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 风义犹存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58549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立。早期聘任的馆员(时称研究员)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知名人士。他们出身不同,仕途有别,却都有爱国热忱,毕生致力于国家民族的大业,或治军,或兴教,或济众,或医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才智,作出贡献,成为“德才望”兼备的文史界老前辈。由于历史原因,文史馆至今发布的资料中,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叙述不多,而且有些老先生连照片也未得一见。我们查阅有关资料,据实整理成文,以供文史研究者参考。
  
  一、刘甫澄的义兄刘佛澄将军
  
  刘甫澄,名湘,本名元勋,汉族,四川大邑县人,曾任川军总司令、四川省长、善后督办、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省主席。成都过去有纪念他的甫澄中学、甫澄医院。刘佛澄(名炳勋,蒙古族,成都人)与刘甫澄读音相近,仅字形不同。他俩是不同民族却情同手足的结义金兰。
  据佛澄将军哲嗣刘国源先生回忆:光绪三十年(1904)刘佛澄和刘甫澄在弁目队同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同时考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交情很深。刘老太太喜爱刘甫澄,收他为义子,自此贫寒的刘甫澄在成都也有了家。
  以后刘佛澄一直是刘甫澄的得力助手,担任过四川善后督办公署副长官、成都造币厂厂长、成都兵工厂厂长,1935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赞身份解甲。1937年刘甫澄曾经夜访刘佛澄,商谈甚久。刘佛澄赞同甫澄出川抗日的义举,说“我们是中国人,靠四川父老养大。国难当头,如果不出力,拿什么脸见全国父老?”并且几次和甫澄商议出川抗日前方和后方的具体部署安排。是年刘甫澄毅然出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率领唐式遵、潘文华部出川抗日。1938年刘甫澄因胃病猝发大出血,逝世于武汉,享年48岁。他是四川抗日将军中以身殉职的一员。
  刘佛澄关心满蒙族胞,经常接济贫困者,就业、婚嫁、丧葬,有求必应;而且联合满蒙学者、名人与当时的教育厅据理力争,恢复满蒙合办的组合小学,收回全部校产。中共地下党员李伯平参加邝继勋领导的起义失败后,一直被刘佛澄掩护在自己家中,得免遇害。李宗林(1950年后任成都市市长)被叛徒出卖关押时,刘佛澄出钱托人活动,使他安全脱身。
  1953年,刘佛澄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9年3月病逝,享年73岁。
  
  二、古文学家吴俟庵先生
  
  一世甚平凡,五十年勉强无大过;
  半生勤著述,千百载庶几留微名。
  这是吴俟庵先生所撰50自寿联。他按照儒家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像蘧伯玉那样“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自认幸好努力上进,没有大的过错。最可自慰的是勤奋学习,著书立说,或许若干年过去,后人还能记起我这微不足道的名字。联语概括了先生的生平、事业和崇高思想——慎独,育才。
  据吴静蓉教授回忆,吴老名国泰,字士安,号俟庵。系出满洲武札拉氏,先世驻防成都而定居。自幼随父(光绪举人)读书,后受业于耆宿赵惠民、徐子休诸先生,19岁考取府学生员;调入东文学堂,毕业后在本旗任教育事。辛亥革命时,从赵惠民师及同志者为谋求民族和平,劝说旗营当局赞助共和,士兵缴械,使成都得免种族争斗流血之祸。
  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历任小学、中学教员、校长,受聘任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先生藏书万余册,每日游目运思,乐在其中。因深感“经求之不明,由小学之不振”,乃发愤研究《说文》,别有会心,故能校正旧说之谬,如以“神”字乃“申”,即闪电。初民不解,遂以为天神。此见解暗合于甲骨文研究成果。先生著《<史记>解诂》,遵循“训诂之旨存乎声音”,故从字之古音入手,因声求义,晦者显之,窒者通之,叚者正之,误解者纠之,斛补而宣明之。赵尧生太史评论此书:“实探源竟委之作,近世说通假者,多其辞说,得此,诸家可废。”先生认为《赵世家》“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也。”当为“不能死国”,言不能死于国难。此见解后于流传日本之诸版本得到证实。1956年,该书载入中国社科院编选的《<史记>研究资料索引》,本纪部分的主要内容刊登于1956年之《文史》。《<荀子>解诂》1949年刊于成都《华西日报》。《<经传释词>臆正》刊于1957年《文史》。可惜先生所著《<洪范>讲疏》、《<国语>补释》、《籀书天语》、《简化汉文典》及《成都驻防小志》等,或毁于“红卫兵”之手,或湮没不明下落。
  1953年,先生被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并任四川省政协第三届委员,不辞年迈,全力撰著,成《<尚书>钩沉》;辑汉、宋学派胜义,以己说疏之,为《<尚书>通今》。先生尝言:“吾此二书,以云绝后,则吾岂敢;若云空前,或庶几焉。”非自负,实自信也。惜乎因先生被错划为“右派”,著述亦束之高阁,无缘面世矣!
  1964年冬,先生因腹疾不治逝世于七十九寿诞之夜,生死同日,亦一奇也。
  先生博学,深思明辨,孜孜矻矻。尝言曾为解释《史记·袁盎传》中“慷慨”二字,枕上、厕上,无时不思,费14日之功而后得之。先生之遗著累累,广涉经史子集,人皆景慕,如此成就,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其弟子雷履平教授、其女吴静蓉教授、其孙女吴芳蕊、吴蕖蕊等从事语文教学、文史研究,均有贡献,足见先生之衣被学人,非一代也。
  
