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教学毕业班数学,每次到了复习阶段,总感觉“名数转化”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不好,自己也一直迷惑不解:只要适当将小数点位置移动,除以或乘上相同的进率就能解决问题了,学生怎么就是掌握不了?直到自己教学了这部分内容,才感受到成人的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差异现做简单反思。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掌握把高级(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基于这两点,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激发兴趣,产生需要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学习新知前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白名数的转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需要掌握的本领,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叔叔身高1.72米,爸爸身高170厘米,谁高?
二、加强训练,打牢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的新知都建立在巨大的知识链上。而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取决于教师平时是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对于名数转化来说,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基础。一定要理解透彻并熟练掌握。对于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并且可以辅助应用题练习,以强化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如设计一些乘或除以10、100、1000的简单的口算题。题中既要出现整数、小数,还要出现分数。
三、语言准确,教学新知
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效。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教师要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如在理解单、复名数的区别时。应该让学生理解有哪些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还要明白每类计量单位又由多种单位组成。如长度单位具体由千米、米、分米、厘米等单位组成。同时,让学生理解必须是同类单位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才叫复名数。如3平方米、4吨就不是复名数,而3平方米、4平方分米才是复名数,3平方米、4吨是两个单名数。
四、注重梳理,举一反三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名数之间的改写,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如: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3吨=( )千克。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也有两种,如5,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5050米=( )千米( )米等。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与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类似。其实,在这些改写中,有同级单位不要改写的。不同级的只要记住高级到低级乘进率、低级到高级除以进率就行了。
五、生活应用,检测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数学最好的应用,是最好的检测老师。因此,教师应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多方面拓展数学教学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感知、理解所学内容,诱发学生内在的意识潜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一块长150米、宽120米的地里种植稻子,每公顷可以收获12000千克的稻子,这块地能收获多少吨稻谷呢?这里要求学生先计算出土地面积的平方米数,再运用名数改写转换成公顷数,接着算出共收获的千克数,最后转化成吨数。这样就使学生把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六、加强交流,活跃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建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知识的流动、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生成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量”、“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掌握把高级(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的算理和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基于这两点,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
一、激发兴趣,产生需要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学习新知前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明白名数的转化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需要掌握的本领,从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叔叔身高1.72米,爸爸身高170厘米,谁高?
二、加强训练,打牢基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的新知都建立在巨大的知识链上。而学生基本功是否扎实,取决于教师平时是否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对于名数转化来说,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方法、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名称、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基础。一定要理解透彻并熟练掌握。对于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要会推导,并且可以辅助应用题练习,以强化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如设计一些乘或除以10、100、1000的简单的口算题。题中既要出现整数、小数,还要出现分数。
三、语言准确,教学新知
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效。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是名数、单名数、复名数,教师要运用准确、科学、清晰的数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表述。如在理解单、复名数的区别时。应该让学生理解有哪些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还要明白每类计量单位又由多种单位组成。如长度单位具体由千米、米、分米、厘米等单位组成。同时,让学生理解必须是同类单位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才叫复名数。如3平方米、4吨就不是复名数,而3平方米、4平方分米才是复名数,3平方米、4吨是两个单名数。
四、注重梳理,举一反三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教会学生名数之间的改写,包括单名数改单名数、单名数改复名数、复名数改单名数。其中,第一类又分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如: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3吨=( )千克。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也有两种,如5,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5050米=( )千米( )米等。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与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类似。其实,在这些改写中,有同级单位不要改写的。不同级的只要记住高级到低级乘进率、低级到高级除以进率就行了。
五、生活应用,检测知识
生活本身就是数学最好的应用,是最好的检测老师。因此,教师应将数学教学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多方面拓展数学教学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较好地感知、理解所学内容,诱发学生内在的意识潜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如:在一块长150米、宽120米的地里种植稻子,每公顷可以收获12000千克的稻子,这块地能收获多少吨稻谷呢?这里要求学生先计算出土地面积的平方米数,再运用名数改写转换成公顷数,接着算出共收获的千克数,最后转化成吨数。这样就使学生把知识进行了整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数学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六、加强交流,活跃课堂
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建构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知识的流动、思维的碰撞与情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生成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