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逐渐加大,对外开放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高。新世纪中央从国家区域发展角度提出中部崛起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将成为实现中部崛起以及河南省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现实选择,而FDI是体现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很好的度量手段。 因此, 全面分析河南省区域FDI的基本格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FDI对河南省各项经济指标的贡献率,指出河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短板,为促进河南省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提供外源动力,为制定吸引FDI的导向性政策提供指导。
关键词:FDI;发展现状;产业分布;贡献率;导向性政策
一、河南省FDI的发展状况
1984年,中港合资郑州嵩山食品有限公司在郑成立,开启了新时期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序幕,因此我们的研究数据从1985年开始。本文涉及到的外资只包括外商直接投资, 即FDI, 而且考虑到合同投资金额尽管代表外商投资的意愿, 但并不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效应, 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FDI的实际金额。通过观察河南省1985至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 我们可以将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第一阶段:稳定发展阶段(1985-1991)
也可称为试探观望阶段。由于引进外资工作刚刚开始,对外资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 因而各项制度还很不完善。这一阶段实际投资金额年均值仅2454.14万美元,环比增长率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278.16%(1988)和-75.41% (1990),这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外商投资在低水平上有一定波动。这一时期的外商投资始终处于低水平稳定发展的状态,这很好的反映了外商的试探观望心态。
2.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中国有关外商投资的制度调整方向更加明确。这也给了外国投资者更好的预期,加速了国外资本向中国的流动。从实际数据看, 这一阶段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值达到42109.67万美元,比上一阶段增长了 1615.86% , 较上一阶段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环比增长率也逐渐趋于合理, 平均增长率为 78.63% , 利用外资的数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
3.第三阶段: 收缩调整阶段 (1998-2001)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整个中国的多项经济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河南省也不例外。从1998年开始,河南省利用外资的数量开始下降。从具体数据看,这4年间的环比增长率只有2000年为正,期间一度降到-33.59%(2001) ,年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78.63% 下降到-12.24% , 利用外资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缩。这种收缩是由外部冲击带来的,对河南引进外资来说仅有4年,这显示了河南在引进外资方面的良好调整能力。
4.第四阶段:快速腾飞阶段 (2002-2008)
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以及其后的良好表现使外商对中国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 因而河南省吸引外资也有了量的提高和质的飞跃。实际外资年均值为 77910.25万美元, 较上一阶段增长了54.9% ,年平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的- 12.24%上升到 36.65%。这一时期外商投资的增长曲线相对于前面各期有更大的斜率, 说明外商投资在这一时期增长得更快。而且资料表明, 河南省利用外资方式不断创新, 股权并购项目成为利用外资的亮点。
5.第五阶段:稳扎稳打阶段(2009至今)
2008年底金融危机对于河南省来说,实际利用外资额由08年的952.53亿美元缩减至918.0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由27514降到23435个。但同时,在FDI项目数下降17.4%的情况下,实际利用外资额只减少了3%,这说明河南省整体利用外资效益提高,一些更具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在河南立足。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河南。中国唯一综合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国际物流园等一系列产业基地使得河南成为优质外资的"新宠"。河南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3月份)期间,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以至少30%的速度增长。
二、河南省FDI的产业分布状况
(一)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现状与特点
1.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
截止2011年底,河南省共有等级注册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600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486106万美元。平均规模为571.5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为301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1.6%,体现了河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规模仍显过小。
2.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非均衡分布的特点
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明显不足。1.34%的比例略高于全国第一产业利用外资1.15%的水平,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即使将采矿业加入第一产业,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也仅为1.75%,不足2%,距一般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第二产业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最频繁的部门。截止到2010年底,河南省第二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76.94%,和全国的68.93%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印证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更注重于强调利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性质。
