂下的四个角和床铺的正中心,然后抖开盖被盖上。这一切都做好了,这个撑蚊帐的妇女就窜到被子下面去睡。这时洞房里更是鸦雀无声。突然,被子下的妇女学了几声孩子的啼哭声,洞房里就爆发一阵经久不息的朗朗笑声。不管孩子的啼哭声学得像不像,大家都说,新婚夫妇养了一个胖娃娃,让刚出世的孩子好好休息吧,洞房里又肃静下来了。那个撑蚊帐的妇女又继续履行她的职责:被子下传出第一遍鸡叫声,稍停一下,又传出第二遍鸡叫声,这时,围观者都跃跃欲试,各人都要占据有利位置。第三遍鸡叫声传出来了,被子下的那个妇女一跃而起,同时高喊一声“天亮了!”就把米花、花生洒遍整个洞房。一场混战开始了,大家喊呀抢呀,抢呀喊呀,你得一把米花,我得一把花生。目标最集中的要算床上那几个红鸡蛋了。当然床中心的那几个红蛋,大家都并不抱着多大幻想,因为撑蚊帐的妇女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抢到鸡蛋的人也还要当心别人从手中抢去。壮族传统习俗鼓励在这样的场合抢得越多越光荣嘛。撑蚊帐的妇女宣布仪式结束了,人们才纷纷退场。这时,这洞房就交给新郎新娘使用了。
  
  不落夫家
  
  结婚仪式结束后第二天,新娘就返回娘家居住了。以后,只有到农忙时或节日期间才到夫家参加劳动或居住几天。这样要过两三年直到怀孕后,才可以长期到夫家居住下来。在回娘家长住期间,当地俗称“不坐家”或“不落夫家”。我曾问一位在娘家“坐家”的妇女,会不会担心丈夫趁她不在家,又出去和别的姑娘对歌。她笑了笑,说不担心,因为她也有着极大的自由,甚至还可以像未婚一样和异性交往。据说,广西军阀陆荣廷的妻子谭氏就是一个“不落夫家”的妇女,是和陆荣廷情投意合后改嫁的。一个名人竟然娶个二婚为正妻,即使后来荣华富贵也不离不弃,这在汉族简直不可想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壮族如今已经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异化”。壮族社会结婚后、生育前“不落夫家”的婚姻习俗听说已经越来越少,几乎消失了。毛泽东时代在壮族农村地区插队的知青生活,成了一段难以忘怀的美好回忆。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的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
  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风)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襄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
其他文献
德昂族的婚礼,要请全寨的人来做客。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请宾客畅饮,新郎则给每桌的客人磕头,接受宾客的祝福。饭后,新郎和新娘挎着盛有草烟、芦子、沙基、石灰盒的筒帕,分别在自家的客房里,挨个向男女伙伴们传烟。这时,无论把烟传给谁,对方都不会轻易去接,而是用优雅动听的歌声,询问新郎和新娘是如何结识又是如何相爱的。歌声中,一问一答,直到获得满意的答复后,才肯接烟。  迎亲和送亲都在夜间进行。到晚上11点左
期刊
佤族的婚俗,女子一般从夫而居,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  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或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或是在农历九月至十二月的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一般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
期刊
阿昌族的婚恋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带有明显的父系色彩,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男女青年大多自由恋爱,但是若要正式结婚必须要经过父母的批准。最最可爱的是,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抢亲的婚俗,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
期刊
基诺族是一个从母系氏族社会跨越到父母家庭社会才一百多年历史的民族。族名的全称叫“基诺洛克”,翻译成汉语就是“舅舅的后代”。母系氏族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孩子只知妈妈、舅舅而不知父亲,舅舅在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威望。现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婚前有性行为发生也是家人允许的。但年轻人要和谁订亲结婚,得征得舅舅的同意。这恐怕是该民族传统,最明显的一点。  在西双版纳三十多年,对基诺族的文化习俗知之不多。
期刊
怒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婚前恋爱自由,缔结婚约由父母做主。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在初恋至成婚期间,双方父母要划给他们一块“共耕地”,以便于他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互相观察、了解,培养感情。按照传统习惯,新婚夫妇在举行婚礼的三天中不能同居。年长
期刊
满族的婚礼上有一个习惯,新郎要用秤杆挑下新娘头上的盖头,再将它放在院中的帐篷顶上。盖头揭下后,新郎要用手去抚摸新娘的头发。满族人以秤杆揭盖头取“称心如意”的意思;抚摸头发则象征白头偕老。娶亲的时候也很有讲究,男方给女方家送老酒一坛30斤,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娶亲的人数必须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  新郎来到女方家,第一件事就是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由
期刊
婚姻,是人生中的首要大事,意味着新的家庭、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土家人心目中,唯有结婚,才算“成人”;只有结了婚,才有资格在人生的论坛上发言。  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怀旧、向往、憧憬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  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
期刊
在蒙古族的婚俗中,洁白的哈达、上好的奶酒和全羊是男方“下聘”的重礼。有一句蒙古族婚俗谚语还说:“多求则贵,少求则贱。”求亲的人要经过数次求婚,才可得到女方的应允。下聘的这天,女方家邀请亲戚来饮酒,两家正式定亲了。婚礼上,新郎新娘必须接受火神的洗礼,他们骑马绕蒙古包三圈,跳过两堆旺火,表示爱情的纯洁和新生活的兴旺。婚宴上必不可少的当然是全羊席,新郎手提银壶,新娘手捧银碗,向长辈、亲友逐一献哈达、敬喜
期刊
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是朝鲜族婚礼喜宴上最重要的菜肴。大公鸡的嘴里叼着红辣椒,象征着万事如意。迎娶新娘的彩车来了以后,为了表示对新娘的欢迎,男方的家长、兄嫂在门前翩翩起舞,这样的舞蹈寓意着男方有能力使新娘获得幸福。朝鲜族是以敬重老人为荣的民族,每年九月九日是“老人安慰日”。在朝鲜族,人们以“看老宴”款待60岁以上的老人,祝福他们健康长寿。老年人受到社会与家庭的普遍尊重。儿孙晚辈以照顾体贴老人为荣。  
期刊
畲族婚俗流行对歌找恋人,自许终身。后来受汉族影响,逐渐演变为经媒人介绍,双方同意后聘礼成婚。婚嫁有女嫁男、男嫁女、做两头家等形式。  香香是畲族聚居区里的一位姑娘,几年前她本想外出打工的,可自从认识了村里一位叫俊杰的小伙子以后,就留了下来。香香会唱也喜欢唱畲族的山歌,她和俊杰的婚事,就是通过对歌定下来的。  《采茶歌》是畲族地区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这是畲族青年男女在山上采茶时,即兴编唱的情歌曲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