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阳光体育 高校健美操 改进措施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4.04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该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有效结合。为了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要想使健美操运动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作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一、 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热烈奔放、活泼动感、适应性广的固有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备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青睐,并早已列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发展心肺功能,塑造形体美,而且有利于他们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与健康向上的心理。然而, 现阶段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
目前,普通高校多以教授配有固定音乐的健美操套路为主,内容多为“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或“自编健美操”套路等。部分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多年来始终保留一成不变的一套操、一本教案、一首乐曲的教育风格,造成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时代感、新颖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令不少学生因此丧失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学中缺乏对健美操背景知识的讲解,一学期统一学习一套动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和转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得不到发展,不利于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单调
主要以“填鸭式”、“注入式”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在前面领做,学生进行跟学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整齐划一地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令整个教学过程死板,气氛沉闷。在教学步骤上,重复采用示范、讲解、教学、纠错等形式,教学方法老套、单一、无新意,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对知识和动作的学习也是机械地进行重复,很难感受到健美操的特殊魅力和学习乐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 教学设备有待完善
教学设备包括场地和器材。很大一部分高校健美操授课目前还是在操场上进行,天气直接影响上课效果,学健美操的学生多为女生,夏天太阳太大,运动量和练习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碰上下雨天还上不了课,教学的连续性受到影响,耽误课程进度。器材方面,在室外上课,因为没有镜子、把杆、体操垫、踏板等辅助器械,所以只能凭借自身感觉进行徒手练习,选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自然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 考核形式不科学
学校体育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识。但在实际中,学校体育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在健美操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弊端,教师围绕考试内容教,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教师根据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性等来评定健美操课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为追求教学的近期效果,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的培养,无法全面科学地对健美操教学的效果进行信息反馈。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体育意识。
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健美操教学改革
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高校体育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提高学生的体质,改善健康状况,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的。为此,健美操的教学就应该面向这一目的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
(一) 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制定
1. 注重加强基础性训练,增加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健美操强调通过身体练习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在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重加强基础训练,如身体姿态的控制、基本步伐的分类练习、手臂发力的关键性问题等。再结合形体或舞蹈训练等辅助练习方法,使学生建立最初的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气质。同时,可以降低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强度,不局限于一套健美操动作,健美操最初的教学内容应以健美操基本动作为基础,强调基本步伐的组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步伐类别的组合技巧,找到规律,再结合基本步伐进行成套动作的学习。在教学中应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加强基本功训练,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编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 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内容包含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传统健美操理论课程通常讲授健美操运动的目的、任务等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调整后应多讲授一些运动健身的原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运动处方等具有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建立起以满足大学生未来需要为主体的大学体育理论教材新体系。实践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创套路或组合。教学中让学生自愿结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进行创编操和表演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想象力,培养其创编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其练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懦弱与平庸心理,使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二) 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1.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各有利弊,因而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即根据课时、班级学生特点、培养目标等,确定各班的教学重点。对全班教学、分组教学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动态整合,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使全班教学通过小组化学习活动,落实到每个个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2.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从课内向课外合理有效地延伸,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能巩固教学成果,延伸课堂教学的功能。如成立俱乐部、高水平训练队等,让学生在课外消化教学内容,进而转化为自我锻炼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这种开发能力的训练后,很快就会将训练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学生自发组织社团集中训练、参加文艺演出、为各类球赛担当“拉拉队”等,真正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人。
此外,应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不可忽视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为了有利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在场地设施上应提供较优越的条件,如配备健身房、镜子、音像设施、体操垫、健身器材等。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
在高校,体育课是规定完成的必修课程,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评定,检查并评价教学效果,考核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我健身意识及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以往的健美操考试内容往往是完成一套配上固定音乐的套路动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时的具体情况给予评定,这样的考试形式单一、片面,不能够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因此应在教学考试形式上有所变革。具体如下:
一是制定灵活高效的评价办法。在健美操教学考核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教师的要求为指导,选择考试内容。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擅长的动作来创编以通过考核;也可以选择与同学自由组合,对本学期所学动作进行变化队形来完成考核等。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在素质考核方面,也应是反映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综合考试。这样有利于“阳光体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突出过程性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体形和运动技能上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注重过程,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去,重视现在,更寄希望于未来,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在原有基础水平上发展提高的状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三是加强课内外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把课外锻炼情况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师用卡片作为监督,一个星期每天都来锻炼的学生给予加分,尤其对体质差、有锻炼障碍的学生加分标准可以适当放宽,缓解他们课上学习的压力和体育成绩的压力,使他们运动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增强,从而达到“行为阳光”和“心理阳光”的目的。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一词蕴涵着健康、生机与活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富于创新和文化寓意的标识。从事高校健美操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和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合理地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及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项目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莫连芳,李丽.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11)
[2]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3]周正.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4]金文慧.论健美操社会化的优势及发展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1)
[5]鲁志文,张玉霞.浅析健美操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责编 吴 筱)
