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我们要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旨在通过对物理教学重新思考,领悟新课改的新理念,真正转变教育观念,走进创造性教学的新天地。
  关键词:新课标 物理教学 方法 优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较好地把握“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实现教学的优化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意作引玉之举。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快乐;营造风趣生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享受快乐;挖掘新颖的教学材料灵活施教,让学生体验快乐;设计有趣的实验,给学生创造快乐。
  一、要认真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得较少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或落实不够,尚未体现提升民族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观的物理课程重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强调接受式学习,忽略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强调统一性,忽视了地区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难以适应各地学生发展多样性的需求,因此物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习《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教师在课堂中用带绝缘皮的铝线绕制线圈,两端连接软导线悬挂起来,中间插入磁极,用多节干电池通电,线圈会跳起来,学生也会高兴得跳起来。这些形象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
  二、注重学生发展的物理教学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
  1.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所有的学生,应该尊重、关心、牵挂他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2.渗透STS教育,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
  例如学习惯性后,解释刹车时人体上半身为什么向前倾的现象;学习杠杆后,解释骑自行车上坡走“S”形路线省力的道理;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会从地图上测出长春到北京铁路线的长度;学习了光的反射,解释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学习了光的折射,能解释海市蜃楼、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学习了热学,能回答为什么海边及大森林里一年四季气候宜人,为什么当今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学习压强后,解释刀磨得越锋利切东西越快等等。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可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对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三、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探究形式,注重完整探究和不完整探究、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小组探究和个人单独探究、实验探究和演示探究、讨论探究相结合。探究教学虽然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操作法、决策模拟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之,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创新,巧妙设计课堂教学,以欣赏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微小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不断自觉地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构建课堂情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并适时抓住时机,实施“开放式”教学,以游戏、故事的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去讲解、去展示自己,逐步呈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师生互动方式、师生角色重新定位的变革,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课堂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以生为本 寓教于乐 敏捷 激励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
期刊
摘 要:应用信息迁移法可进行化学概念、化学理论、物理量、化学方程式计算等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从旧的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答信息迁移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迁移法 应用 化学教学  信息迁移法,是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迁移,从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  一、信息迁移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过程中,以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为例,从氧的得失逐步引出化合价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是思想之船的船帆和鼓满船帆的劲风,有了它才能破浪前进。”《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可见,课外阅读举足轻重。  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1.强化课堂延伸。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应该从课内的阅读教学着手,让学生享受阅读中的心灵体验、激情燃烧
期刊
高中生物内容多,知识碎,教师只需重点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即可。然而传统教学教师放不开手,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面面俱到,满堂灌,老师疲惫,学生乏味,效果欠佳。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尝试了“问题导学课”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就问题导学教学的问题设置谈两点浅见:  一、设计问题的需要增强科学有效性  1.设计问题要“准”  教师要充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教学重点揣摩透彻,深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对于孩子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强,小学教育尤其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语文教育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语文教育要坚持教育生活化的理念,具体体现在语文教育的资源材料生活化,传授语文教育的方法生活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只有坚持和实践小学生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真正地构建小学生的语文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生活化 初探  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语文是
期刊
情绪情感的情境性是指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点,是以境育情的心理学依据。情境教育法是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创设适宜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道德观念的目的。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师要像“导演”一样把课前精心策划的环节巧妙地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1995年我首次将“小品”引入课堂至今,还创设了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以下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比如:在学习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为了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就必须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人在课堂教学结构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感觉到教学
期刊
对于计算机网络,多数人都不陌生,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更是津津乐道,都能知道些什么,比如,因特网、WWW、全球网、搜狐、人人网、新华网、人民网、腾讯微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新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也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它不再是少数技术人员的“高档玩具”,而成了众多网民获取信息、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上网人数已达1
期刊
良好的习惯能使人获得进步,可能使人获得成功。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才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夯实基础,终身受益。教育学、心理学表明:小学阶段,特别是第一、第二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和最佳时期。那么,如何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语文课堂教学这片沃土上培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重视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