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的“哭嫁”歌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是人生中的首要大事,意味着新的家庭、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土家人心目中,唯有结婚,才算“成人”;只有结了婚,才有资格在人生的论坛上发言。
  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怀旧、向往、憧憬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
  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
  土家姑娘的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迎嫁、取亲、拜堂、接腊、坐床等前后十几道手续。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男主人只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倒是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织,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
  婚俗从“求肯”开始。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遵循着“明媒正娶”的传统。媒人是剧中上场的第一个人物, “求肯”拉开了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舂,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受男方的委托来到女方家,开始施展巧舌求亲。如女方同意,下半年即可成亲。不然,便要等到第二年的春节再“求肯”。不是逢春不求亲,别的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的。
  


  可见此时的媒人,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故苦口婆心者有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之,或诱之以利也有之。媒人的表现在民歌中表现的非常生动:
  还没有梳起头,就在求求求,姊儿妹子舍不得丢:
  还没裹起脚,说到中界过,姑娘肯不肯,把个回信我!
  ……
  正月里来是新春,媒人先生来求肯,左说左不依,右说右不应,红庚八字拿残哒,姑娘迟早是别家人。
  姑娘们大都“讨厌”媒人。她们各有各的心事,有的为郎君送过手巾;有的双方已对唱过情歌;她们一边织着西兰卡普,一边暗暗掂量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唱歌如说知心话,唱得郎心对姐心,五句子歌儿做媒人”,这该是何等幸福!但是,如果这个媒人带来的正是姑娘心目中如意郎君的聘礼,形式上的“骂媒歌”也还是不可少的:
  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
  树上鸟儿骗得飞,岩里猴子骗得跑。
  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
  当然,骂归骂,美丽的姑娘终归是要出嫁的,而且要嫁的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求肯”成功,意味着婚事开始进入紧张的约定程序。接着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格期”,确定婚期后,在七月半之前要举行“报期过礼”仪式。
  一旦报期过礼了,就意味着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开始进入倒计时。土家把未婚少女叫“吃茶姑娘”,自幼蓄着一根辫子。到了出嫁的前三天,娘家要择吉时,为她开脸、梳头。开脸又叫“上头”,或叫“弹三线”。开脸之后,昔日的黄毛丫头容貌一新,皮肤白了,发型变了,做姑娘的时代将结束了。
  在忐忑不安中,姑娘迎来了出嫁前的最后一天。这是所有土家女人都终身难忘的一天。土家婚俗的传统,在这个时候极其妥贴地安排了精彩的一幕,把整个剧情推向第一个高潮:出嫁的头天夜晚,爹妈请来女儿的小姐妹九人,同坐一桌,这叫做“陪十姊妹”,是土家嫁女的重要仪式之一。这时,让女儿倾情地、痛痛快快地哭嫁,也算是父母在精神上给女儿的一份陪嫁。
  入夜,星月灿烂,蝉虫低鸣;席间,灯火摇曳,泪湿衣衫。红漆方桌边,油灯下,十姊妹团团围坐,深情意切的“姊妹歌”悠悠的响起:
  石榴开花叶叶儿密,堂屋里摆起万字席;
  远来的客们上席坐,近处的客们下席陪;
  听我唱个十姊妹
  姊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儿平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亲生的姊妹含不得!
