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形容词带宾语是汉语中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传统的分析是从多方面讨论形容词的词类归属,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不一而足。本文试图从认知心理角度着眼进行分析,在信息输入这方面,A 了N和NA 或NA 了似乎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但从隐喻的认知模式这方面来说,只不过是认知主体运用不同隐喻产生的结果。
[关键词] A 了N 认知模式 信息输入 认知方式 隐喻
A 了N的形式,时人多有论述。奥田宽(1982)、刘丹青(1987)从形容词的向,谈了形名同现的条件,张国宪(1998)则提到A 了N格式中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以及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沈家煊(1997)从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和标记的关系谈到A了N中的A 性质,李泉(1997)、王启龙(2003)运用大量的统计,对2000多个形容词作出计量分析。前人的研究大多是对A了N中的A 的词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外乎将其分为两类:形容词和形动兼类词。本文试图摆脱词类的纠缠,着眼于认知的视野,对A了N进行一番考察。
一、信息输入的分析
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句子的形成要经过知觉的感知、信息的选择、思维到言语的转换、言语的执行等诸阶段。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无非是对他所感知世界的判断、陈述,都要经过外界的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Lanacker称之为扫描过程。扫描过程大致分为概括式和连续式两种,概括式扫描过程通过对感知对象的扫描,得出一个整体的印象,如:
1.他是学生。
2.姚明的个子很高。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得到感知对象的信息,最后形成对感知对象的判断。而连续式扫描过程则大多涉及到感知对象的变化过程,扫描变化过程如同观看一场电影,每一次变化都形成单个的图片,后续的扫描都建立在前面扫描的结果上。实验表明,认知过程的速度越快,这个变化过程就是越不能被中断的行为。如:
3.他走进了房间。
4.他骑着车上学了。
无论说话人、听话人都能得出他从房间外——门槛——房间内走过来的图象,例4亦是如此。
具体到A了N中,尽管我们暂且仍然用A 来表示,但它与一般的A 已有所不同。
在NA或“NA了”中,我们更多的是得到整体的印象,是关于一个事物性质、状态或结果的判断。如:
5.风儿轻,云儿白
6.他的嗓子哑了
7.小伙子的脸红了
上述言语的表达,很容易让人得出关于陈述对象的认知,而A 了N中,我们对于过程的把握,甚于对结果或状态的感知,如:
8.“我的嘴最笨了,说的是实情。”拾来红了脸。
9.政府的措施方便了下岗工人再就业。
我们在理解这些话的时候,更明显地感觉到主体由于某种情况的原因而导致前后态的改变,原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这就造成了主体的可控和不可控性。相对于NA 或NA了的空间感知,后者更多的是时间上的感知。
二、A了N的隐喻分析
传统的词类分析认为,名词表示事物或事件,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达的是关于事物性质或事件结果的论断。但是从认知讲,名词既可以表示实体,也可以表示关系、动作等。如awalk,jumping,development等等。同样,形容词不仅可以表示性质,也可以有表示过程、关系、动作的作用,如:
10.最近他一直忙竞选。
11.太阳亮了半边天。
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词类界定的观点:在形式层面上,语言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使用者可以在概念上形成一个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词类原型范畴。在这个原型范畴中,有核心范畴,有边缘范畴。具体到A 了N的句式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能够从NA句式中转换,并得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的隐喻机制在发生作用。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学说,隐喻不仅是人类语言上的表达手段,而且是很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这就是隐喻。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必然反映了这种认知方式。隐喻对于词汇来讲,也就是不断抽象化的过程。Heine等曾把这个过程用下列的线形排列表示:
人 > 物 > 过程 > 空间 > 时间 > 性质
这也就是从相似性出发,不同认知域进行转换(投射)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隐喻的每个阶段更具体化、细致化。同时,隐喻的方向也应该是双向的过程。在“NA 了”——A了N的转换中,A的隐喻具体情况大致有这样几种:
(一)生理域——心理域的隐喻
形容词表示性质和状态,这是我们已有的认识,通过我们的知觉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毫不费力地确认N“ A了”中的A是形容词,可是这里的A呈现的大多是生理的表征,是具体可知的。但是生理必然是心理的反映。在A了N中,通过A的隐喻,我们完全可以得到主体心理变化的认识,说话人的目的也是要强调自己的心理感受。如:
12.这句切人心腑的电文,吓得我软了腿。(心理)
13.这句切人心腑的电文,吓得我腿(都)软了。(生理)
14.看到这么多人,小姑娘红了脸。(心理)
15.看到这么多人,小姑娘脸红了。(生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主体心理的变化,才有了后来身体的生理变化。用语序的变化,更容易地让人以同样的语言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也符合语言交际中简洁的原则。张国宪(1998)提到这类形容词后面大多是同源宾语,非同源宾语,大多是意外。实际上,两者都是具有意外的语义特征。另外,形容词后面固然大多是同源宾语,但是主宾同源,任意的形容词是否都可以置于其中呢?恐怕未必,还是有限制的。
(二)过程域——结果域的隐喻
无论事物或事件,都有始终,从始至终的变化阶段,可称为过程。变化终点的状态可称为结果。过程的语言表达有多种的形式,“慢慢地”“渐渐地”等渐变类副词可以,连动短语,如“吃饭后去睡觉”“下了车,进了门就可以休息一会儿”。结果的语言表达也有多种的形式,很多人认为“了”是结果的实现,但是结果和过程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此时的过程必然就是彼时结果的一部分,此时的结果也可能是彼时的过程之一。所以我们认为A 了N中的“了”未必都是结果的实现,这里也可以表达过程,如:
16.电话卡的推出方便了群众,打电话更容易了。
如果强调结果的重要,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这样说:
17.电话卡的推出使群众方便了,打电话更容易了。
两者的差别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看出来:
18.电话卡的推出方便着群众,打电话更容易了。
19.*电话卡的推出使群众方便着,打电话更容易了。
(三)存在域——关系域的隐喻
存在域—关系域也是常见的一类隐喻,我们常用NA形式表示客观事物的存在情况,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我们有时也用关系隐喻存在,如:
20.大街上多了遛狗的人。
21.火车少了煤,怎能行?
大街、火车并非有多少的变化,而是突出表示大街和人、火车和煤的关系情况。
(四)性质域—主体域的隐喻
任何主体都是具备某一特性和性质的主体,没有脱离特性而存在的物质。通常我们为了表明主体怎么样,大多采用NA形式,可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
22.这几个月,真是太忙了他。
23.别太累了孩子,有时间应该让他们玩玩。
上述的言语往往表示“他是一个忙的人;孩子是一个劳累的孩子。”
三、A了N的存在条件
(一)可能性
词义本身的自由度决定了形容词是可以进入A了N格式中的词类。词义上常常具有以下特征:[+意外];[——可控性];[——可逆性]。观察语料,可以看出,此类词均可以加上数量、趋向、结果等补语,我们认为它们的语值较宽、动态性较强的特点,为A了N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这也符合词类原型范畴的原理。原型范畴是人类认知心理的产物,它涵盖的范围很大,既包括典型成员,也包括非典型成员,这就为一词多用提供了可能。张国宪、张伯江据此认为此类词是向动词游移的变化形容词;但是,我们觉得可能是原型句式影响了我们的词类判断,我们见过很多的SVO句式,心理的原型感知很自然地把A 了N归类,自然地把A和V产生联想,认为是形动兼类等。
(二)合理性
A了N形式能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从语用上讲,它符合Grice的合作原则,A了N形式中,说话者以合适的表达方式提供了足量的信息,听话者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也会明白说话者的意思。英语中也有类似A了N的格式,但没有处理成兼类或活用,如:He is not worth his salt(他不中用);He is like his father(他同他父亲相象)(转引自叶斯泊森218)。当我们有其它较合理的办法和解释时,我们不必让兼类或活用承受太多的负荷。当然,隐喻认知方式是较高层次的抽象过程,在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和作为外语学习时,理解它的合理性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三)目的性