  三、爱国育才的马德斋将军
  
  成都外西有“马家花园”(初名“西村”),因抗日战争时期建成“马谦益堂”别墅而得名。西村主人之一是马德斋(名毓智,回族)先生。先生清末考入四川官弁学堂,后由排、连长逐步擢升至国民革命军95军副军长,1947年以川康绥靖公署中将参谋长退役。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据马秉彝先生介绍:马德斋先生治军之余,热心扶持教育事业。上世纪20年代,他和向传义(24军副军长)接受锦江公学、瀛寰中学、储才中学改建蜀华中学(后名成都市第14中学),向为首任校长,他一直任董事长。他捐资偿还旧债,兴建校舍,扩大校园场地,同时健全董事会组织,聘请知名教师,增加教职工工资,整顿校风,改善办学条件。蜀华中学在四川省第七届会考时毕业生成绩名列前茅,学校知名度扶摇直上,慕名报考者和优秀毕业生远超一般私立中学。
  抗战时期北平的西北公学被迫内迁,创建成都西北中学。马德斋、马宝之兄弟让出皇城明远西街街房10间包括院落,暂作西北中学基地,并请金校长寄居马家私宅。抗战胜利后,德斋先生继任西北中学董事长,增聘教师,广招回民学生。该校读书风气日浓,人才辈出,为国家民族作出重大贡献。
  1938年,马德斋先生当选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理事长。他组织回民群众为前线将士募捐寒衣,发动回民踊跃捐物献金,支援前线,组织回民青年参军,投身杀敌前列。1949年12月,德斋先生积极参加彭县龙兴寺起义活动。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三将军署名发出第一通电,宣布率部起义,脱离蒋介石集团,服从共产党领导;德斋先生在黄隐领衔的第二通电上签名。这些爱国将领为成都和平解放,作了很大贡献。
  1958年,马德斋先生归真(逝世),享年73岁。《重修东湖公园记》载:“戍军马师长德斋,又赠梅花三百株,遍种城隈,由是成巨观焉。”至今新繁东湖许多老梅依然吐露芬芳。马老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长存。
  
