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是人生中的首要大事,意味着新的家庭、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在土家人心目中,唯有结婚,才算“成人”;只有结了婚,才有资格在人生的论坛上发言。
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怀旧、向往、憧憬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
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
土家姑娘的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迎嫁、取亲、拜堂、接腊、坐床等前后十几道手续。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男主人只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倒是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织,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
婚俗从“求肯”开始。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遵循着“明媒正娶”的传统。媒人是剧中上场的第一个人物, “求肯”拉开了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舂,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受男方的委托来到女方家,开始施展巧舌求亲。如女方同意,下半年即可成亲。不然,便要等到第二年的春节再“求肯”。不是逢春不求亲,别的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的。
可见此时的媒人,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故苦口婆心者有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之,或诱之以利也有之。媒人的表现在民歌中表现的非常生动:
还没有梳起头,就在求求求,姊儿妹子舍不得丢:
还没裹起脚,说到中界过,姑娘肯不肯,把个回信我!
……
正月里来是新春,媒人先生来求肯,左说左不依,右说右不应,红庚八字拿残哒,姑娘迟早是别家人。
姑娘们大都“讨厌”媒人。她们各有各的心事,有的为郎君送过手巾;有的双方已对唱过情歌;她们一边织着西兰卡普,一边暗暗掂量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唱歌如说知心话,唱得郎心对姐心,五句子歌儿做媒人”,这该是何等幸福!但是,如果这个媒人带来的正是姑娘心目中如意郎君的聘礼,形式上的“骂媒歌”也还是不可少的:
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
树上鸟儿骗得飞,岩里猴子骗得跑。
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
当然,骂归骂,美丽的姑娘终归是要出嫁的,而且要嫁的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求肯”成功,意味着婚事开始进入紧张的约定程序。接着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格期”,确定婚期后,在七月半之前要举行“报期过礼”仪式。
一旦报期过礼了,就意味着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开始进入倒计时。土家把未婚少女叫“吃茶姑娘”,自幼蓄着一根辫子。到了出嫁的前三天,娘家要择吉时,为她开脸、梳头。开脸又叫“上头”,或叫“弹三线”。开脸之后,昔日的黄毛丫头容貌一新,皮肤白了,发型变了,做姑娘的时代将结束了。
在忐忑不安中,姑娘迎来了出嫁前的最后一天。这是所有土家女人都终身难忘的一天。土家婚俗的传统,在这个时候极其妥贴地安排了精彩的一幕,把整个剧情推向第一个高潮:出嫁的头天夜晚,爹妈请来女儿的小姐妹九人,同坐一桌,这叫做“陪十姊妹”,是土家嫁女的重要仪式之一。这时,让女儿倾情地、痛痛快快地哭嫁,也算是父母在精神上给女儿的一份陪嫁。
入夜,星月灿烂,蝉虫低鸣;席间,灯火摇曳,泪湿衣衫。红漆方桌边,油灯下,十姊妹团团围坐,深情意切的“姊妹歌”悠悠的响起:
石榴开花叶叶儿密,堂屋里摆起万字席;
远来的客们上席坐,近处的客们下席陪;
听我唱个十姊妹
姊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儿平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亲生的姊妹含不得!
十姊妹歌多为一人领唱,女伴们用同样的曲调以衬词伴和。唱到高潮处,在座的宾客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歌词中有回顾也有祝愿,表达姑娘感怀父母养育之恩和出嫁前的离情别意,也有很大部分是孝顺公婆、相夫教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曲词优雅,场面动人。欢乐时,轻决的节奏、跳荡的旋律伴着美丽的词句,生动地表达了姑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抒怀时,或高亢悠扬,或深情委婉,徐缓的节奏和着柔美的音调,抒发着姑娘深沉的情感。
哭嫁歌,能使“悲”与“喜”这两种对立的心理现象均衡,于哭歌中增添喜庆的热闹气氛。婚姻大事,对于出嫁者来说,内心该是充满幸福感和喜悦的,土家姑娘却偏要以悲悲戚戚地哭,来表达喜的内涵。直至次日娶亲时刻到来,歌声与哭声还不会结束,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比“陪十姊妹”更热闹的“哭嫁”。
出嫁的当天,新娘的全家都要唱“哭嫁歌”。家人一个个地接唱,手拉着手对唱,仿佛是演奏一曲哀婉的交响乐章;这时亲戚朋友们也会来帮唱,不会唱的便站在一旁抽泣,哭得越悲,表示感情越深。“哭嫁歌”的内容要比“陪十姊妹”更加丰富。新娘该上轿了,嗓子也哭得嘶哑了。哥哥将她背出门时,她用手捶着哥哥的背还唱:
哥哥呀,哥哥呀,
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别人家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边头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里倒了吧,
让我变只鱼儿,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之后,爹娘该打发姑娘起程了。这时的仪式叫“发亲”。发亲也有讲究,如女方置“金满斗”、新娘撒筷子等。歌中唱道:
