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司简介是企业的一种宣传材料,在传递公司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翻译的过程也是传输信息的过程。将公司简介翻译为英文时,很容易出现信息过载,目标读者难以理解译文的情况。本文选取了20篇中国知名企业网站上的公司简介及其英译进行观察对比评述,从信息论视角探究了其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出现的信息过载现象,提出可以采用顺应策略,用简化、信息重构和将隐含信息显化的方法保证译文读者信道通常,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关键词】公司简介;信息过载;信息论;显化顺应
【作者简介】郑琼京(1983.10-),女,浙江兰溪人,南宁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南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XJ01)的成果之一。
一、引言
公司简介是一种宣传材料,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向投资人、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目标群体简要地传递公司的基本信息,其目的是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与目标读者建立友好的关系。从信息论角度看,将中文公司简介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也就是译者用英文将关于公司的信息传递给目标读者的过程。许多公司的英文简介是由中文简介直译而来的。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只是努力实现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并没有考虑到译文是否能够实现公司与目标读者之间的有效信息传输。有些译文从语法上看是连贯的,但由于传递的信息冗余度欠缺,使得译文的难度超出了目标读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过载导致信息无法有效传播。本文选取了20篇中国知名企业网站上的公司簡介及其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论视角探索了其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信息过载现象,在翻译时可以采用“顺应”策略,用简化、信息重构和将原文中隐含信息显化的方式保证译文读者的信道畅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二、信息论和翻译
信息论是克劳德·香农及沃伦·韦弗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输与处理的一般规则,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香农于提出的著名的传播模型如图1所示。
在这一模型中,信源将讯息选择出来,由发送者将该讯息转变为信号。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者,而接收者将接收到的信号重新编码成为新的讯息,然后传递到信宿。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翻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个文化之间以及两种语言之间发生的交际活动,他将信息论引入翻译的研究,并借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际活动的过程: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因为有噪音的干扰,对信息编码时就需要借助冗余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奈达则认为语言中的冗余普遍在50%左右。译文的信息过载现象,就是译者在对源语言进行重新编码时没有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冗余度不同,过于“忠实”于原文,译文冗余度过少导致的。
根据信息论,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传输负载应与信道容量相匹配。如果传输负载低于信道容量,就会出现传播效率低下。而如果传输负载超出信道容量,无法通过信道,则会导致信息传输不畅。而在翻译过程中,传输负载是指目标语文本中所含有的信息量,信道容量是指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信息量过大,则会超出译文读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奈达用以下图表描述了传输负载和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传播过程中的每个讯息都有两个维度,即长度(L)和难度(D)。一般来说,语内传播环境中,讯息设计者所涉及的讯息总是能够通过接收者的信道,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但是,当源语言被转换为目标语,这两个维度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将源语言直译为目标语,又没有调节冗余程度,目标语的长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目标语的难度则会增加。由于目标语接收者的信道容量比源语言接收者的信道容量要小,此时就会发生信息过载,信息传播将会受到阻碍,目标读者难以理解译文。
三、译文中的信息过载
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网站上的企业简介是从中文直译而来的。通过观察发现,中国企业的简介与英语国家的公司简介在冗余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将中文公司简介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之后,有些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冗余度不足导致信息过载,因此很难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关系。译者将中文公司简介翻译成英文时,应注意将原文的信息进行重构,调整译文的冗余度,降低信息的难度而冗余则可以降低讯息的难度。
1.语言层面的信息过载。例1:红豆以创民族品牌为己任,以“实业报国,共同富裕”为使命。
原译文:HOdo has been guided under the bounden duty of creatingnational brands and the mis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industrial country”.
原译文是对源语文本的逐字直译,源语读者对“民族品牌”、“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等表达比较熟悉,可以轻松理解原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但译者在解码和编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造成译文信息难度过高,超出了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首先是对“民族品牌”的解码不正确。“民族品牌”是相对于“外国品牌”而言,也即“自主”——我们国家自己创立的品牌。而英语中的“national brands”意为“全国性的品牌”,与其相对应的是“regional brands”(区域性品牌)或者“international brands”(国际性品牌)。“民族品牌”可以翻译为“brands of our own”,“self-developed brands”或者“self-owned brands”,原译文使用了“national brands”,传达的目标语读者的信息是,“红豆”品牌要努力成为全国性的品牌,暗指其目前还不是全国性的品牌,对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非常不利。其次是“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的表达。“共同富裕”对应“common prosperity”,“实业报国”对应“industrial country”,前者尚可接受,但与前面的“mission”搭配不当。“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的隐含信息应该是红豆集团致力于做好实业报效国家,助力国家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原译文只是译出了原文本的字面含义,而没有译出隐含的信息。 试译为:HOdo takes it our duty to develop brands of our own, and devotes ourselves to the garment industry, facilitating the national mis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首先,试译将“民族品牌”翻译为“brands of our own”,避免了目标读者对公司品牌的误解。其次,奈达提出,目的语文本总是会比源语文本要长一些,是因为要将源语中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试译将词组“实业报国、共同富裕”拆分成两个部分,采用意译的方法将汉语词组隐含的信息显化,将“实业”具体为自己所在的服装制造业,营造企业认真踏实的企业形象。同时“national mission”明确了共同富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公司以自己的努力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样一来,信息长度虽然比原文较长,但加入的 “garment”、“national”、“facilitate”等原文中没有出现的信息难度降低了信息的难度,使得译文总体冗余度合理,有效缓解了信息过载的问题,适应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可以达到信息的有效传输。
