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绝句的前两句写饯别的季节、地点和环境氛围。按通常写法后两句似乎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一个“忆”字引发想像,从对面生情,为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船行不久,夜泊潇湘,孤月高照,梦听猿啼,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不说关心,而关心自蕴其中。
唐代诗人李颀的《送刘昱》也运用了从对面生情的虚写手法。全诗八句。前六句是写友人刘昱在苇寒浪白风高潮涨雨霁天晴的一个秋天的傍晚,从扬州江边的鸬鹚山出发,要到浔阳去客居,诗人前往送行。最后两句怎么写?一般的笔法容易走依依不舍分别后诗人惆怅独归的老路。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到:今宵客船可能停泊在金陵江边,那时的行人耳边会传来凄凉的雁叫声。雁是合群性的禽鸟,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前往浔阳,无异于离群孤雁。那么,刘的处境怎不让人担心哪?
诗人借助于想象,从对面生情,扩大了诗境,深化了主题,更强化了诗人心中浓重的别情。上面两首诗如此,高中课本里柳永《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亦如是,此不赘述。
第二种表现形式:不说“我”思念对方,而说对方思念“我”。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此诗写于白居易被贬途中。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跟元旦相似。这样的佳节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如今作者在驿站里碰上此节,只能孤寂如“影伴身”。三四句集中写思家思亲,其感人处在于从侧面入手,诗人想象出来的家中的亲人如何想念自己:冬至佳节,因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也过得很不愉快,夜深时分还没睡,围坐在灯前,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笔法一改常规,以此表现思家思亲之情。
从对面生情的思家思亲诗(词),在人教大纲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两首。一首是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久作长安旅”的作者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他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却问故乡的渔郎是否想念他,从而写出了一个“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美好境界。另一首是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该词结尾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作者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林的冈垄上,爱妻王弗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伤悲。写对方为思念自己愁肠寸断,也正表现了自己对死者的无限悼念,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送别、远游、思亲思乡是历代诗歌常见的主题,又贴近当代现实生活,也就自然成为高考命制古诗鉴赏题的选材对象,上述《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是2005年全国卷Ⅱ的材料。此类诗歌在2006、2007年的高考地方卷中也出现若干首。了解“从对面生情”的虚写手法,有助于我们解答高考试题,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整体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祁县中学]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绝句的前两句写饯别的季节、地点和环境氛围。按通常写法后两句似乎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以一个“忆”字引发想像,从对面生情,为友人虚构了一个境界:船行不久,夜泊潇湘,孤月高照,梦听猿啼,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不说关心,而关心自蕴其中。
唐代诗人李颀的《送刘昱》也运用了从对面生情的虚写手法。全诗八句。前六句是写友人刘昱在苇寒浪白风高潮涨雨霁天晴的一个秋天的傍晚,从扬州江边的鸬鹚山出发,要到浔阳去客居,诗人前往送行。最后两句怎么写?一般的笔法容易走依依不舍分别后诗人惆怅独归的老路。而李颀却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行客身上,代行人设想:“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诗人伫立凝望着远去的客船,不禁想到:今宵客船可能停泊在金陵江边,那时的行人耳边会传来凄凉的雁叫声。雁是合群性的禽鸟,群栖时一般不发声,如果发出鸣声,一定是失群了。刘昱单身前往浔阳,无异于离群孤雁。那么,刘的处境怎不让人担心哪?
诗人借助于想象,从对面生情,扩大了诗境,深化了主题,更强化了诗人心中浓重的别情。上面两首诗如此,高中课本里柳永《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亦如是,此不赘述。
第二种表现形式:不说“我”思念对方,而说对方思念“我”。如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此诗写于白居易被贬途中。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跟元旦相似。这样的佳节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如今作者在驿站里碰上此节,只能孤寂如“影伴身”。三四句集中写思家思亲,其感人处在于从侧面入手,诗人想象出来的家中的亲人如何想念自己:冬至佳节,因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也过得很不愉快,夜深时分还没睡,围坐在灯前,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之人。诗人笔法一改常规,以此表现思家思亲之情。
从对面生情的思家思亲诗(词),在人教大纲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两首。一首是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久作长安旅”的作者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他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却问故乡的渔郎是否想念他,从而写出了一个“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美好境界。另一首是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该词结尾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是作者想象在千里之外的荒郊月夜,那长着小松林的冈垄上,爱妻王弗定会年复一年地为思念丈夫而伤悲。写对方为思念自己愁肠寸断,也正表现了自己对死者的无限悼念,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送别、远游、思亲思乡是历代诗歌常见的主题,又贴近当代现实生活,也就自然成为高考命制古诗鉴赏题的选材对象,上述《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是2005年全国卷Ⅱ的材料。此类诗歌在2006、2007年的高考地方卷中也出现若干首。了解“从对面生情”的虚写手法,有助于我们解答高考试题,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整体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祁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