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政治学的传承来说,政治学方法的传承是政治学传承的重要途径。政治现实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旧的政治理论很难解释不断变化的政治现实,政治学经典理论的传承逐步让位于政治方法的传承。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政治建设;政治发展
政治学作为“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社会主要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科学”,在诸多社会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牵动着所有关注中国政治发展人们的视线,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政治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有利于政治学研究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履行历史使命,思考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思路,对促进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政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在恢复重建的三十余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面临着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寻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方向,推动中国政治学不断深入发展,既是中国政治学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政治学这门学科在当下急需解答的命题。谋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以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理解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在传承中所体现出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的理论品格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政治学理论,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从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政治学理论可以分为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政治学专门理论。政治学基本理论是对什么是政治、政治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国家理论、阶级理论、政党理论、民主理论等。“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政治学的立命之本。”政治学专门理论是指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具体政治现象的研究,“政治专门理论的研究,对特定政治现象、特定政治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政治学基本理论”。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积累尚显薄弱。同时由于西方政治学的强势地位,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出现“西主中附”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哲学研究的落后”。由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强烈“科学”倾向,因此有些学者试图通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实证研究,从而使政治学摆脱与哲学的联系,摆脱由于模糊的概念所引起的无休止争论,进而建立属于政治学的专属语言和方法。“行为主义革命是政治学史上追求`科学性'的高峰。”事实上,只要对行为主义以及政治学过度科学化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行为主义不但窄化了政治学的领域,使政治研究局限于部分可测量的政治行为,而且割裂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忽略了政治学的内部逻辑和政治学追求的价值理想。政治哲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人才培养、扎实的学术训练、深厚的理论积累。伴随着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一支以政治哲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一些大学也开始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政治哲学课程,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风扎实、水平较高的政治哲学科研队伍,这为我国政治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些学术杂志和科研机构也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办专栏、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推动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深化。此外,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也向政治哲学的研究适度倾斜,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杨海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2]杨海蛟,亓光.中国政治学30年[J].山东社会科学,2008(3).
[3]奚广庆.关于建设中国政治学学科的一些看法[J].宁夏党校学报,2006(2).
[4]郁建兴.政治学发展的自我反思与中国政治学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5).
[5]谢韬,Lee Sigelman.中美政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08(5).
[6]程竹汝.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J].政治学研究,1998(4).
[7]冯志峰.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8(4).
[8]肖唐镖、陈洪生.经验研究方法在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3(1).
[9]邓正来,郝雨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冬冬(1989.01~),男,吉林省松原人,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政治建设;政治发展
政治学作为“研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社会主要政治现象和政治关系的科学”,在诸多社会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牵动着所有关注中国政治发展人们的视线,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政治学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有利于政治学研究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和履行历史使命,思考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思路,对促进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政治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学在恢复重建的三十余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面临着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寻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方向,推动中国政治学不断深入发展,既是中国政治学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国政治学这门学科在当下急需解答的命题。谋求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以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理解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是如何体现时代特征,在传承中所体现出的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理论品格。与马克思主义一样,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学的理论品格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中蕴涵的政治学理论,是一个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从而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典范。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政治学理论可以分为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政治学专门理论。政治学基本理论是对什么是政治、政治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范畴,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国家理论、阶级理论、政党理论、民主理论等。“深入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是政治学的立命之本。”政治学专门理论是指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政治行为、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具体政治现象的研究,“政治专门理论的研究,对特定政治现象、特定政治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政治学基本理论”。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积累尚显薄弱。同时由于西方政治学的强势地位,中国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出现“西主中附”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哲学研究的落后”。由于当今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强烈“科学”倾向,因此有些学者试图通过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精确实证研究,从而使政治学摆脱与哲学的联系,摆脱由于模糊的概念所引起的无休止争论,进而建立属于政治学的专属语言和方法。“行为主义革命是政治学史上追求`科学性'的高峰。”事实上,只要对行为主义以及政治学过度科学化进行反思就会发现,行为主义不但窄化了政治学的领域,使政治研究局限于部分可测量的政治行为,而且割裂了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忽略了政治学的内部逻辑和政治学追求的价值理想。政治哲学的发展需要长期的人才培养、扎实的学术训练、深厚的理论积累。伴随着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一支以政治哲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一些大学也开始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政治哲学课程,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风扎实、水平较高的政治哲学科研队伍,这为我国政治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些学术杂志和科研机构也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办专栏、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推动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深化。此外,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也向政治哲学的研究适度倾斜,为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杨海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浙江社会科学,2001(4).
[2]杨海蛟,亓光.中国政治学30年[J].山东社会科学,2008(3).
[3]奚广庆.关于建设中国政治学学科的一些看法[J].宁夏党校学报,2006(2).
[4]郁建兴.政治学发展的自我反思与中国政治学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5).
[5]谢韬,Lee Sigelman.中美政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08(5).
[6]程竹汝.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历史使命[J].政治学研究,1998(4).
[7]冯志峰.政治学方法论30年:现状、问题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8(4).
[8]肖唐镖、陈洪生.经验研究方法在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应用的现状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3(1).
[9]邓正来,郝雨凡.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回顾与前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冬冬(1989.01~),男,吉林省松原人,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