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材 说“规律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uu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举行的新教师课堂教学比武中,笔者有幸参与始终,感受六位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教师们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单元“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笔者对他们的不同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 什么是规律
  1. 《辞海》将“规律”解释为: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和趋势。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张华老师在《小学教师》2010年1、2期合刊第4页《关于小学数学教材中“探索规律”的解析与思考》中则有更详细的解释: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向。规律是一种关系概念,不存在于任何一种或一个实际的客体之中,是从许多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关系模型。
  探索规律就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稳定、反复出现的关系的认识。鉴于规律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探索规律首先需要明确构成规律的元素以及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基本单元,也就是了解规律的结构,即内在的规则;其次,探索规律还需要能够根据规律的重复特性,预测出后面的元素是什么,即预测规律的发展趋向。
  3. 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63页是这样叙述的:“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出现3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二、 如何理解此处之“循环”?
  笔者在多处看到将这节课的课题称作“图形循环变化规律”,但是对“循环”二字的理解却各不相同。如《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0年第3期第32页马珏老师的《直观感知规律,促进思维发展——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图形循环变化规律〉教学设计》中就将“循环”理解为前面规律含义中的“重复性”。而从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的叙述来看,此处“循环”是作为“变化”的定语,是指“组”(单元)内部的变化方式。对此,笔者更认同后者。
  三、 本节课的规律有何特点
  这节课中主题图的四种图案(四种颜色)在按一定的次序做循环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可预测性”,但是不具“重复性”。如果按照上面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说法,至少要有这样的三个排列,也就是说至少要有12行(三个“组”),才符合“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出现3次)”的说法。如果按照上文张华老师提到的“规律结构”的说法,那么本主题图也只能算作一个“基本单元”,构成这个“基本单元”的四个“元素”是这里的四个“行”(列),而不是简单的“一种图形”!
  可以这么说,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每一个 “组”(基本单元)的构成图形(元素)是单一的、固定的,探索的规律是“组”与“组”之间的关系,即“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关系,“元素”没有变化,主要体现“单元重复”。而这节课里图形的排列规律中的“组”(基本单元)的构成元素是组合的(四种图案或颜色)、循环变化的,它探索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探索构成这个“组”(基本单元)的四个组合元素之间的变化规律——将第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往前移动一个位置而形成第二行,以此类推。这是“元素”在循环变化,没有体现“单元重复”。
  由此可见,一年级下册探索的图形规律是简单的重复规律,和本节课要探索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这种不同并不仅仅像二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51页上所说的那样“稍微复杂些”那么轻松,而是有着比较大的跨度。这也难怪二年级学生在学这一内容时普遍感觉困难。
  为了体现单元“重复性”,笔者认为可以增加这样的问题:“按照这样循环变化,第n(一个不太大的具体的正整数)行应该怎么摆呢?”有点类似三年级的一些思考题,如“今天是星期三,再过n天之后是星期几”之类。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四、 主题图与例1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教学用书》第153页上说:例1四组图形的变化方式与主题图相同,只是图形不按行列的方阵排列,而是排成一行。从左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了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按照这样的说法,例1与主题图属于并列关系,那么将此例作为探索了主题图之后的一道练习让学生来完成应该没问题。可事实上,从笔者以前的教学经历和六位比武教师的实践结果看,例1的正确率很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1. 例1既有图形的区别又有颜色的区别,而两幅主题图要么考虑图形要么考虑颜色,是单一的,因此例1的难度明显大于主题图。而非《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的“只是排列上的不同”。
  2. 有的教师在画一画之前先让学生摆一摆,但给学生准备的学具也像例1那样很小,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造成因“没摆规范”而造成了错误。在画一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斜的”画不好,也造成错误。
  仔细分析了主题图、例1、“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笔者认为教材这样安排的意图是:主题图作为一个引例,由学生自主探索,从行、列、对角线等不同的角度归纳出循环变化的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深化到例1,以例1为主讲,“做一做”和第11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作为配套练习。从逻辑上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但实际上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单考虑形状或者颜色的主题图和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已经有相当的跨度了,更何况是有诸多干扰因素的例1。
  五、 如何取舍素材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关于“探索规律”第一学段要求是“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当然对此的理解是有弹性的,还要看学生自己的实际。普遍来说,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完全直观、形象化的特点,而且注意稳定性差,注意广度不够。因此,像例1这样由诸多干扰因素构成的“循环变化规律”就很不容易被他们发现,一些学生甚至在“合作”“启发”之后仍难以完成。这无形给学生造成了挫败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事实上,有的教学设计就是把主题图当做重点的例子来探索而撇开例1,取不同的四样水果或者用“+、-、×、÷”四个符号,或者用四个不同的文字、四个数字等来代替例1的图形排列。笔者个人认为,这样的取舍有利于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要学生掌握了主题图中这种基本单元的构成元素的变化规律,到他们年龄大一点,随着注意广度的加强,到时自然可以轻松地完成例1这样的延续填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又何必在乎一时半会儿?还是让二年级的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一些吧!
