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散文一般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强的品鉴价值,从文本简单的表述到作者倾注的情感,从教者的鉴赏意识到学者分层级的展示都散发着独特的美感,对学生的心灵有着较为强烈的浸润作用,对教师的解读也有着相对宽广的发展空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它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法”。在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自主理解、收获、生成,努力挖掘文本中不同意识角度的教育,如问题意识、自尊意识、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等。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的一篇散文,收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他在作品中追求的是一种永恒及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对历史进程的审视。运用拟人手法,详尽介绍了丽江的风土人情。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其助读系统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组成。教师要善于借用这些助读系统引导学生“自读”。本文重点是“一滴水”游历“四方街”的过程,需要重点研读文章的“言语价值”,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魅力。
近期,笔者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陈剑峰老师执教的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他在教学中独特的切入视角令人眼前一亮。“点拨、追问、关联”,陈老师循着作者的足迹,在巡游丽江的过程中思考对永恒、人性等的追求。他关注问题的提出方式,学生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新、精、实、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主体意识之巧妙点拨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践行“真教育”的“真教师”。学生为主的“主体教育观”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他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心灵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点拨,相机引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学生在畅所欲言、主动表达不够恰当时,陈老师总是不动声色轻轻点出,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点拨的无痕而更加放松,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比如陈老师在课堂上请学生具体说说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有个学生提到“我感觉自己顺着一滴水在游丽江,非常曲折,经常换地方”。陈老师就势提醒学生“曲折”一般情况下指什么?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学生就明白一般情况下是故事情节曲折。而“经常换地方”,就表明作者阿来在介绍景物时,周围景物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
陈老师在点拨时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总是能够引起学生极为浓厚的探究兴趣,极为强烈的表达欲望。比如学生阅读第十三段,知道作家在介绍重点景区“四方街”的时候介绍了字画店、玉器店、音乐店等。陈老师就点拨学生“是音乐店吗?那些老者是在卖唱吗?”并且类比当今的街头卖唱和舉办演唱会,学生就会思考,那些老者是在进行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优美的传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的点拨实际上是给予学生一种“松绑思维”,鼓励学生跳出框条“卖唱”,打破思维窠臼,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老者在娱乐,在美美地欣赏,悠闲而自信”。学生就能够理解作者选择具有特殊含义的物象字画店、玉器店等,是为了体现四方街上特有的布局精致,特有的文化魅力。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味到丽江文化的味道,感受到丽江文化的熏陶。相对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解开思维的绳索,可以自由地从各个角度考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逐渐形成更灵活、更多面的思维习惯,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更加强了。
二、文本意识之适时追问
文本意识,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看重文本解读,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荣维东先生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中说到,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文本解读来选取散文的教学内容呢?——那就是借“散”之“形”,悟“不散”之“神”。这就是说,从教学的角度看,每个文本必然有其教学核心内容及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文本内涵,“适时追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陈老师非常注重“追问”的引入,在学生解答前一个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把握好时机,问的有力,问的有境,问的有情,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就水到渠成。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比如学生在讲到“作者介绍丽江没有从游人的角度去介绍,而是从一滴水的角度来介绍。”学生的表述全面、准确。陈老师此时追问“是不是只有第三小节这样写?”学生就再次深入文本,这间接推动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对文本的深入挖掘。陈老师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着学生文本意识的相关体验。
当学生提到文章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是以水的不同形态、不同经历去描写叙述丽江的景的,陈老师就问学生“其他作家介绍游记一般有几种视角?”他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精确的情况,继续追问作者从哪个视角来介绍丽江之景的?学生回到文中找原句,找关键词,就明白了文本介绍丽江之景的特殊视角,是从一滴水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介绍的。再如学生提到运用排比句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气势,直接抒发作者情感。这时候,陈老师追问“这里是直接抒发情感吗?”让学生理解了此处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陈老师的追问,在无形中纠正了学生表述的不精准,也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文中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从而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致用意识之知识关联
