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不朽的“女德”颂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她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写木兰还朝辞官,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由此再说到辞官不就,才更突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她的进步的思想倾向。”
  河南安阳的常作印先生,对教参上的这几点概括,持不信任态度。常老师在他的《〈木兰诗〉的主题不能简单归结为“爱国和不慕功名利禄”》(发表于《语文学习报》2007年42期)一文中,分别从“木兰从军是很无奈的被迫的选择,更多的是‘爱父’的表现”与“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从这两个独特的视角出发,将《木兰诗》的主题归结到“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个颇具现代女权观念的意义上。常老师认为:“作者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尤其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内蒙古的杜景礼先生,则在他的《〈木兰诗〉的主题究竟该作何解》一文中,又对常作印先生的文章提出了新的质疑,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新阐释。杜先生认为:“诗歌除了要塑造一位代父从军的女英雄之外,更想借这英雄从女性独特的角度道出劳动人民共同的心声:反对战争,向往和平。”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杜先生抓住了《木兰诗》中“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几个句子,归结出“木兰从心理上是不愿代父出征的,只是为了父亲才不得不扬鞭策马,远赴战场”这样的结论,借以论证“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主题意义。
  为了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杜先生又列举了“木兰返乡”中的一些细节,从中概括出“和平”带来的幸福、喜悦与惬意。以此进一步印证自己所阐释的主题。
  两位先生不唯权威不唯书的探究精神,实在值得学习。但对两位眼下所持的观点,我并不认同。因为我觉得,常作印先生所概括的主题,显然超越封建社会大男子主义一统天下的社会现实,忽视了《木兰诗》流传中依旧是男性读者为主体的客观实际。要知道,《木兰诗》在封建时代的阅读中,其受众极少为女性。而在男性读者群中,倡导“谁说女子不如男”的主题,是不合情理的。
  杜先生的归纳,也存在着超越民族文化内涵的不足。中华文化,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文化中,崇尚武力崇敬英雄,是永恒的旋律。从遥远的《诗经》开始,到盛唐的边塞诗歌,到南宋的主战派诗词,到现代文学中众多的英雄主义颂歌,我们的文学作品固然存在着对和平的向往,但更多情况下,我们是倡导用正义的战争,来剿灭非正义的战争。
  单从《木兰诗》的内容看,尽管诗歌关于十年征战的描述,只用最概括的一行文字统括过去,然而,“关山度若飞”中的飒爽英姿,“寒光照铁衣”中的严整军容,“将军百战死”中的惨烈凄美,都在为我们张扬着一种“但求沙场征战死,何必马革裹尸还”的英雄主义情结。依照《木兰诗》中关于木兰得胜还朝后可汗重赏的描述,我们可以推想:替父从军的木兰,从踏上前线的第一天起,心灵深处蕴藏着的,就绝非“反对战争”的非暴力观点,而应该是类似于后世岳武穆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般的热血与豪情。若非如此,则无法解读其立下的那些足以引起可汗重视的赫赫战功。当木兰如同其他男儿一样,纵马持枪,浴血厮杀时,“反战”与“和平”,注定是两个遥远的词汇。切近的,应该是“首级”与“战功”。这,不是野蛮,不是凶残,而是华夏民族,或者深受华夏民族文化熏染的其他少数民族对于战争认识的集体意识的产物。
  既然否定了教参及常、杜两位先生对《木兰诗》主题意义的归纳,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木兰诗》的主题呢?我认为应该结合《木兰诗》形成及流传过程中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社会伦理规范、受众心理等诸多要素,从“人”的角度,尤其是“女人”的角度,进行综合的鉴赏与解读,才可以透过种种立足于现代意识的虚假拔高,还原木兰及《木兰诗》的本真意义。
  首先,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两方面看,我认为《木兰诗》中,是不存在“爱国”主题的。诗歌所确立的主题意义,是对传统的孝道的颂扬。
  我们无法确切判断木兰所从属的民族。单凭诗歌中“可汗”这个首领名称,或许可以将其假定为某个游牧部落。不过,从诗歌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及“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两句,我们可以知晓,《木兰诗》所依托的地域文化,是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中原地区华夏文明。
