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证是很多同学都喜欢使用的,但在使用时常常出现重材料陈述、轻道理论述等情况的发生,如何克服,并进而提升事实论证的水平呢?我们以下面的语段为例,一起来看看其中的技巧。
  (一)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只得出家以求能得到一顿饱饭。但是寺门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能在寺中画画,从小就酷爱画画的他怎能受得了呢?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最终被主持逮住,并且每次逮到时他总是要经历一顿毒打。终于有一次,主持用绳子把他吊在了房梁上,他的委屈的眼泪也顿时喷涌而出,恰巧有一滴眼泪滴在了脚上,于是他用泪画画,一只活灵活现的老虎画成了。当主持看到后,立即把他放下,终于不再阻止他画画,终于他的画对日本有很深的影响。
  不仅外国有这样的事例,我国同样有着一个个含泪磨成珍珠的实例。司马迁含辱终于写成史无前例的《史记》;左丘失明,才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历练后的美丽》
  这是一个以“痛苦与珍珠”为话题的语段,其中出现了议论文中常见的使用事例论述不当的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的,事例只是达到说理目的的一个手段而已。那么这个语段呢?有事例,但有说理吗?一句“不仅外国有这样的事例”就把内容过渡到了中国古代。于是这个事例就呈现出生硬地立在那儿的局面。我们先对材料的使用稍做改动,看看是否可以:
  (二)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雪舟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迫于生计,他只得出家以求能得到一顿饱饭。但是寺门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能在寺中画画。从小就酷爱画画的他怎能受得了呢?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最终被主持捉住,并且每次捉到时他总是要经历一顿毒打,甚至被主持用绳子吊在了房梁上。但是怎样的毒打都没能打碎他学习绘画的决心,他偷偷地画,含着泪画,在泪水的浇灌下,笔下的老虎活灵活现,绘就的山水氤氲缭绕,终于成为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
  不仅外国有这样的事例,我国同样有着一个个含泪磨成珍珠的实例。……
  一般地说,使用材料时对相关对象的情况应有所了解才可,上面语段(一)使用了模糊的语言,未能指出这个水墨画家究竟是谁,使得材料看上去不够明白,缺少真实感,因此应补充完整。其次,“……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最终被主持捉住,并且每次捉到时他总是要经历一顿毒打。终于有一次,主持用绳子把他吊在了房梁上,他的委屈的眼泪也顿时喷涌而出……”这句话主语转换频繁,出现了前后不连贯的毛病,所以做了上面语段的修改,以突出“他”的痛苦遭遇。“恰巧有一滴眼泪滴在了脚上,于是他用泪画画”洋溢着浓厚的神话色彩,不符合说理性质,也应删掉。但是这样改后仍感到分析说理不够,怎么办?
  再做修改,这样是否更好:
  (三)痛苦是美丽珍珠的前奏。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雪舟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这已是他遭遇的最大痛苦了。但还不止于此,迫于生计,他只得出家以求能得到一顿饱饭。而寺中不能画画的规矩,是他人生中的又一大不幸。从小就酷爱画画的他怎能受得了呢?于是他每天偷偷画画,但往往被主持捉住,并且每次捉到时他总是要经历一顿毒打,有时甚至被主持用绳子吊在了房梁上。但是怎样的毒打都没能打碎他学习绘画的决心,他偷偷地画,含着泪画,在泪水的浇灌下,笔下的老虎活灵活现,绘就的山水氤氲缭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历经苦难的他也终于收获了他人生的那颗珍珠——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
  生命中能够一帆风顺固然值得感谢,但坎坷与不幸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历练?在坎坷与不幸的不断侵袭下,如茶的生命,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沉沉浮浮,于是像沸水一次次冲沏的茶一样溢出了他们生命的脉脉清香。
  不仅外国有这样的事例,我国同样有着一个个含泪磨成珍珠的实例。……
  这段文字中材料的使用已经迥异于段落(二)了,我们可以看出这才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那么它与段落(一)(二)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段落(三)有明确的论点——痛苦是美丽珍珠的前奏,这是段落(一)(二)都不具备的,前两个段落仅仅列举出了这么一种“含泪磨成珍珠”的实例,并没有明确点明论点。议论文的论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判断性。这种指向是基于理性认知的,不能仅靠感性的材料,轻松地认为让材料本身去说话,抱着“这是大家都明白的,还用说吗”的心理,是不可以的。
  其次,这个语段是“为我所用”地使用材料,体现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原则,不是像段落(二)那样,纯粹地陈述材料。值得强调的是,议论文中材料的使用是阐述材料,而非陈述材料。如果不注意材料与论述的交融,材料陈述再精彩也是不具有说服力的。段落(三)是有意识地从“痛苦是美丽珍珠的前奏”的角度调用材料,层层深入地阐述出这个水墨画家痛苦遭遇,贫困的家庭——出家——寺中规定不能画画——他酷爱画画——遭毒打——偷偷地画,含着泪画。材料使用集中,直接指向痛苦的遭遇,而不是简单地陈述人生经历。
  同时在段落(二)(三)中舍弃了(一)中的个别语句,如“恰巧有一滴眼泪滴在了脚上,于是他用泪画画,一只活灵活现的老虎画成了,当主持看到后,立即把他放下,终于不再阻止他画画”。为什么呢?这体现了使用材料的取舍性,这几句话不能突出他的痛苦,反倒减轻了他的痛苦遭遇,这显然不是写作的意图,故去掉为好。