初中语文“致用意识教学”已经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窗口。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多探讨一些实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实在的阅读能力。陈老师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成功的语文老师,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明晰学生的语文阅读期待,在课堂中确定了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探讨了许多“实”的问题,注重语文知识的致用原则,让学生一课多得,既回望了游记散文的旨归,又增加了相关知识的积累。
陈老师特别注意到游记散文的特点,相关文体知识在师生的探讨中渐次呈现。比如,当学生讲到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陈老师带领学生想到了“移步换景”。学生在书本勾画“从内容上来看哪些地方确确实实是给人带来美和独特的感受”之后,陈老师提醒学生再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围绕景物、人事写了什么,对写作对象、写作内容进行概括,进而了解写作结构,明白游记散文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再点出哪些是自然风景,哪些是人文风景。这样就构建起学生对游记散文描写对象理解的基本框架。再比如,在分析第四节,第五、六小节介绍四方街时,没有直接说来到四方街前,到第八、九小节才真正到了四方街,就从散文的结构上让学生明白“前呼后应”的写法。除此以外,学生还明确了远近结合、俯视仰视等表现手法。
王荣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提到:“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决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散文”,因为现代散文张扬个性,所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这一位’作者散文的特质,必须找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包括所谈论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思,所运用的言语”。陈老师在教学这一篇散文时,就依据文本抓住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游记散文之后,就由“这一篇”理解了“这一类”游记散文的特点。陈老师在教学中打破教材和参考书的壁垒,没有停留在文字的静态理解中,而是让学生总结归纳,不仅是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是概括能力、提炼能力的提高,的确是实现了“应然”到“实然”的转化。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游记散文单元中的篇目,采用“第一人称”来记游,取舍得当,“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在“一滴水”的游历中呈现了丽江“穿越感、画面感、节奏感、方向感”的地域特色,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层次分明。在整堂课中,陈老师结合游记散文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联系具体的词句内容,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构建了更为合理的学习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诸多经验,培养了学生极为敏锐的语感。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还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从意识层面品鉴了散文独特视角之美。
赵晓燕,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的一篇散文,收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他在作品中追求的是一种永恒及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对历史进程的审视。运用拟人手法,详尽介绍了丽江的风土人情。这也是一篇自读课文,其助读系统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组成。教师要善于借用这些助读系统引导学生“自读”。本文重点是“一滴水”游历“四方街”的过程,需要重点研读文章的“言语价值”,从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魅力。
近期,笔者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陈剑峰老师执教的散文《一滴水经过丽江》一课,他在教学中独特的切入视角令人眼前一亮。“点拨、追问、关联”,陈老师循着作者的足迹,在巡游丽江的过程中思考对永恒、人性等的追求。他关注问题的提出方式,学生的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新、精、实、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
一、主体意识之巧妙点拨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践行“真教育”的“真教师”。学生为主的“主体教育观”在陈老师的课堂上得到完美的诠释。他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心灵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巧妙点拨,相机引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学生在畅所欲言、主动表达不够恰当时,陈老师总是不动声色轻轻点出,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因为老师点拨的无痕而更加放松,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比如陈老师在课堂上请学生具体说说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有个学生提到“我感觉自己顺着一滴水在游丽江,非常曲折,经常换地方”。陈老师就势提醒学生“曲折”一般情况下指什么?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学生就明白一般情况下是故事情节曲折。而“经常换地方”,就表明作者阿来在介绍景物时,周围景物不一样、观察角度不一样。