一定的行为总有一定的目的。打破常态的使用,必然带有语用的特殊目的。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隐喻认知方式的使用,大多是为了突显的目的。或突显心理,或突显过程,或突显关系,或突显主体等,使我们注意的焦点转移到被突显的方面。这也从语言形成的“从左至右”模型中得以验证,人们总是习惯把关系紧密的成分放在一起,这称之为认知中的相邻原则。另外,我们从A 了N的语体的选择上更明显地看出,新闻的标题和诗歌很多就用了A 了N的形式。如:
24.忙竞选,马英九白了头发
25.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安徽科技兴农奔小康剪影
26.热了羽球,冷了足球
27.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A了N的使用,醒目地表达了语言使用者的目的,也给语言的接受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标记(广义)。标记词、重音是大家熟知的标记,标记应该有原型标记,也有非原型的标记。语序就是后者。如果说标记词、重音是显性的标记,那么语序就是隐性的标记。说话人选择使用一个有标记的形式,必然会表达跟无标记形式不同的意思,以避免无标记的形式带来的常规性联想和推导,这也是目的性的另一表现。
词类分析历来是困扰汉语学习的大问题,迄今如是。从认知方面尝试进行解释,是本文的初衷。由于系统和具体的理论学习的不多,可能极大地影响了它的说服力。纵观A 了N形式,我们认为在形式层面上,A还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加上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形成一个高度概括抽象的关于A的认知。这大概就是A了N形式得以合理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的原因。
参考文献:
奥田宽(1982)论现代汉语形容词强制性联系和非强制性联系《南开学报》第3期.
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泉(1997)“形+宾 ”现象考察《语言教学和研究》第1期.
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和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 第3期.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启龙(1995)带宾语形容词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和研究》第3期.
叶斯泊森(1987)《 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
张国宪(1998)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和形态化过程《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2000)现代汉语典型形容词《中国语文》第5期.
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F.Ungerer&H.J.Schmid (2001) 《认知语言学入门》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王明洲 潘晓军,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A 了N 认知模式 信息输入 认知方式 隐喻
A 了N的形式,时人多有论述。奥田宽(1982)、刘丹青(1987)从形容词的向,谈了形名同现的条件,张国宪(1998)则提到A 了N格式中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以及形容词的语义特征,沈家煊(1997)从形容词的句法功能和标记的关系谈到A了N中的A 性质,李泉(1997)、王启龙(2003)运用大量的统计,对2000多个形容词作出计量分析。前人的研究大多是对A了N中的A 的词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外乎将其分为两类:形容词和形动兼类词。本文试图摆脱词类的纠缠,着眼于认知的视野,对A了N进行一番考察。
一、信息输入的分析
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句子的形成要经过知觉的感知、信息的选择、思维到言语的转换、言语的执行等诸阶段。说话人说出一句话,无非是对他所感知世界的判断、陈述,都要经过外界的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Lanacker称之为扫描过程。扫描过程大致分为概括式和连续式两种,概括式扫描过程通过对感知对象的扫描,得出一个整体的印象,如:
1.他是学生。
2.姚明的个子很高。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得到感知对象的信息,最后形成对感知对象的判断。而连续式扫描过程则大多涉及到感知对象的变化过程,扫描变化过程如同观看一场电影,每一次变化都形成单个的图片,后续的扫描都建立在前面扫描的结果上。实验表明,认知过程的速度越快,这个变化过程就是越不能被中断的行为。如:
3.他走进了房间。
4.他骑着车上学了。
无论说话人、听话人都能得出他从房间外——门槛——房间内走过来的图象,例4亦是如此。
