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X”名家名作悦读,立足于课本的“1”,注重课外思维发展的“X”,力求做到课内外相辅相“+”,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梯度推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本文以《枫桥夜泊》教学为例,聚焦名家名作,立好“1”,选准“X”,致力于“1+X”悦读背景下走进名家名作的阅读探索与实践。
一、师生对话谈枫桥
师:我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确乎,因为一个人,我,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都爱上了一座城、一座桥、一座寺。知道是哪城哪桥哪寺吗?
(PPT播放)
师:请看,就是这城这桥这寺——姑苏城、枫桥、寒山寺。遗憾的是,至今,我也没有亲临姑苏城、寒山寺,还有这枫桥。孩子,你去过吗?
(生七嘴八舌话枫桥)
师: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生1:张继。
师:对,这个人就是张继。(大屏幕出示张继肖像图片)知道后人为何会因为他而慕名枫桥、爱上姑苏吗?
生2:源于他写了一首诗——《枫桥夜泊》。
(出示PPT,介绍写作背景)
二、品诵涵泳入诗情
师:请大家读一读《枫桥夜泊》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把它读通、读顺。
(生自由反复朗读)
师:读得很投入。谁来单独读一读这首诗?
(生1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有诗韵。谁再来读一读?
(生2朗读全诗)
师: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而且读得清清爽爽。好一个“夜半钟声到客船”啊!诗,越读味越足。来,我们一起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极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整首诗。
(生齐读)
师:这首诗,短短28个字,反反复复地读,相信你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这个夜晚,张继夜泊枫桥,他看到了什么?
生1:张继看到了一轮月亮。
师:用诗中的一个词说,看到了——
生1:月落。(师板书:月落)
师:就这样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在一片朦胧中,诗人在江边又看到了什么?
生2:渔火。
师:(板书:渔火)那是怎样的渔火?
生2:像星星一样闪烁的渔火。
生3:像萤火虫似的,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师:诗人在江边还看到了什么?
生4:枫树。(师板书:江枫)
师:谁能形容一下,怎样的江枫?
生4:火红的江枫。
师:这个夜晚,诗人夜泊枫桥又听到了什么?
生5:乌鸦的啼叫。(师板书:乌啼)
师:听过乌啼吗?你学学。
(生5模仿乌啼)
师:(播放乌啼)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了这个沉寂的秋夜。但是,当叫声过去之后,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
师:张继还听到了什么?
生3:寒山寺钟声。(师板书:钟声)
师:什么时候的钟声?
生3:是在午夜,半夜的时候。
师:是哪里的钟声?
生4: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寒山寺在哪里?
生4:在姑苏城外。
师:张继这个夜晚还感受到了什么?提示:此刻感觉到天越来越——
生(齐):冷。
师:诗中哪三个字告诉了我们?
生2:霜满天。
师:这“霜”,不禁使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这霜,让人恍恍惚惚,但诗人的一颗什么样的心、一缕什么样的情是真真切切的?有哪位同学读懂了此刻张继的心声?
生1:孤独。
生2:忧愁。
生3:思乡。
师:请大家再读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地方、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三、缘“愁”叠“愁”愁更愁
师:同学们,诗中的“夜”是什么时候的夜?
生1:半夜。
生2:深夜。
师:夜深了,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3:没有睡着。
师:没有?哪个词语告诉你张继根本就睡不着?
生3:愁眠。
师:请把“愁眠”这个词圈出来。(师板书:愁眠)
师:请问“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1:“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
生2:因為忧愁而睡不着。
师:“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失眠,因为忧愁而无眠。自古诗才多“愁”怀。
(PPT出示第一组诗)
师:因为“愁”,诗人李白这样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因为“愁”,诗人范仲淹这样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呀李白,你这是在借——
生(齐):酒消愁。
师:范仲淹呀范仲淹,你这是在借——
生(齐):酒浇愁。
师:来,一起读,读出李白的愁,读出范仲淹的愁。
(生齐读)
(PPT出示第二组诗)
师:因为“愁”,词人李煜这样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愁”,诗人欧阳修这样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你发现了吗?他们的“愁”如什么? 生(齐):春水。
师:一起读,读出诗人如春水般绵长的惆怅。
(生齐读)
(PPT出示第三组诗)
师:因为“愁”,诗人李商隐这样写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因为“愁”,诗人李白这样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愁吗?
生1:当然愁。
师:一般的愁?
生1:非常愁!
