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出发:品鉴散文视角之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努力挖掘文本中不同意识角度的教育,如问题意识、自尊意识、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等。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的一篇散文,收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他在作品中追求的是一种永恒及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对历史进程的审视。运用拟人手法,详尽介绍了丽江的风土人情。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其助读系统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组成。教师要善于借用这些助读系统引导学生“自读”。本文重点是“一滴水”游历“四方街”的过程,需要重点研读文章的“言语价值”,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魅力。
   近期,笔者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陈剑峰老师执教的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他在教学中独特的切入视角令人眼前一亮。“点拨、追问、关联”,陈老师循着作者的足迹,在巡游丽江的过程中思考对永恒、人性等的追求。他关注问题的提出方式,学生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新、精、实、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主体意识之巧妙点拨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践行“真教育”的“真教师”。学生为主的“主体教育观”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他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心灵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点拨,相机引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学生在畅所欲言、主动表达不够恰当时,陈老师总是不动声色轻轻点出,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点拨的无痕而更加放松,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比如陈老师在课堂上请学生具体说说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有个学生提到“我感觉自己顺着一滴水在游丽江,非常曲折,经常换地方”。陈老师就势提醒学生“曲折”一般情况下指什么?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学生就明白一般情况下是故事情节曲折。而“经常换地方”,就表明作者阿来在介绍景物时,周围景物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
   陈老师在点拨时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总是能够引起学生极为浓厚的探究兴趣,极为强烈的表达欲望。比如学生阅读第十三段,知道作家在介绍重点景区“四方街”的时候介绍了字画店、玉器店、音乐店等。陈老师就点拨学生“是音乐店吗?那些老者是在卖唱吗?”并且类比当今的街头卖唱和舉办演唱会,学生就会思考,那些老者是在进行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优美的传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的点拨实际上是给予学生一种“松绑思维”,鼓励学生跳出框条“卖唱”,打破思维窠臼,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老者在娱乐,在美美地欣赏,悠闲而自信”。学生就能够理解作者选择具有特殊含义的物象字画店、玉器店等,是为了体现四方街上特有的布局精致,特有的文化魅力。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味到丽江文化的味道,感受到丽江文化的熏陶。相对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解开思维的绳索,可以自由地从各个角度考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逐渐形成更灵活、更多面的思维习惯,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更加强了。
   二、文本意识之适时追问
   文本意识,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看重文本解读,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荣维东先生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中说到,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文本解读来选取散文的教学内容呢?——那就是借“散”之“形”,悟“不散”之“神”。这就是说,从教学的角度看,每个文本必然有其教学核心内容及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文本内涵,“适时追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陈老师非常注重“追问”的引入,在学生解答前一个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把握好时机,问的有力,问的有境,问的有情,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就水到渠成。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比如学生在讲到“作者介绍丽江没有从游人的角度去介绍,而是从一滴水的角度来介绍。”学生的表述全面、准确。陈老师此时追问“是不是只有第三小节这样写?”学生就再次深入文本,这间接推动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对文本的深入挖掘。陈老师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着学生文本意识的相关体验。
   当学生提到文章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是以水的不同形态、不同经历去描写叙述丽江的景的,陈老师就问学生“其他作家介绍游记一般有几种视角?”他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精确的情况,继续追问作者从哪个视角来介绍丽江之景的?学生回到文中找原句,找关键词,就明白了文本介绍丽江之景的特殊视角,是从一滴水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介绍的。再如学生提到运用排比句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气势,直接抒发作者情感。这时候,陈老师追问“这里是直接抒发情感吗?”让学生理解了此处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陈老师的追问,在无形中纠正了学生表述的不精准,也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文中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从而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致用意识之知识关联
   初中语文“致用意识教学”已经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窗口。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多探讨一些实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实在的阅读能力。陈老师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成功的语文老师,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明晰学生的语文阅读期待,在课堂中确定了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探讨了许多“实”的问题,注重语文知识的致用原则,让学生一课多得,既回望了游记散文的旨归,又增加了相关知识的积累。
   陈老师特别注意到游记散文的特点,相关文体知识在师生的探讨中渐次呈现。比如,当学生讲到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陈老师带领学生想到了“移步换景”。学生在书本勾画“从内容上来看哪些地方确确实实是给人带来美和独特的感受”之后,陈老师提醒学生再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围绕景物、人事写了什么,对写作对象、写作内容进行概括,进而了解写作结构,明白游记散文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再点出哪些是自然风景,哪些是人文风景。这样就构建起学生对游记散文描写对象理解的基本框架。再比如,在分析第四节,第五、六小节介绍四方街时,没有直接说来到四方街前,到第八、九小节才真正到了四方街,就从散文的结构上让学生明白“前呼后应”的写法。除此以外,学生还明确了远近结合、俯视仰视等表现手法。
