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早期聘任的馆员(时称研究员)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知名人士。他们出身不同,仕途有别,却都有爱国热忱,毕生致力于国家民族的大业,或治军,或兴教,或济众,或医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才智,作出贡献,成为“德才望”兼备的文史界老前辈。由于历史原因,文史馆至今发布的资料中,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叙述不多,而且有些老先生连照片也未得一见。我们查阅有关资料,据实整理成文,以供文史研究者参考。
一、刘甫澄的义兄刘佛澄将军
刘甫澄,名湘,本名元勋,汉族,四川大邑县人,曾任川军总司令、四川省长、善后督办、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省主席。成都过去有纪念他的甫澄中学、甫澄医院。刘佛澄(名炳勋,蒙古族,成都人)与刘甫澄读音相近,仅字形不同。他俩是不同民族却情同手足的结义金兰。
据佛澄将军哲嗣刘国源先生回忆:光绪三十年(1904)刘佛澄和刘甫澄在弁目队同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同时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交情很深。刘老太太喜爱刘甫澄,收他为义子,自此贫寒的刘甫澄在成都也有了家。
以后刘佛澄一直是刘甫澄的得力助手,担任过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副长官、成都造币厂厂长、成都兵工厂厂长,1935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赞身份解甲。1937年刘甫澄曾经夜访刘佛澄,商谈甚久。刘佛澄赞同甫澄出川抗日的义举,说“我们是中国人,靠四川父老养大。国难当头,如果不出力,拿什么脸见全国父老?”并且几次和甫澄商议出川抗日前方和后方的具体部署安排。是年刘甫澄毅然出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率领唐式遵、潘文华部出川抗日。1938年刘甫澄因胃病猝发大出血,逝世于武汉,享年48岁。他是四川抗日将军中以身殉职的一员。
刘佛澄关心满蒙族胞,经常接济贫困者,就业、婚嫁、丧葬,有求必应;而且联合满蒙学者、名人与当时的教育厅据理力争,恢复满蒙合办的组合小学,收回全部校产。中共地下党员李伯平参加邝继勋领导的起义失败后,一直被刘佛澄掩护在自己家中,得免遇害。李宗林(1950年后任成都市市长)被叛徒出卖关押时,刘佛澄出钱托人活动,使他安全脱身。
1953年,刘佛澄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9年3月病逝,享年73岁。
二、古文学家吴俟庵先生
一世甚平凡,五十年勉强无大过;
半生勤著述,千百载庶几留微名。
这是吴俟庵先生所撰50自寿联。他按照儒家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像蘧伯玉那样“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自认幸好努力上进,没有大的过错。最可自慰的是勤奋学习,著书立说,或许若干年过去,后人还能记起我这微不足道的名字。联语概括了先生的生平、事业和崇高思想——慎独,育才。
据吴静蓉教授回忆,吴老名国泰,字士安,号俟庵。系出满洲武札拉氏,先世驻防成都而定居。自幼随父(光绪举人)读书,后受业于耆宿赵惠民、徐子休诸先生,19岁考取府学生员;调入东文学堂,毕业后在本旗任教育事。辛亥革命时,从赵惠民师及同志者为谋求民族和平,劝说旗营当局赞助共和,士兵缴械,使成都得免种族争斗流血之祸。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历任小学、中学教员、校长,受聘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先生藏书万余册,每日游目运思,乐在其中。因深感“经求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乃发愤研究《说文》,别有会心,故能校正旧说之谬,如以“神”字乃“申”,即闪电。初民不解,遂以为天神。此见解暗合于甲骨文研究成果。先生著《<史记>解诂》,遵循“训诂之旨存乎声音”,故从字之古音入手,因声求义,晦者显之,窒者通之,叚者正之,误解者纠之,斛补而宣明之。赵尧生太史评论此书:“实探源竟委之作,近世说通假者,多其辞说,得此,诸家可废。”先生认为《赵世家》“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也。”当为“不能死国”,言不能死于国难。此见解后于流传日本之诸版本得到证实。1956年,该书载入中国社科院编选的《<史记>研究资料索引》,本纪部分的主要内容刊登于1956年之《文史》。《<荀子>解诂》1949年刊于成都《华西日报》。《<经传释词>臆正》刊于1957年《文史》。可惜先生所著《<洪范>讲疏》、《<国语>补释》、《籀书天语》、《简化汉文典》及《成都驻防小志》等,或毁于“红卫兵”之手,或湮没不明下落。
1953年,先生被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任四川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不辞年迈,全力撰著,成《<尚书>钩沉》;辑汉、宋学派胜义,以己说疏之,为《<尚书>通今》。先生尝言:“吾此二书,以云绝后,则吾岂敢;若云空前,或庶几焉。”非自负,实自信也。惜乎因先生被错划为“右派”,著述亦束之高阁,无缘面世矣!