  四、爱国爱教的杨培之阿訇
  
  杨培之,名仁义,1953年应聘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能熟练地掌握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是精通伊斯兰教义的学者和著名阿訇。
  先生哲嗣杨慈安阿訇曾讲过几件感人故事:
  出生贫家,早年丧父的杨培之,5岁入清真寺学习,课余还当小商贩,以维持生活。他的勤奋求学深得马古泉阿訇的赞赏,因之悉心传授。杨培之18岁时,就能够独力胜任成都官府接待阿拉伯商人的翻译工作。1958年11月,阿拉伯联合国最高检察长费撒尔来皇城清真寺参观,受到热情接待。临别到机场时,费撒尔坚持请“德高望重的杨阿訇走在前面”;登机前紧握杨阿訇的手,不断祝福。
  民国初年,培之先生在灌县(今都江堰市)清真寺执教,曾经与一位佩刀的穆斯林恳谈两小时,终于说服对方不去杀人报仇,避免一场灾难的发生。在成都清真十寺时,他破天荒地组织海里非(南寺学员)在“火服旦”(每日的最后礼拜)后学习英语和古汉语,还保送优秀学员到北京成达师范学习。由此培养出的虎世文、马德禄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受聘于成都广播电台任阿拉伯语翻译,对外播音;马继高长期活跃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为增进与阿拉伯国家的友谊作贡献;虎学澜带领回民协助党和政府恢复发展成都经济作了很多工作。1941年,培之先生继承马古泉阿訇遗愿,主持皇城清真寺教务,决心培养后学,动员回民上层人士出资办回民基础小学、回恩弘道学校。他和学生去任教,始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任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四川分会名誉理事,认为国难当头,本民族的事要认主笃一,按穆罕默德教义办。他曾以古兰经上的依据说服各教派自定斋月开始日期,但强调伊斯兰的“聚礼”(较大集会)要统一,使各派口服心服,避免了冲突。当时各地上千名穆斯林赠送“师资永继”匾额,表彰杨培之阿訇在维护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弘扬圣教方面的贡献。
  1950年3月,杨老任成都市回民文化协会副主任兼宗教股股长,虽在斋月,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组织回民群众在寺内赶制棉衣上千件,支援抗美援朝。1952年,铁路部门征用成都西郊土地(回民公墓所在地有上千座祖坟),不少回民思想不通;因为按教义,回民坟墓不能随便搬迁。杨老在古兰经上找到依据,引经据典说服回民教友:凡事不能死搬硬套,为了国家建设,迁祖坟可以作为特殊情况例外;并带头迁走祖坟。于是几个月内,拆迁工作顺利完成。同时,他还协助完成了回民世代聚居的皇城坝贫民房舍拆迁、街道扩展,修建人民南路的任务。1953年,他又协助办起清芳食品厂(回民食品厂),不仅解决回民生活所需,更丰富了成都的饮食文化。
  1972年12月,90高龄的杨培之先生患脑溢血,临终前嘱咐其子杨慈安:“好好地在清真寺,两世兼顾,遵纪守法,爱国爱教”。30日,杨老归真。在那动乱年代,仍然举行了杨培之先生的追悼会。这是党和人民对一生为人民作好事,与党肝胆相照的杨老给与的最高评价。
  