   王荣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提到:“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决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散文”,因为现代散文张扬个性,所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这一位’作者散文的特质,必须找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包括所谈论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思,所运用的言语”。陈老师在教学这一篇散文时,就依据文本抓住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游记散文之后,就由“这一篇”理解了“这一类”游记散文的特点。陈老师在教学中打破教材和参考书的壁垒,没有停留在文字的静态理解中,而是让学生总结归纳,不仅是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是概括能力、提炼能力的提高,的确是实现了“应然”到“实然”的转化。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游记散文单元中的篇目,采用“第一人称”来记游,取舍得当,“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在“一滴水”的游历中呈现了丽江“穿越感、画面感、节奏感、方向感”的地域特色,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层次分明。在整堂课中,陈老师结合游记散文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联系具体的词句内容,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构建了更为合理的学习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诸多经验,培养了学生极为敏锐的语感。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还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从意识层面品鉴了散文独特视角之美。
  赵晓燕,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一九九八年四月初的北京还是春寒料峭,但当我跟随刘国正先生和全国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来到湖北宜昌境内的一座江南小镇,那里却已是春意盎然。  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古镇的枝城中学,看见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大教室里,满屋陈列着学生自编的家史,整理的传说故事,撰写的形形色色的读书笔记和自办的手抄报,又分明地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春天也已经来到这里。  主持这所学校教改实验的是一位面目清秀,目光坚毅,激情洋溢的青年教师,他
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才能使得教学内容和形式上达成和谐,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趣,有收获?长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多样探索。目前,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文字、文章、文化,三位一体,依据文本的特性,针对性地权衡各自所占的比重。放眼一线的教学,文字教学因与各类考核关系密切,仍然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教学因能提升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辅助学生的理解,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唯独文章教学因考试
在解答读图题时,不少学生题型意识模糊,解答思路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往往随意性较大,因而失分情况比较严重。而纵观近几年高考,传统的读图题型在“传承”,新的读图题型又在“滋生”。更为重要的是,对图画的审读和理解,对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的审题立意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此,本人将该题型稍作归类,并示例解说。    一、介绍描述类    例:2006全国卷II:2006年5月9日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奠基。请根据
毋庸讳言,许多版式的语文教材中关于写作的内容,有关指导学生拟写作文标题的专项知识与训练竞多为空白:在基础年级的语文文本教学中,也常常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探究。而忽视对标题与文本内容关系的审视。同时。学生在写作时,拟写作文标题的意识普遍薄弱,敷衍了事的现象并不鲜见。于是到了备考阶段。不少老师便给学生从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作文中总结一些拟题技巧。临阵磨枪,以图速效,结果仓促应战,收效甚徽。  笔者认为,拟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效”为目的,以“板块”为思路,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为核心,以“审美”为意境,打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满堂问的局面。  研究余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大面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从他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实与活、简与丰、静与动、恒与变几个方面来管中窥豹。  一、实与活  “实”就是实在,就是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活”
一、媒体“乌龙”事,原题再展现  每年6月7日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总是率先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天,各地的作文题又是媒体关注乃至国民热议的焦点。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对于2012年高考湖北作文题,7日当天以至目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较大差异,如搜狐教育、中国教育在线、凤凰网教育等报道的是“科技的利与弊”,新浪教育的是“家书的消失”,网易教育的是“书信可不可以替代”……五花八门,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
语文教育学是高师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中文师范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担负着培养未来中小学语文师资的重任。其课程建设如何,将直接影响师范生毕业后承担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效果,甚至影响他们持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那么,语文教育学这门课程到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支撑与架构,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功能与价值呢?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学问,无疑,从学理上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方
一、语序不当    1.状语位置不当  如重庆卷:D.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首次”是状语,应修饰“抵达”。  2.关联词位置不当  如天津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把“不仅”移到“那时”之后。 
只有创造性地运用生本教育理念,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由于受落后教学观念的支配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前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照搬教参的现成结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对学生缺乏质疑批判的训练,因而学生为权威所困,拜倒在名人脚下,不敢有半点“越雷池”的非分之为,扼杀了学生在读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创造性萌芽,因此我以前的课堂往往是死水一潭
理解句子是理解文章的基础。特别是一些关键句子,含义深刻,如果理解不清,直接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都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下面就目前高考中四大类句子理解题谈些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主题句的理解    主题句——启人心智的哲理句,表露态度的观点句,深化主旨的抒情句。  主题句就是直接针对主题表达的,是作者表达文章主题的重要句子,也是读者理解文章主题的关键句子。主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