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前导入的设计原则,总结了几种小学英语课前导入的形式,如直接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多媒体动画导入法等。
关键词:课前导入;设计原则;设计形式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具体实践证明,教师、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导入环节在上课一开始就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引起他们对新知的探求欲望。因此,笔者近年来在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进行了一些观察与思考,现就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英语课前导入的设计原则
明确课前导入的作用。可能大多数老师认为课前导入只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固有形式,并没有明确课前导入对整节课的作用。笔者认为,成功的课前导入必然有以下几个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沟通师生情感、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掐准课前导入的时间。一节小学英语课,正确的导入时间应该是3分钟左右,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耽误过多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太少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课堂导入的时间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设计课前导入的形式。小学英语课前导入的形式很多,有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教材、年级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课前导入。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来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小学英语课前导入。
【案例1】直接导入法
牛津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是小学英语老师热烈探讨的课型。笔者在一次观摩课中看到了这样的导入。执教老师在出示课题My puppy后,向学生介绍了这节课即将进行的活动。
1. Talk to the puppy.
2. Find the puppy and sing a puppy song.
3. Make a puppy and talk about the puppy.
4. Play with the puppy.
这样干净的导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直接。直接的课堂导入可以增强整节课的凝聚力,教师们都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耐心来配合自己的课堂节奏和进程。然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决定了现实与愿望的差距,这样就需要教师转变和调整,尽量使课堂导入更加直接,一针见血。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不得不删繁就简,甚至忍痛割爱,以求最直接最有效地达成目标。就如本课,老师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最朴素的课前导入便不再朴素。
【案例2】游戏导入法
牛津英语五年级教材有一个为人熟知的童话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课前导入,印象深刻。
执教者在课前手拿一个空的玻璃盒,对所有同学说: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Liu Qian?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Yes,课堂气氛已经比较活跃。执教者接着说:Ok. It’s magic time now. Look at the box. I put some chocolates in it. Only clever students can see the chocolates. Foolish students can’t see them. Can you see them, children? 此时,孩子们会心大笑,课堂气氛更是被推向了高潮。
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课前导入让他们眼前一亮,并且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新单词clever 和 foolish,并且为即将学习的故事做好了铺垫,真是一举多得。这样新奇的导入既是一节课的开始,同时也将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
【案例3】歌曲导入法
牛津教材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 一课,有on,in,under等介词需要学习。书上的歌曲较难,不适合在第一节课新授中使用,如何让孩子们掌握好这几个介词呢。笔者看到了这样的课前导入。
执教者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了很多有关介词的歌曲,她精心挑选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词如下:On, in ,under, clap clap clap. On, in ,under, clap clap clap. On my nose, in my nose, under my nose. On my ears, in my ears, under my ears...
配合执教者的手势动作,孩子们跟在后面一起模仿一起歌唱,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下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介词,并为即将教授的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活跃和丰富了听者的思维和想象。本课的课前导入,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可以说,这首歌曲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案例4】多媒体动画导入法
在牛津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Part A 的语篇教学板块,有这样一个课前导入让笔者记忆深刻。
相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Free talk, sing a song, play a game等课前导入已不能吸引他们,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英语交际需求了。于是执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导入,播放了一段动画Four seasons,内容是一棵苹果树历经一年四季,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简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富有感染力的卡通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让孩子们跟着苹果树感受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卡通结束后,执教者立即抛出这样几个问题: What’s the cartoon about? 学生回答:The seasons. 正好出示了本课课题。执教者接着问: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学生回答:Four.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这样的导入活动自然而流畅,通过观看视频和师生之间的真实交流互动,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又为新知发展做好了铺垫。
这几种导入方法中,多媒体动画导入是笔者最为欣赏的课堂导入。首先,多媒体动画为学生创设了情景。一节课的开始,通过课件设计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的素材。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和有效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边看边听,结合画面所提示的情景,努力揣摩动画含义,课堂气氛活跃。
其次,多媒体动画导入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如笔者上面所说,多媒体动画播放一棵树的一年四季,视频中有不少生词,学生通过看动画,联系上下文,很简单地就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词汇量。
最后,多媒体动画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本课多媒体导入以放松激趣为宗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能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吸引学生去主动参与和实践。
三、结语
以上几个案例仅是笔者认为成功的课前导入的一部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前导入有法,也无定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前导入,成就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 Hart, Susan. Thinking Through Teaching[M].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td, 2000.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何鋒,齐迅. 英语[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
关键词:课前导入;设计原则;设计形式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教学具体实践证明,教师、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导入环节在上课一开始就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引起他们对新知的探求欲望。因此,笔者近年来在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环节进行了一些观察与思考,现就课堂导入这一教学环节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英语课前导入的设计原则
明确课前导入的作用。可能大多数老师认为课前导入只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固有形式,并没有明确课前导入对整节课的作用。笔者认为,成功的课前导入必然有以下几个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沟通师生情感、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掐准课前导入的时间。一节小学英语课,正确的导入时间应该是3分钟左右,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耽误过多的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太少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课堂导入的时间必须得到很好的控制,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设计课前导入的形式。小学英语课前导入的形式很多,有游戏导入法、谈话导入法、直接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等。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教材、年级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课前导入。下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来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小学英语课前导入。
【案例1】直接导入法
牛津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是小学英语老师热烈探讨的课型。笔者在一次观摩课中看到了这样的导入。执教老师在出示课题My puppy后,向学生介绍了这节课即将进行的活动。