1964年冬,先生因腹疾不治逝世于七十九寿诞之夜,生死同日,亦一奇也。
先生博学,深思明辨,孜孜矻矻。尝言曾为解释《史记·袁盎传》中“慷慨”二字,枕上、厕上,无时不思,费14日之功而后得之。先生之遗著累累,广涉经史子集,人皆景慕,如此成就,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其弟子雷履平教授、其女吴静蓉教授、其孙女吴芳蕊、吴蕖蕊等从事语文教学、文史研究,均有贡献,足见先生之衣被学人,非一代也。
三、爱国育才的马德斋将军
成都外西有“马家花园”(初名“西村”),因抗日战争时期建成“马谦益堂”别墅而得名。西村主人之一是马德斋(名毓智,回族)先生。先生清末考入四川官弁学堂,后由排、连长逐步擢升至国民革命军95军副军长,1947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谋长退役。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据马秉彝先生介绍:马德斋先生治军之余,热心扶持教育事业。上世纪20年代,他和向传义(24军副军长)接受锦江公学、瀛寰中学、储才中学改建蜀华中学(后名成都市第14中学),向为首任校长,他一直任董事长。他捐资偿还旧债,兴建校舍,扩大校园场地,同时健全董事会组织,聘请知名教师,增加教职工工资,整顿校风,改善办学条件。蜀华中学在四川省第七届会考时毕业生成绩名列前茅,学校知名度扶摇直上,慕名报考者和优秀毕业生远超一般私立中学。
抗战时期北平的西北公学被迫内迁,创建成都西北中学。马德斋、马宝之兄弟让出皇城明远西街街房10间包括院落,暂作西北中学基地,并请金校长寄居马家私宅。抗战胜利后,德斋先生继任西北中学董事长,增聘教师,广招回民学生。该校读书风气日浓,人才辈出,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
1938年,马德斋先生当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理事长。他组织回民群众为前线将士募捐寒衣,发动回民踊跃捐物献金,支援前线,组织回民青年参军,投身杀敌前列。1949年12月,德斋先生积极参加彭县龙兴寺起义活动。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署名发出第一通电,宣布率部起义,脱离蒋介石集团,服从共产党领导;德斋先生在黄隐领衔的第二通电上签名。这些爱国将领为成都和平解放,作了很大贡献。
1958年,马德斋先生归真(逝世),享年73岁。《重修东湖公园记》载:“戍军马师长德斋,又赠梅花三百株,遍种城隈,由是成巨观焉。”至今新繁东湖许多老梅依然吐露芬芳。马老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长存。
四、爱国爱教的杨培之阿訇
杨培之,名仁义,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能熟练地掌握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是精通伊斯兰教义的学者和著名阿訇。
先生哲嗣杨慈安阿訇曾讲过几件感人故事:
出生贫家,早年丧父的杨培之,5岁入清真寺学习,课余还当小商贩,以维持生活。他的勤奋求学深得马古泉阿訇的赞赏,因之悉心传授。杨培之18岁时,就能够独力胜任成都官府接待阿拉伯商人的翻译工作。1958年11月,阿拉伯联合国最高检察长费撒尔来皇城清真寺参观,受到热情接待。临别到机场时,费撒尔坚持请“德高望重的杨阿訇走在前面”;登机前紧握杨阿訇的手,不断祝福。
民国初年,培之先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清真寺执教,曾经与一位佩刀的穆斯林恳谈两小时,终于说服对方不去杀人报仇,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在成都清真十寺时,他破天荒地组织海里非(南寺学员)在“火服旦”(每日的最后礼拜)后学习英语和古汉语,还保送优秀学员到北京成达师范学习。由此培养出的虎世文、马德禄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受聘于成都广播电台任阿拉伯语翻译,对外播音;马继高长期活跃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为增进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作贡献;虎学澜带领回民协助党和政府恢复发展成都经济作了很多工作。1941年,培之先生继承马古泉阿訇遗愿,主持皇城清真寺教务,决心培养后学,动员回民上层人士出资办回民基础小学、回恩弘道学校。他和学生去任教,始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认为国难当头,本民族的事要认主笃一,按穆罕默德教义办。他曾以古兰经上的依据说服各教派自定斋月开始日期,但强调伊斯兰的“聚礼”(较大集会)要统一,使各派口服心服,避免了冲突。当时各地上千名穆斯林赠送“师资永继”匾额,表彰杨培之阿訇在维护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弘扬圣教方面的贡献。