师:何以见得?
生2:愁白了头发。
师:千般愁,万般愁……哎,愁愁愁,愁白了少年头……
(生齐读)
师:李清照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枫桥夜泊,夜泊枫桥,是谁如此愁眠?
生(齐):张继。
四、客“月”添“愁”愁亦愁
师:孩子们,“愁”是许多人固有的情感。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写“愁”,尤其是写思乡的“愁”,更是比比皆是。
(大屏幕出示)
师:因为“愁”,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因为“愁”,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因为“愁”,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还是因为“愁”,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也是因为“愁”,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明眼人一定看出来了,所有的“愁”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齐):月亮。
师:是的,这所有的“愁”都和月连在了一起。皓月当空,寂静的夜,睡不着觉,于是,诗人把所有的愁思,把所有的情怀,都遥寄给那一轮皎皎的明月。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五、钟声悠悠寄愁情
師:是的,月圆思家圆。但是,当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呢?静静的夜,愁眠的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请听,那是什么声音?
生1:钟声。
生2:夜半钟声。
师:寄托给了钟声。我们再一次走进《枫桥夜泊》,再来感受感受钟声中的那一份愁眠。
(大屏幕出示全诗)
师:和着钟声,与明月相衬,这钟声真是太奇特了。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之后也没有人能写得超过张继的钟声。寄托着这一份“愁眠”的钟声,让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枫桥夜泊》。
(生齐诵)
师: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从张继开始,从《枫桥夜泊》开始,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当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事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中国诗人当中一代又一代传承。
(大屏幕出示诗句1: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2: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扰客眠。——顾瑛《泊阊门》)
师:听,六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3: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高启《泊枫桥》)
师:听,七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4: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四百年、六百年、七百年、一千年,这钟声依然在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孩子们,这就叫经典!
师:同学们请看,因为“愁眠”,张继看月起月落、江枫渔火,却是愁上加愁;因为“愁眠”,诗人听乌啼钟声,感满天霜气,那是冷上加冷。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张继背井离乡、科考落榜,这个晚上,月落乌啼霜气满天,面对江枫,面对渔火,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张继却睡不着觉,他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生1:他的亲人,他的朋友。
师:说具体点,比如说——
生1:父母、妻儿、兄弟。
师:他父母、妻儿、兄弟在吗?
生1:没在。
师:是的。在这个凄冷的夜晚,在这个忧闷的夜晚,和张继相对的只有——
生1:月落。
生2:乌啼。
生3:江枫。
……
师: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忧愁。
生2:伤感。
生3:惆怅,还有思乡。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沉寂的秋夜,传到了张继的客船上,愁煞人也!张继不禁在自己心中轻轻吟唱——
(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诵全诗)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吟):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六、钟声萦绕吟愁情
师: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首诗,慕上一座城。学了《枫桥夜泊》,你想不想去姑苏城看看?
生(齐):想。
师:去了姑苏城,你是不是特想去看一座寺?哪座寺?
生(齐):寒山寺。
师:去了姑苏城,你是不是特想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齐):枫桥。
师:站在枫桥之上,你扶着桥的栏杆,举目远眺,听着寒山寺悠悠传来的钟声,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齐):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会轻轻吟诵一首诗——
生(齐):《枫桥夜泊》。
师:多少年来,无论谁,只要读过《枫桥夜泊》,来到枫桥,都会情不自禁轻轻地吟起——
生(齐):《枫桥夜泊》。
(生齐诵全诗)
师:孩子们,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一千两百多年悄悄地过去了,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师:所以陈小奇这样写道——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生齐读诗句)
师:诵着经典,仿佛夜泊枫桥。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歌曲《涛声依旧》中结束吧!
(音乐响起,课已终)
【总结】古诗《枫桥夜泊》“1+X”式阅读教学,笔者立足诗中的“1”(“愁眠”),找准“X”并予以整合叠加,让学生在品诵涵泳中走进诗人的内心,透过“月落”与“钟声”,更懂客旅异乡的游子孤寂忧愁与怀乡念亲之情,有效避免了就诗学诗的尴尬,实现了以诗学诗、学诗悟诗的目标。如此“1+X”式古诗词教学,彰显了古诗词的魅力,让学生“阅”得更深,“阅”得更广,“阅”得更真,“阅”得更“悦”。长此以往,学生把“1”读活了,把“1”读厚了,悄悄地,也把自己读“高”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一、师生对话谈枫桥
师:我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确乎,因为一个人,我,还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人都爱上了一座城、一座桥、一座寺。知道是哪城哪桥哪寺吗?