  (浙江省绍兴市群贤小学 312000)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操作实践有了更多的关注。动手操作固然重要,但难道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操作中牢固掌握了新知吗?其实不然,这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下面笔者就结合两则典型的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 典型案例  【案例1】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片段  1. 认识1毫米  师:同学们打开二号信封,赶紧观察科学家的尺子,你有什么发現?(学生交流)  课件演示1毫米长度,指
学生往往是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致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状况去优化问题的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片段1】  师:你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猜猜看。  生:老师,我猜应该是178度。  师:真聪明,还有谁想猜?  另一生心领神会,立刻举手:老师,我猜是182度。  ……  相信这两个学生肯定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问题出在哪?这
一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与实验课标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由原来的“双基”改为“四基”。即原来提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不仅提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想方法第一次正式作为教学目标,从后台走向了前台,得到了重视。  在一次有关课标的研讨中,有两位教师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  观点一:“《课标(2011年版)》出来后,我就认真进行了研读,
【摘要】在北欧国家,特别是丹麦,大多数儿童都能接受托幼机构的教育,因而他们能与其他儿童和教师一起共享社会生活。本文对丹麦有关保育是儿童健康和发展的手段,而教学是儿童学习的媒介这一常见的观念进行解构。这一观念把保育(在日托中心进行)和学习(在学校进行)看作是一对矛盾,使得丹麦早期教育处于一种浪漫的儿童中心地位。保育、教学和养育应该彼此融合。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儿童自身的实验、调查以及儿童的社会性
【摘要】基于TPACK视角,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所应具备的数学教育能力分为B、M、T三个层面。B层面包括沟通交流能力、活动方案设计能力、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活动反思与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M层面包括数学教学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审美能力、数学拓展能力。T层面包括数学数字化能力、数学微视频制作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把握三个能力层面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三个能力层面间的融合度,提高自身的专业能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现代数学内容,逐渐进入了小学数学课程。在六年级的小学数学教材里,出现了组合数学中常用的“抽屉原理”。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改革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如何呈现这类新内容的途径上,可以有更多的不同选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突出地强调“四基”教学,即注重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按照这一要求,抽屉原理的教学如何设计
【摘要】基于教育人类学时间观视角,审视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发现存在各类活动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儿童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少、儿童难以预知一日生活的安排等问题。建议幼儿园教师尊重儿童的时间体验,灵活安排与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遵循兒童的时间意志,均衡教师主导与儿童自主的时间;尊重儿童的“明天性”,提供图文并茂的一日生活安排表。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时间观;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与组织;问题;策略  【中
【摘要】采用实验法,考察阅读媒介对5~6岁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首次测试时,绘本阅读组幼儿故事理解得分显著高于数字阅读组。随着测试次数增加,数字阅读组幼儿注意无关刺激的次数逐渐减少,与动画互动次数逐渐增加,其故事理解得分逐渐领先于绘本阅读组。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故事理解;阅读媒介;数字阅读;绘本阅读;5~6岁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1月6-8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教育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暨全国高师学前教育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届年会由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师范院校的300多名专家及代表出席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交流论文12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若干意见》背景下看幼儿园教师教育变革:政策推进与院校实践”。除大会专题报告外,年会
蔡素芬,台湾作家,曾获《联合报》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著有長篇小说《盐田儿女》《姐妹书》《橄榄树》《烛光盛宴》《星星都在说话》《海边》、短篇小说集《六分之一剧》《告别孤寂》《台北车站》《蔡素芬短篇小说选》《别着花的流泪的大象》。《盐田儿女》《橄榄树》已出版日文版本。  木制栅栏前面挤靠着大人小孩,他们的身体压在栅栏上,孩子跟大象挥手,希望大象走到栅栏边,栅栏的内圈还有一层栅栏,这是为了让大象站在内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