1950年3月,杨老任成都市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兼宗教股股长,虽在斋月,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组织回民群众在寺内赶制棉衣上千件,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铁路部门征用成都西郊土地(回民公墓所在地有上千座祖坟),不少回民思想不通;因为按教义,回民坟墓不能随便搬迁。杨老在古兰经上找到依据,引经据典说服回民教友:凡事不能死搬硬套,为了国家建设,迁祖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例外;并带头迁走祖坟。于是几个月内,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同时,他还协助完成了回民世代聚居的皇城坝贫民房舍拆迁、街道扩展,修建人民南路的任务。1953年,他又协助办起清芳食品厂(回民食品厂),不仅解决回民生活所需,更丰富了成都的饮食文化。
1972年12月,90高龄的杨培之先生患脑溢血,临终前嘱咐其子杨慈安:“好好地在清真寺,两世兼顾,遵纪守法,爱国爱教”。30日,杨老归真。在那动乱年代,仍然举行了杨培之先生的追悼会。这是党和人民对一生为人民作好事,与党肝胆相照的杨老给与的最高评价。
几位老前辈早已离开我们了,但只要阅读他们的事迹,联想当年,仿佛看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言行举止。他们为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抵御入侵的敌寇,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墨痕。半个世纪过去,“哲人日以远,典型在夙昔”(文天祥诗),音容宛在,风义犹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他们仍然是后进者的学习榜样。
(本文整理过程中,参考了成都市政协文史委、民委、伊斯兰教协会、满蒙人民学委会编著的有关资料和《新繁东湖》等书,谨致谢忱。)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一、刘甫澄的义兄刘佛澄将军
刘甫澄,名湘,本名元勋,汉族,四川大邑县人,曾任川军总司令、四川省长、善后督办、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省主席。成都过去有纪念他的甫澄中学、甫澄医院。刘佛澄(名炳勋,蒙古族,成都人)与刘甫澄读音相近,仅字形不同。他俩是不同民族却情同手足的结义金兰。
据佛澄将军哲嗣刘国源先生回忆:光绪三十年(1904)刘佛澄和刘甫澄在弁目队同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同时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交情很深。刘老太太喜爱刘甫澄,收他为义子,自此贫寒的刘甫澄在成都也有了家。
以后刘佛澄一直是刘甫澄的得力助手,担任过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副长官、成都造币厂厂长、成都兵工厂厂长,1935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赞身份解甲。1937年刘甫澄曾经夜访刘佛澄,商谈甚久。刘佛澄赞同甫澄出川抗日的义举,说“我们是中国人,靠四川父老养大。国难当头,如果不出力,拿什么脸见全国父老?”并且几次和甫澄商议出川抗日前方和后方的具体部署安排。是年刘甫澄毅然出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率领唐式遵、潘文华部出川抗日。1938年刘甫澄因胃病猝发大出血,逝世于武汉,享年48岁。他是四川抗日将军中以身殉职的一员。
刘佛澄关心满蒙族胞,经常接济贫困者,就业、婚嫁、丧葬,有求必应;而且联合满蒙学者、名人与当时的教育厅据理力争,恢复满蒙合办的组合小学,收回全部校产。中共地下党员李伯平参加邝继勋领导的起义失败后,一直被刘佛澄掩护在自己家中,得免遇害。李宗林(1950年后任成都市市长)被叛徒出卖关押时,刘佛澄出钱托人活动,使他安全脱身。
1953年,刘佛澄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9年3月病逝,享年73岁。
二、古文学家吴俟庵先生
一世甚平凡,五十年勉强无大过;
半生勤著述,千百载庶几留微名。
这是吴俟庵先生所撰50自寿联。他按照儒家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像蘧伯玉那样“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自认幸好努力上进,没有大的过错。最可自慰的是勤奋学习,著书立说,或许若干年过去,后人还能记起我这微不足道的名字。联语概括了先生的生平、事业和崇高思想——慎独,育才。
