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终觉得,每个喜欢写字的人,都有一部自己的词典,都有惯用的“词根”,或“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折射着他的性情、心思及价值观。所以,读王木春的博客,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寻找和捕捉他的关键词。
温情。或许他不曾用过这词语,但徜徉在他的文字里,时常会遭遇温柔而温暖的情愫。从教20年,教过的学生何止千百,但他那么介意于被自己忘掉姓名的学生,并为此耿耿于怀;目睹学生的不公正遭遇,尽管与己无关,他仍抱以深切同情;他津津乐道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灵魂”,尽管他们成绩不好,也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他在文字里,不断地心酸、动情,不断地感怀、伤恻,不断地悲怆、流泪。他却仍期望学生和他一样,“相信青春,相信美好”,相信“有梦有爱,就有一切”。在这“相信”里,是他对世界、对教育的热望:世界冰冷,需要温暖;现实粗糙,需要温柔;教育生硬,需要温情。从这样的“热望”出发,他的文字,无论述说还是感叹,无论声讨还是歌赞,都洋溢着浓厚的温情。
热爱。就像他不曾宣示温情,他也不曾标称过热爱。在与他的文字亲近中,时常觉得,这个闽南人,有着南方男人习见的内敛、矜持、纤敏、温婉,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胆怯和谦卑。但正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带着绝望的爱,带着期望的怕和恨,让人无端地迷恋和沉醉。现实总是让他困惑、迷惘,让他悽然、怆然、惶然、茫然,所以他总是寄望于未来。他深信,“真正的教育,更着眼于学生明天的成长”。所以,在他的文字里,无论是对教育体制的追问,还是对教育现象的审思,无论是对教育行为的考诘,还是对教育方式的自省,无不出于他对教育执着而坚韧的爱:爱之切,故言之也苛,爱之深,故痛之常深。
悲悯。希望,总让人激动,现实,却总让人绝望。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他时常悲情而悲悯——悲情,是因为自己经历和承受过不堪的境遇(如他在教育自传里所呈现的),悲悯,则是因此而不忍让更多人遭遇和承担。在王木春那里,这种情怀,既体现于他细敏的疑虑和追问,也体现于他执着的探究和追寻:“为什么我的害怕如此多?”“你为何如此冷漠?”“谁能使我的心免于哀伤?”摩罗说,“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对王木春而言,在细腻之外,让心灵伟大的,还应当有这种基于热爱的悲悯,这样的悲悯,最能体现爱和善,最能体现良知和尊严。
担当。我们也清楚:教育的未来在我们手里,在我们肩上,可我们却往往一方面觉得“匹夫有责”,一方面又觉得与自己无关。王木春不一样,他始终觉得,一切都与自己有关。他不退缩,不推卸,而是坦然面对、慷然承担。我曾说:“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正因为是最后,所以更值得我们坚持守望。”他深以为然:“守望教育,守望乌托邦,对我,有些遥远。但,我的心朝着它启程。”当他发现学校“成了少数人的名利场”,他痛楚、悲愤,甚至心碎、绝望。他的批评,不是置身局外,他的追问,并非撇开自己。他时常觉得“教育,使我如此负罪”,因此而深切地自责和自省。他甚至愿意忍着痛楚,不断挤掉自己所中的“毒”,不断挤除人性中的“污点”和“脓血”,只为了让自己,有更美好的面目和情怀,与教育相配。
草根。用流行的话说,王木春只是一个“草根”。尽管在他身上,也有眩目的荣耀和光环,但他在文字里所呈现的面目,所发出的声音,所袒露的情怀,都是纯粹一线的、基层的,或者说“草根”的:因为是“草”,所以敏感、谦卑;因为有“根”,植扎泥土,接近大地,所以细腻、温婉。这样的姿态,卑微而悲情,谦卑而纤敏,像草叶的飘摇和舞动,那么柔软、温润,那么地接近于教育的真相和本质。
