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尊重《望洞庭》这首诗的个性特征,正确、适度地解读文本。带领学生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发展想象力;引领学生在品味用词之精妙中,提升思辨力;引导学生诵读不同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对比感悟刘禹锡《望洞庭》之柔美,提高朗读力;学习抓住诗眼“和”字,体会山水和谐之美、人的心境和大自然和谐之美,提升学习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诗人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形成唯美画面
师:同学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我来考考大家。出示《山行》《秋夕》让大家背诵。(学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洞庭》,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望字的最后一横要长,洞字三点水成弧形,庭字的最后一笔是捺,要有捺脚。通过预习,你对诗题了解了多少?
生:我关注了一个“望”字,望表示远看。
师:非常棒!“望”字表明作者在远处看洞庭湖,将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你们对诗中洞庭二字了解吗?
生:它是一个洞?
师:一个洞?不对!
生:是一条湖。
师:对!但量词使用不准确,应该叫一面湖,跟我一起读“一面湖”。这湖叫洞庭湖,在湖南岳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在洞庭湖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出示)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师:如果你来到洞庭湖畔,看到如此美景,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美不胜收。
生:巧夺天工。
生:大好河山。
生:流连忘返。
师:“流连忘返”这是你看到美景后的感受。老师也想到了一组词语——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
师:自己读一读这组词语。
(生自由朗读这组词语)
師:老师出示的词语与你们刚才描绘洞庭湖美景所使用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思考)
师:试想,老师出示的词语首先会让你感觉置身何处?想到哪种景物?你们刚才说的“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除了可以形容洞庭湖湖面风光,还可以形容其他风景名胜。
(比较后指出:学生所想到的词语几乎能形容所有的风景名胜,而老师出示的词语都是形容湖面风光的。)
(师范读这组词语,学生跟在老师后面,边读词语,边想象着词语描述的画面。)
师:那么,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反思】由诗题引出洞庭湖,出示画面,联想词语,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思维推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培养。学生看到洞庭湖美景联想到的词语“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是大而化之的词语,它们并不单独指向洞庭湖。这几个词语可以形容洞庭湖,也可以形容其他美景。而教师的这一组词语却是直指洞庭湖的。教师追问“这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学会想象,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去想象,选择对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词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二、对比品味,提升思维品质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读: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师:生字“螺”如何记住?
生: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累。
师:怎么写好?
生:左窄右宽。
师: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2遍,教师及时提醒、示范。)
师:自由读一读,你读出时间了吗?(出示第1句诗)
生:我读出是夜晚。
师:谁来补充?
生:我读出是秋天的夜晚。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秋月”这个词语读出来的,秋表示是秋天,月,月亮出来了,肯定是夜晚。所以我觉得是秋天的夜晚。
师:为你点赞!这就是会学习。
师:你们读出作者看到的景物了吗?
生:湖光和秋月。
师:两相和的“两”指什么?
生:两就是指湖光和秋月。
师:和是什么意思?
生:和的意思是合并。
师:和仅仅是合并的意思,那仅仅指湖光和秋月的合并吗?
(学生在沉思。)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老师描述:秋月倒映在湖中,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水天相接,清澈的洞庭湖水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仿佛已经身临其境。
生:景色太美了,我已经沉浸其中。
师:此时,你对“和”又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是融和,湖光和秋月已经融合在一起,太美了!
尊重《望洞庭》这首诗的个性特征,正确、适度地解读文本。带领学生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发展想象力;引领学生在品味用词之精妙中,提升思辨力;引导学生诵读不同诗人笔下的洞庭湖,对比感悟刘禹锡《望洞庭》之柔美,提高朗读力;学习抓住诗眼“和”字,体会山水和谐之美、人的心境和大自然和谐之美,提升学习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个多音字“磨”。
3.理解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诗人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望洞庭》这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通过对比,感悟诗人用词之准确,体会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形成唯美画面
师:同学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我来考考大家。出示《山行》《秋夕》让大家背诵。(学生背诵)
师: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洞庭》,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诗题,望字的最后一横要长,洞字三点水成弧形,庭字的最后一笔是捺,要有捺脚。通过预习,你对诗题了解了多少?
生:我关注了一个“望”字,望表示远看。
师:非常棒!“望”字表明作者在远处看洞庭湖,将洞庭湖的美景尽收眼底。你们对诗中洞庭二字了解吗?
生:它是一个洞?
师:一个洞?不对!
生:是一条湖。
师:对!但量词使用不准确,应该叫一面湖,跟我一起读“一面湖”。这湖叫洞庭湖,在湖南岳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在洞庭湖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出示)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句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师:如果你来到洞庭湖畔,看到如此美景,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生:美不胜收。
生:巧夺天工。
生:大好河山。
生:流连忘返。
师:“流连忘返”这是你看到美景后的感受。老师也想到了一组词语——
(课件出示:波光粼粼 银光闪闪 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 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
师:自己读一读这组词语。
(生自由朗读这组词语)
師:老师出示的词语与你们刚才描绘洞庭湖美景所使用的词语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思考)
师:试想,老师出示的词语首先会让你感觉置身何处?想到哪种景物?你们刚才说的“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除了可以形容洞庭湖湖面风光,还可以形容其他风景名胜。
(比较后指出:学生所想到的词语几乎能形容所有的风景名胜,而老师出示的词语都是形容湖面风光的。)
(师范读这组词语,学生跟在老师后面,边读词语,边想象着词语描述的画面。)
师:那么,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是怎样迷人的景色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反思】由诗题引出洞庭湖,出示画面,联想词语,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思维推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字和画面的转换中,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培养。学生看到洞庭湖美景联想到的词语“美不胜收”“巧夺天工”“大好河山”是大而化之的词语,它们并不单独指向洞庭湖。这几个词语可以形容洞庭湖,也可以形容其他美景。而教师的这一组词语却是直指洞庭湖的。教师追问“这两组词语有什么不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学会想象,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去想象,选择对景物特征进行描述的词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提升。
二、对比品味,提升思维品质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指名读: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师:生字“螺”如何记住?
生:左边一个虫,右边一个累。
师:怎么写好?
生:左窄右宽。
师: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2遍,教师及时提醒、示范。)
师:自由读一读,你读出时间了吗?(出示第1句诗)
生:我读出是夜晚。
师:谁来补充?
生:我读出是秋天的夜晚。
师: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秋月”这个词语读出来的,秋表示是秋天,月,月亮出来了,肯定是夜晚。所以我觉得是秋天的夜晚。
师:为你点赞!这就是会学习。
师:你们读出作者看到的景物了吗?
生:湖光和秋月。
师:两相和的“两”指什么?
生:两就是指湖光和秋月。
师:和是什么意思?
生:和的意思是合并。
师:和仅仅是合并的意思,那仅仅指湖光和秋月的合并吗?
(学生在沉思。)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老师描述:秋月倒映在湖中,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水天相接,清澈的洞庭湖水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师: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仿佛已经身临其境。
生:景色太美了,我已经沉浸其中。
师:此时,你对“和”又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觉得是融和,湖光和秋月已经融合在一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