陈老师在点拨时看似随意实则用心,总是能够引起学生极为浓厚的探究兴趣,极为强烈的表达欲望。比如学生阅读第十三段,知道作家在介绍重点景区“四方街”的时候介绍了字画店、玉器店、音乐店等。陈老师就点拨学生“是音乐店吗?那些老者是在卖唱吗?”并且类比当今的街头卖唱和舉办演唱会,学生就会思考,那些老者是在进行一种传统的、古老的、优美的传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的点拨实际上是给予学生一种“松绑思维”,鼓励学生跳出框条“卖唱”,打破思维窠臼,更加理性科学地思考“老者在娱乐,在美美地欣赏,悠闲而自信”。学生就能够理解作者选择具有特殊含义的物象字画店、玉器店等,是为了体现四方街上特有的布局精致,特有的文化魅力。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味到丽江文化的味道,感受到丽江文化的熏陶。相对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解开思维的绳索,可以自由地从各个角度考虑,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逐渐形成更灵活、更多面的思维习惯,学生的自主意识就更加强了。
二、文本意识之适时追问
文本意识,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看重文本解读,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荣维东先生的《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中说到,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文本解读来选取散文的教学内容呢?——那就是借“散”之“形”,悟“不散”之“神”。这就是说,从教学的角度看,每个文本必然有其教学核心内容及价值。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文本内涵,“适时追问”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陈老师非常注重“追问”的引入,在学生解答前一个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把握好时机,问的有力,问的有境,问的有情,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就水到渠成。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追问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比如学生在讲到“作者介绍丽江没有从游人的角度去介绍,而是从一滴水的角度来介绍。”学生的表述全面、准确。陈老师此时追问“是不是只有第三小节这样写?”学生就再次深入文本,这间接推动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对文本的深入挖掘。陈老师没有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思考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丰富着学生文本意识的相关体验。
当学生提到文章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是以水的不同形态、不同经历去描写叙述丽江的景的,陈老师就问学生“其他作家介绍游记一般有几种视角?”他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精确的情况,继续追问作者从哪个视角来介绍丽江之景的?学生回到文中找原句,找关键词,就明白了文本介绍丽江之景的特殊视角,是从一滴水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介绍的。再如学生提到运用排比句的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气势,直接抒发作者情感。这时候,陈老师追问“这里是直接抒发情感吗?”让学生理解了此处不是直接抒情,而是借景抒情,是通过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陈老师的追问,在无形中纠正了学生表述的不精准,也再次引导学生回到文中自觉关注和利用语文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从而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致用意识之知识关联
初中语文“致用意识教学”已经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窗口。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要多探讨一些实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实在的阅读能力。陈老师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成功的语文老师,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明晰学生的语文阅读期待,在课堂中确定了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探讨了许多“实”的问题,注重语文知识的致用原则,让学生一课多得,既回望了游记散文的旨归,又增加了相关知识的积累。
陈老师特别注意到游记散文的特点,相关文体知识在师生的探讨中渐次呈现。比如,当学生讲到丽江风景的美和独特时,陈老师带领学生想到了“移步换景”。学生在书本勾画“从内容上来看哪些地方确确实实是给人带来美和独特的感受”之后,陈老师提醒学生再进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围绕景物、人事写了什么,对写作对象、写作内容进行概括,进而了解写作结构,明白游记散文的线索。在此基础上再点出哪些是自然风景,哪些是人文风景。这样就构建起学生对游记散文描写对象理解的基本框架。再比如,在分析第四节,第五、六小节介绍四方街时,没有直接说来到四方街前,到第八、九小节才真正到了四方街,就从散文的结构上让学生明白“前呼后应”的写法。除此以外,学生还明确了远近结合、俯视仰视等表现手法。
王荣生在《散文教学教什么》中提到:“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决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散文”,因为现代散文张扬个性,所以“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这一位’作者散文的特质,必须找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包括所谈论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思,所运用的言语”。陈老师在教学这一篇散文时,就依据文本抓住结构、表达方式、抒情方式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了这篇游记散文之后,就由“这一篇”理解了“这一类”游记散文的特点。陈老师在教学中打破教材和参考书的壁垒,没有停留在文字的静态理解中,而是让学生总结归纳,不仅是知识方面的积累,也是概括能力、提炼能力的提高,的确是实现了“应然”到“实然”的转化。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游记散文单元中的篇目,采用“第一人称”来记游,取舍得当,“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在“一滴水”的游历中呈现了丽江“穿越感、画面感、节奏感、方向感”的地域特色,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层次分明。在整堂课中,陈老师结合游记散文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认知,联系具体的词句内容,提出不同梯度的问题,构建了更为合理的学习体系,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学习的诸多经验,培养了学生极为敏锐的语感。学生不仅掌握了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还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提高了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从意识层面品鉴了散文独特视角之美。
赵晓燕,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