【关键词】 阳光体育 高校健美操 改进措施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4.04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提出,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该活动,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求:“阳光体育运动”要和学校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课有效结合。为了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健美操作为高校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要想使健美操运动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作出相应调整和改革,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一、 高校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
健美操是集音乐、舞蹈、体操、美学于一体的新型体育项目,它以热烈奔放、活泼动感、适应性广的固有价值和魅力,风靡世界,备受广大青年学生及群众的青睐,并早已列入高校体育的教学大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课程。健美操运动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发展心肺功能,塑造形体美,而且有利于他们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与健康向上的心理。然而, 现阶段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 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
目前,普通高校多以教授配有固定音乐的健美操套路为主,内容多为“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或“自编健美操”套路等。部分教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多年来始终保留一成不变的一套操、一本教案、一首乐曲的教育风格,造成教学内容单一、陈旧,缺乏时代感、新颖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令不少学生因此丧失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教学中缺乏对健美操背景知识的讲解,一学期统一学习一套动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和转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得不到发展,不利于课后锻炼习惯的养成。
(二) 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单调
主要以“填鸭式”、“注入式”方式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教师在前面领做,学生进行跟学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整齐划一地接受学习、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令整个教学过程死板,气氛沉闷。在教学步骤上,重复采用示范、讲解、教学、纠错等形式,教学方法老套、单一、无新意,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对知识和动作的学习也是机械地进行重复,很难感受到健美操的特殊魅力和学习乐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 教学设备有待完善
教学设备包括场地和器材。很大一部分高校健美操授课目前还是在操场上进行,天气直接影响上课效果,学健美操的学生多为女生,夏天太阳太大,运动量和练习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碰上下雨天还上不了课,教学的连续性受到影响,耽误课程进度。器材方面,在室外上课,因为没有镜子、把杆、体操垫、踏板等辅助器械,所以只能凭借自身感觉进行徒手练习,选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自然受到一定限制,同时也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 考核形式不科学
学校体育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已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认识。但在实际中,学校体育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在健美操教学中也存在着这种弊端,教师围绕考试内容教,学生围绕考试内容学,教师根据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规范性等来评定健美操课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教师为追求教学的近期效果,忽略了对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兴趣的培养,无法全面科学地对健美操教学的效果进行信息反馈。而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体育意识。
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健美操教学改革
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高校体育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都是提高学生的体质,改善健康状况,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的。为此,健美操的教学就应该面向这一目的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
(一) 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制定
1. 注重加强基础性训练,增加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内容。健美操强调通过身体练习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在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重加强基础训练,如身体姿态的控制、基本步伐的分类练习、手臂发力的关键性问题等。再结合形体或舞蹈训练等辅助练习方法,使学生建立最初的审美观念,培养良好的气质。同时,可以降低成套动作的难度和强度,不局限于一套健美操动作,健美操最初的教学内容应以健美操基本动作为基础,强调基本步伐的组合训练,使学生掌握步伐类别的组合技巧,找到规律,再结合基本步伐进行成套动作的学习。在教学中应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加强基本功训练,为今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编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2. 增加实用性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内容包含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传统健美操理论课程通常讲授健美操运动的目的、任务等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调整后应多讲授一些运动健身的原理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运动处方等具有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的理论,建立起以满足大学生未来需要为主体的大学体育理论教材新体系。实践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创套路或组合。教学中让学生自愿结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进行创编操和表演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和想象力,培养其创编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其练习的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克服懦弱与平庸心理,使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二) 健美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1. 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各有利弊,因而应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即根据课时、班级学生特点、培养目标等,确定各班的教学重点。对全班教学、分组教学或个别指导的方式进行动态整合,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使全班教学通过小组化学习活动,落实到每个个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2.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从课内向课外合理有效地延伸,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能巩固教学成果,延伸课堂教学的功能。如成立俱乐部、高水平训练队等,让学生在课外消化教学内容,进而转化为自我锻炼的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这种开发能力的训练后,很快就会将训练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学生自发组织社团集中训练、参加文艺演出、为各类球赛担当“拉拉队”等,真正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主人。
此外,应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健美操运动的开展,不可忽视教学环境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为了有利健美操教学的开展,在场地设施上应提供较优越的条件,如配备健身房、镜子、音像设施、体操垫、健身器材等。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改革
在高校,体育课是规定完成的必修课程,通过考试进行成绩评定,检查并评价教学效果,考核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我健身意识及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以往的健美操考试内容往往是完成一套配上固定音乐的套路动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时的具体情况给予评定,这样的考试形式单一、片面,不能够科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因此应在教学考试形式上有所变革。具体如下:
一是制定灵活高效的评价办法。在健美操教学考核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教师的要求为指导,选择考试内容。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擅长的动作来创编以通过考核;也可以选择与同学自由组合,对本学期所学动作进行变化队形来完成考核等。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这两种方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在素质考核方面,也应是反映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综合考试。这样有利于“阳光体育”目标的实现。
二是突出过程性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体形和运动技能上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注重过程,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去,重视现在,更寄希望于未来,能让学生始终处于在原有基础水平上发展提高的状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三是加强课内外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把课外锻炼情况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教师用卡片作为监督,一个星期每天都来锻炼的学生给予加分,尤其对体质差、有锻炼障碍的学生加分标准可以适当放宽,缓解他们课上学习的压力和体育成绩的压力,使他们运动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增强,从而达到“行为阳光”和“心理阳光”的目的。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一词蕴涵着健康、生机与活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富于创新和文化寓意的标识。从事高校健美操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要求和国家、地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合理地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及观念,充分发挥健美操项目在阳光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莫连芳,李丽.普通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我见[J].价值工程,2010(11)
[2]陈丽珊.关于拓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的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3]周正.高校健美操课程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4]金文慧.论健美操社会化的优势及发展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1)
[5]鲁志文,张玉霞.浅析健美操在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责编 吴 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