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级阶段是幼儿园与小学学习时期的衔接阶段,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期。对即将系统参与小学教育的学生而言,小学学习生活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情况。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因此,一年级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运用一些适当的“热身运动”式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途径一:创设愉快教学情境,轻松渐入教学课堂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以庄重、严肃示人,学生自然也不敢放松,生怕稍有差池会犯错误而受到批评。这样严肃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否喜欢,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想象,越是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越容易产生交流的机会与思维的碰撞。笔者做过不完全调查,校园里最受欢迎的教师不是不苟言笑、教学出众的教师,而是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情境轻松的教师。课堂上不时来一点小幽默、小笑话或者小故事,让学生开怀大笑,放松片刻,使得学生被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精神获得解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途径二:巧设学习竞赛,变枯燥为活力
一年级阶段数学内容大都为口算内容,不断地重复1+2=3,2+4=6,练习活动往往逐渐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的STAD分组策略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竞赛、大组竞技的方式开展学习竞赛。通过数学学习竞赛的开展,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活力四射、争先恐后的学习比赛。
途径三:展示直观教具(或图形),帮助理解数学原理
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可以说非常简单,可能有不少学生在学前教育已经有所接触,并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知道运算方法却不理解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大有人在。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教学的关键。但枯燥抽象的原理方法讲解,只能把教学过程引向绝路。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借助于教具,学生借助于学具,共同探讨知识的渊源与发展,摸清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数学原理的理解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反思,自制一些教具实施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借助于图形,让学生对实际问题产生直观的认识;也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或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难懂的数学原理就能迎刃而解了。
途径四:选择合适动画片,寓知识于快乐中
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神等心理特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选择性地穿插一些动画片。动画片的情境能紧紧吸引学生,不但可以寓教于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近期播出的《数学荒岛历险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相当新颖,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每两节课设置一集播放的时间,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途径五:创新练习形式,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来进行巩固。大部分教师有如下的切身感受:少量的练习题不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但是达不到巩固的效果;大量的练习,不仅使得学习枯燥无味,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巩固练习中,笔者一般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然后穿插一些口算小游戏,如“飞机瞄准射击”“晒袜子”游戏等。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也紧扣学习主题,摒弃了原来的“开火车”之类缺乏新意的口算练习,有力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途径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一个人能否真正学好、学透,就在于他是否进行了真正的思考。班主任一般都会在一年级学生报到后进行一连串的学习规范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铺垫,但同时也让学生的活泼思辨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只有不懂就问,才会有新的突破。当第一个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大肆地表扬,通过榜样的树立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途径七:积极开展课外数学知识积累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教师要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个月的时间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笔者在寒假中给学生布置了两项数学作业:一是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读物或资料,与家长配合完成一张数学手抄报。手抄报可以介绍数学家、数学小故事、数学发明或数学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总结。二是与爸爸妈妈去超市或市场购物。通过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在生活中了解数学并积累数学知识,将购物过程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形成最原始的数学日记。虽然这些活动很简单,但却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认识心目中不一样的数学天地。
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决定着能否开启一个学生的学习之门,能否让学生拥有以后独立探索这门学科的勇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给不了学生全部的知识,但是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爱上数学,学会自我学习,积攒探索数学之门的勇气。
(特约编辑熊叠丽)
途径一:创设愉快教学情境,轻松渐入教学课堂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以庄重、严肃示人,学生自然也不敢放松,生怕稍有差池会犯错误而受到批评。这样严肃的教学氛围,学生是否喜欢,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想象,越是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越容易产生交流的机会与思维的碰撞。笔者做过不完全调查,校园里最受欢迎的教师不是不苟言笑、教学出众的教师,而是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情境轻松的教师。课堂上不时来一点小幽默、小笑话或者小故事,让学生开怀大笑,放松片刻,使得学生被绷紧的神经得到放松,精神获得解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途径二:巧设学习竞赛,变枯燥为活力
一年级阶段数学内容大都为口算内容,不断地重复1+2=3,2+4=6,练习活动往往逐渐变得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的STAD分组策略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竞赛、大组竞技的方式开展学习竞赛。通过数学学习竞赛的开展,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活力四射、争先恐后的学习比赛。
途径三:展示直观教具(或图形),帮助理解数学原理
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可以说非常简单,可能有不少学生在学前教育已经有所接触,并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但知道运算方法却不理解原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生大有人在。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才是教学的关键。但枯燥抽象的原理方法讲解,只能把教学过程引向绝路。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借助于教具,学生借助于学具,共同探讨知识的渊源与发展,摸清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数学原理的理解就会变得相对容易。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反思,自制一些教具实施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借助于图形,让学生对实际问题产生直观的认识;也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或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教学。这样,难懂的数学原理就能迎刃而解了。
途径四:选择合适动画片,寓知识于快乐中
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容易分神等心理特点,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选择性地穿插一些动画片。动画片的情境能紧紧吸引学生,不但可以寓教于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近期播出的《数学荒岛历险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相当新颖,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上,每两节课设置一集播放的时间,在确保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途径五:创新练习形式,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学活动完成后,往往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来进行巩固。大部分教师有如下的切身感受:少量的练习题不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但是达不到巩固的效果;大量的练习,不仅使得学习枯燥无味,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巩固练习中,笔者一般先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然后穿插一些口算小游戏,如“飞机瞄准射击”“晒袜子”游戏等。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也紧扣学习主题,摒弃了原来的“开火车”之类缺乏新意的口算练习,有力地保护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途径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一个人能否真正学好、学透,就在于他是否进行了真正的思考。班主任一般都会在一年级学生报到后进行一连串的学习规范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做好铺垫,但同时也让学生的活泼思辨能力的发挥受到限制。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问,只有不懂就问,才会有新的突破。当第一个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大肆地表扬,通过榜样的树立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途径七:积极开展课外数学知识积累活动,开拓学生视野
教师要充分利用寒暑假三个月的时间来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笔者在寒假中给学生布置了两项数学作业:一是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读物或资料,与家长配合完成一张数学手抄报。手抄报可以介绍数学家、数学小故事、数学发明或数学难题,也可以是自己的想法、总结。二是与爸爸妈妈去超市或市场购物。通过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在生活中了解数学并积累数学知识,将购物过程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形成最原始的数学日记。虽然这些活动很简单,但却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认识心目中不一样的数学天地。
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决定着能否开启一个学生的学习之门,能否让学生拥有以后独立探索这门学科的勇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给不了学生全部的知识,但是可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爱上数学,学会自我学习,积攒探索数学之门的勇气。
(特约编辑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