具体到A了N中,尽管我们暂且仍然用A 来表示,但它与一般的A 已有所不同。
在NA或“NA了”中,我们更多的是得到整体的印象,是关于一个事物性质、状态或结果的判断。如:
5.风儿轻,云儿白
6.他的嗓子哑了
7.小伙子的脸红了
上述言语的表达,很容易让人得出关于陈述对象的认知,而A 了N中,我们对于过程的把握,甚于对结果或状态的感知,如:
8.“我的嘴最笨了,说的是实情。”拾来红了脸。
9.政府的措施方便了下岗工人再就业。
我们在理解这些话的时候,更明显地感觉到主体由于某种情况的原因而导致前后态的改变,原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这就造成了主体的可控和不可控性。相对于NA 或NA了的空间感知,后者更多的是时间上的感知。
二、A了N的隐喻分析
传统的词类分析认为,名词表示事物或事件,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达的是关于事物性质或事件结果的论断。但是从认知讲,名词既可以表示实体,也可以表示关系、动作等。如awalk,jumping,development等等。同样,形容词不仅可以表示性质,也可以有表示过程、关系、动作的作用,如:
10.最近他一直忙竞选。
11.太阳亮了半边天。
这就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词类界定的观点:在形式层面上,语言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但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使用者可以在概念上形成一个高度概括抽象的语言词类原型范畴。在这个原型范畴中,有核心范畴,有边缘范畴。具体到A 了N的句式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能够从NA句式中转换,并得以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A的隐喻机制在发生作用。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学说,隐喻不仅是人类语言上的表达手段,而且是很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之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抽象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这就是隐喻。语言,作为思维的表现形式,必然反映了这种认知方式。隐喻对于词汇来讲,也就是不断抽象化的过程。Heine等曾把这个过程用下列的线形排列表示:
人 > 物 > 过程 > 空间 > 时间 > 性质
这也就是从相似性出发,不同认知域进行转换(投射)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隐喻的每个阶段更具体化、细致化。同时,隐喻的方向也应该是双向的过程。在“NA 了”——A了N的转换中,A的隐喻具体情况大致有这样几种:
(一)生理域——心理域的隐喻
形容词表示性质和状态,这是我们已有的认识,通过我们的知觉可以得到这样的概念。所以我们毫不费力地确认N“ A了”中的A是形容词,可是这里的A呈现的大多是生理的表征,是具体可知的。但是生理必然是心理的反映。在A了N中,通过A的隐喻,我们完全可以得到主体心理变化的认识,说话人的目的也是要强调自己的心理感受。如:
12.这句切人心腑的电文,吓得我软了腿。(心理)
13.这句切人心腑的电文,吓得我腿(都)软了。(生理)
14.看到这么多人,小姑娘红了脸。(心理)
15.看到这么多人,小姑娘脸红了。(生理)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主体心理的变化,才有了后来身体的生理变化。用语序的变化,更容易地让人以同样的语言得到更多的信息,这也符合语言交际中简洁的原则。张国宪(1998)提到这类形容词后面大多是同源宾语,非同源宾语,大多是意外。实际上,两者都是具有意外的语义特征。另外,形容词后面固然大多是同源宾语,但是主宾同源,任意的形容词是否都可以置于其中呢?恐怕未必,还是有限制的。
(二)过程域——结果域的隐喻
无论事物或事件,都有始终,从始至终的变化阶段,可称为过程。变化终点的状态可称为结果。过程的语言表达有多种的形式,“慢慢地”“渐渐地”等渐变类副词可以,连动短语,如“吃饭后去睡觉”“下了车,进了门就可以休息一会儿”。结果的语言表达也有多种的形式,很多人认为“了”是结果的实现,但是结果和过程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此时的过程必然就是彼时结果的一部分,此时的结果也可能是彼时的过程之一。所以我们认为A 了N中的“了”未必都是结果的实现,这里也可以表达过程,如:
16.电话卡的推出方便了群众,打电话更容易了。
如果强调结果的重要,我们大多数时候会这样说:
17.电话卡的推出使群众方便了,打电话更容易了。
两者的差别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看出来:
18.电话卡的推出方便着群众,打电话更容易了。
19.*电话卡的推出使群众方便着,打电话更容易了。
(三)存在域——关系域的隐喻
存在域—关系域也是常见的一类隐喻,我们常用NA形式表示客观事物的存在情况,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我们有时也用关系隐喻存在,如:
20.大街上多了遛狗的人。
21.火车少了煤,怎能行?