据吴静蓉教授回忆,吴老名国泰,字士安,号俟庵。系出满洲武札拉氏,先世驻防成都而定居。自幼随父(光绪举人)读书,后受业于耆宿赵惠民、徐子休诸先生,19岁考取府学生员;调入东文学堂,毕业后在本旗任教育事。辛亥革命时,从赵惠民师及同志者为谋求民族和平,劝说旗营当局赞助共和,士兵缴械,使成都得免种族争斗流血之祸。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历任小学、中学教员、校长,受聘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先生藏书万余册,每日游目运思,乐在其中。因深感“经求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乃发愤研究《说文》,别有会心,故能校正旧说之谬,如以“神”字乃“申”,即闪电。初民不解,遂以为天神。此见解暗合于甲骨文研究成果。先生著《<史记>解诂》,遵循“训诂之旨存乎声音”,故从字之古音入手,因声求义,晦者显之,窒者通之,叚者正之,误解者纠之,斛补而宣明之。赵尧生太史评论此书:“实探源竟委之作,近世说通假者,多其辞说,得此,诸家可废。”先生认为《赵世家》“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也。”当为“不能死国”,言不能死于国难。此见解后于流传日本之诸版本得到证实。1956年,该书载入中国社科院编选的《<史记>研究资料索引》,本纪部分的主要内容刊登于1956年之《文史》。《<荀子>解诂》1949年刊于成都《华西日报》。《<经传释词>臆正》刊于1957年《文史》。可惜先生所著《<洪范>讲疏》、《<国语>补释》、《籀书天语》、《简化汉文典》及《成都驻防小志》等,或毁于“红卫兵”之手,或湮没不明下落。
1953年,先生被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任四川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不辞年迈,全力撰著,成《<尚书>钩沉》;辑汉、宋学派胜义,以己说疏之,为《<尚书>通今》。先生尝言:“吾此二书,以云绝后,则吾岂敢;若云空前,或庶几焉。”非自负,实自信也。惜乎因先生被错划为“右派”,著述亦束之高阁,无缘面世矣!
1964年冬,先生因腹疾不治逝世于七十九寿诞之夜,生死同日,亦一奇也。
先生博学,深思明辨,孜孜矻矻。尝言曾为解释《史记·袁盎传》中“慷慨”二字,枕上、厕上,无时不思,费14日之功而后得之。先生之遗著累累,广涉经史子集,人皆景慕,如此成就,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其弟子雷履平教授、其女吴静蓉教授、其孙女吴芳蕊、吴蕖蕊等从事语文教学、文史研究,均有贡献,足见先生之衣被学人,非一代也。
三、爱国育才的马德斋将军
成都外西有“马家花园”(初名“西村”),因抗日战争时期建成“马谦益堂”别墅而得名。西村主人之一是马德斋(名毓智,回族)先生。先生清末考入四川官弁学堂,后由排、连长逐步擢升至国民革命军95军副军长,1947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谋长退役。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据马秉彝先生介绍:马德斋先生治军之余,热心扶持教育事业。上世纪20年代,他和向传义(24军副军长)接受锦江公学、瀛寰中学、储才中学改建蜀华中学(后名成都市第14中学),向为首任校长,他一直任董事长。他捐资偿还旧债,兴建校舍,扩大校园场地,同时健全董事会组织,聘请知名教师,增加教职工工资,整顿校风,改善办学条件。蜀华中学在四川省第七届会考时毕业生成绩名列前茅,学校知名度扶摇直上,慕名报考者和优秀毕业生远超一般私立中学。
抗战时期北平的西北公学被迫内迁,创建成都西北中学。马德斋、马宝之兄弟让出皇城明远西街街房10间包括院落,暂作西北中学基地,并请金校长寄居马家私宅。抗战胜利后,德斋先生继任西北中学董事长,增聘教师,广招回民学生。该校读书风气日浓,人才辈出,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
1938年,马德斋先生当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理事长。他组织回民群众为前线将士募捐寒衣,发动回民踊跃捐物献金,支援前线,组织回民青年参军,投身杀敌前列。1949年12月,德斋先生积极参加彭县龙兴寺起义活动。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署名发出第一通电,宣布率部起义,脱离蒋介石集团,服从共产党领导;德斋先生在黄隐领衔的第二通电上签名。这些爱国将领为成都和平解放,作了很大贡献。