1. Talk to the puppy.
2. Find the puppy and sing a puppy song.
3. Make a puppy and talk about the puppy.
4. Play with the puppy.
这样干净的导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直接。直接的课堂导入可以增强整节课的凝聚力,教师们都希望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耐心来配合自己的课堂节奏和进程。然而,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决定了现实与愿望的差距,这样就需要教师转变和调整,尽量使课堂导入更加直接,一针见血。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不得不删繁就简,甚至忍痛割爱,以求最直接最有效地达成目标。就如本课,老师让学生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了解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最朴素的课前导入便不再朴素。
【案例2】游戏导入法
牛津英语五年级教材有一个为人熟知的童话故事The king’s new clothes。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课前导入,印象深刻。
执教者在课前手拿一个空的玻璃盒,对所有同学说: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Liu Qian? 学生们兴奋地回答Yes,课堂气氛已经比较活跃。执教者接着说:Ok. It’s magic time now. Look at the box. I put some chocolates in it. Only clever students can see the chocolates. Foolish students can’t see them. Can you see them, children? 此时,孩子们会心大笑,课堂气氛更是被推向了高潮。
小学生活泼好动,这样的课前导入让他们眼前一亮,并且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新单词clever 和 foolish,并且为即将学习的故事做好了铺垫,真是一举多得。这样新奇的导入既是一节课的开始,同时也将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
【案例3】歌曲导入法
牛津教材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 一课,有on,in,under等介词需要学习。书上的歌曲较难,不适合在第一节课新授中使用,如何让孩子们掌握好这几个介词呢。笔者看到了这样的课前导入。
执教者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了很多有关介词的歌曲,她精心挑选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歌词如下:On, in ,under, clap clap clap. On, in ,under, clap clap clap. On my nose, in my nose, under my nose. On my ears, in my ears, under my ears...
配合执教者的手势动作,孩子们跟在后面一起模仿一起歌唱,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下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介词,并为即将教授的课文打下基础。教学心理学表明,音乐教育与智育相辅相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活跃和丰富了听者的思维和想象。本课的课前导入,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可以说,这首歌曲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寓美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案例4】多媒体动画导入法
在牛津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 Part A 的语篇教学板块,有这样一个课前导入让笔者记忆深刻。
相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Free talk, sing a song, play a game等课前导入已不能吸引他们,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英语交际需求了。于是执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导入,播放了一段动画Four seasons,内容是一棵苹果树历经一年四季,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简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富有感染力的卡通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让孩子们跟着苹果树感受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卡通结束后,执教者立即抛出这样几个问题: What’s the cartoon about? 学生回答:The seasons. 正好出示了本课课题。执教者接着问: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 What are they? 学生回答:Four.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这样的导入活动自然而流畅,通过观看视频和师生之间的真实交流互动,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又为新知发展做好了铺垫。
这几种导入方法中,多媒体动画导入是笔者最为欣赏的课堂导入。首先,多媒体动画为学生创设了情景。一节课的开始,通过课件设计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的素材。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和有效的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边看边听,结合画面所提示的情景,努力揣摩动画含义,课堂气氛活跃。
其次,多媒体动画导入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就如笔者上面所说,多媒体动画播放一棵树的一年四季,视频中有不少生词,学生通过看动画,联系上下文,很简单地就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词汇量。
最后,多媒体动画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本课多媒体导入以放松激趣为宗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为学生创造宽松的思维环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样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能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吸引学生去主动参与和实践。
三、结语
以上几个案例仅是笔者认为成功的课前导入的一部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前导入有法,也无定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导入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前导入,成就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1] Hart, Susan. Thinking Through Teaching[M]. London:David Fulton Publishers Ltd, 2000.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何鋒,齐迅. 英语[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