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亚夫军细柳》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近年来,笔者先后两次执教这篇课文,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引发了笔者对文本解读更加深入的思考。
第一次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是一年前,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周亚夫军细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整堂课很热闹,无论是表演的小组,还是观看的学生,都沉浸其中,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表演结束后,笔者请学生点评每个人物的表演,大家基于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动作、语言、神态等角度进行评价,说得头头是道,一节课下来,我也觉得心满意足。
但是,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却慢慢意识到,之前的那次执教,我可能被学生“骗”了,因为现在的学生在老师的“训练”下,很会说“套话”,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答案甚至能做到“信手拈来”,但对于文本,却很少关注。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入文字,只是泛泛而谈,那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永远只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其作为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交流无障碍;人文性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要求,它既包括语言文字及由其构成的作品,还包括作品所反映的情感、社会生活、价值观等。人文性注重对学生道德规范、情感熏陶、思想价值的影响,可以说语文的人文性是对工具性的更高要求。二者是鱼与水的关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1]这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体现文言并重,既要重视字词翻译的落实,也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对于文言文教学,教师如何在文言并重的理念下进行文本解读,如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当第二次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时,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目标引领,任务有梯度
课文就是例子。一篇文章给学生的训练点可能有很多,在教授这篇课文前,教师要结合课标、单元目标、文章本身的特点以及学情等因素,确定本文最值得训练的点,即明确本课的学習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设计相对应的学生活动,设计的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贴近文本。
本节课笔者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的学习目标是理解人物形象和把握写作手法。为了达成这两个大的目标,笔者将其分解为几个有梯度的小目标,并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以天子先驱的口吻复述故事”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换一个视角,创造性地梳理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填写表格,比较汉文帝在霸上、棘门军营与在细柳军营受到的不同待遇”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关注细节,初步感受周亚夫形象;“填写脚注,分角色朗读”是本节课的重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咀嚼文字,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形象;“总结汉文帝受到的不同待遇”是为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汉文帝识大体的明君形象。通过以上为学生搭台阶、设支架,在“探讨主人公”环节,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本文“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了。
二、聚焦重点,材料分主次
文本解读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应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开,在文本理解的核心处、疑难处、矛盾处深入发掘,潜心推敲。只有当教师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发掘文本、探究文本,才会有恰当的文本解读。
《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虽短小精悍,但人物形象鲜活。本节课,笔者以第二自然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聚焦本段四个人物的语言,在揣摩人物语言的过程中进行文本细读。
文章的第一、三段可训练的点不如第二段集中,笔者将其分别作为探讨对比手法以及揣摩汉文帝形象的材料。这样,文章的三个段落材料成了达到不同训练目的的例子,不仅各尽其用,而且主次分明。
三、文本细读,见微方知著
所谓“细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在言语、结构的细致把玩,发掘文字背后蕴藏的意义和情味。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这种方法,即强调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其作用,揣摩作者用意。[2]本节课的重点是揣摩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人物的语言,感受周亚夫形象。笔者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捕捉人物散发出来的魅力。
(一)抓关键词
如品读军门都尉语言时,引导学生关注“闻”与“不闻”的强烈对比,从而感受军队的治军有方;品读壁门士吏语言时,通过探讨“将军”“不得”是否重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军纪严明。
(二)抓细节描写
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抓住文中对其直接描写的那一句话,重点抓住“揖”和“拜”两个动作,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比较“揖”和“拜”的区别,真正体会到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此外,结合出示的图片,笔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彀弓弩,持满”的含义,在全军上下整装待发的紧张状态中,让学生真切感受细柳营的治军有方。
(三)抓标点符号
品读天子先驱语言时,可将其末尾感叹号与军门都尉语言末尾的句号进行对比,在朗读中感受天子先驱的趾高气昂和军门都尉的严肃坚定,这样,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更加准确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读文本,学会欣赏作品,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研读文本,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让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殿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参考文献
[1]张海路,张涛.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三部曲[J].语文论坛,2017(25):11.
[2]张永林.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解读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2):55.
