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置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以便更好地讲述课堂重点内容。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导学问题”多设置为开放性思考题,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有序生长。
一、有效提问,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创新思维不断生长
目前,应试教学仍然在数学课堂普遍存在,很多教师简单地挑选许多习题,让学生熟练题型并掌握固定方法。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应付考试,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半点益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意在避免让学生陷入死板学习的误区,避免受限于定性思维。
例如,在“加减乘除”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大问题”:1+2+3+……+99+100=?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被这串连续整齐的数字所吸引,纷纷开始思考解决这道题的快捷方法。几分钟的思考后,已经有不少学生能够找到解决这道题的简便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第一道式子再倒着写第二道式子:100+99+……+3+2+1=?将两个式子的每一项从前至后对应相加,①式与②式总体相加就可以得到101×100=10100。由于两个式子只是变换了顺序,所以只要将此结果除以2就可以得出最终答案。另一种方法就是将这个式子连续首尾相加,也能得到101×50=5050。与第一种方法本质上是相同的,却反映了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方向。面对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然后再判断这些思维方式的正确性,这样才能保持学生自主探究新方法的信心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设置灵活的教学方式,不局限于传统课堂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固有要求,创设更多可灵活解决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使用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二、有效设境,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形象思维不断生长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形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如果不对小学生的这种特质加以培养,他们从小就只能听从教师和家长的死板指导并按部就班地照做,失去表达想法的大好机会。形象思维是指人利用大脑中已经形成记忆的形象进行表述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经历会让人对事情产生不同的形象记忆,以便于今后思考类似问题。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余数”这一概念时,由于没有知识的储备,在接受一个全新的概念时难免会产生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余数”这一课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出发,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首先对情境产生兴趣,进而对概念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排斥心理。比如,提出问题:“有7支笔,现在要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可分到几支笔?最后剩下几支笔呢?”或者,“有10颗糖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得到几颗糖果呢?又有多少糖果剩余?”这时已经有学生拿出7支笔在课桌上分配起来,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剩余无法分配的笔就是所谓的“余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在以后遇到相同问题时,就会想起“用笔分配得出余数”的这一探究过程。
形象思维是组成人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其想象力和开放性思维都优于成人。而小学数学考试和习题题型虽丰富多变,但涉及的根本性知识点却总是那么几个,所以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解决不同题型有较大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当积极尝试运用“大问题导学”,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有效推导,利用“问题导学”推促逻辑思维不断生长
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看似简易、单一,但是解决起来同样需要學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可行的逻辑思维会为他们将来解决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商不变性质”是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性质时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性质。但如何使商不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商才不变,这些问题都存在于学生的疑惑中。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几道例题来让学生对商不变性质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这样几道算术题:12÷4=?,24÷8=?,36÷12=?,同学给出的答案都是3。“这三道算术题的答案为什么会完全相同呢?这三道算术题的除数和被除数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如何导致结果的相同?”这样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思考的逻辑顺序,通过按照顺序逐层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自主体会这种有序的逻辑,初步体验这种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
再如,对于“分数”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学生对约分这种概念的掌握并不纯熟,所以教师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设计几道例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探究。比如这三道例题:[64]=?[1812]=?[2416]=?再问这三道题计算答案为什么都是[32]呢?学生由此联想到商不变性质,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使分数最简化。“商不变”这一知识点虽然是最基础的,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粗心大意,忘记利用这一性质约分,从而将问题复杂化,导致计算困难。因此,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础逻辑思维,学生才能在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四、有效反思,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发散思维不断生长
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仅运用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是学生在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谓全方位考虑问题,即通过对问题的全面考量,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寻求普适规律或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一道题往往不会只有唯一一种解决方式,所以从小学就开始要求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多方位思考解决方法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中,部分学生对梯形的具体概念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时教师可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授新知。先让学生回答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板书两道具体地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例题让学生先复习旧有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联想,理解梯形上底和下底的概念,得出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计算梯形面积,比如剪拼法以及割补法等等,将梯形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基本图形来计算就使问题变得简单很多。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的普适性进行反思,比如对于非等腰梯形,使用剪拼法来实现基本图形的转换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尝试多种解决方法。
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例题的讲解来使学生慢慢体会简单逻辑推理过程。同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在不同知识点的讲授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和反思不同知识点所要用到的不同讲授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适宜的时间间隔之下温故知新,加强已学数学方法的巩固,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更多新的概念。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模式能够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来突出强调教学重点所在,并且能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带着一定的探究目的认真听课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仅能从创新、形象、逻辑以及全方位思考问题这四个方面来促进学生思维有序生长,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所促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