大街、火车并非有多少的变化,而是突出表示大街和人、火车和煤的关系情况。
(四)性质域—主体域的隐喻
任何主体都是具备某一特性和性质的主体,没有脱离特性而存在的物质。通常我们为了表明主体怎么样,大多采用NA形式,可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
22.这几个月,真是太忙了他。
23.别太累了孩子,有时间应该让他们玩玩。
上述的言语往往表示“他是一个忙的人;孩子是一个劳累的孩子。”
三、A了N的存在条件
(一)可能性
词义本身的自由度决定了形容词是可以进入A了N格式中的词类。词义上常常具有以下特征:[+意外];[——可控性];[——可逆性]。观察语料,可以看出,此类词均可以加上数量、趋向、结果等补语,我们认为它们的语值较宽、动态性较强的特点,为A了N形式的存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这也符合词类原型范畴的原理。原型范畴是人类认知心理的产物,它涵盖的范围很大,既包括典型成员,也包括非典型成员,这就为一词多用提供了可能。张国宪、张伯江据此认为此类词是向动词游移的变化形容词;但是,我们觉得可能是原型句式影响了我们的词类判断,我们见过很多的SVO句式,心理的原型感知很自然地把A 了N归类,自然地把A和V产生联想,认为是形动兼类等。
(二)合理性
A了N形式能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从语用上讲,它符合Grice的合作原则,A了N形式中,说话者以合适的表达方式提供了足量的信息,听话者一点也不会觉得突兀,也会明白说话者的意思。英语中也有类似A了N的格式,但没有处理成兼类或活用,如:He is not worth his salt(他不中用);He is like his father(他同他父亲相象)(转引自叶斯泊森218)。当我们有其它较合理的办法和解释时,我们不必让兼类或活用承受太多的负荷。当然,隐喻认知方式是较高层次的抽象过程,在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和作为外语学习时,理解它的合理性需要更多的想象力。
(三)目的性
一定的行为总有一定的目的。打破常态的使用,必然带有语用的特殊目的。从上面的例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隐喻认知方式的使用,大多是为了突显的目的。或突显心理,或突显过程,或突显关系,或突显主体等,使我们注意的焦点转移到被突显的方面。这也从语言形成的“从左至右”模型中得以验证,人们总是习惯把关系紧密的成分放在一起,这称之为认知中的相邻原则。另外,我们从A 了N的语体的选择上更明显地看出,新闻的标题和诗歌很多就用了A 了N的形式。如:
24.忙竞选,马英九白了头发
25.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安徽科技兴农奔小康剪影
26.热了羽球,冷了足球
27.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A了N的使用,醒目地表达了语言使用者的目的,也给语言的接受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美的享受。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一种标记(广义)。标记词、重音是大家熟知的标记,标记应该有原型标记,也有非原型的标记。语序就是后者。如果说标记词、重音是显性的标记,那么语序就是隐性的标记。说话人选择使用一个有标记的形式,必然会表达跟无标记形式不同的意思,以避免无标记的形式带来的常规性联想和推导,这也是目的性的另一表现。
词类分析历来是困扰汉语学习的大问题,迄今如是。从认知方面尝试进行解释,是本文的初衷。由于系统和具体的理论学习的不多,可能极大地影响了它的说服力。纵观A 了N形式,我们认为在形式层面上,A还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加上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语义和认知层面上形成一个高度概括抽象的关于A的认知。这大概就是A了N形式得以合理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的原因。
参考文献:
奥田宽(1982)论现代汉语形容词强制性联系和非强制性联系《南开学报》第3期.
桂诗春(1985)《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泉(1997)“形+宾 ”现象考察《语言教学和研究》第1期.
刘丹青(1987)形名同现和形容词的向《南京师大学报》 第3期.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启龙(1995)带宾语形容词的统计分析《语言教学和研究》第3期.
叶斯泊森(1987)《 语法哲学》语文出版社.
张国宪(1998)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和形态化过程《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2000)现代汉语典型形容词《中国语文》第5期.
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F.Ungerer&H.J.Schmid (2001) 《认知语言学入门》 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王明洲 潘晓军,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