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后,课程内容的增加伴随着课堂信息量的增加,对语文教学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谈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信息转化过程,其效率是对这一过程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判断整个过程信息转化质量的重要标志。就语文学科而言,其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规定时间内教师授课信息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比率,即字、词、句、篇、法等知识的传递效率和学生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提高幅度。这一定义之下,如何把握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动性、调动高中学生的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需要围绕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尚有存在。诸如学生已懂者,还在反反复复地讲;学生已会者,还在不厌其烦地练;可说可不说的话,还在津津有味地说;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还在郑重其事地进行,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浪费现象。教学中的点面详略,繁简取舍,尚有处理失当者。中国人学语文,学习的起点不是零,更何况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呢?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做到该取则取,该舍则舍,需详就详,可略就略,点面分明,繁简得当。教学尚有不甚得法者。一篇课文的教学,因教师不同而千差万别。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有死气沉沉的;有轻松愉快的,有负担沉重的;有指导学法的,有生填硬灌的。何以致此?教学思想各异,教学措施不同,致使教学效率悬殊。
这些情况的出现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有关,学生因此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一直影响着当代的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整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每堂课都千篇一律。不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完全依赖课堂45分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课上对课文的讲解,课外的时间依然安排学生做一些巩固课堂内容的家庭作业,极少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部分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出现偏差。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学往往把高考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这样,教学出现以下的偏差:课程设置的偏差。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往往会把那些高考不考的科目删掉,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只教考试科目。选择教学内容的偏差。开设课程往往只教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只注重强调考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原因是它们短时间内很难见效。对待学生态度的偏差。很多教师只注重培养班里的少数尖子生,忽略绝大部分的中等生,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首先,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设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授新课前,语文教师可以先进行集体备课,再根据本班情况及时调整教案,比如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需求,以便确定可行的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进行三维目标的整合:(1)掌握鉴赏散文的初步知识并形成能力;(2)学习综合运用朗读、圈点、评价、讨论等学习方法;(3)养成寄情山水自我调适的人生态度。另外,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为主要依据,教师应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充分发掘学科教育价值,针对目标和综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从文本本身、文本向外拓展处出发,通过课堂现场对话,寻求“生长点”。
2.把握“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课前准备环节上,教师既要研究教学参考书和备课用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吃透教材、扩展教材、升华教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果篇篇课文都分析字词句章,那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以针对不同的文章,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应有所不同。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有效地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所以,在这一环节,必须把握好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互动关系,创新方式方法,避免“满堂灌输”的教学和“一支粉笔”的讲授。在课后巩固环节上,要引导学生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将课后巩固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有效延伸,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采取“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教材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教学方式的丰富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式”是指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讨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讨论的过程必须突出设计科学化、安排合理化、过程细节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又传授了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启发式”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重心从如何“教”转变到如何“学”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式”是通过师生合作、组组合作、生生合作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由教师在学生观点出现偏差时加以适时引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关键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前提,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效结合。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内容必要的补充。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做法如下:(1)组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要求写观后感,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开阔眼界;(3)组织同学们开展演讲比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信息转化过程,其效率是对这一过程预期目标实现程度的综合反映,也是判断整个过程信息转化质量的重要标志。就语文学科而言,其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规定时间内教师授课信息与学生获取信息的比率,即字、词、句、篇、法等知识的传递效率和学生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提高幅度。这一定义之下,如何把握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提高语文教师的能动性、调动高中学生的主动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需要围绕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教学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尚有存在。诸如学生已懂者,还在反反复复地讲;学生已会者,还在不厌其烦地练;可说可不说的话,还在津津有味地说;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还在郑重其事地进行,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浪费现象。教学中的点面详略,繁简取舍,尚有处理失当者。中国人学语文,学习的起点不是零,更何况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高中生呢?在教学过程中理应做到该取则取,该舍则舍,需详就详,可略就略,点面分明,繁简得当。教学尚有不甚得法者。一篇课文的教学,因教师不同而千差万别。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有死气沉沉的;有轻松愉快的,有负担沉重的;有指导学法的,有生填硬灌的。何以致此?教学思想各异,教学措施不同,致使教学效率悬殊。
这些情况的出现与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有关,学生因此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一直影响着当代的教师,他们习惯于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从头到尾,把课文的每字每句都灌输给学生,整堂课几乎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机械地记,每堂课都千篇一律。不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完全依赖课堂45分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只重视课上对课文的讲解,课外的时间依然安排学生做一些巩固课堂内容的家庭作业,极少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部分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出现偏差。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教学往往把高考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这样,教学出现以下的偏差:课程设置的偏差。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往往会把那些高考不考的科目删掉,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只教考试科目。选择教学内容的偏差。开设课程往往只教考试大纲规定的内容,只注重强调考点,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原因是它们短时间内很难见效。对待学生态度的偏差。很多教师只注重培养班里的少数尖子生,忽略绝大部分的中等生,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1.首先,教学目标明确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具体反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课堂的基本标尺,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设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授新课前,语文教师可以先进行集体备课,再根据本班情况及时调整教案,比如通过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需求,以便确定可行的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设计《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进行三维目标的整合:(1)掌握鉴赏散文的初步知识并形成能力;(2)学习综合运用朗读、圈点、评价、讨论等学习方法;(3)养成寄情山水自我调适的人生态度。另外,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为主要依据,教师应该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充分发掘学科教育价值,针对目标和综合学生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教材内容做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从文本本身、文本向外拓展处出发,通过课堂现场对话,寻求“生长点”。
2.把握“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课前准备环节上,教师既要研究教学参考书和备课用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吃透教材、扩展教材、升华教材,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如果篇篇课文都分析字词句章,那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以针对不同的文章,每节课的教学目的也应有所不同。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有效地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有效生成。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教师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学生是课堂教学、主题探究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跟进者,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会使学生陷入被动,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就会使教学无序、低效。所以,在这一环节,必须把握好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互动关系,创新方式方法,避免“满堂灌输”的教学和“一支粉笔”的讲授。在课后巩固环节上,要引导学生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将课后巩固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有效延伸,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采取“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教材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教学方式的丰富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式”是指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讨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讨论的过程必须突出设计科学化、安排合理化、过程细节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节省了时间,又传授了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启发式”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规律,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重心从如何“教”转变到如何“学”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强调教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式”是通过师生合作、组组合作、生生合作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由教师在学生观点出现偏差时加以适时引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关键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前提,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做到课内外有效结合。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内容必要的补充。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做法如下:(1)组织观看优秀的影视作品,要求写观后感,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开阔眼界;(3)组织同学们开展演讲比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帮助同学们成立文学社团,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教师应该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