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70-01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该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写字训练。从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用钢笔描红、临写”到每单元“写好钢笔字”再到“学写毛笔字”专栏指导,无不渗透着编者这个思想。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写字指导,又如何让孩子们在写字过程中欣赏到汉字的美?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就能融写字与审美与一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观察中,指导学生发现美
观察是智慧的眼睛,是审美的触觉,在写字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掌握汉字的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才能把字写美观,才能感受到美。
直观演示是观察的一种重要途径,让学生亲自动手,拼装汉字的零部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汉字的组合之美,变化之美。比如,在教学“斑”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分析“斑”的结构,可以拆成哪三个单字。而后拿出“王”、“文”、“王”三个剪好的字形,让学生像玩积木那样拼字,并作分析,拼成的“斑”字和帖中的“斑”字在结构上哪个更和谐。先后请几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结果不难想像拼来凑去都会“分家”,是何缘故让其“分家”的?怎样解决?──只有将“王”这个单字的横脚去掉,改横为提;将“文”这个单字的捺脚去掉,改捺为点。然后再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把三个单字拼一拼,我们就会发现,一会儿,一个和谐一体的“斑”字就呈现在眼前了。
二、在想像中,启发学生感受美
想像是观察之升华。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字,各像其形,斯为妙也。”虽然“写字不同于书法”,但是想像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汉字的结构特点,诱导想像,让学生感悟汉字的内在之美,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书写“裹”时,容易忽视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关系,将其中的“果”写得又大又长,在书写“藏”字时,将下部的“戊”写得扁短,“臣”字写得老大老长,这样一来,字就缺乏了灵性与美感。王羲之曾说过:“字写得太长犹如死蛇挂树,字写得太扁犹如踏死蛤蟆,此乃大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诱导学生想像:“衣”片小,“果”子大,小“衣”怎样包大“果”?“大臣”脚在外,不知何藏?通过想像使学生感悟到:如此写字不但形美,意也美。
三、在编写中,鼓励学生创造美
每个汉字都有其书写规律,因此教师通过挖掘写字教学的基本特征,针对教学重难点自编儿歌,可以使学生正确把握写字诀窍,如讲“船”“想”时,可以编这样两句儿歌帮学生记忆:左避右,上就下,美观大方不分家;你让我,我帮他,团结互助力量大。不但教师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编儿歌,比如:在教完“黄”“柔”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其脚底、木字底的书写要领自编儿歌,经过引导最后形成这样四句话:“上下偏旁是一家,上避下让有变化,左右对称讲平衡,重心平稳写好它。”儿歌琅琅上口,它赋于了汉字一种新的美感,通过自编或朗读儿歌,学生会更好地感悟到汉字之美。
四、在情境中,引领学生品味美
情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力,为有效发挥情境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创设与之相吻合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
名曲伴奏。汉字是美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与音乐等艺术息息相通,密不可分,教师应为其力争创设一个有利于支撑学生学习的情境,因此可以将音乐的节奏美融入写字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和谐。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播放一些精心挑选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等,营造一个愉快的写字氛围,学生陶醉于其中,尽情品味,俨然一副小小书法家的模样,这样写字不再是枯燥单调,而变成一种享受。
名言激励。若将书法名言与教学评价结合起来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把 “黄庭坚──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等一些书法大家的言语做成精美的书签,当学生写字进步,表现突出时,老师就发一张予以鼓励。当学生通过努力拿到“荣誉书签”自然会特别高兴,倍加珍惜。
名贴熏陶。在教室内,在校园醒目处张贴一些名家名贴,既会美化校园环境,又会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同时,一来二去,学生耳濡目染,也就会对书法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写好字就不再困难了。