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略显不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河南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比例为21.72%,低于全国31.07%的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为30.08%,全国比重为32.01%,由于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区域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尚有差距,因而过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未必有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60%都是集中在第三产业,与之相比,我国及河南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长期对FDI企业实行出口导向的政策,相当一部分FDI企业一般以来料加工型为主,其投资动力来自与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资源等。劳动力成本是相对刚性的,而中国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主要针对于东部地区,强化东部产业集聚效应。FDI到中原地区投资,却有诸多在出口方面的限制和要求,没有做到以市场换投资。
纵观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状况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布特征与外商投资的行业倾向不吻合,这是影响FDI在中原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河南FDI的评价与指数研究
(一)外商投资率
是一定时期内河南省利用FDI数量与河南生产总值的比率,即:外商投资率=FDI/生产总值。用此指标衡量一国或地区直接投资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1年河南省FDI总额60.2亿美元,生产总值为19480.46亿美元,外商投资率为0.0031,全国平均水平为0.0020,与东部沿海地区0.0042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二)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
对于河南利用FDI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程度,我们以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来表示,即: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FDI/资本形成总额)*外资企业产值资产比率。根据河南2010统计年鉴数据,河南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为0.007,说明河南省FDI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发挥作用还较弱。
(三)FDI企业R&D投资额
FDI企业R&D投资额是衡量FDI技术进步效应的一个指标。目前河南省FDI企业R&D投资额仍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服务业吸纳R&D较少,这不利于河南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实施。
(四)技术吸收能力
FDI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是与技术吸收能力相联系的,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利用FDI技术进步效应。对于河南省技术吸收能力的考察,人力资本是河南省吸收能力的核心要素,该省的人力资本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实现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但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还较低,也就意味着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不明显,从而其技术进步效应潜力是巨大的。
(五)FDI对进出口的贡献率
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能够衡量该地区对外贸易效应。FDI对中国国进口和出口的贡献度就成为衡量利用FDI质量的重要指标:FDI对出口的贡献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全国出口总额;FDI对进口的贡献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额/全国进口总额。利用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得到FDI对河南进出口的贡献率为28%,其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
四、河南省扩大外资流入的策略
(一)努力扩大中部地区经济总量与市场容量
占领当地市场是外资流入的主要目的。当地GDP的规模对FDI的流入具有最重要的影响。扩大中部地区经济总量与市场容量是个长期的任务,必须促使中部地区GDP以比东部地区更高的速度,在速度中扩大规模,才能改善中原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直接投资者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河南要以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环境治理放在突出位置。
(三)利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机会弥补区位劣势
中部地区的地理和区位劣势因FDI投资结构而被强化。中国FDI投资主要分布于金融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加上投资方与东部地区具有地缘关系,从而影响了FDI的分布。中原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消费品过剩的机会,发展促进中部旅游业以及餐饮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利用中原地区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吸引外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原转移。
(四)实施以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带动FDI发展战略
中原地区二元结构明显,城市结构中以县市等小城市为主,城市功能的缺陷限制了FDI的流入。中原地区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是放开县市等小城市的管制,重点建设省会首府城市和地区级大中城市,将人口尽量向大中城市集中,以区域中心带动发展战略来替代梯度发展战略。
(五)给予中原地区更为优惠的投资政策和经济自主权
中原地区较少享受到特区优惠政策和外贸自主权,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中原地区仍然处于劣势,而且全国制定的统一政策实际上因起点不同也限制了中原地区FDI的流入。应继续给予或延长中原地区减免税等优惠政策,落实进出口政策,取消配额招标。
参考文献:
[1]吴海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西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韩刚.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叶军.中国利用外资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4]杨宏恩.河南省扩大外资流入的策略-以地区间竞争为视角[J].经济经纬,2008(2).
[5]刘敏.河南省利用FDI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经纬,2005(8).
[6]李梅.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分析及应对措施[J].区域经济,2005(6).
[7]穆慧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特点及问题[J].问题研究,2004(10).
[8]赵映珍.河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J].区域经济,2008(5).
[9]王宜喻,陈泽民.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分析特点及其贡献率变化研究[J].改革,2002(8).
[10]任改玲.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2).
