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昌族的婚恋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带有明显的父系色彩,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男女青年大多自由恋爱,但是若要正式结婚必须要经过父母的批准。最最可爱的是,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抢亲的婚俗,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二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阿昌族的三万多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汉文和傣文。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尤以“户撒刀”、又称“阿昌刀”最为著名。
与大多数的阿昌族青年男女一样,李中显和林秋水是在赶街时互相认识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相识了,相互带着满心的欢喜,他先开口:
“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
她呢,羞涩而大胆地回答:“林秋水,我的名字不好听。”最初的羞涩褪去了,阿昌族姑娘的明朗爽落便显露出来。她凝眸细细打量,心中喜爱上了这个俊朗的后生,就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
她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他的名字。阿昌族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李中显”,他答道。
幸好不同姓,她心里高兴了,便一时无话。他就找话讲:“有亲人家,买得什么好东西?”
她笑眯眯地回答:“穷人家的姑娘,什么也买不起!”他说:“哎呀,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见到我们穷人呀,装得比穷人还要穷。”
姑娘说:“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面前不说真,我对你说什么假话呀。”他乘机提议: “你要把我当真人的话,今天我送你回家行吗?”见姑娘没拒绝,他便吹着三叶箫跟在她后边,一同去她家的寨子。
晚上12点,李中显约来几个朋友一起到林秋水家。对着紧闭的大门,他吹起了葫芦箫(阿昌族小伙子谈恋爱,白天吹三叶箫,晚上吹葫芦箫)。一听到箫声,知道是他来了,她立刻梳妆打扮,然后躲进灶房。妈妈听到箫声,点亮堂屋里的灯,连忙扫地、烧火,打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并说:“今晚在我家向火吧!”他有礼貌地点点头。为了让已进屋休息的长辈们睡好觉,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暂时都不说话。半个钟头一过,李中显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装着做家务的林秋水对起歌来。
他唱道:“我远路当做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她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灯光,对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唱完,她提着板凳走出灶房,到火塘旁边小伙子对面坐下。他喜上眉头:“不是吃一惊,倒是乐开怀,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好比上天得见天星,好比下海得吃海参。”接着继续对歌直到天亮,他才回家去。
俩人感情深些了,他不再拽着同伴打掩护,而是单独到她家去串,也按照阿昌族的习惯聘媒前往说亲。然而,通往幸福之路出现了荆棘,他遭到女方父母的谢绝。不过两人的心意是不会因为这样的小小挫折而改变的,何况这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前辈们已经做过无数例成功的榜样:他们俩人,只消私下约定时间地点,由他前来抢亲就大功告成了。
约定的日期到了,他约集了十几位平时相好的伙伴来到她村外,私下里埋伏好。她估计,这时意中人已前来“接”她,便借故来到村外约定地点。这时,隐藏起来的小伙子们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不由分说地上前将她抬起便走,
她并不惊慌,心里还偷偷开心着,但为了表示是被“抢”走的,于是只好高声呼救,意思意思。父母和村里人听到呼救声,仓促赶来,发现抢婚的人不仅个个精明强悍,而且人数众多,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女儿抢回,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叫骂几声。村里人呢,为了表示对女方父母的同情,虚张声势地追赶一段路。而抢亲的队伍,此时保护着她,渐行渐远,扬长而去……
当然,抢了人就可以举行婚礼。她一进男方家的门,鞭炮就开始响起来了,祝贺抢亲成功和婚礼开始。举行完拜堂仪式,包上高包头,林秋水意识到自己已经算是结婚了,任何人再无权把她娶走,喜悦的泪水淌了下来。
当天晚上,新郎李中显唯恐她家里来人质询或找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悄悄地领着她到离家较远的亲戚家躲避,直到她家父母被迫同意这桩亲事为止,才一起回来。
回来后,他们回她家补办婚礼手续,送去聘金彩礼和嫁妆等,双方也就既往不咎、互相往来、亲密无间,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段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的。
李中显与林秋水的恋爱婚姻只是个别现象,多数你侬我侬的阿昌族情侣都会获得双方父母同意,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结婚仪式“接姑娘”。
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二是当姑娘和她的意中人的行动已被父母发觉,或是男方走漏了消息,姑娘的父母不同意,又给姑娘选了另外的小伙子,就会叫自己选中的小伙子赶快来把姑娘接走。这时,即便是姑娘的意中人来到,也不能闯入女方家中或半路截取,只能眼巴巴望着姑娘被人抢走。这是阿昌族抢亲的一种规矩。第三种是在恋爱过程中,男女双方曾立下海誓山盟,但女方中途变心,男方便组织人趁姑娘外出不备之机,半路截住,拉起就跑。抢亲到家,一进门就放鞭炮,当即拜堂,让姑娘包上高包头。当夜或第二天一早要将姑娘领到男女较远的亲戚家住下,有时还要躲进深山老林,直到家里与女方家长谈判结束,才能双双回家。因双方终要结成亲戚,所以无论原来怎么闹,男方在抢亲后第三天仍要聘请媒人向女方父母求和说亲。一经达成协议,双方都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常来常往、亲如一家。 当然,现在的抢亲都是为了凑热闹,保留抢亲这一形式,一般父母都是事先知道和同意的了。
阿昌族的三万多人口,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汉文和傣文。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尤以“户撒刀”、又称“阿昌刀”最为著名。
与大多数的阿昌族青年男女一样,李中显和林秋水是在赶街时互相认识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相识了,相互带着满心的欢喜,他先开口:
“有亲人家,叫什么名字?”