(PPT播放)
师:请看,就是这城这桥这寺——姑苏城、枫桥、寒山寺。遗憾的是,至今,我也没有亲临姑苏城、寒山寺,还有这枫桥。孩子,你去过吗?
(生七嘴八舌话枫桥)
师: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生1:张继。
师:对,这个人就是张继。(大屏幕出示张继肖像图片)知道后人为何会因为他而慕名枫桥、爱上姑苏吗?
生2:源于他写了一首诗——《枫桥夜泊》。
(出示PPT,介绍写作背景)
二、品诵涵泳入诗情
师:请大家读一读《枫桥夜泊》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把它读通、读顺。
(生自由反复朗读)
师:读得很投入。谁来单独读一读这首诗?
(生1朗读全诗)
师:读得好!字字有诗韵。谁再来读一读?
(生2朗读全诗)
师: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而且读得清清爽爽。好一个“夜半钟声到客船”啊!诗,越读味越足。来,我们一起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师:我们反过来,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好极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整首诗。
(生齐读)
师:这首诗,短短28个字,反反复复地读,相信你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这个夜晚,张继夜泊枫桥,他看到了什么?
生1:张继看到了一轮月亮。
师:用诗中的一个词说,看到了——
生1:月落。(师板书:月落)
师:就这样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在一片朦胧中,诗人在江边又看到了什么?
生2:渔火。
师:(板书:渔火)那是怎样的渔火?
生2:像星星一样闪烁的渔火。
生3:像萤火虫似的,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师:诗人在江边还看到了什么?
生4:枫树。(师板书:江枫)
师:谁能形容一下,怎样的江枫?
生4:火红的江枫。
师:这个夜晚,诗人夜泊枫桥又听到了什么?
生5:乌鸦的啼叫。(师板书:乌啼)
师:听过乌啼吗?你学学。
(生5模仿乌啼)
师:(播放乌啼)一声凄厉的叫声,划破了这个沉寂的秋夜。但是,当叫声过去之后,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
师:张继还听到了什么?
生3:寒山寺钟声。(师板书:钟声)
师:什么时候的钟声?
生3:是在午夜,半夜的时候。
师:是哪里的钟声?
生4: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寒山寺在哪里?
生4:在姑苏城外。
师:张继这个夜晚还感受到了什么?提示:此刻感觉到天越来越——
生(齐):冷。
师:诗中哪三个字告诉了我们?
生2:霜满天。
师:这“霜”,不禁使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这霜,让人恍恍惚惚,但诗人的一颗什么样的心、一缕什么样的情是真真切切的?有哪位同学读懂了此刻张继的心声?
生1:孤独。
生2:忧愁。
生3:思乡。
师:请大家再读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中的哪些地方、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
三、缘“愁”叠“愁”愁更愁
师:同学们,诗中的“夜”是什么时候的夜?
生1:半夜。
生2:深夜。
师:夜深了,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3:没有睡着。
师:没有?哪个词语告诉你张继根本就睡不着?
生3:愁眠。
师:请把“愁眠”这个词圈出来。(师板书:愁眠)
师:请问“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1:“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不能入睡。
生2:因為忧愁而睡不着。
师:“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失眠,因为忧愁而无眠。自古诗才多“愁”怀。
(PPT出示第一组诗)
师:因为“愁”,诗人李白这样写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因为“愁”,诗人范仲淹这样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白呀李白,你这是在借——
生(齐):酒消愁。
师:范仲淹呀范仲淹,你这是在借——
生(齐):酒浇愁。
师:来,一起读,读出李白的愁,读出范仲淹的愁。
(生齐读)
(PPT出示第二组诗)
师:因为“愁”,词人李煜这样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因为“愁”,诗人欧阳修这样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你发现了吗?他们的“愁”如什么? 生(齐):春水。
师:一起读,读出诗人如春水般绵长的惆怅。
(生齐读)
(PPT出示第三组诗)
师:因为“愁”,诗人李商隐这样写道:“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因为“愁”,诗人李白这样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愁吗?
生1:当然愁。
师:一般的愁?
生1:非常愁!
师:何以见得?
生2:愁白了头发。
师:千般愁,万般愁……哎,愁愁愁,愁白了少年头……
(生齐读)
师:李清照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啊,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枫桥夜泊,夜泊枫桥,是谁如此愁眠?