作者简介:黄寿龙(1988-),男,湖北荆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公司治理。
关键词:FDI;发展现状;产业分布;贡献率;导向性政策
一、河南省FDI的发展状况
1984年,中港合资郑州嵩山食品有限公司在郑成立,开启了新时期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序幕,因此我们的研究数据从1985年开始。本文涉及到的外资只包括外商直接投资, 即FDI, 而且考虑到合同投资金额尽管代表外商投资的意愿, 但并不能产生实际的经济效应, 所以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FDI的实际金额。通过观察河南省1985至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的数据, 我们可以将河南省利用外资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第一阶段:稳定发展阶段(1985-1991)
也可称为试探观望阶段。由于引进外资工作刚刚开始,对外资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 因而各项制度还很不完善。这一阶段实际投资金额年均值仅2454.14万美元,环比增长率差异较大,最高和最低分别为1278.16%(1988)和-75.41% (1990),这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外商投资在低水平上有一定波动。这一时期的外商投资始终处于低水平稳定发展的状态,这很好的反映了外商的试探观望心态。
2.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使中国有关外商投资的制度调整方向更加明确。这也给了外国投资者更好的预期,加速了国外资本向中国的流动。从实际数据看, 这一阶段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值达到42109.67万美元,比上一阶段增长了 1615.86% , 较上一阶段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环比增长率也逐渐趋于合理, 平均增长率为 78.63% , 利用外资的数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
3.第三阶段: 收缩调整阶段 (1998-2001)
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使整个中国的多项经济指标发生了重大变化,河南省也不例外。从1998年开始,河南省利用外资的数量开始下降。从具体数据看,这4年间的环比增长率只有2000年为正,期间一度降到-33.59%(2001) ,年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78.63% 下降到-12.24% , 利用外资出现了阶段性的收缩。这种收缩是由外部冲击带来的,对河南引进外资来说仅有4年,这显示了河南在引进外资方面的良好调整能力。
4.第四阶段:快速腾飞阶段 (2002-2008)
中国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以及其后的良好表现使外商对中国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 因而河南省吸引外资也有了量的提高和质的飞跃。实际外资年均值为 77910.25万美元, 较上一阶段增长了54.9% ,年平均增长率由上一阶段的- 12.24%上升到 36.65%。这一时期外商投资的增长曲线相对于前面各期有更大的斜率, 说明外商投资在这一时期增长得更快。而且资料表明, 河南省利用外资方式不断创新, 股权并购项目成为利用外资的亮点。
5.第五阶段:稳扎稳打阶段(2009至今)
2008年底金融危机对于河南省来说,实际利用外资额由08年的952.53亿美元缩减至918.04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由27514降到23435个。但同时,在FDI项目数下降17.4%的情况下,实际利用外资额只减少了3%,这说明河南省整体利用外资效益提高,一些更具竞争力的外资企业在河南立足。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河南。中国唯一综合保税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国际物流园等一系列产业基地使得河南成为优质外资的"新宠"。河南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第一季度(3月份)期间,河南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以至少30%的速度增长。
二、河南省FDI的产业分布状况
(一)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的现状与特点
1.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现状
截止2011年底,河南省共有等级注册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600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486106万美元。平均规模为571.58万美元,其中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为301家,仅占全部企业的11.6%,体现了河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规模仍显过小。
2.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非均衡分布的特点
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明显不足。1.34%的比例略高于全国第一产业利用外资1.15%的水平,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比重为5%。即使将采矿业加入第一产业,河南省第一产业利用外资所占比重也仅为1.75%,不足2%,距一般水平仍有很大差距。
第二产业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也是外商直接投资活动最频繁的部门。截止到2010年底,河南省第二产业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76.94%,和全国的68.93%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印证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更注重于强调利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性质。
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略显不足且内部存在不平衡。河南第三产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的比例为21.72%,低于全国31.07%的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第三产业总产值比重为30.08%,全国比重为32.01%,由于和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区域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尚有差距,因而过度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未必有利。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60%都是集中在第三产业,与之相比,我国及河南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河南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长期对FDI企业实行出口导向的政策,相当一部分FDI企业一般以来料加工型为主,其投资动力来自与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资源等。劳动力成本是相对刚性的,而中国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优惠政策)主要针对于东部地区,强化东部产业集聚效应。FDI到中原地区投资,却有诸多在出口方面的限制和要求,没有做到以市场换投资。
