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社会化决定一定社会政治文化的类型,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政治文化,这些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直接地影响着整个国家机器、政治体系的活动和运转方式,同时也以某种隐性、渗透性的机制和途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
关键词:社会转型;体系变革;价值观念
在现实的政治运行过程中,作为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共识,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统治者与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之间的交往互动中,通过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使遵从来自一定方向的命令内化成人们人格结构的结果。当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政治统治关系就会受到质疑,新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呼唤另一种新的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产生。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告诉我们文化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紧密地相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的社会基本结构,而不同的社会意识只不过是不同的经济基础在人们观念上的一种反映。因此,从经济动因导致的社会基本结构变化去看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必然择。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从社会基本结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活动领域从领域合一状态向领域分离状态的转变,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现代擅变正是孕育其中。
由于政治成了社会控制的中心,这就使政治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它领域的活动必须以不防害政治秩序的生产为限度,并且还必须积极地服务于政治秩序。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以政治为中心的诸领域的合一,即高度同质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状态下,要使社会成员绝对地、无条件地依附和服从国家政权的统治,必须有一套与之适应的文化整合机制。政治活动正是通过对文化领域的干预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它一方面限制着精神文化活动对政治领域意义与价值的自由探索,一方面积极地创造着世界观和国家伦理,使得精神文化活动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说,整个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按照政治活动的利益来决定文化活动的方向,将文化活动自觉地纳人协助政治活动生产社会秩序的轨道上,以文化活动所独有的影响人们精神状态的力量来支持政治活动。”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为了适应此种文化统治需求,传统社会负责意识形态生产的部门往往占据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例如,古代埃及、印度等国的祭司阶层位居社会顶端,而西欧封建社会的教权则以其特殊的地位成为现实政治秩序合法与否的重要依据。总之,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政治合法性得以产生的文化领域失去了独立性,其直接后果就是,在国家制度系统的控制下,不存在一个社会文化生活独立发展、能对政治合法性进行自由评论的市民社会,这就是传统政治合法性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
我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变革首先体现为政治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在政治文化上,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能整合人们思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政治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自觉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社会主人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
外来政治文化在与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较多地呈现出对社会宏观结构现时稳定的偏离和思想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状况的整合作用,阻碍了部分人群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和信仰。在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利益格局大变动的面前,主导政治文化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受到极大的冲击,目前不少人中间存在的“信仰危机”和“理想淡化”就是其表现。全球化进程与社会结构转型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这种变化。上述表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我国政治社会化提供了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必然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l]郭建新.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08一6一17.
[2]李猛.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3]刘笑盈.埃里克森与心理历史学[J].大学文科园地,1988,7:.
[4]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月政治学究,2006,(3).
[5]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6]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1.求实,2008,(3).
[8]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9]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题,2005,(2).
[10]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张冬冬(1989.01~)男,吉林省松原人,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社会转型;体系变革;价值观念
在现实的政治运行过程中,作为政治统治合法性基础的文化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共识,并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在统治者与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之间的交往互动中,通过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使遵从来自一定方向的命令内化成人们人格结构的结果。当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时,原有的政治统治关系就会受到质疑,新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呼唤另一种新的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产生。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告诉我们文化层面的社会意识形态紧密地相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的社会基本结构,而不同的社会意识只不过是不同的经济基础在人们观念上的一种反映。因此,从经济动因导致的社会基本结构变化去看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变化,就是我们的必然择。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从社会基本结构角度来看,它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活动领域从领域合一状态向领域分离状态的转变,政治合法性存在状态的现代擅变正是孕育其中。
由于政治成了社会控制的中心,这就使政治活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它领域的活动必须以不防害政治秩序的生产为限度,并且还必须积极地服务于政治秩序。传统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这种以政治为中心的诸领域的合一,即高度同质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状态下,要使社会成员绝对地、无条件地依附和服从国家政权的统治,必须有一套与之适应的文化整合机制。政治活动正是通过对文化领域的干预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它一方面限制着精神文化活动对政治领域意义与价值的自由探索,一方面积极地创造着世界观和国家伦理,使得精神文化活动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说,整个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是按照政治活动的利益来决定文化活动的方向,将文化活动自觉地纳人协助政治活动生产社会秩序的轨道上,以文化活动所独有的影响人们精神状态的力量来支持政治活动。”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为了适应此种文化统治需求,传统社会负责意识形态生产的部门往往占据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例如,古代埃及、印度等国的祭司阶层位居社会顶端,而西欧封建社会的教权则以其特殊的地位成为现实政治秩序合法与否的重要依据。总之,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社会,政治合法性得以产生的文化领域失去了独立性,其直接后果就是,在国家制度系统的控制下,不存在一个社会文化生活独立发展、能对政治合法性进行自由评论的市民社会,这就是传统政治合法性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
我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的变革首先体现为政治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价值观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确立并发展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符合时代潮流的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在政治文化上,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能整合人们思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政治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便以其无形的力量渗透于政治生活的一切领域,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和文化观念都在发生着急剧变化。普通公民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平等、自觉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社会主人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扩大。
外来政治文化在与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较多地呈现出对社会宏观结构现时稳定的偏离和思想文化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状况的整合作用,阻碍了部分人群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和信仰。在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利益格局大变动的面前,主导政治文化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受到极大的冲击,目前不少人中间存在的“信仰危机”和“理想淡化”就是其表现。全球化进程与社会结构转型交织在一起,更加剧了这种变化。上述表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我国政治社会化提供了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也必然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l]郭建新.道德价值认同的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08一6一17.
[2]李猛.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秋季卷
[3]刘笑盈.埃里克森与心理历史学[J].大学文科园地,1988,7:.
[4]彭正德.世界范围内农民政治认同的类型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的基础月政治学究,2006,(3).
[5]赵海立.政治合法性理论及其分析架构[J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6]方旭光.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
[7]吴文勤.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认同重构[J1.求实,2008,(3).
[8]吴学琴.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认同[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3).
[9]刘昌明.论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政治认同的新趋向[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题,2005,(2).
[10]贾英健.认同的哲学意蕴与价值认同的本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1).
作者简介:
张冬冬(1989.01~)男,吉林省松原人,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