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播访谈是将新闻事实转化为声音,诉诸于受众的听觉效果。其中民生访谈就是要让百姓说话,说真实的话,更能凸显广播优势,更接近百姓,更贴近群众。
世界上最早的广播谈话节目出现在1921年,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播出的。然而,当今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发展,电视、互联网的普及对于以声音为基本信息载体的广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广播的节目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唯有广播谈话这种方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广播谈话节目因而也就成了世界各国广播电台的基本节目样式。广播节目中最能让听众引起兴趣的就是谈话节目。
我国的广播谈话节目同样历史久远,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广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才发生了重大变化,“放下架子为听众服务”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广播谈话节目有了茁壮成长的丰厚土壤。广播民生访谈也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开始,探讨生活、探讨人生,让普通百姓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盘点出不平凡的一面,利用广播的优势突出民生访谈的真实、自然、亲切、快捷。
一、传播方式:让谈话更自然亲切
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访谈节目较其它节目,一直备受关注,但比较起来,两种媒介的谈话节目制作氛围大不相同。广播节目安静自然,不用正襟危坐,可以很放松地与主持人交流,同听众互动。而一些电视谈话节目制作人曾经希望像广播节目那样“再现真实的谈话现场”,却始终不能做到。
互动性强则是当前广播谈话节目的另一个特点,让谈话更在传统的电话接入以外,我们现在又有了手机短信、网络对话等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在直播的谈话节目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听众参与,让谈话更真实更轻松自如。电视的互动性相对较差,电子网络却终究被隔上了一层数码的纱幕,而广播谈话则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在这一方面,广播谈话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传播形式:“第一时间”特性
广播谈话以直播为主,即时性强,常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有效信息。我国发生几次大地震,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都在现场设立直播间,进行现场访谈。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央电台,他走进直播间参与了特别节目,并以直播访谈形式与主持人、听众和网友即时交流。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和总理,灾区现场的记者、群众,在短信平台和微博上留言的听众及网友,都被体现、融入在近60分钟的直播里。他们彼此呼应真实、亲切,转换从容、自然,厚重的人文关怀与敏锐的现实关照融合在一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见,广播访谈在利用即时性优势方面颇有成效。
三、传播群体:拉近群众之间的距离
从中央台到省级台甚至各城市台,访谈节目收视、收听率较高。访谈节目层出不穷,部分都是高端访谈。访谈节目关注名人的效应、表露权威观点是很明显的,但是生活中的主体绝大部分还是普通百姓,所以关注百姓生活,倾听群众声音更适应社会需要,更适合媒体表现。
所以,谈话类节目选择话题应该从“小”入手,从民生入手,选择那些民生社会新闻,能够引起大家普遍关注、具有争论性的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这些“小”新闻谈深了也是大事情。2012年,盱眙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962会客室》,该栏目注重把触角伸向普通群众,更加关注基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强化主流、平民和互动意识,牢牢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本质和核心,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好地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使节目更加可亲可信、入情入理。
民生类的访谈节目主要突出的是平民意识,通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倾心交流,把访谈对象命运、情感及其内心世界展现给广大听众。尽管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但仔细寻觅他们生活和奋斗的足迹,却能从平凡之中捕捉到照耀人们心灵、令人为之动容的闪光点。
民生访谈节目聚焦的大都是听众“身边人”,并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发生在“身边人”上的“身边事”,摒弃了人物的“高、大、全”,广大听众觉得他们可敬、可亲、可学,使节目进一步贴近广大听众的内心世界。
世界上最早的广播谈话节目出现在1921年,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播出的。然而,当今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发展,电视、互联网的普及对于以声音为基本信息载体的广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广播的节目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但唯有广播谈话这种方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广播谈话节目因而也就成了世界各国广播电台的基本节目样式。广播节目中最能让听众引起兴趣的就是谈话节目。
我国的广播谈话节目同样历史久远,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广播媒介的传播策略才发生了重大变化,“放下架子为听众服务”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广播谈话节目有了茁壮成长的丰厚土壤。广播民生访谈也从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开始,探讨生活、探讨人生,让普通百姓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盘点出不平凡的一面,利用广播的优势突出民生访谈的真实、自然、亲切、快捷。
一、传播方式:让谈话更自然亲切
不论是广播还是电视访谈节目较其它节目,一直备受关注,但比较起来,两种媒介的谈话节目制作氛围大不相同。广播节目安静自然,不用正襟危坐,可以很放松地与主持人交流,同听众互动。而一些电视谈话节目制作人曾经希望像广播节目那样“再现真实的谈话现场”,却始终不能做到。
互动性强则是当前广播谈话节目的另一个特点,让谈话更在传统的电话接入以外,我们现在又有了手机短信、网络对话等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在直播的谈话节目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听众参与,让谈话更真实更轻松自如。电视的互动性相对较差,电子网络却终究被隔上了一层数码的纱幕,而广播谈话则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在这一方面,广播谈话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传播形式:“第一时间”特性
广播谈话以直播为主,即时性强,常常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有效信息。我国发生几次大地震,中国人民广播电台都在现场设立直播间,进行现场访谈。2010年12月26日,温家宝总理来到中央电台,他走进直播间参与了特别节目,并以直播访谈形式与主持人、听众和网友即时交流。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和总理,灾区现场的记者、群众,在短信平台和微博上留言的听众及网友,都被体现、融入在近60分钟的直播里。他们彼此呼应真实、亲切,转换从容、自然,厚重的人文关怀与敏锐的现实关照融合在一起,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可见,广播访谈在利用即时性优势方面颇有成效。
三、传播群体:拉近群众之间的距离
从中央台到省级台甚至各城市台,访谈节目收视、收听率较高。访谈节目层出不穷,部分都是高端访谈。访谈节目关注名人的效应、表露权威观点是很明显的,但是生活中的主体绝大部分还是普通百姓,所以关注百姓生活,倾听群众声音更适应社会需要,更适合媒体表现。
所以,谈话类节目选择话题应该从“小”入手,从民生入手,选择那些民生社会新闻,能够引起大家普遍关注、具有争论性的话题,让大家各抒己见,这些“小”新闻谈深了也是大事情。2012年,盱眙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962会客室》,该栏目注重把触角伸向普通群众,更加关注基层民众的喜怒哀乐,强化主流、平民和互动意识,牢牢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本质和核心,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更好地肩负起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使节目更加可亲可信、入情入理。
民生类的访谈节目主要突出的是平民意识,通过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倾心交流,把访谈对象命运、情感及其内心世界展现给广大听众。尽管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但仔细寻觅他们生活和奋斗的足迹,却能从平凡之中捕捉到照耀人们心灵、令人为之动容的闪光点。
民生访谈节目聚焦的大都是听众“身边人”,并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述发生在“身边人”上的“身边事”,摒弃了人物的“高、大、全”,广大听众觉得他们可敬、可亲、可学,使节目进一步贴近广大听众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