例2: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原译文:HOdo Group is one of the 120 pilot enterprises for deepening reform a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is a trademark strategic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in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关键词】公司简介;信息过载;信息论;显化顺应
【作者简介】郑琼京(1983.10-),女,浙江兰溪人,南宁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南宁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XJ01)的成果之一。
一、引言
公司简介是一种宣传材料,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向投资人、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目标群体简要地传递公司的基本信息,其目的是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与目标读者建立友好的关系。从信息论角度看,将中文公司简介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也就是译者用英文将关于公司的信息传递给目标读者的过程。许多公司的英文简介是由中文简介直译而来的。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只是努力实现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并没有考虑到译文是否能够实现公司与目标读者之间的有效信息传输。有些译文从语法上看是连贯的,但由于传递的信息冗余度欠缺,使得译文的难度超出了目标读者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过载导致信息无法有效传播。本文选取了20篇中国知名企业网站上的公司簡介及其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从信息论视角探索了其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信息过载现象,在翻译时可以采用“顺应”策略,用简化、信息重构和将原文中隐含信息显化的方式保证译文读者的信道畅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输。
二、信息论和翻译
信息论是克劳德·香农及沃伦·韦弗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输与处理的一般规则,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香农于提出的著名的传播模型如图1所示。
在这一模型中,信源将讯息选择出来,由发送者将该讯息转变为信号。信号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者,而接收者将接收到的信号重新编码成为新的讯息,然后传递到信宿。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翻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个文化之间以及两种语言之间发生的交际活动,他将信息论引入翻译的研究,并借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际活动的过程: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因为有噪音的干扰,对信息编码时就需要借助冗余来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奈达则认为语言中的冗余普遍在50%左右。译文的信息过载现象,就是译者在对源语言进行重新编码时没有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冗余度不同,过于“忠实”于原文,译文冗余度过少导致的。
根据信息论,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传输负载应与信道容量相匹配。如果传输负载低于信道容量,就会出现传播效率低下。而如果传输负载超出信道容量,无法通过信道,则会导致信息传输不畅。而在翻译过程中,传输负载是指目标语文本中所含有的信息量,信道容量是指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信息量过大,则会超出译文读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奈达用以下图表描述了传输负载和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传播过程中的每个讯息都有两个维度,即长度(L)和难度(D)。一般来说,语内传播环境中,讯息设计者所涉及的讯息总是能够通过接收者的信道,实现有效的传播效果。但是,当源语言被转换为目标语,这两个维度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将源语言直译为目标语,又没有调节冗余程度,目标语的长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目标语的难度则会增加。由于目标语接收者的信道容量比源语言接收者的信道容量要小,此时就会发生信息过载,信息传播将会受到阻碍,目标读者难以理解译文。
三、译文中的信息过载
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网站上的企业简介是从中文直译而来的。通过观察发现,中国企业的简介与英语国家的公司简介在冗余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将中文公司简介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之后,有些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冗余度不足导致信息过载,因此很难被译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企业关系。译者将中文公司简介翻译成英文时,应注意将原文的信息进行重构,调整译文的冗余度,降低信息的难度而冗余则可以降低讯息的难度。
1.语言层面的信息过载。例1:红豆以创民族品牌为己任,以“实业报国,共同富裕”为使命。
原译文:HOdo has been guided under the bounden duty of creatingnational brands and the mis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industrial country”.
原译文是对源语文本的逐字直译,源语读者对“民族品牌”、“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等表达比较熟悉,可以轻松理解原文本所要传达的信息。但译者在解码和编码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造成译文信息难度过高,超出了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首先是对“民族品牌”的解码不正确。“民族品牌”是相对于“外国品牌”而言,也即“自主”——我们国家自己创立的品牌。而英语中的“national brands”意为“全国性的品牌”,与其相对应的是“regional brands”(区域性品牌)或者“international brands”(国际性品牌)。“民族品牌”可以翻译为“brands of our own”,“self-developed brands”或者“self-owned brands”,原译文使用了“national brands”,传达的目标语读者的信息是,“红豆”品牌要努力成为全国性的品牌,暗指其目前还不是全国性的品牌,对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非常不利。其次是“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的表达。“共同富裕”对应“common prosperity”,“实业报国”对应“industrial country”,前者尚可接受,但与前面的“mission”搭配不当。“实业报国,共同富裕”的隐含信息应该是红豆集团致力于做好实业报效国家,助力国家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原译文只是译出了原文本的字面含义,而没有译出隐含的信息。 试译为:HOdo takes it our duty to develop brands of our own, and devotes ourselves to the garment industry, facilitating the national miss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首先,试译将“民族品牌”翻译为“brands of our own”,避免了目标读者对公司品牌的误解。其次,奈达提出,目的语文本总是会比源语文本要长一些,是因为要将源语中隐含的信息明示出来。试译将词组“实业报国、共同富裕”拆分成两个部分,采用意译的方法将汉语词组隐含的信息显化,将“实业”具体为自己所在的服装制造业,营造企业认真踏实的企业形象。同时“national mission”明确了共同富裕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公司以自己的努力来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这样一来,信息长度虽然比原文较长,但加入的 “garment”、“national”、“facilitate”等原文中没有出现的信息难度降低了信息的难度,使得译文总体冗余度合理,有效缓解了信息过载的问题,适应目标读者的理解能力,可以达到信息的有效传输。
例2: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
原译文:HOdo Group is one of the 120 pilot enterprises for deepening reform as design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is a trademark strategic demonstration enterprise in China’s garment industry as approv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