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长期以来,英语写作教学一直运用传统的结果教学法,它注重写作的结果。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过程教学法注重的是写作的过程,能避免写作教学中的枯燥,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写作的整个过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教学方法。本文试图结合中师学生特点和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过程教学法在中师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讨其优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中师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一、中师学生特点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中师英语教学多年,对中师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中师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不足。②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③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松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中师英语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绝大部分的课时都用来讲授单词、语法等语言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机会很少。教师评语过于笼统,千篇一律,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作文上交老师就算完成任务,对于教师的批改漠不关心。
二、过程教学理论
过程教学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的交际活动,并非写作者的个人行为。这种教学法不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上,而是侧重寻找素材、拟定提纲、撰写草稿、同伴互评、教师审阅等写作的过程。过程教学法就将写作视作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三、过程教学法在中师英语写作中的实施策略
(1)写前准备。教师布置写作主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和阅读有关材料,认真做笔记。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思想,开拓思路,使学生获取尽量多的素材和有效信息。讨论之后,进行文章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2)起草初稿。学生将获取的有效信息和内容进行整理,拟定写作提纲,草拟初稿。
(3)小组讨论、同伴互评。完成初稿后,教师先对批改作文的原则和技巧进行讲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形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观点,共同评议初稿。
(4)修改初稿。结合组内同学的修改意见,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
(5)教师审阅。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就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反馈。重点讲评学生作品在内容、结构上出现的普遍问题,赏析优秀作品,多指出文章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的热情。
(6)修改定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重新审度,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过程写作教学法对提高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写作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挖掘题材内容的能力,采用多种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充实文章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从一个教师评语的被动阅读者转化为修改他人作文的积极实践者,充分体现学生这一写作主体的作用。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3)从文章素材的搜集到最后定稿,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反复修改,使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合作式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在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对中师写作教学的一些建议与启示
(1)采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兴趣是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师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并且让学生多写多练,为学生提供更多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要转换角色,做好指导。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唯一的主宰者和批改者,而是一名读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写作的真正实践者。
(3)教师应该改变讲评方法。
(4)加强听、说、读能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加强听、说、读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5)加强词汇的学习,强化基本句型的训练。许多英语写作研究结果证明,英语词汇量对学生写作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讲解和反复操练,增加词汇量,而且要进行大量基本句型的训练,使学生对语法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熟练地掌握句子结构,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语言,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对于中师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中师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诸多难题有待于解决,但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祈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Tribble C. Writ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Hyland, K.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一、中师学生特点和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中师英语教学多年,对中师学生的情况较为了解。中师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不足。②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③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结构松散,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中师英语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把绝大部分的课时都用来讲授单词、语法等语言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机会很少。教师评语过于笼统,千篇一律,而且多数学生认为作文上交老师就算完成任务,对于教师的批改漠不关心。
二、过程教学理论
过程教学法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的交际活动,并非写作者的个人行为。这种教学法不把重点放在语法、词汇、文章结构等语言知识上,而是侧重寻找素材、拟定提纲、撰写草稿、同伴互评、教师审阅等写作的过程。过程教学法就将写作视作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三、过程教学法在中师英语写作中的实施策略
(1)写前准备。教师布置写作主题,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和阅读有关材料,认真做笔记。教师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交流思想,开拓思路,使学生获取尽量多的素材和有效信息。讨论之后,进行文章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2)起草初稿。学生将获取的有效信息和内容进行整理,拟定写作提纲,草拟初稿。
(3)小组讨论、同伴互评。完成初稿后,教师先对批改作文的原则和技巧进行讲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形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观点,共同评议初稿。
(4)修改初稿。结合组内同学的修改意见,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修改。
(5)教师审阅。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就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反馈。重点讲评学生作品在内容、结构上出现的普遍问题,赏析优秀作品,多指出文章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创作的热情。
(6)修改定稿。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重新审度,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改,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过程写作教学法对提高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写作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挖掘题材内容的能力,采用多种活动,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充实文章内容,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使学生从一个教师评语的被动阅读者转化为修改他人作文的积极实践者,充分体现学生这一写作主体的作用。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3)从文章素材的搜集到最后定稿,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和反复修改,使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合作式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在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五、对中师写作教学的一些建议与启示
(1)采用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兴趣是在二语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师英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并且让学生多写多练,为学生提供更多在文章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2)教师要转换角色,做好指导。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唯一的主宰者和批改者,而是一名读者和指导者,学生才是写作的真正实践者。
(3)教师应该改变讲评方法。
(4)加强听、说、读能力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加强听、说、读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5)加强词汇的学习,强化基本句型的训练。许多英语写作研究结果证明,英语词汇量对学生写作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通过讲解和反复操练,增加词汇量,而且要进行大量基本句型的训练,使学生对语法有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熟练地掌握句子结构,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语言,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过程教学法对于中师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中师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诸多难题有待于解决,但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使学生们的素质得到很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祈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Tribble C. Writ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Hyland, K.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