一、有效提问,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创新思维不断生长
目前,应试教学仍然在数学课堂普遍存在,很多教师简单地挑选许多习题,让学生熟练题型并掌握固定方法。这种方法只能用于应付考试,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半点益处。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意在避免让学生陷入死板学习的误区,避免受限于定性思维。
例如,在“加减乘除”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大问题”:1+2+3+……+99+100=?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快被这串连续整齐的数字所吸引,纷纷开始思考解决这道题的快捷方法。几分钟的思考后,已经有不少学生能够找到解决这道题的简便方法。一种方法是,根据第一道式子再倒着写第二道式子:100+99+……+3+2+1=?将两个式子的每一项从前至后对应相加,①式与②式总体相加就可以得到101×100=10100。由于两个式子只是变换了顺序,所以只要将此结果除以2就可以得出最终答案。另一种方法就是将这个式子连续首尾相加,也能得到101×50=5050。与第一种方法本质上是相同的,却反映了学生不一样的思维方向。面对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然后再判断这些思维方式的正确性,这样才能保持学生自主探究新方法的信心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设置灵活的教学方式,不局限于传统课堂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固有要求,创设更多可灵活解决的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使用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二、有效设境,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形象思维不断生长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形象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如果不对小学生的这种特质加以培养,他们从小就只能听从教师和家长的死板指导并按部就班地照做,失去表达想法的大好机会。形象思维是指人利用大脑中已经形成记忆的形象进行表述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经历会让人对事情产生不同的形象记忆,以便于今后思考类似问题。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余数”这一概念时,由于没有知识的储备,在接受一个全新的概念时难免会产生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余数”这一课时,要注重从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出发,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首先对情境产生兴趣,进而对概念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排斥心理。比如,提出问题:“有7支笔,现在要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最多可分到几支笔?最后剩下几支笔呢?”或者,“有10颗糖果,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得到几颗糖果呢?又有多少糖果剩余?”这时已经有学生拿出7支笔在课桌上分配起来,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答案,剩余无法分配的笔就是所谓的“余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在以后遇到相同问题时,就会想起“用笔分配得出余数”的这一探究过程。
形象思维是组成人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其想象力和开放性思维都优于成人。而小学数学考试和习题题型虽丰富多变,但涉及的根本性知识点却总是那么几个,所以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解决不同题型有较大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当积极尝试运用“大问题导学”,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有效推导,利用“问题导学”推促逻辑思维不断生长
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看似简易、单一,但是解决起来同样需要學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可行的逻辑思维会为他们将来解决更高难度的数学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商不变性质”是学生在学习加减乘除性质时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性质。但如何使商不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商才不变,这些问题都存在于学生的疑惑中。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几道例题来让学生对商不变性质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师可在黑板上写出这样几道算术题:12÷4=?,24÷8=?,36÷12=?,同学给出的答案都是3。“这三道算术题的答案为什么会完全相同呢?这三道算术题的除数和被除数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样的联系如何导致结果的相同?”这样一连串问题的提出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思考的逻辑顺序,通过按照顺序逐层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自主体会这种有序的逻辑,初步体验这种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
再如,对于“分数”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学生对约分这种概念的掌握并不纯熟,所以教师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设计几道例题,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逐一探究。比如这三道例题:[64]=?[1812]=?[2416]=?再问这三道题计算答案为什么都是[32]呢?学生由此联想到商不变性质,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使分数最简化。“商不变”这一知识点虽然是最基础的,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粗心大意,忘记利用这一性质约分,从而将问题复杂化,导致计算困难。因此,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基础逻辑思维,学生才能在复杂问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四、有效反思,利用“问题导学”推促发散思维不断生长
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仅运用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也是学生在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所谓全方位考虑问题,即通过对问题的全面考量,思考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寻求普适规律或者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一道题往往不会只有唯一一种解决方式,所以从小学就开始要求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多方位思考解决方法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例如,在“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中,部分学生对梯形的具体概念还没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时教师可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授新知。先让学生回答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板书两道具体地计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例题让学生先复习旧有知识,再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联想,理解梯形上底和下底的概念,得出梯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计算梯形面积,比如剪拼法以及割补法等等,将梯形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基本图形来计算就使问题变得简单很多。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对自己所使用的方法的普适性进行反思,比如对于非等腰梯形,使用剪拼法来实现基本图形的转换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尝试多种解决方法。
小学生对于抽象概念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例题的讲解来使学生慢慢体会简单逻辑推理过程。同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运用在不同知识点的讲授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究和反思不同知识点所要用到的不同讲授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在适宜的时间间隔之下温故知新,加强已学数学方法的巩固,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更多新的概念。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模式能够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来突出强调教学重点所在,并且能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问题,带着一定的探究目的认真听课并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问题导学”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仅能从创新、形象、逻辑以及全方位思考问题这四个方面来促进学生思维有序生长,而且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有所促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
(责任编辑 冉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