  几位老前辈早已离开我们了,但只要阅读他们的事迹,联想当年,仿佛看到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言行举止。他们为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抵御入侵的敌寇,促进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墨痕。半个世纪过去,“哲人日以远,典型在夙昔”(文天祥诗),音容宛在,风义犹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他们仍然是后进者的学习榜样。
  (本文整理过程中,参考了成都市政协文史委、民委、伊斯兰教协会、满蒙人民学委会编著的有关资料和《新繁东湖》等书,谨致谢忱。)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成都)
其他文献
2001年初,在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发现了一处较大的古代文明遗址——金沙遗址,出土有青铜、金、玉、陶等数千件器物。器物形制和系统组合,反映出有三星堆文明、良渚文化、巴文化三种文化的器物,但核心文化系统则承自三星堆文明。笔者在已出版的《释读金沙——重建巴蜀先秦史》中有较详细的分析;不过近来又发现,金沙遗址中还有较多的西周文化因素未能在书中得以反映,故在此作一分析。  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物中,有一件牛
期刊
陆德馨(1882—1953),字香初,号陆海,生前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是一位传统式学者。  陆德馨生于1882年,虽家境清寒,却刻苦诵读《四书》、《五经》等儒学书籍,1904年中秀才。他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就读尊经书院。陆德馨在尊经书院(后继读存古学堂)攻读“经术科”,十分勤奋,有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
期刊
本文以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2012年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马德里五个城市申奥宣传片为例,着重探析国家或民族诉求在文本中的呈现方式,即通过视听结合手段创造出诗意盎然的绿色文本表征。这作为宣传片创作理念的重要手段,使传播与接受相适相融,从而悄然提升了影片的艺术和人文价值。    国富民强面貌的诗性观照    2008年北京申奥宣传片的叙事结构是板块式的,分为戏、绿、龙、水、动、愿、乐、健、艺
期刊
刘刚甫先生(1894—1990)和刘田素女士(1902—1985)是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素有美誉的贤伉俪馆员。1982年,他们夫妇重渡东瀛参加早稻田大学百年校庆,也是中日人民友好的一段佳话。  刘刚甫先生本名吕祺,是著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富商刘万钟先生的独子,早年参加过成都辛亥保路运动。1912年,徐炯老师为他改名刘猛,字刚甫。他追随徐先生出川,赴日求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旋在日本铁路考察两年,归国后
期刊
巴蜀古文化在我国上古史研究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与我国其它地方文化一样是泱泱的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考古文化而言,巴蜀文化的器物已有大量出土,玉石器、陶器、青铜器等等实物资料的涌现、各种遗址的发现对巴蜀文化的解读提供了条件。  巴文化和蜀文化有着不同的族源,蜀文化来自于四川西北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系统,而巴文化则发源于今湖北西北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两种文化本有差异。它们先后进入四川盆地
期刊
车耀先(1894~1946),四川大邑人。曾在川军中任团长、师参谋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大声周刊》社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成都领导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3月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狱中坚贞不屈。坚持斗争。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遇害。  ——《辞海》(1984年版)    一、入共产党 属爱国文    车耀先幼年家境贫苦,五岁发蒙读私塾,以后特别喜欢去傅昆山先生办的晚课字
期刊
大足宝顶山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中备受瞩目的造像群。其主要部分是南宋后期,大足人赵智凤清苦七十余年营建的大型密宗道场。它分为结界像、大佛湾、小佛湾三部分;其中大佛湾以宏伟而巨大的规模、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世俗化特色等因素,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览者。值得注意的是,在宝顶山大佛湾中,还有清、民国时期的几龛造像。拿它们与大佛湾内宋代石刻相比较,显得风格殊异,缺乏生动性、内涵性;但因位置缘故,又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当代文学,是在一种崭新的政治思想规范制约下运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取得全国性胜利后,出于对光辉历史的珍惜和教育下一代的需要,赋予革命历史题材“战歌”主流话语权力;而彻底推翻私有制的阶级斗争和“一化三改造”的新型经济结构的建立,亦需要文学去宣传、阐释和表现,这就使文学呈现出“颂歌”特征。    一、战歌和颂歌    共和国颂歌的第一个高音,是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的《新华颂
期刊
因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用诗传的方式展示了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生命、艺术、情感历程,即著有《走近张大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一书,并顺理成章地执编了《走近张大千文论集》,占领了“文化强省实施文化名人战略思考”的前沿。如果说《走近张大千》是对“说不完的张大千”这位“球体艺术家”的感性体验,即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均能领略到一个“今之完美”的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有助于引领人们走近张大千的艺术、
期刊
最近,笔者读到2007年3月28日在上海出版的《古籍新书报》,上面有一条关于陈沫吾先生《三十六计书法篆刻赏析》(巴蜀书社2007年2月出版)的书讯,文字不长,兹转录如下:  本书将书法、篆刻与三十六计的学习赏析进行有机结合,将每一计名用书法、篆刻的艺术形式加以表现,再对每一计原文作适当的意译或直译,并配有古今事例予以分析说明,手法新颖独特,具有观赏和学习两重价值。  笔者按图索骥,找到这本《赏析》
期刊