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娶亲,
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
铜锣三声响,唢呐三声音,
旗锣轿伞鞭炮炸,炸得为娘心里疼。
鞭炮唢呐声中,女儿肝肠寸断,眼泪哭干,从此告别娘家。
新娘出嫁,要有夫妻双全的亲人作为女方亲属的代表,把新娘送到婆家。在次日早上举行“交亲”仪式,新娘房中由女送亲客向支客师面交鞋礼,一边说着客气话,而公婆则要赶紧说恭维话,双方你来我往,直到哄笑声中,人们散去。
女方出嫁前要“陪十姊妹”;男方在结婚仪式上也要“坐十友席”。请来九位十二岁的男童陪伴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说“令歌”时,传递令杯,互比口才,如“门口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到令的啃骨头”。若对不上四言八句,便顺势说:“桌上一个洞,令杯往前送”,则也能应付过去。但若论感染力,远不如“陪十姊妹”动人。
土家婚俗中的“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圆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这叫“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抢坐在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再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婚床的中线上,象征未来在家庭中的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新郎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后,新娘嫣然而笑,夺床才就此结束,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拜堂和抢床,无疑也是土家族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
“回门”是婚嫁中最后一个仪式。姑娘嫁到婆家后,新婚夫妇选定个日期一同回拜女家的父母,这叫“回门”。回到娘家屋里,一对新人要在堂前叩拜祖宗,女婿要开口叫岳父岳母。女家酒席侍候,以客礼相待,新婚夫妇坐上席。不论远还是近,新人“回门”的当日都必须返回婆家。
族名“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印江等县以及重庆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国土巴子国(今重庆市)最兴旺的时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国却被秦国所灭。巴子国灭亡前后的一段时期,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西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燥,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家婚俗之美,美就美在用最艺术的眼光,把一切关注直接投向女性,浓墨重彩地渲染她们在面对这种人生际遇的变化时,极其自然地流露出惶恐、惧怕、怀旧、向往、憧憬等种种不安所交织的情绪。
土家婚俗之奇,奇就奇在用最朴实的方式,最贴切地表达了人们的亲情、友情、爱情,难以割舍、浪漫与现实相互交织的复杂矛盾,最真切自然地反映了前后两种生活的联系和过渡。
土家姑娘的出嫁,是一出荡气回肠的悲喜大戏。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有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迎嫁、取亲、拜堂、接腊、坐床等前后十几道手续。在整个婚礼过程中,男主人只是一个配角,从头至尾几乎没有几句像样的台词,倒是女主角先悲后喜、悲喜交织,将一腔情绪演绎得酣畅淋漓。
婚俗从“求肯”开始。常言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土家姑娘自然也遵循着“明媒正娶”的传统。媒人是剧中上场的第一个人物, “求肯”拉开了土家山寨办婚事的序幕。每年新舂,是媒人约定登门的时间,媒人受男方的委托来到女方家,开始施展巧舌求亲。如女方同意,下半年即可成亲。不然,便要等到第二年的春节再“求肯”。不是逢春不求亲,别的季节,是不准媒人上门的。
可见此时的媒人,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故苦口婆心者有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之,或诱之以利也有之。媒人的表现在民歌中表现的非常生动:
还没有梳起头,就在求求求,姊儿妹子舍不得丢:
还没裹起脚,说到中界过,姑娘肯不肯,把个回信我!
……
正月里来是新春,媒人先生来求肯,左说左不依,右说右不应,红庚八字拿残哒,姑娘迟早是别家人。
姑娘们大都“讨厌”媒人。她们各有各的心事,有的为郎君送过手巾;有的双方已对唱过情歌;她们一边织着西兰卡普,一边暗暗掂量着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唱歌如说知心话,唱得郎心对姐心,五句子歌儿做媒人”,这该是何等幸福!但是,如果这个媒人带来的正是姑娘心目中如意郎君的聘礼,形式上的“骂媒歌”也还是不可少的:
娘家又夸女婿好,婆家又夸嫁妆多。
树上鸟儿骗得飞,岩里猴子骗得跑。
骗得我爹点了头,骗得我娘开了口……
当然,骂归骂,美丽的姑娘终归是要出嫁的,而且要嫁的是自己的如意郎君,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求肯”成功,意味着婚事开始进入紧张的约定程序。接着男方要请阴阳先生“格期”,确定婚期后,在七月半之前要举行“报期过礼”仪式。
一旦报期过礼了,就意味着姑娘在娘家的日子,开始进入倒计时。土家把未婚少女叫“吃茶姑娘”,自幼蓄着一根辫子。到了出嫁的前三天,娘家要择吉时,为她开脸、梳头。开脸又叫“上头”,或叫“弹三线”。开脸之后,昔日的黄毛丫头容貌一新,皮肤白了,发型变了,做姑娘的时代将结束了。
在忐忑不安中,姑娘迎来了出嫁前的最后一天。这是所有土家女人都终身难忘的一天。土家婚俗的传统,在这个时候极其妥贴地安排了精彩的一幕,把整个剧情推向第一个高潮:出嫁的头天夜晚,爹妈请来女儿的小姐妹九人,同坐一桌,这叫做“陪十姊妹”,是土家嫁女的重要仪式之一。这时,让女儿倾情地、痛痛快快地哭嫁,也算是父母在精神上给女儿的一份陪嫁。
入夜,星月灿烂,蝉虫低鸣;席间,灯火摇曳,泪湿衣衫。红漆方桌边,油灯下,十姊妹团团围坐,深情意切的“姊妹歌”悠悠的响起:
石榴开花叶叶儿密,堂屋里摆起万字席;
远来的客们上席坐,近处的客们下席陪;
听我唱个十姊妹
姊妹亲!姊妹亲,拣个石榴儿平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亲生的姊妹含不得!