——为此,我不止一次说过,他是我的兄弟,也不止一次在心里呼唤,含着热泪和柔情,含着温暖和酸楚:为这种源自内心的辨识和认定。就像现在,我用我的阅读和梳理,拆解或建构着他的世界,通过这些闪跳的“词根”,一点点靠近他的精神和灵魂。■
□栏目编辑 江泓
温情。或许他不曾用过这词语,但徜徉在他的文字里,时常会遭遇温柔而温暖的情愫。从教20年,教过的学生何止千百,但他那么介意于被自己忘掉姓名的学生,并为此耿耿于怀;目睹学生的不公正遭遇,尽管与己无关,他仍抱以深切同情;他津津乐道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灵魂”,尽管他们成绩不好,也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他在文字里,不断地心酸、动情,不断地感怀、伤恻,不断地悲怆、流泪。他却仍期望学生和他一样,“相信青春,相信美好”,相信“有梦有爱,就有一切”。在这“相信”里,是他对世界、对教育的热望:世界冰冷,需要温暖;现实粗糙,需要温柔;教育生硬,需要温情。从这样的“热望”出发,他的文字,无论述说还是感叹,无论声讨还是歌赞,都洋溢着浓厚的温情。
热爱。就像他不曾宣示温情,他也不曾标称过热爱。在与他的文字亲近中,时常觉得,这个闽南人,有着南方男人习见的内敛、矜持、纤敏、温婉,有时,甚至让人觉得胆怯和谦卑。但正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带着绝望的爱,带着期望的怕和恨,让人无端地迷恋和沉醉。现实总是让他困惑、迷惘,让他悽然、怆然、惶然、茫然,所以他总是寄望于未来。他深信,“真正的教育,更着眼于学生明天的成长”。所以,在他的文字里,无论是对教育体制的追问,还是对教育现象的审思,无论是对教育行为的考诘,还是对教育方式的自省,无不出于他对教育执着而坚韧的爱:爱之切,故言之也苛,爱之深,故痛之常深。
悲悯。希望,总让人激动,现实,却总让人绝望。这样的矛盾和纠结,让他时常悲情而悲悯——悲情,是因为自己经历和承受过不堪的境遇(如他在教育自传里所呈现的),悲悯,则是因此而不忍让更多人遭遇和承担。在王木春那里,这种情怀,既体现于他细敏的疑虑和追问,也体现于他执着的探究和追寻:“为什么我的害怕如此多?”“你为何如此冷漠?”“谁能使我的心免于哀伤?”摩罗说,“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对王木春而言,在细腻之外,让心灵伟大的,还应当有这种基于热爱的悲悯,这样的悲悯,最能体现爱和善,最能体现良知和尊严。
担当。我们也清楚:教育的未来在我们手里,在我们肩上,可我们却往往一方面觉得“匹夫有责”,一方面又觉得与自己无关。王木春不一样,他始终觉得,一切都与自己有关。他不退缩,不推卸,而是坦然面对、慷然承担。我曾说:“教育是人类最后的乌托邦:正因为是最后,所以更值得我们坚持守望。”他深以为然:“守望教育,守望乌托邦,对我,有些遥远。但,我的心朝着它启程。”当他发现学校“成了少数人的名利场”,他痛楚、悲愤,甚至心碎、绝望。他的批评,不是置身局外,他的追问,并非撇开自己。他时常觉得“教育,使我如此负罪”,因此而深切地自责和自省。他甚至愿意忍着痛楚,不断挤掉自己所中的“毒”,不断挤除人性中的“污点”和“脓血”,只为了让自己,有更美好的面目和情怀,与教育相配。
草根。用流行的话说,王木春只是一个“草根”。尽管在他身上,也有眩目的荣耀和光环,但他在文字里所呈现的面目,所发出的声音,所袒露的情怀,都是纯粹一线的、基层的,或者说“草根”的:因为是“草”,所以敏感、谦卑;因为有“根”,植扎泥土,接近大地,所以细腻、温婉。这样的姿态,卑微而悲情,谦卑而纤敏,像草叶的飘摇和舞动,那么柔软、温润,那么地接近于教育的真相和本质。
——为此,我不止一次说过,他是我的兄弟,也不止一次在心里呼唤,含着热泪和柔情,含着温暖和酸楚:为这种源自内心的辨识和认定。就像现在,我用我的阅读和梳理,拆解或建构着他的世界,通过这些闪跳的“词根”,一点点靠近他的精神和灵魂。■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