  翻阅关于六朝历史的著作,可以发现,从公元265年西晋王朝建立起,到589年隋统一止,324年的历史沿革中,中原大地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歇过战火硝烟。东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强权统治集团走马灯般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闹剧。
  这种乱世之中,城头大王旗朝立夕废,“爱国”,显然成为了一个无法确立意义的词汇。我们知道,国家是和政权紧密相连的,政权丧失,国家也就消亡。乱世中的木兰,哪里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可以依附,哪里有一个稳定的国家可以供她热爱呢?在这样的时代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自然就成为安身立命的信条。
  然而,中原地区无论政局如何动荡,民风中的伦理孝道,依旧是评判人的价值的一个重要尺码。中原,毕竟是数百年的文化中心。从西汉开始强力推行的孝道政治,通过“举孝廉”等有效的吏制选拔举措及大量流传民间的孝子孝女故事,早已深入了民众的骨髓深处。正是在此背景下,木兰才不惜以女儿之身,毅然走上替父从军的道路。替父,只因为父亲年老力衰,只为了不使老父抛尸荒野,只为了尽一个女儿应该尽的孝道。在木兰看来,这样的尽孝,是一种理所当然。
  木兰从孝道出发,替父从军,结果,不但保全了年高的老父,而且建立了盖世功勋,获得了丰厚赏赐,赢得了千古美名。这,显然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孝道的典范。想一想,后世该有多少父母,会用木兰作为典型材料,对自己的子女进行正面的孝道宣传啊。
  其次,从社会伦理规范与受众心理角度看,《木兰诗》的另一个主题意义,应该是“女德”的赞美。
  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班昭,在《女诫》中对女子的言行提出了“四德”的要求。班昭认为,女子不要求特别有才智,但要谦恭、腼腆、殷勤、纯洁坚贞、整洁干净,有无可指责的品行和完美无缺的举止。此即“女德”。女子不要求有雄辩的口才或才华横溢的谈吐,不过要仔细小心地琢磨用词,不能使用粗鲁的语言,并知道什么时候当讲,什么时候该住嘴。此即“女言”。女子不必要求太漂亮或太美丽的容貌,但必须收拾得整齐干净、穿着打扮恰到好处,不能让人背后指指点点。此即“女容”。女子不必有什么专门的技能,只要求她们勤快而专心致志于纺织,不把时间浪费在嬉笑之上。要做好厨房里的事情,把厨房收拾干净,并准备好食物。此即“女工”。
  且不论班昭的“四德”,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单从“四德”的形成、流传并逐渐成为漫长封建时代女子品德的道德规范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木兰所生存的南北朝时代,是无法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农耕文化道德约束的。无论是社会伦理规范,还是大众心理中,女子不论多么有才干,其应该拥有的位置,都只能是家庭。光宗耀祖,不是女子的职责;治国齐家平天下,更非女子的权利。
  所以,《木兰诗》在开篇强调木兰机杼前的纺织,突出其女子应该拥有的生存位置后,尽管花费一定笔墨描绘了她的英雄行为,却还是要借一个男性的包装来完成,而非圣女贞德那样,直接以女子的形象,塑造出只属于女子的光彩。因为,疆场驰骋,毕竟是男人的专利,是大丈夫“赢得身前身后名”的特权。
  至于《木兰诗》后半部分,写木兰得胜返朝,辞却一切功名富贵,只愿意本本分分地做回平凡女子的细节描写,自然是顺应了封建时代的社会伦理规范和社会受众心态要求的“合礼”举措。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意义上的分解点:一者,如果确有木兰其人的话,她是否在朝堂担任尚书郎的职位,与诗歌主题意义无关要旨。因为诗歌中的木兰,是女德约束下自觉顺从的典范。二者,木兰的辞官,更大程度上体现的是一种社会心态的要求,尤其是男人权势集团的要求。
  所以,“木兰不用尚书郎”,自然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回归。攻城拔地,固然是木兰所为,却是以男儿形象完成的壮举。当硝烟散尽、兵革入库之后,木兰首先需要的,不是功名不是富贵,而是“回归”——女性角色的回归,女性品德的回归。所以,木兰无需接受什么“尚书郎”的职位,而是只需要“驰千里足”,返回故乡。回乡,则可以返回本真,可以返回女性的“天性”与“天职”。
  至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描写,更是突出了“女德”的精髓。一切的功勋,原本仅仅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并非女儿本愿。那么,当战争终于消弭,岁月重归平凡之后,身为女子的木兰,又有什么理由不回归女儿本色之中呢?这种回归,或许符合木兰本愿,也或许和她心中的企盼存在着出入。但无论如何,这个生存的时代,都要求她、约束她必须回归本质。世界毕竟是男人的,女子再强大,终归要臣服于男人的统辖。这是一种可怕的、无可规避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即使是英勇无比的木兰,也只能屈服,或者认同。
  由此,女强人型的木兰,当战袍脱下后,顺理成章地回归到具备“四德”的女性形象中。她重归“谦恭、腼腆、殷勤、纯洁坚贞、整洁干净,又无可指责的品行和完美无缺的举止”的标本式女性角色中,将赫赫战功、万千赏赐、功名富贵一起交还给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男人。这样的回归,对女人,可能是一种亵渎;对男人,尤其是长期以来呼风唤雨的男人,则是一种平衡一种自慰。因为正是这样的“女德”回归,才使得男人找回了尊严,重拾起世界主宰的面罩。
