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偏向形象和感性,对数学的学习初始会感觉吃力。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消化数学知识,同时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就以探讨情境教学法以及运用为主要内容,提出可参考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0-003
一、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概念
情境教学法指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根据具体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挥其自主性,思考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果。
2、特点
形象鲜明,是一种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对于知识点的亲切感。情境教学法的意境深远,是发展小学阶段学生想象力的法宝,其蕴含的理念不仅能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感性的表面的认识,更能对事物本质有深刻理解和感悟。
3、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观地位,学生能在情境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情境教学将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变得生动形象又具体,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害怕和排斥心理;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发掘数学的趣味性。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生活展现情境,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就可以作为素材,数学源于对生活的探索和发现,又借助人们的额学习和掌握反馈于生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观察数学,选取某一个生活场景作为观察客体。比如在学习时间路程速度这一内容时,学生就可以观察记录自己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花了多长时间,学校到家里走了多长的距离,然后计算出自己的速度。再如学习加减乘除时,学生可以在跟随家长去市场购买东西时观察购买物品的价格,人民币面值,以及付钱后找回的数额的换算联想到加减乘除,既能学习数学知识,又能累积生活经验。
2、设计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提问题是数学老师的常规课堂安排,但学生一般都持逃避态度避而不答。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处于萌发状态,数学老师在立足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准备,巧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已有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基础。目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来创造趣味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作为辅助,以有趣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相关的视频课程来展现,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置身于其中。相比于过去的黑板板书,教师口述,更增添了趣味性。
3、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兴趣
小学学生正是童心泛滥的阶段,对各种故事兴致盎然。在学习数学时,老师可以引用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比如讲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学习数学的故事。如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老师让其计算从1加到100,以为高斯一定会花费很长时间,但是高斯却不走寻常路,而是把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得出1结果101,每个算式在100个算式组中重复了两次得到最后的结果。再有我们历史上的“曹冲称象”等,如此一来,使学生产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向前人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创造故事情节,带入人物或者小动物,将刻板的书本知识拟人物化,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更加亲切自然、更有动力。
4、创造游戏环节,参与其中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玩游戏也是可以和学习相结合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玩这一特点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合计设计游戏环节,结合教材内容,转变学生的强迫式学习为主动性学习。比如在学习长度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测量手指、手臂的长度,相互比较一下;再有在学习位置和方向时,老师可以有秩序的组织学生排列在不同的方向,确定一个中心点,让学生叙述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处于哪位同学的哪个方向,通过这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更深刻的掌握知識点,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尽量避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插科打诨的情况。
5、建立小组,互动讨论
情境教学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能动性,学生要敢想敢说敢做。小学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提问的时候容易心生胆怯,更加剧对学数学的惧怕。老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大胆地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不管是设计问题、联系生活、引入故事还是发起游戏,最终都是围绕学生起主导、老师作辅导的中心理念,成立讨论小组是对给学生一个小而集中的思考互动环境,也是对老师倾听学生对每一种情境教学的感受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数学老师作做相关总结,以便不断改进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和实施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情境教学法将理性的数学知识以感性形象地方式呈现学生面前,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打造新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的排斥和畏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引用情境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联系课本教材创设合适的情境。
参考文献
张顺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9(05)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0-003
一、情境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1、概念
情境教学法指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情色彩,根据具体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产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发挥其自主性,思考问题,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相应的结果。
2、特点
形象鲜明,是一种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对于知识点的亲切感。情境教学法的意境深远,是发展小学阶段学生想象力的法宝,其蕴含的理念不仅能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感性的表面的认识,更能对事物本质有深刻理解和感悟。
3、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观地位,学生能在情境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同时,情境教学将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变得生动形象又具体,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害怕和排斥心理;陶冶学生的心灵和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发掘数学的趣味性。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1、生活展现情境,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就可以作为素材,数学源于对生活的探索和发现,又借助人们的额学习和掌握反馈于生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观察数学,选取某一个生活场景作为观察客体。比如在学习时间路程速度这一内容时,学生就可以观察记录自己在上学或者放学路上花了多长时间,学校到家里走了多长的距离,然后计算出自己的速度。再如学习加减乘除时,学生可以在跟随家长去市场购买东西时观察购买物品的价格,人民币面值,以及付钱后找回的数额的换算联想到加减乘除,既能学习数学知识,又能累积生活经验。
2、设计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提问题是数学老师的常规课堂安排,但学生一般都持逃避态度避而不答。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处于萌发状态,数学老师在立足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准备,巧设问题情境,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已有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的难度要适宜,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基础。目前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大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来创造趣味课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作为辅助,以有趣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相关的视频课程来展现,使学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置身于其中。相比于过去的黑板板书,教师口述,更增添了趣味性。
3、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兴趣
小学学生正是童心泛滥的阶段,对各种故事兴致盎然。在学习数学时,老师可以引用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比如讲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高斯学习数学的故事。如数学天才高斯小时候,老师让其计算从1加到100,以为高斯一定会花费很长时间,但是高斯却不走寻常路,而是把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相加得出1结果101,每个算式在100个算式组中重复了两次得到最后的结果。再有我们历史上的“曹冲称象”等,如此一来,使学生产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向前人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创造故事情节,带入人物或者小动物,将刻板的书本知识拟人物化,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更加亲切自然、更有动力。
4、创造游戏环节,参与其中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玩游戏也是可以和学习相结合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玩这一特点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合计设计游戏环节,结合教材内容,转变学生的强迫式学习为主动性学习。比如在学习长度时,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相互测量手指、手臂的长度,相互比较一下;再有在学习位置和方向时,老师可以有秩序的组织学生排列在不同的方向,确定一个中心点,让学生叙述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处于哪位同学的哪个方向,通过这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体更深刻的掌握知識点,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尽量避免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插科打诨的情况。
5、建立小组,互动讨论
情境教学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能动性,学生要敢想敢说敢做。小学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提问的时候容易心生胆怯,更加剧对学数学的惧怕。老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大胆地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不管是设计问题、联系生活、引入故事还是发起游戏,最终都是围绕学生起主导、老师作辅导的中心理念,成立讨论小组是对给学生一个小而集中的思考互动环境,也是对老师倾听学生对每一种情境教学的感受的必要手段,有利于数学老师作做相关总结,以便不断改进的重要方式。
三、结语
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和实施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情境教学法将理性的数学知识以感性形象地方式呈现学生面前,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打造新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克服对数学的排斥和畏惧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引用情境教学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再联系课本教材创设合适的情境。
参考文献
张顺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西部素质教育.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