纵观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状况可以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中国中原地区的产业分布特征与外商投资的行业倾向不吻合,这是影响FDI在中原地区分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河南FDI的评价与指数研究
(一)外商投资率
是一定时期内河南省利用FDI数量与河南生产总值的比率,即:外商投资率=FDI/生产总值。用此指标衡量一国或地区直接投资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11年河南省FDI总额60.2亿美元,生产总值为19480.46亿美元,外商投资率为0.0031,全国平均水平为0.0020,与东部沿海地区0.0042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
(二)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
对于河南利用FDI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程度,我们以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来表示,即: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FDI/资本形成总额)*外资企业产值资产比率。根据河南2010统计年鉴数据,河南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系数为0.007,说明河南省FDI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发挥作用还较弱。
(三)FDI企业R&D投资额
FDI企业R&D投资额是衡量FDI技术进步效应的一个指标。目前河南省FDI企业R&D投资额仍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而服务业吸纳R&D较少,这不利于河南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实施。
(四)技术吸收能力
FDI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是与技术吸收能力相联系的,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也会影响到利用FDI技术进步效应。对于河南省技术吸收能力的考察,人力资本是河南省吸收能力的核心要素,该省的人力资本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实现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但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还较低,也就意味着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不明显,从而其技术进步效应潜力是巨大的。
(五)FDI对进出口的贡献率
能够反映一个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能够衡量该地区对外贸易效应。FDI对中国国进口和出口的贡献度就成为衡量利用FDI质量的重要指标:FDI对出口的贡献度=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全国出口总额;FDI对进口的贡献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口总额/全国进口总额。利用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得到FDI对河南进出口的贡献率为28%,其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与东部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
四、河南省扩大外资流入的策略
(一)努力扩大中部地区经济总量与市场容量
占领当地市场是外资流入的主要目的。当地GDP的规模对FDI的流入具有最重要的影响。扩大中部地区经济总量与市场容量是个长期的任务,必须促使中部地区GDP以比东部地区更高的速度,在速度中扩大规模,才能改善中原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直接投资者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河南要以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环境治理放在突出位置。
(三)利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机会弥补区位劣势
中部地区的地理和区位劣势因FDI投资结构而被强化。中国FDI投资主要分布于金融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加上投资方与东部地区具有地缘关系,从而影响了FDI的分布。中原地区应该充分利用消费品过剩的机会,发展促进中部旅游业以及餐饮服务业的外资引进;利用中原地区劳动力成本便宜的优势吸引外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原转移。
(四)实施以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带动FDI发展战略
中原地区二元结构明显,城市结构中以县市等小城市为主,城市功能的缺陷限制了FDI的流入。中原地区的城市化政策应该是放开县市等小城市的管制,重点建设省会首府城市和地区级大中城市,将人口尽量向大中城市集中,以区域中心带动发展战略来替代梯度发展战略。
(五)给予中原地区更为优惠的投资政策和经济自主权
中原地区较少享受到特区优惠政策和外贸自主权,在税收政策等方面中原地区仍然处于劣势,而且全国制定的统一政策实际上因起点不同也限制了中原地区FDI的流入。应继续给予或延长中原地区减免税等优惠政策,落实进出口政策,取消配额招标。
参考文献:
[1]吴海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西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韩刚.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叶军.中国利用外资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4]杨宏恩.河南省扩大外资流入的策略-以地区间竞争为视角[J].经济经纬,2008(2).
[5]刘敏.河南省利用FDI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经纬,2005(8).
[6]李梅.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分析及应对措施[J].区域经济,2005(6).
[7]穆慧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特点及问题[J].问题研究,2004(10).
[8]赵映珍.河南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J].区域经济,2008(5).
[9]王宜喻,陈泽民.外商投资企业的行业分析特点及其贡献率变化研究[J].改革,2002(8).
[10]任改玲.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2).
作者简介:黄寿龙(1988-),男,湖北荆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