  十姊妹歌多为一人领唱,女伴们用同样的曲调以衬词伴和。唱到高潮处,在座的宾客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歌词中有回顾也有祝愿,表达姑娘感怀父母养育之恩和出嫁前的离情别意,也有很大部分是孝顺公婆、相夫教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曲词优雅,场面动人。欢乐时,轻决的节奏、跳荡的旋律伴着美丽的词句,生动地表达了姑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抒怀时,或高亢悠扬,或深情委婉,徐缓的节奏和着柔美的音调,抒发着姑娘深沉的情感。
  


  哭嫁歌,能使“悲”与“喜”这两种对立的心理现象均衡,于哭歌中增添喜庆的热闹气氛。婚姻大事,对于出嫁者来说,内心该是充满幸福感和喜悦的,土家姑娘却偏要以悲悲戚戚地哭,来表达喜的内涵。直至次日娶亲时刻到来,歌声与哭声还不会结束,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比“陪十姊妹”更热闹的“哭嫁”。
  出嫁的当天,新娘的全家都要唱“哭嫁歌”。家人一个个地接唱,手拉着手对唱,仿佛是演奏一曲哀婉的交响乐章;这时亲戚朋友们也会来帮唱,不会唱的便站在一旁抽泣,哭得越悲,表示感情越深。“哭嫁歌”的内容要比“陪十姊妹”更加丰富。新娘该上轿了,嗓子也哭得嘶哑了。哥哥将她背出门时,她用手捶着哥哥的背还唱:
  哥哥呀,哥哥呀,
  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别人家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边头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里倒了吧,
  让我变只鱼儿,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之后,爹娘该打发姑娘起程了。这时的仪式叫“发亲”。发亲也有讲究,如女方置“金满斗”、新娘撒筷子等。歌中唱道:
  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娶亲,
  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
  铜锣三声响,唢呐三声音,
  旗锣轿伞鞭炮炸,炸得为娘心里疼。
  鞭炮唢呐声中,女儿肝肠寸断,眼泪哭干,从此告别娘家。
  新娘出嫁,要有夫妻双全的亲人作为女方亲属的代表,把新娘送到婆家。在次日早上举行“交亲”仪式,新娘房中由女送亲客向支客师面交鞋礼,一边说着客气话,而公婆则要赶紧说恭维话,双方你来我往,直到哄笑声中,人们散去。
  女方出嫁前要“陪十姊妹”;男方在结婚仪式上也要“坐十友席”。请来九位十二岁的男童陪伴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说“令歌”时,传递令杯,互比口才,如“门口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到令的啃骨头”。若对不上四言八句,便顺势说:“桌上一个洞,令杯往前送”,则也能应付过去。但若论感染力,远不如“陪十姊妹”动人。
  土家婚俗中的“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圆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这叫“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抢坐在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再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婚床的中线上,象征未来在家庭中的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新郎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后,新娘嫣然而笑,夺床才就此结束,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拜堂和抢床,无疑也是土家族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
  “回门”是婚嫁中最后一个仪式。姑娘嫁到婆家后,新婚夫妇选定个日期一同回拜女家的父母,这叫“回门”。回到娘家屋里,一对新人要在堂前叩拜祖宗,女婿要开口叫岳父岳母。女家酒席侍候,以客礼相待,新婚夫妇坐上席。不论远还是近,新人“回门”的当日都必须返回婆家。
  


  族名“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印江等县以及重庆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国土巴子国(今重庆市)最兴旺的时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国却被秦国所灭。巴子国灭亡前后的一段时期,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西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燥,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其他文献