她呢,羞涩而大胆地回答:“林秋水,我的名字不好听。”最初的羞涩褪去了,阿昌族姑娘的明朗爽落便显露出来。她凝眸细细打量,心中喜爱上了这个俊朗的后生,就反问:“有亲人家,把你好听的名字说给我听听!”
她怀揣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他的名字。阿昌族是严禁同姓通婚的。
“李中显”,他答道。
幸好不同姓,她心里高兴了,便一时无话。他就找话讲:“有亲人家,买得什么好东西?”
她笑眯眯地回答:“穷人家的姑娘,什么也买不起!”他说:“哎呀,你真是千张嘴万句话,见到我们穷人呀,装得比穷人还要穷。”
姑娘说:“真人面前不说假,假人面前不说真,我对你说什么假话呀。”他乘机提议: “你要把我当真人的话,今天我送你回家行吗?”见姑娘没拒绝,他便吹着三叶箫跟在她后边,一同去她家的寨子。
晚上12点,李中显约来几个朋友一起到林秋水家。对着紧闭的大门,他吹起了葫芦箫(阿昌族小伙子谈恋爱,白天吹三叶箫,晚上吹葫芦箫)。一听到箫声,知道是他来了,她立刻梳妆打扮,然后躲进灶房。妈妈听到箫声,点亮堂屋里的灯,连忙扫地、烧火,打开大门让小伙子们进家来坐,并说:“今晚在我家向火吧!”他有礼貌地点点头。为了让已进屋休息的长辈们睡好觉,小伙子们在半小时内暂时都不说话。半个钟头一过,李中显马上小声地跟躲在灶房里装着做家务的林秋水对起歌来。
他唱道:“我远路当做近路走,一心想见你的面,只听山歌不见人,单面向火心头冷。”她接着唱道:“我人丑难见灯光,对面向火就怕哥吃一惊。”唱完,她提着板凳走出灶房,到火塘旁边小伙子对面坐下。他喜上眉头:“不是吃一惊,倒是乐开怀,今晚得把妹的山歌听,好比上天得见天星,好比下海得吃海参。”接着继续对歌直到天亮,他才回家去。
俩人感情深些了,他不再拽着同伴打掩护,而是单独到她家去串,也按照阿昌族的习惯聘媒前往说亲。然而,通往幸福之路出现了荆棘,他遭到女方父母的谢绝。不过两人的心意是不会因为这样的小小挫折而改变的,何况这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前辈们已经做过无数例成功的榜样:他们俩人,只消私下约定时间地点,由他前来抢亲就大功告成了。
约定的日期到了,他约集了十几位平时相好的伙伴来到她村外,私下里埋伏好。她估计,这时意中人已前来“接”她,便借故来到村外约定地点。这时,隐藏起来的小伙子们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不由分说地上前将她抬起便走,
她并不惊慌,心里还偷偷开心着,但为了表示是被“抢”走的,于是只好高声呼救,意思意思。父母和村里人听到呼救声,仓促赶来,发现抢婚的人不仅个个精明强悍,而且人数众多,单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将女儿抢回,也只好无可奈何地叫骂几声。村里人呢,为了表示对女方父母的同情,虚张声势地追赶一段路。而抢亲的队伍,此时保护着她,渐行渐远,扬长而去……
当然,抢了人就可以举行婚礼。她一进男方家的门,鞭炮就开始响起来了,祝贺抢亲成功和婚礼开始。举行完拜堂仪式,包上高包头,林秋水意识到自己已经算是结婚了,任何人再无权把她娶走,喜悦的泪水淌了下来。
当天晚上,新郎李中显唯恐她家里来人质询或找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悄悄地领着她到离家较远的亲戚家躲避,直到她家父母被迫同意这桩亲事为止,才一起回来。
回来后,他们回她家补办婚礼手续,送去聘金彩礼和嫁妆等,双方也就既往不咎、互相往来、亲密无间,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那段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似的。
李中显与林秋水的恋爱婚姻只是个别现象,多数你侬我侬的阿昌族情侣都会获得双方父母同意,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结婚仪式“接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