十姊妹歌多为一人领唱,女伴们用同样的曲调以衬词伴和。唱到高潮处,在座的宾客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歌词中有回顾也有祝愿,表达姑娘感怀父母养育之恩和出嫁前的离情别意,也有很大部分是孝顺公婆、相夫教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曲词优雅,场面动人。欢乐时,轻决的节奏、跳荡的旋律伴着美丽的词句,生动地表达了姑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抒怀时,或高亢悠扬,或深情委婉,徐缓的节奏和着柔美的音调,抒发着姑娘深沉的情感。
哭嫁歌,能使“悲”与“喜”这两种对立的心理现象均衡,于哭歌中增添喜庆的热闹气氛。婚姻大事,对于出嫁者来说,内心该是充满幸福感和喜悦的,土家姑娘却偏要以悲悲戚戚地哭,来表达喜的内涵。直至次日娶亲时刻到来,歌声与哭声还不会结束,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比“陪十姊妹”更热闹的“哭嫁”。
出嫁的当天,新娘的全家都要唱“哭嫁歌”。家人一个个地接唱,手拉着手对唱,仿佛是演奏一曲哀婉的交响乐章;这时亲戚朋友们也会来帮唱,不会唱的便站在一旁抽泣,哭得越悲,表示感情越深。“哭嫁歌”的内容要比“陪十姊妹”更加丰富。新娘该上轿了,嗓子也哭得嘶哑了。哥哥将她背出门时,她用手捶着哥哥的背还唱:
哥哥呀,哥哥呀,
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别人家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倒了吧,
让我变只鸟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边头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里倒了吧,
让我变只鱼儿,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之后,爹娘该打发姑娘起程了。这时的仪式叫“发亲”。发亲也有讲究,如女方置“金满斗”、新娘撒筷子等。歌中唱道:
铜锣响几声,婆家来娶亲,
哥哥背上轿,嫂嫂锁轿门,
铜锣三声响,唢呐三声音,
旗锣轿伞鞭炮炸,炸得为娘心里疼。
鞭炮唢呐声中,女儿肝肠寸断,眼泪哭干,从此告别娘家。
新娘出嫁,要有夫妻双全的亲人作为女方亲属的代表,把新娘送到婆家。在次日早上举行“交亲”仪式,新娘房中由女送亲客向支客师面交鞋礼,一边说着客气话,而公婆则要赶紧说恭维话,双方你来我往,直到哄笑声中,人们散去。
女方出嫁前要“陪十姊妹”;男方在结婚仪式上也要“坐十友席”。请来九位十二岁的男童陪伴新郎,摆上果碟,边唱边说边吃喝,唱者曰“歌”,说者曰“令”,总称“令歌”。说“令歌”时,传递令杯,互比口才,如“门口一条沟,沟里出泥鳅,说得令的吃泥鳅,说不到令的啃骨头”。若对不上四言八句,便顺势说:“桌上一个洞,令杯往前送”,则也能应付过去。但若论感染力,远不如“陪十姊妹”动人。
土家婚俗中的“拜堂”,也是婚礼中的核心仪式。合完“八字”,新郎新娘并排进入洞房,之后圆亲婆婆将房门关上,新郎新娘抢坐于床上,这叫“坐床”。据说谁的行动快,先抢坐在床上,谁就先当家。此后再打开房门,亲友们蜂拥而进,也去抢坐新床。俗话说:“抢床抢床,长发其祥”,第一个抢坐到床上的人,为“得头福”。
有心计的新娘常抢坐在婚床的中线上,象征未来在家庭中的地位。新郎亦不甘示弱,尽量把新娘挤到线外,彼此互不相让,直到新郎把新娘的盖头揭开后,新娘嫣然而笑,夺床才就此结束,然后夫妻共饮交杯酒。拜堂和抢床,无疑也是土家族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
“回门”是婚嫁中最后一个仪式。姑娘嫁到婆家后,新婚夫妇选定个日期一同回拜女家的父母,这叫“回门”。回到娘家屋里,一对新人要在堂前叩拜祖宗,女婿要开口叫岳父岳母。女家酒席侍候,以客礼相待,新婚夫妇坐上席。不论远还是近,新人“回门”的当日都必须返回婆家。
族名“土家”在当地汉语中是“本地人”的意思。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德江、印江等县以及重庆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与汉、苗等族杂居。
西元前400至600年,是巴人的国土巴子国(今重庆市)最兴旺的时期,但到西元前316年,巴子国却被秦国所灭。巴子国灭亡前后的一段时期,巴人开始从重庆一带往东迁移。从西元1300年开始,这一带的居民逐渐被统称为“土家”。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燥,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