生(齐):张继。
四、客“月”添“愁”愁亦愁
师:孩子们,“愁”是许多人固有的情感。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写“愁”,尤其是写思乡的“愁”,更是比比皆是。
(大屏幕出示)
师:因为“愁”,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因为“愁”,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师:因为“愁”,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还是因为“愁”,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也是因为“愁”,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明眼人一定看出来了,所有的“愁”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齐):月亮。
师:是的,这所有的“愁”都和月连在了一起。皓月当空,寂静的夜,睡不着觉,于是,诗人把所有的愁思,把所有的情怀,都遥寄给那一轮皎皎的明月。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五、钟声悠悠寄愁情
師:是的,月圆思家圆。但是,当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呢?静静的夜,愁眠的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请听,那是什么声音?
生1:钟声。
生2:夜半钟声。
师:寄托给了钟声。我们再一次走进《枫桥夜泊》,再来感受感受钟声中的那一份愁眠。
(大屏幕出示全诗)
师:和着钟声,与明月相衬,这钟声真是太奇特了。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之后也没有人能写得超过张继的钟声。寄托着这一份“愁眠”的钟声,让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枫桥夜泊》。
(生齐诵)
师: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是,从张继开始,从《枫桥夜泊》开始,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当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事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中国诗人当中一代又一代传承。
(大屏幕出示诗句1: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2: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送钟声扰客眠。——顾瑛《泊阊门》)
师:听,六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顾瑛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3: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高启《泊枫桥》)
师:听,七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大屏幕出示诗句4: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四百年、六百年、七百年、一千年,这钟声依然在诗人的笔下悠悠回荡。孩子们,这就叫经典!
师:同学们请看,因为“愁眠”,张继看月起月落、江枫渔火,却是愁上加愁;因为“愁眠”,诗人听乌啼钟声,感满天霜气,那是冷上加冷。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张继背井离乡、科考落榜,这个晚上,月落乌啼霜气满天,面对江枫,面对渔火,此情此景,此时此刻,张继却睡不着觉,他心心念念的是什么?
生1:他的亲人,他的朋友。
师:说具体点,比如说——
生1:父母、妻儿、兄弟。
师:他父母、妻儿、兄弟在吗?
生1:没在。
师:是的。在这个凄冷的夜晚,在这个忧闷的夜晚,和张继相对的只有——
生1:月落。
生2:乌啼。
生3:江枫。
……
师: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忧愁。
生2:伤感。
生3:惆怅,还有思乡。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天地之间;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沉寂的秋夜,传到了张继的客船上,愁煞人也!张继不禁在自己心中轻轻吟唱——
(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诵全诗)
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吟):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六、钟声萦绕吟愁情
师: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为一首诗,慕上一座城。学了《枫桥夜泊》,你想不想去姑苏城看看?
生(齐):想。
师:去了姑苏城,你是不是特想去看一座寺?哪座寺?
生(齐):寒山寺。
师:去了姑苏城,你是不是特想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齐):枫桥。
师:站在枫桥之上,你扶着桥的栏杆,举目远眺,听着寒山寺悠悠传来的钟声,很自然地就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齐):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会轻轻吟诵一首诗——
生(齐):《枫桥夜泊》。
师:多少年来,无论谁,只要读过《枫桥夜泊》,来到枫桥,都会情不自禁轻轻地吟起——
生(齐):《枫桥夜泊》。
(生齐诵全诗)
师:孩子们,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一千两百多年悄悄地过去了,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师:所以陈小奇这样写道——
(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陈小奇《涛声依旧》)
(生齐读诗句)
师:诵着经典,仿佛夜泊枫桥。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歌曲《涛声依旧》中结束吧!
(音乐响起,课已终)
【总结】古诗《枫桥夜泊》“1+X”式阅读教学,笔者立足诗中的“1”(“愁眠”),找准“X”并予以整合叠加,让学生在品诵涵泳中走进诗人的内心,透过“月落”与“钟声”,更懂客旅异乡的游子孤寂忧愁与怀乡念亲之情,有效避免了就诗学诗的尴尬,实现了以诗学诗、学诗悟诗的目标。如此“1+X”式古诗词教学,彰显了古诗词的魅力,让学生“阅”得更深,“阅”得更广,“阅”得更真,“阅”得更“悦”。长此以往,学生把“1”读活了,把“1”读厚了,悄悄地,也把自己读“高”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