  漫长的封建时代,男权,终归是永恒的权利。木兰型的女强人,无论史实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况,进入到文学作品中,她都只能成为男性世界的一种点缀。而作为点缀,她只能是“温良恭俭让”,只能是隐退到男性的阴影背后,收敛起一切的恢弘壮阔,去扮演她应该扮演的乖乖巧巧的女孩儿形象。
  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回归,在诗歌中竟然是木兰的企盼。以木兰这样的英雄,不但只能接受回归的事实,而且是兴高采烈地主动申请。在木兰的心目中,女人,终归还是女人,还是应该坐在织布机旁,活跃在灶台边上。回归,是天经地义。不回归,反而是大逆不道。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当刀光剑影黯淡、鼓角铮鸣远去,傍地飞奔,也就成了往昔的记忆。和平来临了,雄兔与雌兔,也就应该回复到各自的本性之中。
  木兰,属于她的,依旧是机杼,而非疆场。
  [作者通联:江苏仪征中学]
其他文献
一、媒体“乌龙”事,原题再展现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从学理上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方
一、语序不当    1.状语位置不当  如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是状语,应修饰“抵达”。  2.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天津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把“不仅”移到“那时”之后。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前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因而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因此我以前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含义深刻,如果理解不清,直接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下面就目前高考中四大类句子理解题谈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经历过多轮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大陆第一本关于《论语》的国学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章”与“文化”的多重结合,担负着“立言”与“立人”的双重责任。《〈论语〉选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关注国学、关注中国文化。《〈论语〉选读》是中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底蕴。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不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论语〉选读》也还存
学习小说,重点在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比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对比分析,既可以是同一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也可以是多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这里讨论的对比分析指的是后一种。  常言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比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下面试选取《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药》中的康大叔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这四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一、共性归纳    对比,
料峭的冬里,收到玉强寄来的部分课本诗——我以为这是“诗意解读文本”的范本。诗意让我心中有了丝丝的温暖。  玉强,我新结识的一位朋友。2009年初冬暖阳的沪上,玉强赠我他的教学随笔《语文,丰富的表情》(200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方志范、顾之川二位先生作序)。“丰富的表情”,真好!一语中的,道出了语文的真谛,也活画出了语文的真容。“表情”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俩的距离。以前,在刊物上常常读到这位年轻语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活动理论为分析写作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活动理论的视点去构建写作教学活动,一是要关注写作学习的交际实践取向,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二是发挥中介途径的功能,主要是如何提升教材和教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