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复习成语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语是汉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词汇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同时成语又是熟语中的精品,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那么如何有效复习成语呢?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成语
  (1)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又较能体现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记忆和使用。
  (2)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如它承载古代寓言——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承载神话传说——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承载历史故事——一鼓作气 。
  (3)成语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它保留着古代汉语词汇、语法、修辞。
  (4)成语来源丰富。如来自寓言——刻舟求剑;来自神话传说——精卫填海;来自历史故事——指鹿为马;来自名家诗文——学而不厌;来自口头流传——同病相怜;来自当代创新——莺歌燕舞。
  二、多积累成语,温故知新
  如成语接龙游戏展学识:
  自强不息 息事宁人
  人微言轻 轻诺寡信
  信口开河 河决鱼烂
  烂醉如泥 泥古不化
  化整为零 零敲碎打
  节外生枝 枝词蔓语
  语重心长 长篇大论
  论功行赏 赏罚分明
  明珠暗投 投其所好
  好高骛远 远走高飞
  飞黄腾达 达人知命
  命世之才 才疏学浅
  浅尝辄止 止于至善
  善始善终
  三、学习成语讲方法
  (1)了解字面意思:
  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木柴下面,比喻潜藏很大危险。
  (2)把握应用意义(陈述对象及意思、感情色彩、用法功能)
  临渴掘井:口渴时才挖井,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3)实践运用
  单丝不线:一根丝不成线,形容力量薄弱。
  四、成语试题有解法
  (1)检查句子陈述对象与成语陈述对象是否一致(陈述对象是否正确 )
  例:A.朱光潜幼年常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课,一次被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他成了父亲最年幼的学生。
  B.王宝森之流贪污腐化,挥霍国家财产,他的人格可以说是不名一文。
  C.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戏珠,有的像莲花盛开……真的是巧夺天工。
  (2)检查成语的义意与语境所需义意是否吻合或重复
  A.这篇文章写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论。
  B.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C.不论大家怎样劝说,他仍然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沉默不语,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其它如:当务之急 芸芸众生 民不聊生 记忆犹新
  (3)检查感情色彩是否符合语境(感情色彩是否恰当)
  A.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B.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
  C.端正党风是关键,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才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
  其它如:无所用心 亦步亦趋 胸无城府
  (4)检查成语的用法功能是否合适
  A.这则笑语,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B.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C.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球队望其项背。
  总之,有效复习成语,我们要从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出发,先从感性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以及成语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产生要学成语的欲望,接着用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积累成语的乐趣;最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成语和积累成语,在练习高考成语习题过程中从感性到理性,从课内到课外,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与学生实际接轨,与生活接轨,与高考接轨。
其他文献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在这样的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散文,辞赋创作上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以其突出的创作成就给沉闷的文坛带来了清新气息,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期刊
新课标高考语文试题分必考题与选考题两个模块,其中选考题部分设计了两种类型的阅读试题,一个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另一个就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其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频率较高的是人物传记类阅读。这类文本阅读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前提下,要想准确,规范编制答案,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要准确筛选信息,全面把握文脉,从而整合信息,规范答题。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筛选信息呢?本文对此作出简要探索。  1.概括传主的主要事件,
期刊
反复品读《雷雨》,可以得出一个“有关因果的推论”,即在周家的四个人物身上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一个共性的东西;也正是这个共性的东西,导致了他们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命运。这个共性的东西就是——人性的错位。  对于周朴园来说,人性的错位表现为人性向物欲(金钱)低下了高贵的头。物欲使他偏离了正常的人性轨道,而滑向了“自私、虚伪、残酷、阴险”。当年他为了“赶紧娶那位有钱门第的小姐”,逼着鲁侍萍抱着刚生下三天的儿子
期刊
一直以来,语文试卷中的人物传记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文言文上面,所选文章基本上是以人物传记为主,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它的重要程度在不断提高,所占分值比例也在逐渐增大。对学生而言,掌握此类文章的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已迫在眉睫。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此类文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所选文言人物传记一般篇幅较短,内容简洁,文章多以记叙为主,人物多为正面形象。通过初
期刊
新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除旧布新的过程。但“除旧”不是把传统全盘否定、一把火烧光,“布新”也并不是“唯新是从”。“新课程的实施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对原有经验的提升和改组”,在改革中秉承传统精华。  一、回归“诵读教学”传统,在诵读中求体悟  “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最原始、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也是最传统、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历来备受推崇。
期刊
所谓“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到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  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在天宝十五年被安史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当时其妻小寄居在鄜州
期刊
今天的时代是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疯狂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的运用,是利还是弊?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做课件的体会,做以下分析,乞作引玉之砖。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    语文博大精深,涵盖极广,这是难点,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很多时候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和形成。阅读品质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本质,它包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价值观、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创设阅读氛围  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阅读教
期刊
我们认为作文的有效评价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的作文评价要对作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要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的态度和水平都应该有持续性的提高,有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有效评价应该可以用“三个有利于”来概括:  一、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可以简称“激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时下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多
期刊
据考证,词牌有六种来源:1.来自边地曲调或域外音乐;2.来自内地民间的曲调;3.乐工歌妓们自己创制的曲调;4.国家音乐机构创制的曲调;5.文人创作的曲子;6.摘自大曲,古曲。词牌来源较为广泛,所以词牌的意思也很复杂。这就使词牌的命名有了不同的历史掌故。例如:  《苏幕遮》词牌,据考证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天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