总之,写字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写字、审美于一炉,如此优化课堂结构,才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翻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该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小学生的写字训练。从每篇课文课后习题的“用钢笔描红、临写”到每单元“写好钢笔字”再到“学写毛笔字”专栏指导,无不渗透着编者这个思想。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写字指导,又如何让孩子们在写字过程中欣赏到汉字的美?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就能融写字与审美与一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观察中,指导学生发现美
观察是智慧的眼睛,是审美的触觉,在写字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掌握汉字的不同特征和变化规律,才能把字写美观,才能感受到美。
直观演示是观察的一种重要途径,让学生亲自动手,拼装汉字的零部件,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汉字的组合之美,变化之美。比如,在教学“斑”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分析“斑”的结构,可以拆成哪三个单字。而后拿出“王”、“文”、“王”三个剪好的字形,让学生像玩积木那样拼字,并作分析,拼成的“斑”字和帖中的“斑”字在结构上哪个更和谐。先后请几名学生上讲台演示,结果不难想像拼来凑去都会“分家”,是何缘故让其“分家”的?怎样解决?──只有将“王”这个单字的横脚去掉,改横为提;将“文”这个单字的捺脚去掉,改捺为点。然后再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把三个单字拼一拼,我们就会发现,一会儿,一个和谐一体的“斑”字就呈现在眼前了。
二、在想像中,启发学生感受美
想像是观察之升华。晋代书法家卫夫人说:“每为一字,各像其形,斯为妙也。”虽然“写字不同于书法”,但是想像对于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写字悟性,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汉字的结构特点,诱导想像,让学生感悟汉字的内在之美,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书写“裹”时,容易忽视上中下三部分的比例关系,将其中的“果”写得又大又长,在书写“藏”字时,将下部的“戊”写得扁短,“臣”字写得老大老长,这样一来,字就缺乏了灵性与美感。王羲之曾说过:“字写得太长犹如死蛇挂树,字写得太扁犹如踏死蛤蟆,此乃大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诱导学生想像:“衣”片小,“果”子大,小“衣”怎样包大“果”?“大臣”脚在外,不知何藏?通过想像使学生感悟到:如此写字不但形美,意也美。
三、在编写中,鼓励学生创造美
每个汉字都有其书写规律,因此教师通过挖掘写字教学的基本特征,针对教学重难点自编儿歌,可以使学生正确把握写字诀窍,如讲“船”“想”时,可以编这样两句儿歌帮学生记忆:左避右,上就下,美观大方不分家;你让我,我帮他,团结互助力量大。不但教师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编儿歌,比如:在教完“黄”“柔”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其脚底、木字底的书写要领自编儿歌,经过引导最后形成这样四句话:“上下偏旁是一家,上避下让有变化,左右对称讲平衡,重心平稳写好它。”儿歌琅琅上口,它赋于了汉字一种新的美感,通过自编或朗读儿歌,学生会更好地感悟到汉字之美。
四、在情境中,引领学生品味美
情境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和感染力,为有效发挥情境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创设与之相吻合的氛围,让学生置身其间,耳濡目染。
名曲伴奏。汉字是美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外形美和内质美,与音乐等艺术息息相通,密不可分,教师应为其力争创设一个有利于支撑学生学习的情境,因此可以将音乐的节奏美融入写字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和谐。在学生书写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播放一些精心挑选的古典音乐,如古筝曲《高山流水》《平湖秋月》等,营造一个愉快的写字氛围,学生陶醉于其中,尽情品味,俨然一副小小书法家的模样,这样写字不再是枯燥单调,而变成一种享受。
名言激励。若将书法名言与教学评价结合起来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把 “黄庭坚──转以成圆,折以成方”;“孙过庭──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等一些书法大家的言语做成精美的书签,当学生写字进步,表现突出时,老师就发一张予以鼓励。当学生通过努力拿到“荣誉书签”自然会特别高兴,倍加珍惜。
名贴熏陶。在教室内,在校园醒目处张贴一些名家名贴,既会美化校园环境,又会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同时,一来二去,学生耳濡目染,也就会对书法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写好字就不再困难了。
总之,写字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融写字、审美于一炉,如此优化课堂结构,才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