第一次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是一年前,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展现《周亚夫军细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整堂课很热闹,无论是表演的小组,还是观看的学生,都沉浸其中,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表演结束后,笔者请学生点评每个人物的表演,大家基于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动作、语言、神态等角度进行评价,说得头头是道,一节课下来,我也觉得心满意足。
但是,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却慢慢意识到,之前的那次执教,我可能被学生“骗”了,因为现在的学生在老师的“训练”下,很会说“套话”,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答案甚至能做到“信手拈来”,但对于文本,却很少关注。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很大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入文字,只是泛泛而谈,那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永远只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无从谈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其作为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学生通过对字、词、句、篇的理解与掌握,达到交流无障碍;人文性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要求,它既包括语言文字及由其构成的作品,还包括作品所反映的情感、社会生活、价值观等。人文性注重对学生道德规范、情感熏陶、思想价值的影响,可以说语文的人文性是对工具性的更高要求。二者是鱼与水的关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1]这要求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体现文言并重,既要重视字词翻译的落实,也要关注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对于文言文教学,教师如何在文言并重的理念下进行文本解读,如何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当第二次执教《周亚夫军细柳》时,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目标引领,任务有梯度
课文就是例子。一篇文章给学生的训练点可能有很多,在教授这篇课文前,教师要结合课标、单元目标、文章本身的特点以及学情等因素,确定本文最值得训练的点,即明确本课的学習目标。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要设计相对应的学生活动,设计的活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贴近文本。
本节课笔者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的学习目标是理解人物形象和把握写作手法。为了达成这两个大的目标,笔者将其分解为几个有梯度的小目标,并设计了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以天子先驱的口吻复述故事”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以及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换一个视角,创造性地梳理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填写表格,比较汉文帝在霸上、棘门军营与在细柳军营受到的不同待遇”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关注细节,初步感受周亚夫形象;“填写脚注,分角色朗读”是本节课的重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咀嚼文字,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的形象;“总结汉文帝受到的不同待遇”是为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汉文帝识大体的明君形象。通过以上为学生搭台阶、设支架,在“探讨主人公”环节,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本文“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了。
二、聚焦重点,材料分主次
文本解读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应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开,在文本理解的核心处、疑难处、矛盾处深入发掘,潜心推敲。只有当教师立足学生,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发掘文本、探究文本,才会有恰当的文本解读。
《周亚夫军细柳》这篇文章虽短小精悍,但人物形象鲜活。本节课,笔者以第二自然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聚焦本段四个人物的语言,在揣摩人物语言的过程中进行文本细读。
文章的第一、三段可训练的点不如第二段集中,笔者将其分别作为探讨对比手法以及揣摩汉文帝形象的材料。这样,文章的三个段落材料成了达到不同训练目的的例子,不仅各尽其用,而且主次分明。
三、文本细读,见微方知著
所谓“细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在言语、结构的细致把玩,发掘文字背后蕴藏的意义和情味。叶圣陶先生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说的就是这种方法,即强调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其作用,揣摩作者用意。[2]本节课的重点是揣摩第二自然段中四个人物的语言,感受周亚夫形象。笔者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捕捉人物散发出来的魅力。
(一)抓关键词
如品读军门都尉语言时,引导学生关注“闻”与“不闻”的强烈对比,从而感受军队的治军有方;品读壁门士吏语言时,通过探讨“将军”“不得”是否重读,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军纪严明。
(二)抓细节描写
分析周亚夫形象时,抓住文中对其直接描写的那一句话,重点抓住“揖”和“拜”两个动作,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比较“揖”和“拜”的区别,真正体会到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此外,结合出示的图片,笔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彀弓弩,持满”的含义,在全军上下整装待发的紧张状态中,让学生真切感受细柳营的治军有方。
(三)抓标点符号
品读天子先驱语言时,可将其末尾感叹号与军门都尉语言末尾的句号进行对比,在朗读中感受天子先驱的趾高气昂和军门都尉的严肃坚定,这样,人物形象的把握也就更加准确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解读文本,学会欣赏作品,体会读书带来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研读文本,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让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殿堂。
(作者单位: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参考文献
[1]张海路,张涛.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三部曲[J].语文论坛,2017(25):11.
[2]张永林.基于学生视角的文本解读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