景颇族的青年男女恋爱较为自由,他们将自由恋爱称为“干脱总”,意为串姑娘。但结婚须由父母包办。景颇族的小伙子对姑娘表达爱意时,创造了一种有趣的“树叶信”,即捎给姑娘一截用树叶包扎的树根、一瓣大蒜、一根火柴和几颗辣椒。“树叶信”的意思是告诉对方,自己有许多话要对她讲:树根表示思念,大蒜表示请姑娘考虑俩人的事情,辣椒表示男方爱慕之情的热烈,火柴说明男方态度的坚决。女方如同意与男方相好,就把男方的“信”原
期刊
摊开中国地图,在云南省左上角,可见一条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河流,这就是独龙江,居住在江两岸的民族因江得名独龙族。 独龙族人数不过数千,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多聚居在独龙江峡谷,全年很多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与世隔绝,在另外的时间里,也因为山高谷深、群峰环抱、沟壑横阻,与外界交往稀疏。  独龙族无本民族文字,言传身教,传承文明,久而久之,因循而来的习俗不仅为外人所不解,对本民族中的一些人也成了困惑
期刊
从勐海县城出发,走上一条新修的沙石路驶向布朗山乡,便进入了一望无际的原始大森林。野栗树、野棕树、野藤都趋向路面伸展着,仿佛是要把道路阻断。成片的野橡胶林则静静地为我们指路,让我们莫要在路边的哈尼族或拉祜族村寨留连。  这是一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边地山区,地处西双版纳州西部,西南与缅甸交界,名字叫布朗山。勐龙坝子的人,抬头就能看见这座矗立在勐海县西南面的大山,布朗山也是一个乡,这里聚居着最后的布朗
期刊
羌族婚俗古朴,整个婚礼一般要持续三天时间。订婚时经三道程序,首先是“开口酒”,即许口酒。当男女青年恋爱后,男方请媒人到心目中的女方家说亲,如同意,则由家长提出一定时间男方到女方家办酒席宴请,名“开口酒”。酒席上女方提出聘金数目,双方议定,表示订婚初步成功。数月后,男家去女家备酒席招待近亲,称“小定酒”,此时要送上些彩礼,置于神台之上,以示庄重。“大订酒”上,两家具体商定结婚日期,男方要大宴宾客,款
期刊
德昂族的婚礼,要请全寨的人来做客。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请宾客畅饮,新郎则给每桌的客人磕头,接受宾客的祝福。饭后,新郎和新娘挎着盛有草烟、芦子、沙基、石灰盒的筒帕,分别在自家的客房里,挨个向男女伙伴们传烟。这时,无论把烟传给谁,对方都不会轻易去接,而是用优雅动听的歌声,询问新郎和新娘是如何结识又是如何相爱的。歌声中,一问一答,直到获得满意的答复后,才肯接烟。  迎亲和送亲都在夜间进行。到晚上11点左
期刊
佤族的婚俗,女子一般从夫而居,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  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或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或是在农历九月至十二月的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佤族姑娘出嫁,父母要为她准备嫁妆。嫁妆一般有衣服、被盖、纺织工具和生产工具。姑娘出
期刊
阿昌族的婚恋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带有明显的父系色彩,结婚按长幼顺序进行。男女青年大多自由恋爱,但是若要正式结婚必须要经过父母的批准。最最可爱的是,以前在阿昌族青年男女中流行抢亲的婚俗,这种特殊的形式在现今的一些阿昌族中仍旧存在。  抢亲一般是由三种原因引起的:一是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建立了感情,而在男方聘媒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要将女儿另许他人。这样,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
期刊
基诺族是一个从母系氏族社会跨越到父母家庭社会才一百多年历史的民族。族名的全称叫“基诺洛克”,翻译成汉语就是“舅舅的后代”。母系氏族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孩子只知妈妈、舅舅而不知父亲,舅舅在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威望。现在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是自由的,婚前有性行为发生也是家人允许的。但年轻人要和谁订亲结婚,得征得舅舅的同意。这恐怕是该民族传统,最明显的一点。  在西双版纳三十多年,对基诺族的文化习俗知之不多。
期刊
怒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婚前恋爱自由,缔结婚约由父母做主。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在初恋至成婚期间,双方父母要划给他们一块“共耕地”,以便于他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互相观察、了解,培养感情。按照传统习惯,新婚夫妇在举行婚礼的三天中不能同居。年长
期刊
满族的婚礼上有一个习惯,新郎要用秤杆挑下新娘头上的盖头,再将它放在院中的帐篷顶上。盖头揭下后,新郎要用手去抚摸新娘的头发。满族人以秤杆揭盖头取“称心如意”的意思;抚摸头发则象征白头偕老。娶亲的时候也很有讲究,男方给女方家送老酒一坛30斤,肥猪一只,作为女子宴请亲朋好友所用。娶亲的人数必须为单数,即新郎、媒人、两个娶亲婆,一个压轿男孩。  新郎来到女方家,第一件事就是到上屋面向西给老佛父叩头,然后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