  除了融入语段中的事实说理,段落(三)中还另有具体的分析说理过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历经苦难的他也终于收获了他人生的那颗珍珠——日本水墨画的开山鼻祖。”这是事实论证中插入引证,用简练的语言为上述材料做一总结。后一个段落接着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先是阐述出对痛苦的认识——坎坷与不幸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历练?接着用比喻论证的方式进一步说理:茶,沉沉浮浮中溢出脉脉清香,生命也是如此。如此分析说理,可谓“掷地作金石声”。
  有时,我们为增加说理的深度,会继续从同一个材料的反面,运用“若(如果)不是……”的句式进一步去阐述。应该看到这种分析论述不是万能的,对上面的话题就不适合,如果我们说“若不是这些痛苦,他又怎能收获生命的珍珠”之类的话,别人就会以为这是一个思想畸形的人。
  [作者通联:山东枣庄八中(南校)语文组]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经历过多轮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大陆第一本关于《论语》的国学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章”与“文化”的多重结合,担负着“立言”与“立人”的双重责任。《〈论语〉选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关注国学、关注中国文化。《〈论语〉选读》是中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底蕴。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不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论语〉选读》也还存
学习小说,重点在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比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对比分析,既可以是同一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也可以是多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这里讨论的对比分析指的是后一种。  常言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比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下面试选取《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药》中的康大叔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这四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一、共性归纳    对比,
料峭的冬里,收到玉强寄来的部分课本诗——我以为这是“诗意解读文本”的范本。诗意让我心中有了丝丝的温暖。  玉强,我新结识的一位朋友。2009年初冬暖阳的沪上,玉强赠我他的教学随笔《语文,丰富的表情》(200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方志范、顾之川二位先生作序)。“丰富的表情”,真好!一语中的,道出了语文的真谛,也活画出了语文的真容。“表情”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俩的距离。以前,在刊物上常常读到这位年轻语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活动理论为分析写作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活动理论的视点去构建写作教学活动,一是要关注写作学习的交际实践取向,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二是发挥中介途径的功能,主要是如何提升教材和教师的教学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说起“课文的性质与作用”,让我们联系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个同“性质与作用”密切相关的命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曾经在“语文教学内容”论域里展开。研究者根据课程理论,把“内容”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划分。“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
2009年3月9日下午3时,午后明媚的阳光中我正在准备一份会议材料,突然收到师母周梅珍教授的一条手机短信:顾黄初先生已于3月9日上午8时10分不幸与世长辞!巨大的悲痛顿时如潮水般向我袭来,我捧着手机的手一直抖个不停,因为我的手机中所存的正是顾先生的号码,“联系人”也正是他自己,现在却像是由他自己来告诉我这个惊人的消息,我一下子难以接受。反复读着那条短信,我不知道如何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惊慌失措中,
《阿Q正传》中,侯外庐先生认为“Q”是“Question”(问题)的第一个字母。“阿Q”即用来反映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而通讯工具QQ则与网上寻呼ICQ(英文“I seek you”的谐音)有关。这两种“Q”前人已讲过,我同大家谈另外几种“Q”的含义和用法。  一、“Q”作“可爱”讲,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看。①从字形看,“Q”丰满圆润,拖上一条小尾巴,显得俏皮可爱。②从语音和蕴涵的意义上看,近来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