1958年,马德斋先生归真(逝世),享年73岁。《重修东湖公园记》载:“戍军马师长德斋,又赠梅花三百株,遍种城隈,由是成巨观焉。”至今新繁东湖许多老梅依然吐露芬芳。马老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长存。
四、爱国爱教的杨培之阿訇
杨培之,名仁义,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能熟练地掌握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是精通伊斯兰教义的学者和著名阿訇。
先生哲嗣杨慈安阿訇曾讲过几件感人故事:
出生贫家,早年丧父的杨培之,5岁入清真寺学习,课余还当小商贩,以维持生活。他的勤奋求学深得马古泉阿訇的赞赏,因之悉心传授。杨培之18岁时,就能够独力胜任成都官府接待阿拉伯商人的翻译工作。1958年11月,阿拉伯联合国最高检察长费撒尔来皇城清真寺参观,受到热情接待。临别到机场时,费撒尔坚持请“德高望重的杨阿訇走在前面”;登机前紧握杨阿訇的手,不断祝福。
民国初年,培之先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清真寺执教,曾经与一位佩刀的穆斯林恳谈两小时,终于说服对方不去杀人报仇,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在成都清真十寺时,他破天荒地组织海里非(南寺学员)在“火服旦”(每日的最后礼拜)后学习英语和古汉语,还保送优秀学员到北京成达师范学习。由此培养出的虎世文、马德禄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受聘于成都广播电台任阿拉伯语翻译,对外播音;马继高长期活跃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为增进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作贡献;虎学澜带领回民协助党和政府恢复发展成都经济作了很多工作。1941年,培之先生继承马古泉阿訇遗愿,主持皇城清真寺教务,决心培养后学,动员回民上层人士出资办回民基础小学、回恩弘道学校。他和学生去任教,始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认为国难当头,本民族的事要认主笃一,按穆罕默德教义办。他曾以古兰经上的依据说服各教派自定斋月开始日期,但强调伊斯兰的“聚礼”(较大集会)要统一,使各派口服心服,避免了冲突。当时各地上千名穆斯林赠送“师资永继”匾额,表彰杨培之阿訇在维护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弘扬圣教方面的贡献。
1950年3月,杨老任成都市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兼宗教股股长,虽在斋月,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组织回民群众在寺内赶制棉衣上千件,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铁路部门征用成都西郊土地(回民公墓所在地有上千座祖坟),不少回民思想不通;因为按教义,回民坟墓不能随便搬迁。杨老在古兰经上找到依据,引经据典说服回民教友:凡事不能死搬硬套,为了国家建设,迁祖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例外;并带头迁走祖坟。于是几个月内,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同时,他还协助完成了回民世代聚居的皇城坝贫民房舍拆迁、街道扩展,修建人民南路的任务。1953年,他又协助办起清芳食品厂(回民食品厂),不仅解决回民生活所需,更丰富了成都的饮食文化。
1972年12月,90高龄的杨培之先生患脑溢血,临终前嘱咐其子杨慈安:“好好地在清真寺,两世兼顾,遵纪守法,爱国爱教”。30日,杨老归真。在那动乱年代,仍然举行了杨培之先生的追悼会。这是党和人民对一生为人民作好事,与党肝胆相照的杨老给与的最高评价。
几位老前辈早已离开我们了,但只要阅读他们的事迹,联想当年,仿佛看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言行举止。他们为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抵御入侵的敌寇,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墨痕。半个世纪过去,“哲人日以远,典型在夙昔”(文天祥诗),音容宛在,风义犹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他们仍然是后进者的学习榜样。
(本文整理过程中,参考了成都市政协文史委、民委、伊斯兰教协会、满蒙人民学委会编著的有关资料和《新繁东湖》等书,谨致谢忱。)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