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性质与作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au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课文的性质与作用”,让我们联系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个同“性质与作用”密切相关的命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曾经在“语文教学内容”论域里展开。研究者根据课程理论,把“内容”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划分。“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它解决“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解决“实际教什么”的问题。①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很有意义,可以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在研究中,需要继续关注两个问题:其一,“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问题;其二,一般课程理论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实学践中具体化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关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而分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不同,得出应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结论;但是,却忽略“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者联系的研究,容易导致模糊认识或认识不到位,从而使教学实施方向不定甚至偏离目标。
  宏观的“课程内容”、中观的“教材内容”、微观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由“课程内容”到“教材内容”再到“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逐层传递:课程目标和内容应该在课程标准中规定,教材编辑者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教材,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中教学。由于课程标准研制者、教材编辑者、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情境具有不同认识,课程目标和内容在各层次会出现变化,或增加,或减少。于是,形成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交叉关系。“教材内容”中有“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但不全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不全是“教材内容”,但有“教材内容”。可见,“用教材教” 是正确的,而“不是教教材”的判断却不够准确。“用教材教”通过教材,走进教学、走进课程、走进生活。“不是教教材”是二元对立思维惯性作用下的产物。“教材内容”是过去的生活、课程、教学经验的升华和积淀,是“用教材教”的起点、路标和线索,“教教材”是无法否定的。其实,“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不是“不是……而是”的选择关系。从远期目的看是递进关系:“不仅‘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从近期目标看是并列关系:“或者‘教教材’,或者 ‘用教材教’”。
  对课程问题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但是,一般课程理论不易直接应用于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例如“课文的性质与作用”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它们各自“是什么”或“做什么”?“教课文”或“用课文教”?需要学科教学应用理论在基础理论和教学操作之间搭起桥梁,认识才能到位,才能具体指导和解决这样的教学实践问题,
  我们已对“课文的作用”有一些概括认识,例如“课文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文是选入教科书中的文章”、“课文教学的实质是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语文学习活动”等。但是,这些概括认识不能直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要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需要明白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了怎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课文“是什么”或“做什么”,“是什么”或“做什么”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决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②据此,实践中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划分为四种:模仿活动、积累活动、拓展活动、练习活动。
  模仿活动中课文做模仿的范例。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③这虽然说的是学习阅读,但同理可以说明,课文也可以是学习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的模仿范例。
  积累活动中课文是积累的材料。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包括语言文字材料及其结构方式;分布着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听说读写的方法,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语文学习就是“涵泳”、感受文词的优美,体味语句的内涵,获得审美感,同时积累语言文字、语文知识和文化。
  拓展活动是由课文引发出的课文以外的、但与课文相关的读写听说训练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此时,课文起引发作用。
  练习活动是将语文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练习活动,此时,课文起凭借作用。
  总而言之,课文可以做模仿的范例,可以是积累的材料,可以引发拓展活动,可以充当练习凭借。课文在学习活动中具体“是什么”或“做什么”,要求我们使用课文时有不同的侧重:或“用课文教”,或“教课文”,或“用课文引”,或“用课文练”。
  ————————
  注释:
  ①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②雷·韦勒克等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18页。
  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版,82页。
  [作者通联:河南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一、语序不当    1.状语位置不当  如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是状语,应修饰“抵达”。  2.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天津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把“不仅”移到“那时”之后。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前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因而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因此我以前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含义深刻,如果理解不清,直接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下面就目前高考中四大类句子理解题谈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
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已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经历过多轮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大陆第一本关于《论语》的国学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章”与“文化”的多重结合,担负着“立言”与“立人”的双重责任。《〈论语〉选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孔子,关注国学、关注中国文化。《〈论语〉选读》是中学生的一道精神大餐,充实了学生的精神底蕴。这对语文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不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论语〉选读》也还存
学习小说,重点在分析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对比分析就是其中的一种。对比分析,既可以是同一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也可以是多篇小说中的人物的对比,这里讨论的对比分析指的是后一种。  常言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对比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下面试选取《祝福》中的鲁四老爷、《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药》中的康大叔和《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这四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一、共性归纳    对比,
料峭的冬里,收到玉强寄来的部分课本诗——我以为这是“诗意解读文本”的范本。诗意让我心中有了丝丝的温暖。  玉强,我新结识的一位朋友。2009年初冬暖阳的沪上,玉强赠我他的教学随笔《语文,丰富的表情》(200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方志范、顾之川二位先生作序)。“丰富的表情”,真好!一语中的,道出了语文的真谛,也活画出了语文的真容。“表情”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俩的距离。以前,在刊物上常常读到这位年轻语文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活动理论为分析写作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活动理论的视点去构建写作教学活动,一是要关注写作学习的交际实践取向,核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二是发挥中介途径的功能,主要是如何提升教材和教师的教学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送别诗、思亲诗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诗,或描叙,或抒情,或议论,虽表达技巧各异,但大多是实写。为不落俗套,有的诗人创造了“从对面生情”这一虚写手法。  作为虚写手法,“从对面生情”主要有如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形式:不说“我”关心对方,而将关心置于一种悲凉的情境之中。如唐代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